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12057500000025

第25章 老人与海(1)

1951年,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巴黎街头第一次见到海明威时,他根本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远远地扯着嗓门,用着拉丁美洲味道的西班牙语喊道:“大师!”这个词几乎概括了几代青年对于这个用全部生命来历险的人的绝对崇拜的情感。

海明威,1899年7月出生在美国密执安湖南岸的一个小镇。他14岁走进拳击场,满脸鲜血,可他不肯倒下;19岁的他在一战的意大利战场上被炸成重伤,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有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也没能让他倒下。为表彰他的英勇,意大利政府授予他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写作上的无数艰辛,无数的退稿,无数的失败,还是无法打倒他。直到晚年,连续两次飞机失事,他都从大火中站了起来。没有什么可以击垮他,包括病痛与无助。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问世后立即博得了一片喝彩声,成为当时那一代人的典范之作。这部小说因“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的题词而产生了一个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而海明威则成了这个流派的代表。他一生创作了《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优秀作品,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为不愿意成为无能的弱者而自杀。

海明威死了,但他塑造的硬汉形象永远活着。海明威是一个硬汉,与他的硬汉精神相吻合的是他那简洁利索的写作风格。海明威净化了当时的文风,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因此,他被同时代及后来的许多作家奉为典范。他的作品吸引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目光,其春风化雨般的影响,经久不衰。此外,海明威的硬汉精神和他面对难关的坚毅态度,都发挥了超越文学之外的影响力,鼓舞了许多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1952年,《生活》杂志找到了当时正处于创作低潮期的海明威,请他为杂志撰写一部小说,海明威应约创作了《老人与海》。《生活》杂志以全本杂志的篇幅匿名登出了这部中篇小说后,立刻掀起一轮阅读热潮。与此同时,《生活》杂志邀请了100多位著名人士,请他们就这部作品发表评论,并将这些评论一一刊出。等到杂志社公开该书作者的姓名时,人们纷纷对海明威这位文坛硬汉致以崇高的敬意。该书出版仅48小时就销量惊人,当年获得了普利策奖,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海明威又获诺贝尔奖。对于《老人与海》这本被译成几十个国家的文字的作品,海明威自己评价说它是“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老人与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这部不朽的文学名著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追求理想而克服困难险阻,并因此迸发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告诉我们,面临困境时,我们应当选择坦然和坚定,保持内心那股支撑我们的信念。即使条件再艰苦,过程再复杂,我们也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磨炼。人就是要在磨砺中成长,生命就是要在挣扎中开始蜕变。在对生命自我追逐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在荆棘中去寻找玫瑰,坚持自我、肯定自我,而后超越自我。

全书情节十分紧凑,语言质朴,通过对桑提亚哥这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硬汉子”的坚强性格的描写,表现了人类的尊严和勇气,以及在暴力、死亡、失败面前人应有的姿态。

【写作背景】《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内容精要】《老人与海》整部作品朴素、简洁,于凝练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富于寓意与象征,读来隽永清新。小说描写了古巴老渔民桑提亚哥连续84天出海均空手而归,在第85天仍决定扬帆远航,因为他绝不相信自己从此就没有了好运气。果然,他钓到一条个儿比老人的船还要大的马林鱼。老人跟它搏斗并将它杀死,绑在船尾返航。归途中遭到一群又一群的鲨鱼的袭击,老人复又与鲨鱼展开搏斗,渔叉断了用刀,刀折了用桨,桨丢了用舵……直到鲨鱼吃光了马林鱼的肉,老人的力气也耗尽了。一个巨大的鱼骨架被弄到岸上,非常壮观。小说的最后,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的桑提亚哥回到茅屋便酣然入梦,在梦中他梦见了一只雄狮。据说,《老人与海》海明威校改了两百多次,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长,但最终只剩下几十页的一个中篇。假如仍是一千多页,那就不是海明威了,诺贝尔文学奖史上也将抹去他的名字。

《老人与海》这部作品的语言特色,不在于词句的华美与哲理的深刻,它是用包涵爱与忍耐及奋斗的返璞归真的字句感动读者。海明威将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与朦胧抽象的寓意、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与丰富深刻的哲理有机结合,从而创作出桑提亚哥这个体现着人类尊严、在厄运的重压下昂首挺立的硬汉子典型。

《老人与海》饱浸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尊重,这部作品为全世界读者提供了去参考并演绎生命“绝对动力”的平台。全书情节十分紧凑,让读者于简单的情节发展中体会人类的奋斗意志与对生命的尊重,它以直观、浅白的故事,向读者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何谓生命的壮美。这部篇幅不长的故事的思想内核是坚强、忍耐、热爱、尊重,故事中的一切是那样透明,没有任何人性的阴霾笼罩着作品的意境,即使是贪婪的鲨鱼在老人的自言自语下也变得不那么残暴了。老人的心灵、加勒比海上面阳光照耀的天空、蔚蓝的海水,一切是那么光辉灿烂。

【地位影响】《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小说艺术臻于成熟的代表作,也可以视为他毕生文学成就的总结。他用不多的笔墨叙述了一位老渔夫与海洋、大鱼、饥饿、焦渴作斗争的过程,书中所刻画的这个老渔夫桑提亚哥已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一系列不朽的英雄之一。

《老人与海》是一首真正雄浑的史诗,无论就内容、形式、结构和布局来说,它都称得上是一件深邃完美的艺术品。它是海明威叙事小说中的珍品,已被译成几十个国家的文字,并屡次被搬上银幕。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运气好当然最好,但是我宁可做最好的准备,那么当运气来临时,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它。

宁可失败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也不要成功在你所憎恨的事情上。

面对失败,生命应有一种硬度。

闲暇之余,免不了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些名著,出于自己对西方文化背景了解肤浅的缘由,对外国作品总是敬而远之,偶尔拿来以充“门面”,事后都不了了之。可面对《老人与海》时,我的眼睛一亮,仿佛被唤醒了什么。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它简洁朴实、深沉含蓄地描述了在外部强大凶残、荒诞暴力的世界面前,在人的命运注定要失败的条件下,通过老人与大海以及鲨鱼的搏斗,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要勇敢地面对失败,永远保持精神不败的主题。作者将老人与大海、鲨鱼搏斗的全过程写成了一曲人类同命运、同蛮横暴力进行抗争的精神颂歌。

小说超越了具体时空的情境,以大海为背景,把象征性与真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生动逼真、细腻准确的笔法对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心理及行动进行了描绘,赋予故事明显的象征和意味:老人是现代社会人类的抽象体现,在他身上具有豪迈的人格力量,代表着精神上的强者。

故事里的每一天都弥漫着与困苦相搏的硝烟,即使是在与马林鱼搏斗“感觉到自己要垮下去”的时候,主人公还要“忍住一切的疼痛,抖擞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下的力气统统拼出来”。在与鲨鱼群进行战斗的境况下,尽管“鲨鱼这东西,既残忍、又强壮、又聪明”,老人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仍然拖着伤残的身躯与它展开了一场力量悬殊、注定失败的战斗……小说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主人公面对失败泰然处之、永不言败的不屈意志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