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12057500000003

第3章 鲁滨孙漂流记(1)

丹尼尔·笛福(1660~1731),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人,现实中的他就像鲁滨孙一样有着非凡的传奇经历。他出生在清教徒商人家庭,20多岁开始经商,从事过多种行业,到过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笛福并非一个远离政治的商人,他的政治立场属于新兴资产阶级,他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甚至为政客们充当秘密情报员。他四处冒险,并因此获得声誉和地位,但也因针砭时弊而三次入狱,几次经历逃亡的艰辛。在年届六十之际他开始创作《鲁滨孙漂流记》,这是他第一部,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他因此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

此后,笛福又写了许多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辛格顿船长》(1720年)、《摩尔·弗兰德斯》(1722年)、《杰克上校》(1722年)等。他的小说多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通过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反映了18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形成时的现实。笛福晚年生活十分贫困,他临死前为了躲债不得不离家出走,1731年,他客死异乡。学过《荒岛余生》这篇文章的同学一定都很喜欢鲁滨孙在荒岛上与自然顽强搏斗,为求得生存而建造小屋、寻找食物,对付野人和野兽的袭击的故事。那么,你是否还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的支撑令鲁滨孙在沦落孤岛、身处绝境时竟能克服常人难以面对的困难,勇敢地活下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会给你答案。笛福的这部小说一问世即风靡全球、畅销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在一个青少年的成长道路上,应该让他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因为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的便是如何生存。

《鲁滨孙漂流记》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不仅为笛福赢得近500个名誉头衔,而且各种译本、仿作出了近700种。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将它作为爱弥儿15岁时的必读书,因此,本书成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是西方青少年最喜爱的一部小说。此外,《鲁滨孙漂流记》还引发了许多伟大哲人的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曾数次引用鲁滨孙的故事来说明资产阶级的本性。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经典名著。

本书可谓18世纪欧洲第一部最主要的长篇小说,其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在世界文学中塑造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

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写作背景】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受一个名叫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的海上历险经历启发而写成的。笛福本人的生活经历相当丰富,年轻时在多种行业中谋过职,混迹于复杂的英国政坛。年近花甲时,他提笔创作《鲁滨孙漂流记》,获得极大的成功。书中主人公鲁滨孙在流落荒岛以后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以及挑战自然的信心与勇气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广泛推崇,而笛福也因本书的成功被喻为“英国小说之父”,并因此奠定了其英国小说鼻祖的地位。

【内容精要】《鲁滨孙漂流记》讲的是主人公鲁滨孙漂流孤岛,独居28年,历尽艰难困苦,终成巨富返乡的故事。这本小说通过鲁滨孙的故事,赞美了劳动,赞美了人对自然的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追求。卢梭认为,这本书对自然教育进行了形象、精彩的论述,“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所以他选定这本书作为爱弥儿消遣和学习的读物。

本书描写的故事充满惊险和传奇,它突出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不仅生动有趣,还可使读者从中深切感受到主人公鲁滨孙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男子汉气概,以及人类的智慧和巨大创造力。

《鲁滨孙漂流记》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塑造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鲁滨孙不安于平静的家庭生活,把遨游四海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一旦成人,就违背父命私自出海远航,他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冒险的进取精神。他白手起家的传奇经历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生活的年轻人的梦想。流落荒岛后,他不是听天由命,坐以待毙,而是发挥自己全部才智,不断用自己的劳动改善自己的伙食和居住条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创建了自己的王国。他通过劳动成为自然的主人,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是一曲对劳动的礼赞。鲁滨孙所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四处扩张的时代,在他身上充分地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富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一种斗志。因此,鲁滨孙很自然地成了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

在英国文学中,本书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作者在序言中曾强调指出:“这本书完全是事实的记载,毫无半点捏造的痕迹。”笛福把假想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准确生动并细致地描写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作者惊人的叙事手法达到了逼真的境界,正如著名评论家埃文斯所说:“小说信笔直书,像闹钟一样,发条走完就自动停下来,但只要还在走动,注意力就仍吸引在那里。”

【地位影响】《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笛福采用了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用日记的穿插方式生动记下了书中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对事物的思考。文体简朴、明晰,语句通俗、浅显,作者特别强调文章要有简明的风格,正因如此,本书才能广泛在群众中流传。小说主人公鲁滨孙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该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在这部作品中,笛福热情歌颂了人与自然的顽强斗争。尽管几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斗争远远没有完结,只要这种斗争没有完结,人类就永远需要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永远要从前人的斗争中吸取精神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鲁滨孙漂流记》才会历经近三百年而不衰,至今仍然具有振奋和鼓舞人的斗志的巨大力量。

什么是人生的杰作?什么是伟人的功业?带着表面上的辉煌胜利而通过了世界舞台的这些人,就是所说的英雄吗?声名卓著,青史留名,就变得伟大了吗?那不过是为子孙后代编造的一个故事,直到它演变成了传说、传奇。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28年孤岛生涯历险记

1704年,一名英格兰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航行途中被丢弃在一个荒岛上。四年后一位航海家发现并救回了他。此时,他几乎已经变成茹毛饮血的野人了。这则轰动一时的奇闻,激发了英国作家笛福的灵感,他以此为素材,匠心独运地创作了一部举世闻名的冒险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出身于中等资产家庭,但他不甘于舒适享受和庸碌度日,热心海上冒险。他第三次航海到巴西,成了当地一名庄园主。当鲁滨孙再度远航到西非时,不幸在西印度群岛触礁,全船覆没,仅他一个人幸存,独自漂到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岛上,从此开始了不可思议的孤岛生涯。

在长达28年的与世隔绝的荒岛生涯中,鲁滨孙经受了数不清的严峻考验:地震、旱灾、疾病,以及工具材料不齐,因缺乏经验劳而无功等,但他从不灰心颓丧,以“不成功决不放手”的顽强意志,用双手克服无数困难,并逐步建起美好家园。有一次,鲁滨孙从来岛上开人肉宴的土人手中救出了一个将要被杀死的俘虏。这天正是星期五,所以便给他取名“星期五”,收为自己的仆人和朋友。此后,鲁滨孙又从另一批土人手中救出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名西班牙人。此时一艘英国船只恰好在岛上抛锚,船长被哗变的水手抛在岸上。鲁滨孙当机立断地带领“星期五”,帮助船长夺回了大船,他也就此结束了荒岛生涯,乘船返回了阔别30多年的故国。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启蒙主义的代表作。鲁滨孙这个人物,是欧洲启蒙主义第一次出现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正面形象,正像恩格斯所说的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尽管他本质上是一个以剥削他人而生存的殖民者,但是那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冒险精神,那种顽强坚毅、不畏困难的斗志,那种凭双手实干以求生存与发展的信念,在当时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英国评论家杰克这样说:“人们如果要重新抓住资产阶级在它的年轻的、革命的、上升时期的旺盛而自信的精神,那么最好的导引无过于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