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家庭生活知识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12013000000018

第18章 生活交往中的礼仪(2)

拜访的日期与时间必须配合对方的方便时间才可,不可使对方感到不便与为难,所以,首先要考虑到对方预定的时间、日期,都要由对方来做决定,再配合对方安排的时间来访。不可随自己的意思订拜访时间,必须由对方决定,这是拜访人家应有的礼节。

确定好交谈的话题,有的放矢

人数的多少?地点在何处等,都必须事前就联络或安排好,到时不致慌乱,那样的拜访就是失礼数了。

可能的话,人数宜由对方来决定,以便于对方准备必须的用品,万一临时有事要更改日期,也要事前打电话通知,千万不能让人家空等,才不会失信于人。

待一切事宜都准备妥当后,再打电话讨论细节,相信就不会有任何差错了。

守时践约,避免迟到

拜访人家,绝对要守时,不可太早,更不可迟到。

最好比约定时间早点出门,免得因为中途塞车而误了约定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后,略为比约定时间晚几分钟敲门,才有礼貌。

太早去了,也许对方尚未准备好,那会使双方都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太早去也是失礼。

如临时有事故发生而不能赶去赴约,一定要事先告知,取得对方的谅解,否则就太不守信约了。

进门的礼仪

到达对方门口时,要先按铃之后,静静地等候人家来开门,不可因没有听到动静,就一直猛按铃,或在门外大声喊人,这是令对方感到不悦的行为。

进门时要客气地说:打扰了。有礼地打个招呼后,脱鞋子再进房里,脱下来的鞋子不能乱放,要整齐地放在门边,再穿上人家准备好的拖鞋。

开启房门时,要动作轻轻的,不可太用力使房门发出巨响。在屋内,若要脱衣,该先问人家要放在哪里,然后在挂衣架上或放衣服的地方整齐地放好。

进入客厅之后

被请入客厅时,要道声谢谢,然后端正地坐在椅上。主人端茶给你时,要双手去接并向对方道谢,态度自然,不必拘束地饮用。

在桌子旁边放置的书报杂志、画刊,可以随意地拿起来看,看完之后也要放回原处。可是人家放置在书橱里的书,就不可以擅自拿下来看,若是想看,也要等到事情办妥之后,再请示对方,得到对方的允许后,才可拿来看。看后,要依原样放回去,保持书籍的整齐,同时不忘向对方道谢。

如时间太晚了,主人请你留下来用餐时,就要婉谢,然后尽快缩短话题,准备告辞,以免打扰人家用餐的时间,这才是礼貌。

在门口道别时,对方若是长辈或是老师,要用鞠躬行礼的方式表示,不能举手道别,若是平辈或是朋友,告别时只要挥手示意即可,这点是必须分清的。

称呼的礼仪和艺术

称呼,一般是指人们在交往应酬中彼此之间所采用的称谓语。选择正确的、适当的称呼,既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又体现着对他人的重视程度,从中还表明了双方关系的亲疏关系。人们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称呼,还主要应注意如下两点。

采用正规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所使用的称呼自有其特殊性。下述5种称呼方式,是人们可以广泛采用的。

(1)称呼行政职务。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此类称呼最为常用。它意在表示交往双方身份有别。

(2)称呼技术职称。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特别是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在工作中可直称其技术职称,以示对其敬意有加。

(3)称呼职业名称。一般来说,直接称呼被称呼者的职业名称,往往都是可行的。

(4)称呼通行尊称。通行尊称,亦称泛尊称,它通常适用于各类被称呼者。诸如“您”、“同志”、“先生”、“女士”等等,都属于通行尊称;不过其具体适用对象亦小有差别。一般而言,对自己人,宜称之为“同志”;对外人,则宣称其为“先生”或“女士”。

(5)称呼对方姓名。称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以示亲密无间。但对尊长、外人。显然不可如此。

避免错误称呼

以下4种错误称呼,都是平日不宜采用的。庸俗的称呼。国家公务员在正式场合假如采用低级席俗的称呼,既失礼又失自己的身份。诸如“哥们儿”、“朋友”、“小妞”、“老板”等等,均不宜出自国家公务员之口。

(2)他人的绰号。在任何情况下,当面以绰号称呼他人,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3)地域性称呼。有些称呼,诸如“爱人”、“对象”、“师傅”、“小鬼”等,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一旦对其不分对象地滥用,往往出错。

(4)简化性称呼。在正式场合,有不少称呼不宜随意简化。例如,把“沙司长”、“张局长”、“王处长”称为“沙司”、“张局”、“王处”,就显得既不正规,又不礼貌。

送客的礼仪

安排交通工具

了解来访宾客的离程时间以后,要及早预订机票、火车票或船票,安排送行人员和车辆。

赠送或交换纪念品

迎来送往过程中。往往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向对方赠送礼品以沟通感情,作为接待方一般选择客人即将动身离别前赠送纪念品。赠送的纪念品要价廉物美,过于贵重的礼品一有行贿之嫌。二是使受礼者心中不安,俗话说“无功不受禄”,一般选择当地特产作礼品为佳,但要慎重选择、区分对象,以免引起对方误解。

送行

根据车次、航班的时刻,及时与负责行李的部门、人员约定提取行李的时间,并通报客人递交行李的时间,到达机场、车站后要安排好客人等候休息。办理好有关手续后要将有关票证、证件等一齐交给客人。规格较高的来宾,还要在机场或车站举行送行仪式,致简短欢送词。

国际交往礼仪

现在,地球村咫尺天涯不再是美梦,国家与国家、国民与国民的交往日益,国际礼仪的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身为现代国民的你,难免会因出国之类的机会和外国人有所接触,所以当然也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国际礼仪。

男士与男士之间,最通常的见面礼,便是彼此热烈地握一下手,或是拍拍彼此的肩膀,表示欢迎之意。而中国的女性比较保守,不轻易与异性握手;再加上平日缺乏交际,心理上总是害怕错、闹笑话。在国际社会中,是不可裹足不前的,应鼓起勇气、态度大方、不要拘泥,当别人刻意地为你介绍一位朋友,不论是同性或是异性,你都应该主动伸出手,表示你的热诚。但要注意的是,和长辈同在时应待长辈伸出手后,你再伸出手。

当你被介绍给别人认识时,恰巧你正坐着,无论对方是谁,你都应该站起来,微笑行个点头礼。如果你被介绍了,却依然大模大样、闻风不动,那时你真是严重的失礼了。不过,这只是个原则,而不是必然的。当你有任何不方便之处,使你无法起身行礼,你都应该说出来,让对方了解,以便获取谅解。

虽然你年纪还轻,但是若有机会参加外国人的宴会,仍应穿礼服赴宴,式样尽量典雅,色调以高贵、稳重,能衬托个人的气质为原则,不需要刻意妆扮而以新奇取胜。有些女孩偏爱毛线衣,切记,宴会中是忌穿毛线衣。

和外国人交际时,如果你的外文能力不错,可以多和对方聊一聊轻松的话题,如果外文能力不佳,你仍可以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使对方感受到你的热诚,而不会让对方有被冷落的感觉。对于有关政治、宗教或较为敏感的话题最好避免,以免造成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