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12013600000038

第38章 初出茅庐

【出处】

《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时期,天下三分,成鼎足之势。

刘备在三个人中间势力最弱,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招纳有才能的人。刘备的手下徐庶和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善用谋略,是个十分难得的人才。刘备听了十分高兴,连忙亲自前往诸葛亮当时隐居的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县)卧龙岗,请他出山共商大计。诸葛亮不了解刘备的为人,想考验一下他的诚意,便躲着不肯相见。刘备不死心,一连三次前来求见,最后终于打动了诸葛亮,答应辅佐他打天下。

不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悖率十万大军攻打刘备驻扎在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的大本营。刘备把宝剑和帅印交给诸葛亮,要他全权调动兵力,迎战曹军。

诸葛亮料到夏侯悖将于第二天傍晚到达一个叫博望坡的地方。于是,命令赵云率兵在博望坡诱敌深入;刘封和关平率兵候在城后,一见曹军进入阵地就立刻放火作信号;刘备率兵在博望山下安营,曹军一来立刻后撤,见到信号后马上回头反击;关羽率一千人马埋伏在博望城左边的豫山上,见到信号后才许出击,只许攻击曹军的运粮部队;张飞则另率一千人马埋伏在博望城右边的山谷中,见到信号后立刻冲入城中,烧毁曹军储存在城中的粮草。

次日傍晚,曹军果真到达博望坡,夏侯悖见到赵云,不禁哈哈大笑,以为诸葛亮不过如此。赵云假装败走,夏侯悖率军紧追不舍。刘备出来接应赵云,也假装败走,夏侯悖见状更是毫不在意,只管猛追。

不久后,曹军进入一个一面是山、一面是林的狭长地带。这时,乌云遮住了月光,狂风吹过,沙尘飞扬。夏侯悖猛然意识到可能有诈,可是已经晚了,他刚下令停止前进,只见身后已经火光冲天,火势迅速蔓延,顿时成了一片火海。曹军顿时大乱,士兵们争相逃命,惨叫声响彻山谷。

这时,刘备和赵云的军队掉头回来攻击。夏侯悖不敢恋战,只好率残部慌忙逃窜,途中又和关羽、张飞相遇。一场厮杀后,曹军死伤无数,损失惨重,只好撤回许昌。

刘备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士气大振,众人对诸葛亮的才能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有人写了一首诗,称赞诸葛亮第一次出山就立了一大功,诗是这样写的:“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释义

初出茅庐原意是指诸葛亮刚刚离开他隐居的茅草屋,后用来比喻刚踏入社会,缺乏经验;也有时单指刚进入社会或刚参加某种工作,而不包含缺乏经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