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故乡情韵
12120400000009

第9章 人事风波(1)

张书记刚进办公室,秘书小黄就给他送了一摞信,一封封打开看,有几封是自荐信,请求他开恩,要求到市财政局任职;有几封是匿名信,检举胡利国的经济和作风问题,说这样的人如果到了财政局,将是更大的蛀虫;有几封是指责张书记本人的,说他这个书记搞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使用干部方面任人唯亲,构筑自己的帮派体系。张书记看得心里发紧,脑袋发胀,觉得这事很有点蹊跷,财政局老局长年龄刚到,还没卸任,需要他这个当领导的物色人选,但八字尚无一撇,就有这么多人知道了。不过,反映的事又不是没有根据,他确确实实觉得黑山县县长胡利国是个合适的人选,此人大脑灵便,在基层时间长,对下面工作知情知理,很有理财经验,加上扯起来与妻子沾亲带故,这样的人当财政局长,应该非常不错。当然,这仅仅只是自己的想法而已,怎么就像风一样吹出去了呢?真是不可思议!市里每次讨论干部,都出现这种问题,常委们没讨论前,社会上就先知先觉了;等讨论后还没下文,下面就公开了,纷纷叫起官衔来了,祝贺的,接吃的,送礼的,搞得热热闹闹。最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没通过的干部,是什么原因没通过,谁说了什么话,下面都清清楚楚。张书记为这事十分恼火,曾经整治过风气,后来有了很大的收敛,虽然还是出现一些小毛病,但不属于那种拿着纪律当儿戏,往往是保密上的疏忽。这次竟出现很古怪的现象,物色的人选还没纳入讨论范畴,就搞得满城风雨了,使事情发展到十分恶劣的地步了。

这到底是怎么传出去的呢?张书记简直觉得是个谜。难道是胡利国自己说出去的?张书记细细地想了一下,那天胡利国到他办公室汇报,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一些情况,后来很策略地问了一下工作,并没挑明财政局长的事,就是再聪明的人,也弄不明白他问话的意思呀。难道胡利国看到了他的笔记?难道问话时传递了什么信号?张书记前前后后想了很多,总觉得不可能,然后就开始找笔记本上的原因,翻到胡利国汇报工作的那一天,仔细一查阅,上面写着财政局老局长退休的时间,下面记着胡利国汇报的事。张书记立即锁紧了眉头,意识到这事是胡利国自己敞出去的。当时就拨通了他的电话,语气也有点生硬,问他近来都听到了些什么。胡利国说:张书记,我想了两天,想给您打电话问一件事,但不好开口。张书记当即就意识到事情出在胡利国本人身上,是他自己说出去的,于是压着火性说:是什么事你说吧。胡利国说:现在到处传着我到市财政局当局长,是不是组织真有这个意思?张书记说:你自己觉得呢?胡利国笑了一下说:假若是真事,我肯定高兴呀,只是我没有干出什么政绩,组织上不会考虑到我头上。张书记说:你说说看,那是怎么传出去的呢?胡利国又笑了一下说:无风不起浪,是不是您真的想这样安排?张书记把话严肃起来:胡利国,这事是你自己传出去的吗?胡利国说:我的老首长,请允许我说句玩笑话,哪怕我是狐狸精,也想不到这方面来呀;再说,如果是真事,我自己也不会往外说,现在干部队伍里患红眼病的人多,只要知道别人有了好事,就会想方设法进行陷害,这是这多年我总结的经验,所以请首长放心,遇到好事,我保密就还来不及哩!张书记语气缓和了下来,说:没说就算了,现在为这件事搞得人心烦,我只是问问。

张书记丢下电话,又想了想,觉得事情还是出在笔记本上。但是,笔记本在自己包子里,谁能看得到呢?难道小黄有了贼胆,偷看了工作笔记?张书记觉得很有可能,便把小黄叫了进来,用严肃的目光看着他说:你这两天在外面都议了些什么?小黄见他表情一反常态,陡地一愣,慌忙回答说:我这两天一直跟您在一起,没跟别人议论什么呀。张书记仍用锐利的目光盯着他说:你细致地想一下,自己讲出来,不要让我逼你说。小黄心里没谱,显然十分胆怯,心里抽得很紧,看着张书记的眼睛,双腿也开始不停地抖动,努力回忆了这几天接触的人,确实没有议论什么事。张书记说:小黄你说实话,最近看了我的工作记录没有?有关财政局配局长的事,你知道是谁说出去的吗?小黄显得轻松了许多,连忙解释说:张书记,我不会看您记录的,跟您这几年,我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再说,就是看了,我也知道保密,您平时在保密方面要求很严,我知道做秘书的职责和道德。您说财政局配局长的事,这事我昨天才知道,是政府周胖子秘书长对我说的,他向我打听您的意思,我说不知道,他很不高兴,说我跟了几年班,简直学得没人情味了,他说有意试探一下我,其实您想提拔谁,他都知道了。张书记知道,小黄是个品质较好的年轻人,平时很想进步,所以不敢在他面前撒谎。于是点了点头,对小黄说:你把顾秘书长叫来,我要找他问问这事。

小黄把顾秘书长叫来了,张书记看着他说:最近外面吵得很热闹,你听到了没有?

顾秘书长点了点头,示意小黄先出去一下,然后将门关上,从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递给张书记,声音压得很低说:你看看,是不是这件事?张书记展开纸一看,是一张打印的小字报,上面全是质问的话:我们想问问张书记,身为一把手的你,难道就可以这样任人唯亲吗?财政局是你自家的钱库还是国家的一个部门?胡利国这样一个政治流氓生活流氓有什么资格胜任财政局长?他在黑山的所作所为你了解过吗?难道党的干部政策就能这样随意践踏?……张书记看着看着,脸上渐渐发青了,遂重重地把小字报板在桌上:书记当中有哪个看到了这张小字报?

顾秘书长说:首先就是肖书记看到的,然后喊我去看了。我见看的人很多,觉得影响很不好,就偷偷地撕了下来。

张书记问:肖书记说了什么吗?

顾秘书长说:他说如今的群众觉悟高了,自觉地监督我们的所作所为,这样很好,可以杜绝封官许愿的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就爱干这一套,确实不像话!

张书记说:谁封官许愿了?我知道他会在这方面做文章,不正派!

顾秘书长知道张书记和肖书记关系不好,张书记调来后,肖书记觉得抢了他的位子,害得他一辈子当副手。他年龄也大了,见上面没有重用他的迹象,所以也没想与张书记搞好配合,经常还说几句阴阴阳阳的话。其他副书记虽然不和张书记作对,但为了顾肖书记面子,很多时候说话表态顾左顾右,这就让张书记不好工作。后来,张书记就重用顾秘书长,给他赋予了不少权力,什么知心话都给他说,什么重要事就让他做,所以顾秘书长就越发知心,只要肖书记和其他人有半点不规举动,他都反映到张书记这里。现在,张书记问他:你分析一下,外面怎么要议这个事呢?顾秘书长说:这很简单,在有些人眼里,财政局是个肥差,老局长马上退休,肯定要人去顶,那些早盯着这个位子的人,听说有了人选,无疑恼火,加上我们内部有人在后面鼓劲,他们闹的劲头就足了。张书记点点头说:有道理,我看有些人想在这方面做文章,让他不能得成,这次我想就这件事公开调查一次,由你亲自负责,成立一个调查小组,这样既抓了思想作风建设,也让姓肖的知道,是不是我姓张的搞了封官许愿的事。顾秘书长说:这样很好,谣言将会不攻自破,我今天就开始调查。不过我有个建议,肖书记说你封官许愿,最好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看谁和我一块调查合适。

张书记非常欣赏顾秘书长的真诚和聪明,想了想,把头点了两下说:好!这建议好!然后让顾秘书长叫来肖书记,把想法说了一下,肖书记说:人有一张嘴就是说话的,不高兴的事就会说,我看没必要花这个时间去调查。张书记非常坚定地说:这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我倒要看看是谁在制造这些矛盾,你说说看,派谁和顾秘书长组成调查班子?肖书记默默地点了一下头说:也好,那就让陈发平主任一块吧。

张书记知道,陈发平是市委办副主任,算得肖书记的人,这个调查组让他插进来好,免得调查结果出来后,肖书记还会说做了手脚。张书记就让顾秘书长叫来陈发平,当场宣布了调查小组成员,并用严厉的口气说:这是一次追谣行动,你们要对市委负责,一定要追查到底,决不允许半途而废,决不能马虎过关!

肖书记淡淡地一笑说:有些事是该好好地查一查,这几年有的干部一点组织观念都没有,保密工作做得实在太差了,市委不管什么重要事,还没开会讨论,外面就全知道了,有时甚至比我们还知道得快,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顾秘书长和张书记交换了一下眼光,都听得出肖书记的话意。张书记指了顾秘书长一下说:你把小黄叫来,听说周胖子昨天打听他,说我想提拔谁,他姓周的早就知道了。既然知道就好,你们现在核实一下小黄,就从周胖子这里开始调查,问他是听谁说的,不管多大阻力,都要一查到底。

顾秘书长将小黄叫来,让他复述一遍,他就原原本本说了。肖书记说:我同意,那就从周胖子身上开始追查吧。张书记说:周胖子如果不说实话,交代不出上线人物,那就证明他自己制造谣言,有意对市委领导恶意中伤!

顾秘书长点点头,再次和张书记对视了一下目光,很有力度地说了一句:我知道了。

当时,顾秘书长就吩咐小黄,通知周胖子过来。周胖子在政府办干副秘书长十年了,这多年来,眼看身边的人一个个提拔,都被安排到肥单位,而他天天在领导身边,却没有考虑过他的事。这次见财政局长退休,觉得是一次好机会,谁知还没找领导汇报思想,就听说胡利国安排到财政局了。他有点沉不住气,昨天就想找张书记牢骚两句,当时张书记不在,他就当着小黄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话。现在小黄打电话让他到市委,他顿时兴奋不已,觉得一定是好事,便很快到了顾秘书长办公室。进屋一看,没有别人,只有顾陈二人手里拿着笔记本,直直地把他看着,气氛很有点僵硬,他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了,望着顾秘书长说:领导召见我有什么事?顾秘书长就把他昨天对小黄讲的话述说了一遍,问他是从哪儿得来的消息。周胖子说:这事不要问我,可以直接问张书记,是不是这样安排的。陈发平显然带着肖书记的意图,望着周胖子笑笑说:你这话很有道理,无风不起浪,什么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出处。不过,这是张书记亲自决定的,凡是知道这事的人都要调查到。顾秘书长说:周秘书长,我们都是同行,你也知道办事的程序,既然调查到你身上,必须要说出上家,如果说不出上家,事情就停留在你身上了,何必要为别人当替死鬼呢?周胖子想了想说:现在还用调查吗?几乎家喻户晓了,谁都知道张书记让胡利国当财政局长。我是听财政局老余说的,但要把话说明白,我今天不是出卖同志,是你们逼的。顾秘书长说:我们也没逼你,但也请你相信,我们不会在老余面前提到你。

周胖子得到解脱,接下来就该调查老余了。老余是财政局副局长,在单位属于名副其实的二把手,大家叫他老二。老局长退休时间到了,老余自然想到一句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替旧人,觉得财政局的天下必定是他姓余的。谁知结果不是这么回事,有人给他通报了一个信息,说胡利国要到财政局当局长。老余当时就气,两年前就盯着这个位子,等呀盼呀,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感到张书记不够义气,这几年来,他没少帮张书记做事,只要张书记的关系,他就给钱,而且办得不露丝毫痕迹。可临到空位来了,张书记倒把他老余忘了,有便宜不让他沾。老余觉得,这样的领导冷酷无情,让下级冷气空心,于是带着火性,就向周胖子煽动了两句:我看现在任人唯亲的事不得了,你在政府大部门当了这多年的秘书长,在领导面前鞍前马后,就凭伺候他们这多年,也该让你当两年财政局长,没算到张书记心中有人,考虑不到你头上来。周胖子性子火暴,一烧就着,当时就去找张书记论理,但没见到正经主,却遇到了秘书小黄,顺便牢骚了几句。他没想到,就这几句话出了麻烦,由堂堂的市委秘书长亲自出面调查。既然问到他身上来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自己没必要承担这些罪过,所以在顾秘书长和陈发平的鼓动下,如实供出了老余。老余平时对人随和,工作上既讲原则也讲灵活,利用手中权力,替人办了很多好事,大家对他比较尊重。现在顾秘书长把他请来,什么硬话也不好说,绕着圈子问了一阵,最后还是老余自己揣摸出来的,突然意识到这是大事,心里就有些慌张,连忙解释说:顾秘书长、陈主任,谁当财政局长都与我无关,我也不会关心这些事,确实不知道谁到财政局当局长,今天怎么找我问这事呢?。陈发平说:有人反映,是你说胡利国要去财政局当局长,你听谁说的呢?老余心虚了,但不敢承认,气愤地说:这是谁在陷害我,你们想想,我老余会说这些事吗?顾秘书长笑了笑说:我估计你不会说,但别人提到你了,所以才打扰你。陈发平说:你只要说出从哪里听来的就行了,我们也不再深究。老余不停地摆头说:这是谁在陷害我,我也不会去陷害别人。顾秘书长说:余局长,别人都能把你供出来,你为什么还要替别人保密呢?有这个必要吗?请你放心,我和陈主任都会为你保密的,你绝对不是谣言的制造者,有什么担心的呢?老余长叹一口气说:真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些害人的人!其实,我是那天听刘涛说的,也许他是开玩笑,你们也不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