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飞向蓝天的历程(趣味科学馆丛书)
12057200000015

第15章 军用飞机大全(4)

1940年8月19日,12架A6M2首次参战,为50架轰炸重庆的三菱96陆攻护航,未发生空战;1940年9月13日,进藤三郎上尉率13架零式与保卫重庆的27架中国空军波利卡波夫I-15、I-16战斗机空战,老旧的I-15、I-16无力抵挡,损失惨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零式共击毁99架中国飞机,自身仅有2架因为地面起火而损失。

在零式投入中国战场一年后,由于无法从战场上搞到一架零式甚至是残骸,中国空军仍无法一窥零式的奥秘。克莱尔·李·陈纳德,著名的飞虎将军,当时作为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军官来帮助重组士气低落的中国空军。他注意到中国战场上出现的日本新式战斗机,并立即向国内报告,但这份报告没有引起当局的重视,盟军仍然对零式一无所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时的日本海军已经拥有超过400架精锐的零式,大多数是21型。在偷袭珍珠港作战中,零式从航母起飞,为第一波攻击的B5N2—97式鱼雷机和D3A1—99式俯冲轰炸机护航,掌握制空权后,零式也扫射机场跑道、防空火力点和其他一切目标。零式在空战中击落了4架美国战斗机,还给珍珠港的地面设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此役中日本损失8架A6M2,大多数是被对空火力击落的。

太平洋战争第一年中,美国海军的标准舰载战斗机是格普曼F4F野猫式。A6M2与F4F相比,无论在速度、爬升率和机动性上都全面占优,但野猫的火力更强,机体更坚固;两者的俯冲速度旗鼓相当。A6M2的翼载很小,转弯半径比野猫小得多,这使得A6M2在空战中能抢先占位,击落野猫式。12月8日,日本进攻美军威克岛,8架野猫被摧毁于地面。剩下的野猫英勇抵抗了两星期,粉碎了日军数次空中攻击和一次海上入侵。不过,他们被占优势的日军战斗机所压倒,12月22日,美军损失了最后两架野猫。

珍珠港事件的后一天,12月8日,驻台南的日本陆基航空兵大举空袭菲律宾。84架A6M2护送54架G4M11式陆攻和54架G3M296陆攻袭击了克拉克机场,美军飞机紧急起飞迎战,被击落15架,另外还有50架被摧毁于地面。一天内日军就基本消灭了美国在菲律宾的空中力量!这次奇袭中,零式采用低速省油飞行方式,直飞菲律宾,美军完全没想到日本已经拥有了续航力如此强大的战斗机,大为震惊。在菲律宾上空首开纪录的是坂井三郎下士,击落一架柯蒂斯P-40,这已是他的第三战绩了,前两次战绩是在中国战场取得的。两天后,坂井又击落了一架B-17轰炸机。到12月13日为止,美军大势已去,A6M2开始使用机关炮扫射地面目标,仅仅3天,零式就掠取了菲律宾的天空。

在三个月内,日本海军的200架A6M2在与荷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水牛式、CW-21B、霍克75A、P-40战斗机的空战中大获全胜。一是由于零式的杰出性能,二是由于日本有在中国战场实战过的飞行员,作战经验丰富。1942年3月8日荷兰停止抵抗。随后零式开赴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在这里A6M2除了P-40战斧式外,还遇到了贝尔P-39、P-40飞蛇式陆基战斗机。P-39飞蛇式的表现令人汗颜,坂井三郎吹嘘道:任何稍具经验的飞行员驾驶零式都能轻易击落P-39。

在那段日子中,盟军唯一的亮点就是飞虎队——美国志愿航空队。1941年12月20日,日军空袭昆明时,飞虎队首次参战。飞虎队的P-40都绘有吓人的鲨鱼嘴,借以打击日军飞行员的士气。P-40机动性不如A6M2,但平飞速度要快些。利用这项优势,飞虎队采用高速俯冲,打了就跑的战术,避免与零式纠缠。在飞虎队并入第14航空队前,他们已经摧毁了286架日本飞机(包括空中与地面的),自己仅损失13名飞行员。

1942年6月3日,古贺忠义下士驾驶A6M2从部署在阿留申群岛附近的龙骧号航母上起飞,此行的目的是袭扰荷兰港。袭扰遇到的抵抗甚微,但在返航途中古贺发现了机身油箱上有两个弹孔,并且还在不断漏油。由于燃料不够,他只能迫降在阿库坦岛上的沼泽中。迫降中飞机翻了身,飞机只是有些轻微损伤,但倒霉的古贺下士却因脖子折断而丧命。5个星期后,一支美国海军的侦察部队发现了这架倒扣在沼泽中的日本飞机,死去的飞行员仍被绑在座椅中。古贺的A6M2仅仅轻微损伤,被仔细包装后用船运回美国本土。

古贺的零式经修理后能够重新飞行,这可以称得上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情报收获之一。欣喜的美国人对它进行了彻底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零式有很好的爬升率,能轻易超过F4F和P-40,航程也优于盟军任何一种战斗机。零式具有卓越的机动性,在低速时与零式进行格斗无异于自杀;但在高速时就不一样了,这时零式机动性急剧恶化,副翼僵硬,动作困难。美国人还发现了零式机翼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俯冲速度受到限制。被咬住的零式能通过做高速俯冲或者小半径转弯轻易摆脱,所以盟军飞行员一定要保持高速,避免陷入低速纠缠。零式为了减轻重量,没有安装密封油箱和任何自动灭火装置,飞行员也没有装甲保护,机体表面中弹就可能引起飞机着火,美军为此特地研制了穿甲燃烧弹。这种子弹非常容易穿透零式的铝合金蒙皮,并引燃整架飞机。

美国人找到了零式的缺点,本土的测试报告迅速传送到太平洋战场的一线单位,这些宝贵的信息帮助沮丧的美国飞行员改进战术并立足现有装备,最终击败称霸太平洋上空6个月之久的日本零式战斗机。A6M2的优势被美军的新战术和新装备抵消了。1942年10月26日,A6M2在圣克鲁斯进行了最后一次空战,随后A6M2被A6M3所取代。淘汰下来的A6M2分配到二线单位和训练单位。战争的最后一年里,这些陈旧的A6M2大多被改装成神风特攻机与狂热的飞行员一起玉碎了。

“疾风”战斗机

大战中飞得最快的日本飞机,恐怕要数“疾风”战斗机了,它由中岛飞机厂研制生产,制式型号为:四式单(座)战(斗机),代号キ-84(读作Ki-84)。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不久,以日本国产第一种2000马力级空冷发动机ハ45“誉”式(ハ45读作“ha-45”)的问世为契机,日本陆军航空兵本部当即要求中岛飞机厂研制一种以此为动力装置、在综合性能上希望能体现“脱胎换骨”的防空专用战斗机,并借以作为前线“隼”式(キ-43)和“钟馗”式(キ-44)战斗机的补充和替代。

疾风式战斗机是一种综合吸收了九七式、“隼”式和“钟馗”式等陆军战斗机之制造技术于一身,具备了一流飞行性能的先进机种。由于采用170千克/平方米的高翼载值,使飞机有望跻身于高速飞机的行列。1944年夏季,在进行过两批试生产、制造出42架前期试制型之后,终于顺利转入了大批生产,并定名四式战“疾风”。因为当局盲目地对ハ45型“誉”式发动机充满期望,所以日军从一开始便寄“疾风”以厚望,并狂妄赋予其“大东亚决战机”之美名,企图利用一两件新型武器来挽回业已凸现的败局。

疾风的气动布局基本继承了“隼”的风格,有一个设计匀称的外形。但翼展和翼面积略有缩小,总长有所增加。而飞机的起飞重量却增加了一半。侧面投影上则更多地由曲线替代了生硬的直线,使外形更趋柔和与成熟。机头装一台ハ45型双排星形18缸空冷活塞发动机,用一个相当光滑的整流罩包裹着,配一个Z32型四叶电驱动定速螺旋桨组。机身中段设有先进的近似水泡形的座舱盖,所以视界比较良好。顺便说一声,这也是战时日本战斗机设计上的可取之处。疾风的后三点起落架均可收入机内以减少阻力。在机头罩上部,装有ホ-103型12.7毫米机枪2挺,梯形带上反角的悬臂式下单翼内,则装有ホ-5型20毫米机关炮2门,翼后缘安装了开缝式“空战襟翼”,有利于空战中的机动飞行。中岛传统的中翼/前机身全金属整体结构显得异常坚固,并部分采用了应力蒙皮。此外,于机翼下还可视需要挂载30-300千克级炸弹2颗。

因日本国内战略物资奇缺,到战争后期,中岛曾打算同时发展全木质结构型キ-106和全钢质结构型两种派生型号,但均因设计超重,使平日军竟敢利用其速度上的优势和坚固的机体结构,与援华作战的美军以及中美混合航空团的P-47、P-51等一流战斗机频频交手,大有一决雌雄之势飞速度和爬升速度遭到恶化而作罢。

1944年3月底,首批疾风交付使用,并很快凑足六个战队的规模。7月份,一支由试生产型组建的第22实验战队首次进驻中国内陆汉口机场,以对应美军P-51“野马式”战斗机在大陆战场的介入。日军竟敢利用其速度上的优势和坚固的机体结构,与援华作战的美军以及中美混合航空团的P-47、P-51第一流战斗机频频交手,大有一决雌雄之势。当时,因“紫电改”等后继机种开发迟缓,令疾风实际上成为日本在东亚的第一流战斗机。

同年秋季,麦克阿瑟与尼米兹率领两支劲旅逼近战略要地菲律宾,日军决定孤注一掷,背水一战。10月20日,爆发了历史上规模壮观的莱特湾海空大战,以30架战斗机飞行队为核心的300余架疾风实际上是被当做攻击机出海阻击美海军舰只攻势的。为了维持最起码的行动半径和攻击力度,飞机不得不在左右翼下分别挂上炸弹和副油箱,飞行员为保持飞行平衡和准确投弹,真是费煞了苦心。这些飞机从纳格罗斯岛上起飞,一边与美国的海军飞机苦斗,一边还得设法将目标炸沉。当时,疾风还轮番攻击了敌方前沿机场、并为自己的补给船队提供过空中掩护。也许大家都没有料到,疾风的拿手好戏是俯冲轰炸。它们常挂上30-250千克不等的大小炸弹2枚,在600米低空、以550千米/小时的速度转入俯冲,且投弹效果良好。特别是在那次超低空袭击冲绳机场的战斗中,获得了一时的胜利。

可以说,疾风战斗机应是战时日本陆航最好的轻型战斗机。在平飞速度、海平面爬升率和转弯机动性诸方面均已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战后,美军利用缴获而来的疾风,改为使用美国自产的优质汽油,在6100米中等作战高度上竟飞出了689千米/小时的速度记录,仅次于当时美军第一流的P-51H和P-47N战斗机。同时,又被证明在中、低空高度,其爬升性能和操纵灵活性甚至优于P-47和P-51,被试飞组人员喻为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被美军俘获的Ki-84

由于疾风战斗机是日本在航空机械制造工艺上,第一个实施先进的“基孔制”的飞机型号,所以单机制造总工时已从“隼”的25000降至仅仅4000。1944年底,太田制作所的月产量已高达518架之多,正是这种极易生产的作战飞机顺应了战争之需要。

而疾风的致命弱点,是因为工人素质低下造成的零部件加工精度差、起落架支柱等关键部件钢材质量的不过关、燃料性能的低劣、ハ45发动机因技术不过关而令事故率高居不下以及机载无线电设备的落后等原因,导致前线备件不足、飞行事故时有发生,甚至严重影响战斗原有性能和战斗力的正常发挥(其出勤率甚至低于キ-100“五式战”)。特别是当后期的主要产生场地武藏制作所在美军B-29的大举空袭之下连遭破坏后,疾风的生产更是陷于日夜突击、疲于奔命的挣扎状态。

战后,美军接收大员在美国对疾风战斗机进行了综合飞行测试,不仅飞出了前面说到的高速性能,而且证明,只要采用优质汽油,ハ45发动机本身的技术性能还是不错的。作为二战后期日本的一个主战机种,能够同时兼备速力、机动性和火力三大指标已属不易。所以,在日本才获得了“飞得最快的战斗机”之美称,它也是中岛飞机厂所生产的最后一种作战飞机。

F家庭战斗机

F-86是美国原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美国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是美国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是美国、北约集团及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使用最多的战斗机,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共生产了11400架左右。1945年5月开始设计,1947年10月原型机试飞,1949年5月开始装备部队。

F-86曾在朝鲜战场上与前苏联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米格-15战斗机进行过较量。结果F-86稍逊一筹。

F-86有A、D、F、H、K、L等型。使用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前南斯拉夫、土耳其、日本、泰国、菲律宾和韩国等。F-86早已退出现役,现存美国海军武器研究中心已修改成无人驾驶靶机,用于作战训练。

F-4“鬼怪”式战斗机

F-4“鬼怪”是美国原麦克唐纳公司(现并入波音公司)为海军研制的双座双发舰队重型防空战斗机,后来美国空军也大量采用。F-4于1956年开始设计,1958年5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生产型则于1961年10月开始正式交付海军使用。1963年11月开始进入空军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