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5日,星期五早晨,正准备上班,接到世忠生前同事、好友闵生裕先生打来的电话。他说:“杂文学会准备在世忠两周年纪念日出版”怀念文集“朱昌平局长问你和儿子有没有文章要上。”
“知道了——谢谢!”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胸口堵得说不出话来……
两年了,只要一触及世忠的事情,我就浑身发抖,像承载了千钧重担一样。但此刻,泪眼朦胧不仅仅是伤心,还有感动和感谢。
在世忠去世后的几个月里,很多朋友、同事、文友、学生自发撰写了大量悼念文章,有的刊发在宁夏的报纸杂志上,有的刊发在网络媒体上。当时新闻出版局正在给世忠整理编辑《朱世忠文存》,有人建议,可否将报纸杂志上关于世忠的悼念文章放上去。朱局长说:“等以后吧!到两周年纪念日的时候,由杂文学会主编出一本怀念文集吧。”
当时我想,两年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到那时谁还会记得起他呀!却没想到在世忠两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朱局长依然惦记着这件事。这让我心中一暖。局长已经为我们做了太多的事情。
世忠走了,但他的世界还活着,许多人都记着他,惦念他,怀念他,包括他的领导和朋友,还有一些只从文字上认识世忠的人。我从心底里感谢这些默默关心帮助我们的人,也从心底里感谢世忠——是他以他的真心换来了这些真情。人常说:人活一世,但名可传千古。我虽然不奢望世忠可以名垂青史,但我常常以世忠的真诚自慰。感谢他能够让我认识到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要你真诚地活过,那么你就会得到真诚的回报。
虽然世忠走后,留给我太多的遗憾,但正因为这些朋友的真情才让我冰冷的心得到温暖。让我死了的心脏重新跳动。让我从冰冷的地狱走向充满阳光的温暖现实。“天无绝人之路”,“人间自有真情在”,“语言是人类交流真情的钥匙”。我常想,人世间一切的真情可能都要用语言来表达,而且真情只有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些大事中体现。可当我遭遇不幸的时候,通过朋友们的做事,我才发现,我错了。因为真正的真情往往都在不言之中,在你默默的做事当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点。
2010年8月5日下午4时50分,世忠和朱局长与我在出版大厦8楼电梯口相遇,世忠说他和局长出去办事。可是过了不到40分钟,当我再接到朱局长电话赶到医院的时候,世忠躺在桥头医院抢救室的病床上,身上插满了长短粗细不一的管子……大夫也回天无术了。
我的天塌了。我的地陷了。我所依靠的大树倒了。我的房子散了。我的眼睛瞎了。我的血液凝固了。我的世界喑哑了。一切都消失了,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
世忠他就这么走了,没有任何交代,没有留下只字半言。
不,不是!这不是他的风格。这不是他要做的事情!
我哭喊着,在心底里痛骂着:朱世忠你太过分了,你太不负责任了,你怎么能这样就走了呢?
冰冷像一把刀子切割着我的心脏,一绺一绺,一片一片,一块一块。
“世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对你很好的。”朱局长说。局长的话让我泪水潸然。
是啊,一个负责任的人为什么竟然这样无情地走了?一言不发地走了?谁给了他死亡的权力?
“太劳累了,就让他休息吧。”局长说。同事们说。朋友说。儿子说。
我正好认了这个事实,让世忠休息吧。
永远地休息吧。
结婚20多年来,世忠留给我的宝贵礼物就是善良、真诚和责任心。不论是对双方的老人还是对老婆、对孩子,或者对工作,对朋友。
世忠是个受传统思想很重的人。在儿子面前总是摆出一副“严父教子”的传统模样。但我知道,他的心里对儿子充满了脉脉温情和深沉的父爱。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但深夜归来,总是要去儿子的房子看看儿子,常常在儿子熟睡的床边坐下来,偷偷抚摸儿子的胳膊腿儿,高兴地对我说:我儿子又长高了。或者疼爱地说:这个“土匪”,一天整得脏脏兮兮的。
有一次,因为儿子不听话,世忠失手打了儿子一个耳光。后来他很后悔,一直对我念叨:儿子大了,再不能打了。会伤了娃娃自尊。有一回,喝了酒,世忠哽咽着对我说:把咱们的儿子操心好。儿子好了,我们才能好啊!世忠的父亲在他还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世忠一直觉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对儿子就倍加疼爱。
婆婆多病,世忠因为忙于工作,陪伴的时间就少了些。但晚上回来,他总要守在病床前,嘘寒问暖。婆婆患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虽有保姆帮忙照顾,总免不了照顾不周,有一次,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碰破了头,世忠忙于工作,没有回来。事后,每每想起,他都悔恨不已。自责自己是个忤逆,没有尽心尽力。
他常常对我述说着母亲独自一人拉扯他们兄弟姊妹几个的辛苦和艰辛。我知道他是告诫我对老人好一些。婆婆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也非常自尊,从来不给我们添麻烦,常常默默地替我们操劳。婆婆和我们一起住的时候,我在医院当护士长,遇到加班或抢救病人,半夜下班回来,总看到婆婆屋里的灯亮着,她说怕我黑,开灯给我照亮呢。九年前,婆婆去世了。世忠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尽到儿子的孝。他常给我和儿子讲,给老人做事,想到就立马去做不要拖延,免得没有机会留下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待”。世忠老督促我回家看我的父母,给我父母亲买衣服买吃的,家里只要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岳父母,总要想方设法带给老人。他每次出差去固原,哪怕再忙也要抽空买老人喜欢吃的羊羔肉送去,实在顾不上的时候会托侄子或者妹妹代办。2009年秋天,世忠给我钱让我回固原看老人,说这是代表他,让我给两个老人每人买两套秋衣和保暖内衣,要求我带老人去澡堂洗澡,给他们换上新买的衣服。世忠安顿了还不放心,一遍遍地打电话落实,直到我按他说的完成为止。世忠的孝顺,潜移默化,影响着我和儿子,儿子参加工作第一个月领到工资就给姥爷姥姥买了羊羔肉,并给俩老人每人200元零花钱,以后每年都给。2011年春节,是世忠走后的第一个新年,儿子督促我记得给老人过年钱,还再三核实生怕我忘记,他自己也照旧给姥爷姥姥给钱。可是这个年不同往年,两位老人咋都不要我们的钱,儿子没办法只好偷偷地将钱塞进老人的衣服口袋里。
儿子对爸爸也很孝顺,常给世忠系鞋带。因为世忠偏胖,系鞋带有些吃力,儿子只要看见了就会蹲下来帮他系上。每当这时,世忠总是美在心里乐在脸上。儿子工资虽不高,但自打工作以后没再花过我们一分钱,倒是老给我俩买这买那。2009年春节,儿子给我和世忠买了过年的新衣服,世忠最喜爱的就是儿子买给他的那条裤子。参加什么重要活动都穿着这条裤子。有一次,儿子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双“老北京”布鞋,说让我们俩穿上散步锻炼身体,世忠嘴上说:老北京布鞋,太土了吧!看得出来,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我们一直没有机会穿出去散步。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世忠穿了新布鞋在家里走来走去,欢喜地说:还真是很舒服,有时间咱们穿上出去走走啊。可是,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
世忠很少有时间做家务。但家里大小事情他都操心,就连厨房刷碗的刷子也是在我不经意间他买回来的。
他的细心爱心常让我感到温馨和温暖。前些年,我的衣服鞋袜首饰背包一年四季都是他买,我自己几乎不操心。那些年,他因工作缘故出差较多,回来时总要买东西给我。他买的衣服不但我喜欢,还总能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引领时尚。每当同事以羡慕的目光夸赞我的衣服漂亮、我的背包好看,我的心里总是美滋滋暖洋洋的。
世忠性情浪漫且善解人意,很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很会表扬人。我工作学习上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和成绩,他都看在眼里,及时给我表扬鼓励。我从小喜欢读书写字,但因出生在农村,兄弟姊妹多,家庭条件差,少有读书求学的机会。中专所学专业又与文化课不沾边,我也不喜欢。那时我老想,要是上个师范学校该多好,可继续学习文化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2002年5月,世忠调入共产党人杂志社工作,两年后,我也调到宁夏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从而进入文化圈与文字打起了交道,有幸和书结缘。这年我42岁。这是我喜欢的工作,也是我以前没敢想的工作。编辑工作要求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耐心要细心,以前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做到耐心细致都不成问题,只是文字功底需要长期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刚开始工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是世忠帮我解决。世忠干的是办公室工作,事多繁杂,本来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极其有限,但每当我遇到问题向世忠请教时,他依然会热情主动耐心地一一讲解,帮我修改。世忠出口成章、绘声绘色、滔滔不绝的潇洒样子,让我陶醉让我钦佩。我夸他:“你课讲得真好,是个好老师,应该教书才对。”每当这时他便得意地、憨态可掬地用地道固原话来一句:“看——你——男——人——攒——劲——吗?!”
我欣赏世忠的文才,我以此为荣!
在我的眼里世忠稳重厚实得像一座山,可靠踏实。虽然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过磕磕绊绊,也有互相不理解的时候,可比起世忠给我的帮助和幸福来,只能算做生活中的点缀。失去他,让我承受着彻骨的苦,切肤的痛,但他留给我的快乐回忆让我觉得我的一生是富足的。
人常说:文如其人。我欣赏世忠的为文、为人,更以此为自豪。朋友们的文章里对他的工作成绩、为人处事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他的文学创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世忠的朋友多,圈子广,我跟着他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这也是他走后我感到被掏空了的原因。世忠在世时,我虽然不和外界有太多的联系,但社会上发生的大小事、同事朋友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无一不晓,因为世忠是我的“广播站”。世忠走后的近两年时间里,我成了哑巴聋子,我的整个世界都消失了。世忠有个习惯,爱买书报杂志。我和他走到街上,转眼不见人的时候不必到处去找,只要附近有报刊亭,他准会在那里翻阅报刊。他每天只要回家,手里总是掂着书、杂志或是臂弯里挟着一沓报纸,那时候家里到处是书刊报纸,虽然零乱,但让我精神充实。
世忠走后,我很不习惯家里没有这些东西的“点缀”,屋里冰冷,心里失落。我把他生前常读的《特别关注》《小说月刊》《小说选刊》《散文选刊》《人民文学》《看天下》《散文》等杂志全都买下来放到家里。儿子也拿一些报纸回来,让我翻阅。《宁夏新闻出版》是世忠生前主管的出版局内部刊物,自他走后我每期都收集翻阅。
世忠走后,儿子一夜之间长大了。2010年8月7日晚上,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儿子在世忠灵堂里为爸爸守灵。跪在世忠头顶的儿子点燃一根蜡烛,引燃一张张纸钱,每当雷声响起,儿子便大声给爸爸说:“爸爸别害怕!我在呢!”“爸爸别害怕!我在呢!”听着儿子的叮咛,我的心碎了。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刚会说话会走路,有天晚上因有事我们去世忠哥家里,进了楼道一片漆黑,走廊没灯,世忠对儿子说:儿子,别怕,有爸爸呢。儿子的小手拉着我的手,用稚嫩的声音勇敢而坚定地对我说:“妈妈,别怕,有我呢。”
8月8日早晨,当世忠被推进火化炉时,儿子大声说:爸爸,别怕,不疼,有我呢!我泪如泉涌。
世忠走后,儿子对我的关心照顾更加周到备至。我出门时他叮咛让我小心点,我们并排走路的时候他会像他爸爸一样用胳膊拦住我生怕有车撞上,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成熟,我的心里真是又安慰又心酸。世忠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儿子,自己却早早地走了,不能享受到儿子的孝心。每逢我生日或节日,儿子都给我钱,给我买礼物,买我爱吃的东西。儿子越是这样,我心里越酸越愧疚,因为世忠走后,我只顾自己悲伤,没有顾及到儿子的感受,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儿子躲在他的小屋里眼睛哭得红肿,才知道儿子的内心是多么的脆弱,他是多么的思念爸爸,遇到困难和受到委屈时,多想靠靠父亲这棵大树啊。
“要记着别人的好,要常怀着感恩之心。”这是世忠常常给我和儿子讲的一句话。世忠的初中老师沈忠礼,高中老师吉惠珍,大学老师杨子仪,原固原民族师范党委书记江山大等都是世忠常挂在嘴边,并且经常抽空去家里探望的老师。记得还在我俩“找对象”的时候他就常带我去杨子仪老师家里,后来杨老师调回了湖南怀化,就转为电话联系了。2006年7月,杨老师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去世,朱世忠还去怀化奔丧。2009年的一天,世忠接到沈忠礼老师的儿子沈朝辉的电话,说他爸病重念叨朱世忠。世忠放下电话安排好工作连夜找了辆面包车载着我就往固原赶,到了沈老师家里已经是午夜12点多了。沈老师见到我和世忠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在世忠的追悼会上,我意外的见到了坐着轮椅赶来送世忠的沈老师老两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沈忠礼老师和我抱头痛哭。江山大书记在世忠走后不久也去世了。我知道江书记去世的消息已经是半年之后的事了,要是世忠在就不会这样:世忠生前每次回固原一定会去看望老书记,他去世前两个月还和师范的同事马国俊去过江书记家里。
世忠是一个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的人。十多年前在固原,一晚与朋友聚餐后,我和世忠还有朋友一家两口走在回家路上。正要穿过马路时,忽听“啪”的一声巨响,只见世忠箭步朝着一辆三轮车(当地叫蹦蹦车)冲去,前面不远处躺着一个人,旁边还睡着一辆自行车。我和朋友意识到是蹦蹦车肇事逃逸,拉住世忠不让他管闲事,可世忠却使劲甩开我和朋友,追向蹦蹦车,嘴里大声喊:“站住!站住!”蹦蹦车司机被世忠的喊声震住了,停了下来。世忠押着蹦蹦车司机将伤者扶上车送到医院。回到家里我嗔怪:“以后这种事少管,小心人家报复你。”只见世忠瞪圆了眼睛对着我“哼!邪不压正,我就不信。他敢。”铿锵有力的话语使我突然顿悟,心里暗暗佩服他勇敢正气,同时感到脸有点发烫。为了给自己找台阶,我说:“共产党员就是境界高,不同于平头百姓啊。”他笑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世忠平常看到好书好文章会及时与我分享。他学生王永晟水彩画很出色,每次在博客里看到学生的佳作,他都激动不已,一一点开让我欣赏:“看!多美!太漂亮了!”脸上开满了花。记得一次夜里一点多,我睡得迷迷糊糊被他扯了起来,原来是他在《六盘山》上看到王怀凌的一首诗,激动了。
世忠走的那天中午,我们俩一起步行走回家,路上我俩谈到工作,他说等他闲下来自己好好写点东西,帮我看看稿子。这也是他不止一次向我说过的话。万万没想到这却是他最后留给我的话。世忠去了,我的墙倒塌了,给我文学方面精神食粮的老师没了,我的疑难没人帮我解答了。
但世忠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在我心里埋下了热爱文字热爱读书的种子。世忠走后,我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一是为了怀念他,在书籍里与他对话。二是为了寻找人生的答案,寻找生活的乐趣。
世忠走后近两年我读了20多本关于历史、心理、评论等方面的书籍,《特别关注》《散文》《黄河文学》等杂志是世忠生前常关注的,所以我每期必读。起初读书只为能让我的心安静下来,至于能记多少不重要。后来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读的书太少,知道的知识太少,想把没读过的书都找来读,把不知道的知识都补上,只嫌时间不够用,没时间顾影自怜和孤独寂寞,只觉得时间像箭一样飞逝。
“不但要活,还要好好地活!”我耳畔时常响起朱局长在医院对我近乎“吼出”的话。
是啊,好好活着,有品位地活着就是对世忠最好的怀念。
我感谢世忠给我带来了这么多好的朋友,也感谢世忠把我带进了文字的殿堂,感谢他让我享受到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感谢他让我懂得活着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你曾经真诚地活过。
我时常想把和世忠在一起的一幕幕美好的场景记录下来,想把对世忠的无尽思念写成文字,想把家里、单位以及我和儿子的工作变化、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以日记的形式告诉世忠。可是每当拿起笔或坐到电脑前却是泪流满面,视线模糊,脑子空白。直至那天接到闵生裕先生电话,我仍没有只言片语关于世忠的文字。
写什么呢?世忠生前的朋友圈里文人、诗人、作家居多,尤其给他编辑文集的朋友又是专门搞文字工作,对文字要求很高。而且世忠生前为文谨慎,做事严谨讲原则,我怕班门弄斧给世忠丢脸。可是不写呢,又觉得心里堵得慌,想说的太多。所以思来想去还是要说的,不怕朋友见笑,借文集一角向两年来帮助、关心我和儿子的领导、同事、好友深深地说一声感谢!谢谢你们!在我最绝望和最痛苦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安慰和帮助。在世忠仓促离世的时刻是你们像大树一样给了我支撑。
我也想借文集向世忠说声谢谢!
我和世忠生活了26年,虽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但是他留给我的都是美好的回忆。世忠性格开朗,善于表达,生活中热情奔放、风趣幽默,让我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只要世忠在,家里总是热气腾腾、充满生气。
两年的时光,两年的疼痛,两年的怀想,两年的遥望,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缘分的可贵,生命的可贵,让我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珍惜生命,珍惜爱情,珍惜亲情,珍惜友情。”这是我因为世忠的离去而深刻感受到的警言。
祝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快乐幸福。这是我的心愿,也一定是世忠的心愿。
我想这就是我在这本文集出版之前最想说的话,权做本书的后记吧。
杨文琴
201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