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12128000000021

第21章 别因从众而放弃个性

某校举办活动,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同学们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液体,现在我要实验,看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儿味道的,马上举手。”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儿,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 2 分钟,全体同学都举起了手。此时,化学家一把扯下大胡子,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通俗地说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虽然说从众有积极的一面,有助于学习别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不过,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化的全面推进、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化的强力渗透,从众更加有可能束缚思维、抑制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从而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

耐人寻味的是,在现代社会,从众心理也在越来越强大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我们一方面追求着文化个性化、多元化,而另一方面,在网络、手机、媒体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现代化力量主导下,我们被不由自主地裹挟进从众化潮流。

在社会生活方面,到处可见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休假旅游,一个个景点大同小异,游客扎堆于所谓的热门景点,休闲成了闹心;一些农村建筑,竟然瞄上了国外的尖顶哥特式,一幢幢地跟风建起来,显得不伦不类;孩子上学,又到择校高峰期,家长之间又刮起攀比风,“名校”、“名师”成为角逐焦点。有位女记者,这些日子正为 7 岁的孩子东奔西走,她说:“大家都这样,我的孩子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况且,如果孩子上不了名校,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在文明习惯方面,从众心理也令很多人明知是错,看到别人这么做,自己也就跟着做了。十字路口,红灯亮了,行人纷纷驻足,一个人忍耐不住往前闯,于是,2 个,3 个……终于,大家一起闯了过去,独自留在斑马线这边的那个人,反而成了别人眼中的“傻瓜”;大街上,赫然可见“禁止停车”的字样,不知何时,一辆车子停了过去,很快,2 辆,3 辆,4 辆——大街终于成了停车场;服务窗口前,长长的队伍,有条不紊,不过,有一个耐不住了,加塞,接着就是连锁反应,窗前马上乱成一锅粥;公共场所,清爽整洁,第一个游客随手扔下一张纸屑,第 2 个游客便扔下一个矿泉水瓶,第 3 个游客习惯性地吐下一口痰,半天不到,这里成了垃圾场。保洁员拦下一位市民,问他为什么就不能多走一步把垃圾丢进垃圾箱,他说:“这有什么啊,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我们不能不看到,现代人常常在从众心理的支使下,迷失了自己,在精神价值追求方面日渐庸俗化:看到同学升官发财了,马上坐不住冷板凳,一门心思攀附权贵,恨不得一天之间“实现理想”;看到同事有房有车,活得有滋有味,马上想方设法跟风,一旦受挫立刻失去心理平衡;传销网络每天炮制“一夜暴富”的神话,众人如过江之鲫般乐此不疲,渴望着立刻过上如“上线”般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职场中,“办公室权谋”和实用主义厚黑学纷纷登场,大家在从众心理的支使下,唯恐落后,不惜抛弃人格尊严。有报道采访几个职场人士,大家戏称为了“五子登科”忙得不亦乐乎,焦头烂额。“没办法啊,大家都这样,我稍微一松懈,就落后了!”

鲁迅先生曾经深刻批判了国民性中“看客”的从众心理,他大声疾呼“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己来拿”的“不从众精神”。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具备这样的智慧:一方面,普遍性的社会价值和公共道德,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从众心理,比如,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等方面,从众心理可以形成普遍性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生活方式、个性追求、精神价值,常常需要我们克服从众心理,寻找自我,实现自我。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外界太多太多的诱惑和潮流,这就需要我们磨炼自己的意志,要有“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强大内心。比如说,做一个学者,面对诱人的商业利益,能不为所动,坚持学术操守;做一个普通人,不为左邻右舍的所谓“发达”而盲目追风,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有社会学家早就指出:“在个人价值和社会选择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坐标,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独特地属于‘自己’,而不是别人,在纷纭复杂的现代社会,如何沉下心来,真正坚守自己,做真正的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众心理是人长期社会选择的结果,在每一个时期总会若隐若现地存在,不过,在现代社会中,当现代化用各种手段把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从众心理的负面作用日益凸现。现代化所推崇的“标准化”产业形态、世俗化的思想潮流如享乐至上、“今朝有酒今朝醉”等等,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以同一种模式对我们进行打造,这个时候,从众心理常常把我们拉上一条不归路,随之而来的就是个性被淹没,独立精神被扼杀。

从众心理的负面作用是明显的:模式化的生活状态减弱了生活激情,随大流的生活态度使我们丧失了创造动力,与此同时,思想观念上日渐庸俗化,这些不但弱化了个性意识,更带来整个社会的平面化现象。从众,容易成为文化上的流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席卷社会各个角落。多元化的社会,需要我们每时每刻在流行文化、庸俗文化、浮躁文化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认真辨析各种文化潮流和价值观念的优劣,不盲从,不跟风,培养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克服从众心理的危害,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