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学会沟通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12051400000011

第11章 体恤他人宽大为怀(3)

宽宏大量使精神达到新境界

一般人总认为,做了错事得到报应才算公平。但英国诗人济慈说:“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每个人都有弱点与缺陷,都可能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肇事者,要竭力避免伤害他人,但作为当事人,要以博大的胸怀来宽容对方,避免怨恨消极情绪的产生,消除人为的紧张,愈合身心的创伤。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恶交到宽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说,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杰斐逊还来不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是你把我赶走的!”从此两人冷战达数年之久。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事,但接着却冲口说出:“我一直都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便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从此两人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宽容意味着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宽容还能将敌意化解为友谊。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上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其中一位听众就写信来恨恨地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这位听众:“虽然我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了自己,并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应将敌意化解为友谊。他扪心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可能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吧!”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地向她承认错误并表达歉意。这位太太最终表示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深交。

画龙点睛

有句话叫“以牙还牙”,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若是这样做,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你在切肤之痛后,采取别人难以想象的态度,宽容对方,表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襟怀,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会使你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你的人格也会折射出高尚的光彩。

助人者的苦恼

一个乐于助人的青年遇到了困难,想起自己平时帮助过许多朋友,于是决定去找他们求助。然而对于他的困难,朋友们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真是一帮忘恩负义的家伙!

他怒气冲冲,他的愤怒这样激烈,以至于无法自己排遣,百般无奈下他去找一位智者。

智者说:“助人是件好事,然而你却把好事做成了坏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他大惑不解地问。

智者说:“首先,你一开始就缺乏识人之明,那些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不值得帮助的,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帮助他们,这是你的眼浊;其次,你手浊,假如你在帮助他们的时候,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不至于让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帮助天经地义。事情也许不会发展到这步田地,可是你却没有这样做;第三,你心浊,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不要时时总觉得自己在行善,觉得自己在物质和道德上都优越于他人,你应该只想着自己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比起更富者,你是穷人;比起更善者,你是凡人。不要觉得你帮了别人,而应该这样想:是上帝借着你的手帮了别人,一切归于上帝,不要归于你自己。”

画龙点睛

愿意帮助别人,并在你需要的时候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帮助,可以说是人之常情;而真正豁达睿智的人,却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会一味地抱怨别人。

化敌为友

从前,苏伯比亚小镇有两个叫乔治和吉姆的邻居,但他们确实不是什么好邻居。虽然谁也记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但他们就是彼此不和睦。他们都只知道不喜欢对方,这个原因就已经足够了。尽管夏天在后院开除草机除草时车轮常常会碰在一起,两人也是连招呼也不打。

夏天晚些时候,乔治和妻子外出两周去度假。一开始吉姆和妻子并未注意到他们走了。也是,他们注意干什么呢?除了口角之外,他们相互之间很少说话。但是一天傍晚,吉姆在自家院子除过草后,注意到乔治家的草已很高了,而自家草坪刚刚除过,看上去特别显眼。对开车过往的人来说,乔治一家很显然是不在家,而且已经离开很久了。于是,吉姆想,这等于公开邀请夜盗入户。而后,一个想法像闪电一样攫住了他。

“我又一次看看那高高的草坪,心里真不愿去帮助我不喜欢的人。”吉姆说,“不管我多想从脑子里抹去这种想法,但去帮忙的想法却挥之不去。于是第二天早晨我就把那块长疯了的草坪除好了!”

几天之后,乔治和多拉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回来了。他们回来后不久,乔治就在街上走来走去,在整个街区每所房子前都停留过。最后,他敲了吉姆的门。吉姆开门时,乔治站在那儿正盯着他,脸上露出奇怪和不解的表情。

过了很久,乔治才说话:“吉姆,你帮我除草了?”这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叫邻居吉姆。“我问了所有的人,他们都说没有。杰克说是你干的,是真的吗?是你除的吗?”他的语气几乎是在责备。

“是的,乔治,是我除的。我等着你为了这件事而大发雷霆!”

乔治犹豫了片刻,像是在考虑要说什么。最后他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嘟囔说谢谢之后,急转身马上走开了。

乔治和吉姆之间就这样打破了以前的沉默。虽然他们还没发展到在一起打高尔夫球或保龄球,他们的妻子也没有为了互相借点糖或闲聊而频繁地走动,但他们的关系却在改善。至少除草机开过的时候他们相互之间有了笑容,有时甚至说一声“你好”。先前他们后院的战场现在变成了非军事区。

画龙点睛

假如你想化敌为友,就得迈出第一步,否则不会有任何进展。当你和别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主动示好,采取寻求和解的行动,这样才能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享受幸福的人生。

截冠公鸡

唐朝时期,有个名叫李翱的人。有一次,他出门来到了陕西零口。

到了那里以后,他就住在一个老百姓家的土窑里,那家人养了22只鸡,其中7只公鸡、15只母鸡。这些鸡啄食、饮水,好接近人。李翱很喜欢它们,经常给它们喂食。这些鸡见李翱经常喂它们,所以只要李翱一从屋子里面出来,它们就会立刻迎上去。

有一次,李翱捧来一些米撒在地上,唤它们来吃。这时有只冠子被截去一半的公鸡看见地上的米,没有立即就吃,而是仰起头来高叫,眼睛向四周望,好像在呼唤别的鸡来吃。

群鸡听到呼唤飞跑过来,抢着啄食地上的米。而那只被截了冠子的公鸡却被群鸡而攻之。有的啄它,有的拖它,有的羞辱它,一直到把它赶走为止。

傍晚,群鸡成群结队地栖息在堂前屋梁上,咯咯嗒嗒地不停叫着,好像在聊天,讲着白天发生的事情,十分热闹。那只被截了冠子的公鸡也跑过来,想跟大家一起聊天,一起过夜。它立在屋梁下,仰起头望了望,向四处看了看,小声叫了几下,又大声叫了几下,好像在向群鸡乞求,声音十分悲哀。

屋梁上的群鸡听到它乞求的叫声却无动于衷,还不时地发出嗤之以鼻的声音,好像是不允许它跟它们一起过夜。那只被截冠子的公鸡只好默默地离开。它来到院子里,叫了几声,飞上一棵大树顶,独自过夜去了。

恰巧李翱看到了此情此景,对这家的主人说道:“被截冠子的公鸡发现食物立即呼唤同伴共享,这是讲义气呀!别的鸡不是因为它的呼唤才获得食物吗?为什么还要羞辱它,赶它走呢?为什么不让它入群为伴呢?”

主人告诉李翱说:“这只公鸡是只客鸡。它是邻居陈家的鸡,因为陈家的母鸡死了,只剩下它,所以就把它寄养在这里。这只鸡勇猛善斗,我家那六只公鸡联合起来也不是它的对手。群鸡妒忌,所以才联合起来对付它,不让它吃食,不让它一同栖息。即使这样,那只公鸡还一如既往,看见食物仍然热情地呼唤群鸡。即使群鸡不报答它,它也不改变自己的做法。”

李翱听到主人的介绍,非常感慨地说:“禽鸟,虽然是小东西,也有讲究义气、性格耿直的;也有小肚鸡肠、欺生排外的。鸡群当中都是这样,更何况是人呢?何况是朋友呢?何况是朝廷呢?我一定要记下这件事,让它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

画龙点睛

人负我,我不负人。纵然受些委屈,仍初衷不改、义字当先、善待同类,这是人所应取的道德准则。

一对冤家

在一个小城的西头,住着全城最有名的法官——加里曼;在城的东头,住着全城最有名的律师——理查德,他们是一对冤家对头。

每当城里有什么案子,总是加里曼负责审判,理查德便负责为人辩护。两人向来都是针锋相对,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会让步。时间一长,两人因工作上的冲突逐渐演变成个人的恩怨,最后竟成了互不相容的仇敌。

在乡下,加里曼和理查德都有土地,而且挨在一起,纠纷不断。两人在城里又都有店铺,加里曼开的是棺材铺,专门做死人的生意;而理查德开的是药店,打着救人性命的旗号。两个人就如同前世的冤家,在今世又重逢了。

有一天,一艘商船从这里路过。从船上传出这样一个消息,说在离这里9天路程的一个孤岛上,发现了一种新的树木,如果用它来做棺材,死人的尸体永不腐烂,而且面色红润,栩栩如生;如果把它做成药材给病人服用,能够使人起死回生。

加里曼和理查德都听说了这个消息,都怕对方抢占了先机,便纷纷赶往码头,准备出海抢先去买这种树。结果两人几乎是在同一时刻里赶到了码头。然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说什么也不肯坐在一条船上,两个人便坐在码头上,打起了心理战,都盼望着把对方耗走。

就这样,从日出等到了日落,两个人都不肯先离开码头。而且都吩咐他们的仆人回家取来吃的、穿的,甚至让他们拿来了被褥,都准备在夜里继续开战。

从日落又等到日出,就这样,两个人又整整相持了一个晚上。眼看着码头上出海的船只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只小船还未出海。两人对望了一眼,无奈地登上这只小船。

加里曼坐在船尾,理查德坐在船头,但他们谁也不理谁。

小船起航了,慢慢地向那个神秘的小岛驶去。小船行驶到第三天,海上突然起了大风暴,狂风裹着巨浪向小船袭来。

小船哪能抵挡住这样猛烈的袭击!眼看就要倾覆了。

这时,加里曼问船尾的水手船的哪一头先沉,水手告诉他,船头先沉。

加里曼高兴地说:“如果能够看到我的仇人比我先死,我就永远不后悔出这趟海。”

而此刻,理查德也问水手,船的哪一头先沉,水手回答说,是船尾。

理查德兴奋地说:“我能看到我的仇人比我先死,死亡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两个人都正说着,一个巨浪打来,小船骤然翻了过来,理查德和加里曼双双落入这汪洋大海之中。

画龙点睛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被仇恨包围的时候,多想想这句话吧!对别人付出你的宽容,这样,你将会得到很多东西,比如修养,比如尊重。

仁慈的士兵

在17世纪,丹麦和瑞典发生了战争。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丹麦赢得了胜仗。在战争结束以后,一个丹麦士兵坐在战场上,取出水壶放到嘴边准备喝,突然听到哀求的声音。原来不远处躺着一个受了重伤的瑞典人,双眼正看着他的水壶。

“你的需要比我大!”丹麦士兵走过去,将水壶送到伤者的口中。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长矛刺向了他,幸好偏到一边,只是伤到他的手臂。“嗨!你竟然如此回报我。”丹麦士兵解释说,“我原来打算要将整壶水给你喝,但现在只能给你一半了。”

这件事后来被国王知道了,国王特别召见这个丹麦士兵,问他为什么不把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杀掉。他轻松地回答:“我不想杀已经受伤的人。”

一个小小的士兵,能够有如此宽广的胸襟,实在是连国王都自愧不如。

画龙点睛

饶恕一次容易,但饶恕两次很难。对于在别人以怨报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再原谅别人一次,这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情操。

六尺巷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是安徽桐城人。他素来注重修身养性,颇得他人的喜欢和尊重。同时他也非常孝敬父母,在朝廷任官时,虽把母亲安顿在家乡,但经常回家探望。

张老夫人的邻居是一位姓叶的侍郎。张英在一次回家看望母亲时,觉得家中的房子需要修葺,就命令下人起屋造房,整修一番。安排好一切后,他又回到了京城。

正巧,侍郎家也正打算扩建房屋,并想占用两家中间的一块地方。张家也想利用那块地做回廊。于是,两家发生了争执。张家开始挖地基时,叶家就派人在后面用土填上;叶家打算动工,拿尺子去量那块地,张家就一哄而上把工具夺走。两家争吵过多次,有几次险些动武,但双方都不肯让步。

张老夫人一怒之下,便命人立即给张英写信,希望他马上回家处理这件事情。

张英看罢来信,不急不躁,提笔写下一首短诗:“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封好后派人迅速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