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动力,一个人只有对事业抱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投入精力,专心致志地加以研究和追求,去寻求突破的办法,直到获得成功。相反,一个对人生毫无兴趣的人,就算每天都是锦衣玉食,他也会缺乏追求的激情,使自己陷于无聊的困惑中。北大学者说:“地球的多姿多彩无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人们不懈追求的脚步,发现了五彩斑阑的世界,不仅给人类创造了幸福,也给自己的人生事业带来了成功,让自己享受到一个充实、幸福、快乐的人生。兴趣是成功的前夜,兴趣是成功之源。”
兴趣具有推动成功的神奇力量。北大学生曾经都是学习的佼佼者,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废寝忘食,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学业突飞猛进,轻松地考入他们梦寐以求的北大校园。如果他们当初懒于学习,像许多其他学生那样,提到学习就皱起眉毛,就昏昏欲睡,一点兴趣也提不起来,不用说北京大学,恐怕连最普通的大学也考不上。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或某项事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像那些考入北大的学生一样,就会不屈不挠地去求知,如饥似渴地去探索,不辞辛苦地去实践。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成功者都具有广博而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他们沿着自己的兴趣奋勇前行,殚精竭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创造了成功的人生。
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黎乐民先生在1950年时,还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放暑假前的一天,他到图书馆借书,准备借一些文学书等到放假时读。写完借书单后,碰巧遇到了正教自己语文的老师梁家麟。梁老师看了看黎乐民的借书单后说,新中国正要大搞建设,需要一大批科技人才,就是将来想搞文学,也要有广泛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梁老师马上向他推荐了几本科普读物和科幻性质的图书。其中有一本是《化学奇谈》,这本书写得很生动,极大地激发了黎乐民对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微观图象的浓厚兴趣。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读了大量与化学、化工有关的书籍,写下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尽管这时他对化学的学习和认知还一知半解,但却加深了他对化学的认识和兴趣,考大学时,化学就成了他报考的第一志愿。最终他走上了无机化学的研究之路并取得卓越成就,对化学的兴趣激发了黎先生对未知化学的了解和研究,使他终生与化学结缘。
英国人类学家古道尔,小时候对母鸡下蛋非常感兴趣,常常一个人偷偷爬到鸡窝里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仔细观察母鸡下蛋的过程。后来他抱着这样的兴趣去研究黑猩猩,不惧危险,只身深入热带森林和猩猩一起生活。历经10年的观察和研究,写成了不朽的《人类的近亲》等著作。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文学、医学、数学等方面都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对打猎、旅行、采集标本有着特殊的兴趣,这一兴趣引导他潜心观察,勤于思考,最后完成《物种起源》这样的辉煌之作。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学者兴趣所至,如痴如醉者更是数不胜数。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是“年少鸡鸣方就枕”,可见他对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学习的乐趣终生不减,他在诗中这样写道:“生平喜摊书,垂老如昔狂。”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感兴趣,并乐于付出努力去刨根问底,那么,他就一定会实现他的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成就如何,主要取决于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是说,做好某件事的内在动力在于人的兴趣和爱好。一个人只有真正喜欢做某件事,才会对某件事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加以仔细研究,才会获得成功。北大教授傅斯年曾说:“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望,激发人的图强动力。欲望和动力结合起来,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赵鹏大是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在读小学时,老师曾多次带领他们去参观矿山,在自贡市去大坟堡盐井区参观井盐开采和食盐加工过程,在威远县下到煤矿井里参观井下采煤作业。读到中学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地质学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发现哪里可能埋有矿藏,并计算出埋藏有多少矿藏。这使少年时代的赵鹏大对采矿业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崇敬和羡慕之情,渴望全面了解地质学家,并去探究地质奥秘。对地质钻研的兴趣与日俱增,促使他报考大学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北京大学地质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华尔特·科勒斯涅克说过:“兴趣可以看成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正像兴趣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一样,兴趣也是今后学习的手段。”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从事他感兴趣的事,就能够发挥80%以上的智力潜能;而从事不感兴趣的事,则只能发挥20%左右的智力潜能。可见,激发和培养追求人生成功的兴趣,就可以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的观察力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活跃,想象更加丰富,灵感更加充盈,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而一个对工作毫无兴趣的人,必然思想上缺乏激情,工作上缺少动力,工作任务尚难以完成,又如何能取得成功呢?
兴趣可以丰富人生,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兴趣可以让人忘记疲劳和辛苦,使人投身其中而乐此不疲。北大教授说,兴趣是人生追求中的一个路标,它能够告诉你应该怎样继续前行;兴趣是平淡生活里的一剂调味品,可以使枯燥乏味的人生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兴趣更是成功路上的加油机,为你的人生追求不断注入富有动力的燃料。你的人生要想在不平庸中度过,那么就要找准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并为之付出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兴趣这个充满了成功因子的“老师”就会给你最高的回报——支持你创造出辉煌的人生伟业,并继续给你无穷无尽的力量。
在兴趣中寻找人生突破口
北大教授告诉学生,无论你有多少种兴趣,总会有一种是你最为钟情的。在你最为钟情的兴趣方面苦下功夫,进行深入的研究,就能够有所建树。因为在最让人动心的兴趣面前,人的智力潜能会得到最为充分的发挥,大脑里所有充满智慧的细胞都会兴奋起来,围绕你的兴趣挑战智慧极限,使人在这一最感兴趣的领域里迸发出一个又一个灵感,启发人的思路,开拓新的进取路线,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沉迷其中,并最终有所建树。
一个北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进入北大后,我才发现我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而对档案管理专业的兴趣却越来越淡。原来,我的兴趣是在文学上,而不是那些枯燥无味的档案管理理论。如果我能够早点发现自己的兴趣,也许我正在教授文学的课堂里听讲呢。现在既然改不了自己所学的专业,那就只好在档案专业上应付学习,凑够学业学分混到毕业拉倒。而其余的时间,我要抓紧时间去攻读文学专业,争取在文学专业上取各新的突破。”从此,这个北大学生只要一有时间,就钻进图书馆里,研究中国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知识,并利用课闲时间撰写文学作品,后来终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
伟大的成功者总善于在自己众多的兴趣中寻找突破口,围绕大脑最为钟情的兴趣进行攻关,最终发现了成就人生事业的突破口,既为自己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一个北大学生这样说道:“在自己毫无兴趣的专业里学习,犹如一脚迈进了看守所的大门,不仅让精神备受煎熬,也让大脑变得慵散起来,好像所有的脑细胞受到了抑制一样,以前的聪明劲儿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北大学生可谓说中了要害,人的大脑总是对最感兴趣的事物产生接纳、思考和强烈反应,而对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这种生理现象清晰地告诉人们,兴趣会引导人们向一定的方向努力,并把兴趣变为追求人生成功的强大动力。
雷鸣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0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生,2005年,他获得斯坦福大学MBA学位,曾任百度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和首席架构师,后来自己创立了酷我公司,现任酷我公司CEO。和许多成功人士一样,雷鸣在他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中,也充满着选择,从北大到百度,从百度到斯坦福,再从斯坦福到酷我,每一次选择,雷鸣都感觉自己越来越接近于自己的兴趣。对于雷鸣来说,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最关键是他知道自己的最大兴趣是自己创业。
雷鸣就读于北大计算机系的网络与分布式实验室,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拿到了国外7所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毕业后他先是选择了刚刚起步的百度。因为这时的他需要的是工作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积累。由于技术背景很强,他很快在百度担任了首席架构师,用短短3年时间就确立了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的领导地位,使之成为中国用户群最大的搜索引擎,并成为全球最优秀的搜索引擎之一。在百度取得成功之后,雷鸣觉得自己的工作经验丰富起来,但还缺乏管理经验。这时他的兴趣转移到学习管理经验上来。于是,他凭借在斯坦福的人脉优势,第二次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从斯坦福毕业后,他的兴趣仍然是自主创业。他和在斯坦福的同学,曾任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的怀奇共同创建亿览公司,获得融资,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酷我公司。在多如牛毛的网站里,怎样让网站脱颖而出?雷鸣选择了他最感兴趣的音乐,终于,他把自己的兴趣做成了颇受人们欢迎的事业,走上了成功之路。
雷鸣对自主创业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激情,从踏上工作开始,他就抱着自主创业这样的兴趣,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管理经验,使自己的创业成为可能。一旦时机成熟,兴趣转化为事业就会水到渠成,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过:“兴趣是钻研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的步骤。”李四光在中学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但他那时并没有对地质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直到快中学毕业的时候,老师组织学生参观了炼钢厂,他发现钢铁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太大了,就询问老师钢铁是从哪里来的。老师告诉他钢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他又问老师,铁矿石是从哪里来的?老师又告诉他,铁矿石是从矿山挖出来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因为火山喷发等原因形成的。李四光对老师的话有些似懂非懂,但却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无论读大学还是留学英国,他都把钻研地质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里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地质学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创造性发现。1921年,他在太行山东麓的沙源岭调查地质时,发现在远离大山的空旷地带,有许多孤立的又特别巨大的石头。对地质变化有着强烈兴趣的李四光出于好奇心,想揭开这个迷。经过认真考察,他断定这些巨大的石头是被冰川裹挟而来的漂砾,因而首次在中国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痕迹。江西庐山以其平地崛起、山势奇伟而成为我国名山之一。它终年云绕雾缭,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因而成为许多神话传说之源。晋代桓冲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时,曾派人去庐山探险。据说这位探险者在山顶发现了一个面积达数百亩的湖泊。但其后的人数次探险庐山,却没有发现这个湖泊。李四光为了弄清庐山真面目,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数次不辞辛劳,踏遍庐山,仔细察看了所有山间盆地,发现只有芦林盆地的大小与晋代探险者所说的湖泊极为相似,最终揭开了庐山山顶湖泊的的神秘面纱。原来史前第四纪冰川时,庐山被冰雪所覆盖,位于山顶的芦林盆地成为积雪屯冰的最大冰窖。后来,因为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流水大量流入其中,形成了非常罕见的山巅湖泊,到晋代时还颇为壮观。但后来发生了决口,湖泊因此而消失了。
李四光对地质学的浓厚兴趣,促使他总是不辞劳苦地研究地质构造,不仅解开了许许多多的地理之迷,也为中国找到了第一个大油田,同时,他对地震这种地质灾害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中国地质构造带的划分,使中国地震研究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人的兴趣可以是广泛的,人的大脑可以容纳下多种知识。但不论兴趣怎样广泛,总会有一种东西让人的兴趣达到极致,让人的大脑产生极强的兴奋,并有不探求到底就心有不甘的欲望。在这种可能影响人生成败的兴趣中寻找突破口,才是最好的事业选择。李四兴对地质学的浓厚兴趣是建立在强烈求知的基础上,并使之一步步走向深入,而成为人生的全部追求。可见,在兴趣中寻找突破口,不失为人生的正确选择。
把自己的兴趣做深做透
北大学生都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人,他们把对学习的追求当成了生命的全部,有许多学生在追求学业的成功中,都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他们忘记了劳累,忘记了交朋识友,忘记了寻找生活的乐趣,只要有书可读,有题可做,有知识可以思考,他们就找到了人生寄托。正是这种以学习为追求,以读书为乐趣的精神,促使他们在学业上始终能够遥遥领先,成为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把兴趣做深做透,就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