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德育修养常识
12057800000033

第33章 德育从心开始(3)

从主观原因上看。主要是猜疑者缺乏真正的认识和冷静的态度:本来一些行为对于了解真情的人来说是不足为怪的,而对于一些缺乏了解和认识的人来说就可能变得可疑。如果这时缺乏冷静的态度、听信谣言,那么猜疑就会不断升级。这种情感体验一旦得以持续或蔓延,以后的相关信息便会逐一纳入错误的轨道,以致“越看越像,越看越真”,从而造成与交往对象的对立情绪,恶性循环地引导人做出一系列的错误判断。猜疑心是开展正常交往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它不仅使青少年人之间的关系松懈、涣散,而且也会使亲密的朋友、恩爱的夫妻、长期相处的邻居因疑心作祟而产生裂痕,甚至发展成为对立。猜疑心还会对青少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交往、个体和家庭的交往产生消极影响,这不仅对集体、家庭之间的和睦相处造成不利,也会使自己的情绪受到困扰,因此必须坚决克服:

一、培养理智,切忌感情用事。当出现猜疑信号后,要督促自己去寻找证据。如果疑点很多、证据实在,应以诚恳的态度与对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如果证据不足,主观推测、演绎过多,甚至带有很强的想象色彩,就应该尽快否定自己的猜疑。

二、学会知人知己,以防止猜疑心的出现。猜疑心有时是在相互不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认真观察他人、了解他人,把握其性格特征和处世方法,就不会轻易无端地去怀疑他背后干了不道德的事。

三、无视流言。猜疑之火往往是在一些人的煽动之下才越烧越旺的。因此,当人们听到这些人传播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上当受骗。生活中的这些人令人讨厌,他们自己不学无术,专以打听、传播,甚至编造别人的谣言为乐事,搬弄是非。要抵制和制止这种不良做法,一方面自己不信不传,另一方面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揭露。

四、加强个人思想品质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胸怀宽阔、心底无私的人。猜疑心重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气量狭小,只有注意自身修养,才不至于让这猜疑毒瘤恶性发展。

世界上完全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误会总是可以弄清楚的。然而,误会如果不能尽快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而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有可能导致不幸。培养自己的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暗示自己以冷静的态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这些都是消除误会和猜疑的良好方法。

消除交往中的偏见

偏见是人们对任何一种事物所持有的未经检验的观点或信念,这种观点或信念或者与经验相悖,或者与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相悖,或者不符合客观实际。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偏见是不正确的,但它又不同于另外一些不正确意见,如谬误、谎言、异端邪说等,偏见更具有主观性、群体性、习惯性和无意性。但对于持偏见的人来说,其偏见被认为是正确的。因为他认为是事实,所以才坚持。

二、偏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否定性的和排斥性的态度,是在否定一个人或一些人、一个群体等场合出现的态度,表现在对其他人的排斥性。

三、尽管偏见同成见有联系,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们在认知一定对象时,不是就每个具体事物逐一判断的,而是存在类型化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让人对某一对象的认知极端简单化,以致形成固定的观念,这就是成见;而偏见是用固定化了的思想方法看待特定的团体或属于团体的成员。前者强调认知成分,而后者则包含态度倾向。

偏见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它对人际之间的交往常构成很大的威胁,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消除:

一、消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偏见的认知成分,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存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老年人常认为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因此若想经过接触来改变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态度,最好是与老年人接触的年轻人表现出异于刻板印象的行为来。根据研究发现由偏见对象表现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角色行为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二、进行平等地位的接触。当彼此接触的两人地位不等时,相互之间的反应大多是肤浅的、形式化的。因此不但不能较深入地了解对方的特性,而且容易根据对方的外在方面做一些刻板的判断,而对地位较低者的判断出入更大。因此以同等的地位相互接触是消除偏见的一个基本条件。

三、竭力熟悉对方的独特性。偏见的产生是由于人们互相认识的肤浅,如果能够详细地了解所接触的对象,知道他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将有助于改变自己的偏见。心理学家们曾发现,住在同一层公寓内的黑人和白人的家庭主妇,彼此认识的机会多,较为熟悉,因此这些白人主妇对黑人的态度好于不住同一层公寓的妇女。

四、将心比心。进行心理位置互换,从情感上体味偏见的危害,有助于消除已经产生的偏见。偏见是一种消极甚至有害的认识定势,我们只要想想别人用偏见来对待自己时的感受,就容易体味到自己对别人的偏见将在人际相处中起到什么作用了。因此,我们对待人和事的看法,不要过于固执,要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旁观者清,对于自己尚未察觉的偏见,别人常能一语中的。

淡化报复心理

报复通常是人们受到强烈的损伤性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反应性行为。当人们遭受到一种外界强烈的损伤性刺激后,有的人将这种刺激转化为发愤图强的巨大动力,有的人则将这种刺激转化到要报复的对象身上,后者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

报复心理是在社会交往中以攻击方式发泄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怨恨、不满时的一种情感体验。它具有攻击性和情绪性。不管是公开的行为,还是隐蔽的报复,其结果往往给报复对象造成很大的危害。

研究表明,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同对挫折的归因密切相关。如果认为对方有意中伤自己,则进行报复;如果认为并非故意伤害,或者认为他人使自己受到挫折的行为是正当的,便不会进行报复。同时,报复同环境也有关,报复有关线索的存在、第三者的挑动,都可能导致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的产生。因此,中小学生年轻气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淡化报复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坦然面对挫折。人在社会交往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没有挫折的磨砺就不可能成熟,战胜挫折,在挫折中让自己表现得比挫折更强大、更有力量是一切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谈到他从事文学创作的遭遇时,曾这样写道:“诗人的命运和英雄的命运完全一样,就像一切强壮的、美的、勇敢和不平凡的人物一样,他们在历史上是极壮丽的,所有的教科书对他们交口赞美,但在当前,在现实中,他们却遭到憎恨。”将被挫折唤起的巨大力量指向挫折本身而不是指向造成挫折的人,从而超越挫折是所有伟大人物的共同特征。

二、正确认识别人的行为动机。学会用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去衡量人的行为,可减少许多不满情绪的产生,从而遏止报复心理的形成。人的行为总是受动机驱使的,衡量一种行为的善恶,应在将其效果与动机统一起来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单纯地从行为效果去认识问题,忽视了行为动机,往往会使事情面目全非。

三、在情绪最激昂的时候不妨转念思考一下报复结果给自己带来的危害。许多不幸事情常常都是在感情冲动一念之间做出的而又无法挽回的。在报复行为发生之前,不妨转念想想,通过报复,除了从中体会报复本身所带来的“快感”和给报复对象造成的危害外,自己会不会得到对方更大的报应,会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会不会触犯刑律。要知道,加害于人的人往往会自食其果。

四、在面对挫折激起愤懑之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当你遭受挫折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思考,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情境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这样你也许能理解对方的许多苦衷,从而能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挫折,而因此不采取报复的方式。

避免自傲自大

同学们当中可能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目中无人,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时常还会自吹自擂。他们这种人就是自傲的人。自傲同自卑相似,都是源于不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自卑者总是过低估计自己不同,自傲者则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在交往中自傲者常常忽视交往双方应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平等基础上的原则,而表现出一种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夸自尊、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对别人的感情不尊重。

过于自傲的人,往往拿自己的外貌、才华等优越条件为资本,不适度地进行炫耀,而对自己的某些缺陷却视而不见或进行自我粉饰,遇到失败则把责任推给别人,这极易遭到交往对象的反感。具有自傲这种心理特征的人与人交往会给人以交往不公平的感觉,使对方产生难堪、紧张、窘迫等心理压力。而对方为了缓解这种心理压力则常常会反唇相讥,或退而避之,从而造成人际交往的失败。那么怎样去改变这种不良心理呢?

一、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傲给自己的交往和发展带来的危害。自傲同自卑虽然相似,但自傲更多的是来自思想意识上的障碍,因此克服自傲相对来说并不困难。

二、虚心向他人学习。如果一个人以高位而自居,以貌美而自赏,以才华而自炫,对别人的优点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或赞许,那么就会失去别人的喜欢,难以使别人产生敬慕和结交之心。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需要尊重,尊重别人才会换来别人的尊重,自己的长处才会被别人所容纳。

三、放低自己的姿态。自傲的人常常是大肆自我炫耀,总企图压倒别人,居人之上,因而也容易树敌太多,成为众矢之的。而谦虚则是一种令人喜欢的好品质。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打破幻想,才有可能对别人表示出真诚的尊重。为了增加自己在交往中的吸引力,使自己为别人所喜欢,放低自己的姿态是非常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