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12060900000059

第59章 嗅觉灵敏电感佳

鲨鱼不仅游泳迅速,而且感觉灵敏,最敏锐的要算嗅觉。从解剖上看,它的脑大部分和嗅觉有关,它的嗅囊特别大,鼻黏膜褶皱特别多,若将其展平,一条1米长的鲨鱼鼻黏膜的面积就有54平方厘米多。所以当鱼或其他动物包括人受伤流血时,虽相距很远,但血在海水中的浓度只要达到一百万分之一,鲨鱼都能嗅得到,从而顺着血腥味追逐而去。某种气味只要它嗅过一次,以后就能识别得出。1万吨海水中溶解1克氨基酸,鲨鱼也能觉察得出。鲨鱼的听觉也很好,其内耳感受低频声的能力很强,受伤的猎物在数千米远作不正常的运动,它也能探测得出。据潜水员报告,若用刀将鱼的肚子刺破,会立即受到鲨鱼的包围,速度之快,令人吃惊。由于鲨鱼是从上游来,因此有人认为,这可能不是鱼的血腥味所致,而是受伤的鱼在垂死挣扎中伴有的某种声音将鲨鱼吸引来的。当鲨鱼游到距猎物数十米远时,它的第六感觉即身体两侧的侧线系统能无比准确地捕捉每秒约为40周的振动波。鲨鱼的眼是近视的,但在15米以内的近距离内,视觉还是很敏锐的,特别容易看见经过深色背景上运动的物体,而且对颜色也有辨别能力。由于有些鲨鱼经常在较深水域活动,那里光线少,它的眼在视网膜上有一层像镜子一样的反光层,把进入眼的光再一次反射到视网膜上,以便充分利用微弱光线看清目标。鲨鱼还有电感受器,能测出一个落水人员的伤口所产生的电场。若一个人受伤流血时,就容易招致鲨鱼的袭击。据在水族箱里实验,把鲨鱼爱吃的食物埋在箱底的沙子里,表面上根本看不见,鲨鱼能立即探测得出。

鲨鱼不仅游泳迅速,而且感觉灵敏

鲨鱼吻区周围布满针状小孔,用手一压会有黏液外渗,这称作劳罗氏壶腹。它是1678年由劳罗氏首先发现和描述的,因此而得名。这也是一种感觉器官,它对海水的温度、盐度、电脉冲及压力的变化最敏感。鲨鱼的皮肤上散布有化学感受器,这使鲨鱼能探测出水中对它有害的化学成分,测定出水的盐度和其他化学变化。科学家们希望对这有更好的了解,以便将来能发展出一种有效的化学防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