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地理知识知道点)
12080300000015

第15章 浩瀚无边的沙漠(3)

最后,在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地中海式气候下,沙丘上长满了植物。植物的根系使沙丘变得稳固,并积累腐殖质。冬季的酸性雨水渗入沙中,溶解掉一些沙粒。夏季沙子变干,溶解的物质结硬成水泥状,把沙粒粘在一起变成石灰石。腐殖质增加了下渗雨水的酸性,加强了胶黏作用,在沙层底部形成一层较硬的石灰岩。植物根系不断伸入这层较硬的岩层缝隙,使周围又形成更多的石灰岩。后来,流沙把植物掩埋,植物的根系腐烂,在石灰岩中留下了一条条隙缝。这些隙缝又被渗进的雨水溶蚀而拓宽,有些石灰岩风化掉,只留下较硬的部分。沙一吹走,就露出来成为岩塔。岩塔上有许多条沙痕,记录了沙丘移动时沙层的厚度及其坡度的变化。

知识点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因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典型而得名。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冬季时,西风带南移至此气候区内,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潮湿的气流,加上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气候温和多雨。而夏季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向北移至此气候区内,气流以下沉为主,再加上沿海凉流的作用,不易形成降水,因此气候干燥炎热。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的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西南角等地。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西临大西洋,东濒红海,北起阿特拉斯山麓,南至苏丹,东西4800千米,面积700多平方千米。自古以来,撒哈拉这个孤寂的大自然便拒绝人们生存于其中。风声、沙动支配着这个壮观的世界。风的侵蚀、沙粒的堆积造成了这个极干燥的地表。

撒哈拉沙漠“撒哈拉”一词,阿拉伯语的原意是“广阔的不毛之地”,后来转意为大荒漠。撒哈拉沙漠水源贫乏,植物稀少,地势平缓,平均海拔高度约300米左右,中部有三大高原和海拔3415米的最高峰库西山。高原上布满了在过去潮湿气候时期流水形成的干河谷。高原的外围是大片的岩漠和砾漠,再向外是沙海,沙漠里点缀着寥若晨星的绿洲。

在浩瀚的沙漠里,也有人间天堂——绿洲。绿洲是地下水出露或溪流灌注的地方。这里渠道纵横,流水淙淙,林木苍郁,景色旖旎,从高空鸟瞰,犹如沙海中的绿色岛屿。绿洲是沙漠地区人们经济活动的中心。绿洲的外围是棕榈林,林间空地是开垦的农田。田间种植各种农作物,最普遍的是枣椰树。枣椰树的果实椰枣甜美多汁,被用来做主食,树干用来搭房架,叶柄用来当柴火,叶子用来扎篱笆和盖茅房,叶子纤维用来制扫帚、篮子和水囊,树皮用来做绳索和骑垫。

棕榈林的深处隐藏着村镇。这里的民房是土木结构,墙壁厚实,顶上用黄土垒平,屋里冬暖夏凉,既能防炎热,又能防沙暴。10月是撒哈拉的黄金季节,是沙漠商队起程的好时光。撒哈拉沙漠的民间贸易全靠商队来沟通。一支商队大约由10多个人和100多峰骆驼组成。他们的目的地是绿洲。当他们来到绿洲后,宿营在绿洲的外面,当地穿红着绿的妇女和姑娘们,就背着椰枣和商队的小米进行易货交易。在沙漠里,盐几乎同黄金一样昂贵,商队把质量好的盐棒带回家乡出售,价格可以比原价高出十几倍,所以盐也是商队交换的一种主要商品。商队的到来,增添了绿洲集市的贸易气氛。

撒哈拉沙漠风沙盛行,沙暴频繁,尤其春季,是沙暴的高发季节。沙暴来临时,狂风怒吼,飞沙走石,霎时间天昏地暗,黄沙吞噬了大漠中的一切,交通被迫中断。几小时后,沙暴平息,街巷、广场、房舍,到处都是一层厚厚的沙尘。树林前缘,常堆起沙堆或沙丘。可是天气特别晴朗,令人有“风过沙山分外明”的感觉。沙漠中的一切景物,好像比平时更为清晰。沙漠中的风暴,把碎石、沙子和尘土吹走,留下岩石裸露的地表,这里便成为岩漠。岩漠又称石漠,岩漠中常常见到各种造型独特的地貌形态。

撒哈拉沙漠中的棕榈林

大漠中的风力强劲,其威力之大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风能把岩石表面已经风化破裂的碎石和沙粒吹扬带走,扩大岩石中的裂纹、裂隙,加快风化的速度。同时,风挟带的碎石、沙子在岩石的上部和岩块之间的裂缝、沟槽中对岩壁进行磨蚀,使岩块逐渐被磨削而变细变形。磨蚀还能随着风力的大小,风向的转换,像能工巧匠一样,不断地变换它的雕琢手法,使岩石的各种造型更加精奇多姿、瑰丽壮观。风雕的造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地面上堆积的沙粒被风刮走,留下了石块、石子,这里便成为砾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戈壁。戈壁滩上的砾石,白天受炽热的阳光不停地照射,连砾石裂缝间含有的一点水分也无法保存。但被水分溶解的一些铁锰之类的矿物质,却凝聚在砾石表面上,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硬壳,使戈壁滩上一片漆黑,人们通常称其为“沙漠岩漆”。地表砾石经风沙的长期磨蚀,表面便形成与风向相同的磨光面,磨光面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棱脊,这种砾石叫“风棱石”。由于风棱石的磨光面与常年风向一致,所以是戈壁滩上可靠的风向标。

当地沉积的大量沙土,被风吹刮,细的尘土被吹走,沙子留下来,再加上风沙中挟带的沙子带到这里来沉积,这样就使地面上的沙子越积越多,从而形成沙海——一望无际的沙漠。

骷髅海岸

在非洲纳米比亚的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有一片白色的沙漠,葡萄牙海员把纳米比亚这条绵延的海岸线称为“骷髅海岸”。这条500千米长的海岸备受烈日煎熬,显得那么荒凉,却又异常美丽。从空中俯瞰,骷髅海岸是一大片褶痕斑驳的金色沙丘,这是从大西洋向东北延伸到内陆的沙砾平原。沙丘之间,闪闪发光的蜃景从沙漠岩石间升起,围绕着这些蜃景的是不断流动的沙丘,在风中发出隆隆的呼啸声。

骷髅海岸

骷髅海岸沿线充满危险,有交错的水流、8级大风、令人毛骨悚然的雾海和深海里参差不齐的暗礁。来往船只经常失事,传说有许多失事船只的幸存者跌跌撞撞爬上了岸,庆幸自己还活着,孰料竟慢慢被风沙折磨致死。因此,骷髅海岸布满了各种沉船残骸和船员遗骨。

空中俯瞰骷髅海岸——褶皱斑驳的金色沙丘在海岸沙丘的远处,7亿年来由于风的作用,岩石被刻蚀得奇形怪状,犹如妖怪幽灵从荒凉的地面显现出来。在南部,连绵不断的内陆山脉是河流的发源地,但这些河流往往还未进入大海就已经干涸了。这些干透了的河床,伴着沙漠中独有的荒凉,一直延伸到被沙丘吞噬为止。还有一些河,如流过富含黏土的峭壁狭谷的霍阿鲁西布干河,当内陆降下倾盆大雨时,巧克力色的雨水使这条河变成滔滔急流,有机会流入大海。

因为骷髅海岸的河床下有地下水,所以滋养了无数动植物,种类繁多,令人惊异。科学家称这些干涸的河床为“狭长的绿洲”。湿润的草地和灌木丛也吸引了纳米比亚的哺乳动物来此寻找食物。大象把牙齿深深插入沙中寻找水源,大羚羊则用蹄踩踏满是尘土的地面,想发现水的踪迹。

在海边,大浪猛烈地拍打着倾斜的沙滩,把数以万计的小石子冲上岸边,花岗岩、玄武岩、砂岩、玛瑙、光玉髓和石英的卵石都被翻上了滩头,给这里带来了些许亮色。迷雾透入沙丘,给骷髅海岸的小生物带来生机,它们会从沙中钻出来吸吮露水,充分享受这唯一能获得水分的机会与乐趣。会挖沟的甲虫,此时总要找个能收集雾气的角度,然后挖条沟,让沟边稍稍垄起,当露水凝聚在垄上流进沟时,它就可以舔饮了。南非海狗雾也滋养着较大的动物,盘绕的蝮蛇,用嘴啜吸鳞片上的湿气。在冰凉的水域里,居住着沙丁鱼和鲻鱼,这些鱼引来了一群群海鸟和数以千万计的海豹。在这片荒凉的骷髅海岸外的岛屿和海湾上,繁衍生存着躲避太阳的蟋蟀、甲虫和壁虎。长足甲虫使劲伸展高跷似的四肢,尽量撑高身躯,离开灼热的地面,享受相对凉爽的沙漠微风的吹拂。

南非海狗是这片海岸的主人,它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上,但到了春季,它们要回到这里生儿育女,漫长的海岸线就是它们爱的温床。到了陆地上,海狗的动作可不像在海里那样敏捷、优美。它们把鳍状肢当作腿来使用,那笨拙而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当小海狗出生后,海狗妈妈要到海上觅食,令人惊奇的是,母子两个竟然能在上万只海狗的叫声中找到对方,母子情深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