书城亲子先教自己 再育孩子:0~4岁早期教育实践宝典
12128200000026

第26章 打开宝宝的“万花筒”

世界是一个“万花筒”,宝宝对“万花筒”里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您也很想教孩子认识“万花筒”里的世界吧?那如何帮助宝宝打开这个“万花筒”呢?

您是否善于帮助孩子认识事物

①孩子从商店橱窗经过时,您会向孩子介绍里面陈列的物品吗?

A。会 B。不会

②孩子问您“这是什么”的时候,您会耐心地告诉孩子吗?

A。会 B。不会

③您带孩子去过博物馆、展览馆之类的场所参观吗?

A。去过 B。没有

④您和朋友聚会时,会带宝宝一起参加吗?

A。带 B。不带

⑤您给孩子买的书超过 20 本吗?

A。超过 B。没有

⑥您让宝宝看电视吗?

A。让 B。不让

⑦对于孩子从外面捡回的树叶子、小棍子、小瓶子等东西,您是怎么处理的?

A。先做一定的卫生处理,然后帮孩子收好

B。太脏了,当垃圾扔掉

⑧您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都用什么书?

A。没有什么特定的规矩,只要宝宝感兴趣的书籍(包括大人的书籍),我都会给他讲

B。一般都用《婴儿画报》之类的专刊给孩子讲故事

⑨您定期带孩子外出郊游或旅游吗?

A。有 B。没有

⑩当孩子参与大孩子的活动受到伤害时,您会怎么做?

A。告诉孩子没有关系,以后继续鼓励孩子参与到大孩子的活动中

B。不准孩子参与大孩子的活动,防止再被伤害

您带孩子做过什么小实验吗,比如喷水出现彩虹、滴入某种试剂让水变颜色等?

A。做过 B。从来没有

“评分”A—1 分;B—0 分

“分析”得分≤3 分,您是一位不善于帮助孩子认识事物的家长。或许您是因为工作太忙,实在没有时间创造机会帮助孩子认识事物,那您要想办法解决这个矛盾。您还需要反省一下:是不是太过于限制孩子的认知形式了,以为只有孩子问您“这是什么”的时候才是孩子认识事物的开始?如果是这样,您对照测试看看自己的问题在哪儿。

得分为 4~7分,您能很好地帮助孩子通过多种方式来认识事物。您知道孩子认识事物的形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他可以在正式的学习中认识事物,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事物,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也可以认识事物,您是一位很积极的家长。您需要做的是更大程度地激发孩子认知的欲望。

得分≥8 分,您是一位非常善于帮助孩子认识事物的家长。在引导孩子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您不拘泥于传统的方式,能灵活地根据孩子的兴趣给孩子创造认知的机会。您的出发点不是“让孩子认识什么”,而是“孩子想知道什么”,这样的方式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主动认知的欲望。

如何扩大孩子的认知范围

孩子对周围环境里的一切物体都是充满好奇的,我们在教孩子认识事物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只要是健康的、积极的、安全的都可以教孩子认识。区别在于有的事物孩子容易掌握,而有的事物孩子要通过亲自操作或体验才能理解,不同事物的认知学习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方式。在扩大孩子认知范围方面,重要的是探讨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渠道让孩子认识事物:

利用日常生活帮助孩子认识他可以亲自看见或听见的事物。

尊重孩子自发的认知手段并给予合理的引导。比如,孩子可能会在路边随意地捡他感兴趣的东西,或破坏性地想认识事物,家长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要给予适宜的帮助和引导。

利用图书、电视、广播等媒介,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可能不能亲历的事物。

利用实验手段引导孩子认识存在于事物深处的一些概念。

让孩子和比他有更高认知水平的幼儿一起玩耍,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游戏会让孩子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认识事物,从而扩大孩子的认知范围。

利用游戏等形式增强认知活动的兴趣,认知活动不能总是“指认型”学习。

在这里特别指明,孩子的认知不单纯是认识“这是什么”就可以了,还要认识事物的名称、用途、特性、功能,等等,同时让孩子通过体验能在其他的智力活动中利用这些认知。

可以给孩子做的游戏

(1)打牌

准备各种卡片,有动物卡、用品卡、果蔬卡等,把它们当做“牌”,这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认知水平来选择。您和宝宝交替出牌,出牌的时候要同时说出牌上的事物是什么,如果说不出来,就要受到小小的“惩罚”——弹脑门(很轻)。

对于语言能力不强的孩子,您可以提前给宝宝挑出 5 张牌,然后您说“宝宝出××”,看宝宝能不能挑出正确的一张。如果宝宝出错牌,也要“受罚”。

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您要适当安排您的错误,让宝宝也可以弹您的脑门,对于宝宝不会说的或说错的事物您要及时纠正。游戏中“弹脑门的惩罚”方式是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讲解”增强孩子的认知水平,扩大认知范围。

(2)我的宝贝呢

找一些您想让孩子认识的事物或卡片,您告诉宝宝您最喜欢的是“××”,它是您的宝贝。您闭上眼睛,另一个家长帮助宝宝把这个宝贝藏在身后,然后您睁开眼睛假装说“我的宝贝呢,它去哪儿了?”故意找一小会儿,然后“恳求”宝宝还给您。

等宝宝理解了游戏规则,您就可以直接说了:“我的宝贝变成了××。”不能暗示宝宝是哪个事物,只鼓励宝宝藏起来。看宝宝能否拿对。

“讲解”以藏东西的形式帮助孩子认识事物,增强孩子认知学习的兴趣。游戏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孩子理解游戏规则。

(3)快乐的动物园

在家里沿某条路线摆放一些动物卡片(有的卡片孩子不知道是什么),让孩子沿路捡起卡片,边捡您边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还可以给这个动物配上声音或动作。当然,带孩子去动物园是最好的方法。

“讲解”以游戏的方式教孩子认识事物,增强认知活动的趣味性。致家长的话

帮孩子打开大千世界这个“万花筒”,让他认识更多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