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不实,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面黄,舌淡苔白。若伴见脾气下陷,可有言语低怯,气短乏力,食后即胀,脘腹重坠,便意频数,或久泄脱肛,或子宫脱垂等症。脾气虚不能统血,可见便血,皮肤紫癜,妇女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多见于肠胃功能减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崩漏等疾患。
(4)血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失眠心悸,健忘,唇色淡白,舌淡,脉细无力。可有心血虚、肝血虚不同表现。
①心血虚
除血虚症状外,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等症候为主。可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习惯性流产等疾患。
②肝血虚
除血虚症状外,以眩晕耳鸣、寐少梦多、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或雀目、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颤动、爪甲不荣、妇女经量减少或闭经不行等症为主。可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夜盲等疾患。
(5)肾精不足
症见智力减退,骨骼发育不良,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动作迟钝’骨骼萎软,囟门迟闭,或见“鸡胸”、“龟背”等;成人须发早白早脱,齿摇,健忘,足痿无力,男子少精不育,女子经闭不孕等。多见于小儿发育不良,成人不孕不育、性功能减退、早衰等疾患。
以上各种虚损病症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并不仅限于某一季节才会见到。因此,对于虚证而言,无论它们在哪一季节出现,都应该及时进补以保持健康的身体。
3.饮食进补的基本特点保健养生的四季食补并不等同于现代医学的“营养学”和“饮食学”,它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了历代食疗营养的宝贵经验而形成的,具有中医学的鲜明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的思想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不仅贯彻在运用一般的医疗行为(如药物、针灸等)中,以防治疾病、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也充分体现在中医食物的四季补养中。如《千金要方》中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指出不注意饮食营养卫生,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说明了注意饮食卫生对保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的“预防”包括无病防病和有病防变两重意义,四季食物疗养也是如此。人体在未病之时或患病之后,都需要注意营养卫生和调理,并以饮食作为调治疾病、防止疾病加重或并发其他严重疾病的重要手段。只有在饮食疗法效果不够满意或失效时,才诉诸药物治疗。如《千金要方·食治》相当明确地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病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医。”《素问》亦强调指出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人们必须注意不要一味用药物攻伐病症,而应该在用药物除去大部分疾病以后,随即用饮食调养正气,祛尽余邪,否则药物将会在治病的同时损及人体正气。
(2)辨证配食
辨证论治(就是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不同的病情,结合病人的精神、体质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全面综合分析,从而正确地辨认出不同的“证”,然后针对不同的“证”施以恰当的治疗,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是中医治疗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精髓之一,这一原则贯彻于中医的多种疗法中,同样也体现在食物调养中。
多种疾病都有其饮食宜忌,讲求饮食宜忌,是疾病能否早日痊愈,抑或趋于恶化的关键,必须十分注意。在中医的食物调养中,特别重视脾胃功能。胃为水谷之海而具有腐熟水谷的功能,脾能运化水谷精微而把食物的精华输送到全身,是后天给养的来源。因此脾胃功能的强弱,对于战胜瘸邪、协调人体阴阳、强壮机体、扶正祛邪、恢复机体功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地说,大多数疾病的病程中,脾胃功能是减弱的,食欲大多呆滞,对此必须特别注意;即使是与病症相宜的饮食,也应适当控制,切忌进食过多,反而增加脾胃负担,以致不能消化而使疾病加重,或愈而复发即所谓“食复”,或引起其他病症。对于虚弱的病人,虽然很需要在饮食上给以调补,但由于其脾胃功能衰减,因而不能以滋腻厚味来滋补,应给予清淡且易消化的补养食物,以促进食欲,逐渐增强脾胃功能。
总之,应根据病人脾胃消化、吸收、运化的功能状态而给予不同的膳食,这是辨证配食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在辨证配食时,要根据病证的阴阳、虚实、寒热,根据《内经》中提出的“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治疗原则,分别给予不同的饮食治疗。对虚证,要注意区别是阴虚还是阳虚而给予补养的食品,阳气虚弱者应该甘温益气,以便阳气旺盛,阴精亏损者应该补益精血,以使阴精充足;阴虚火旺者宜用甘凉清补(清补的食品主要有山药、莲子、百合、冰糖、桑椹、藕、豆腐、蜂蜜、赤小豆、绿豆、鸭、甲鱼、蚌肉、鸭蛋、面筋、牛乳、薏苡仁、粳米、小麦等),阳虚畏寒者宜用辛甘温补(温补的食品主要有羊肉、牛肉、狗肉、鸡、鸽、鳝鱼、海参、淡菜、荔枝、桂圆、核桃、板栗、红糖、胡萝卜、糯米等)。对于实证,则要辨别是哪种实邪,如病由热邪引起,要给予清凉的饮食(如西瓜、鲜藕等),如病由寒邪引起,就要用温热的饮食(如干姜、羊肉、红糖等)。
再次,还要辨明疾病属于哪一脏腑,根据病症所在的脏腑采用不同的饮食进补方法。如《灵枢·五味》曰:“脾病者,宜食糯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茸;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采、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这种依据脏腑辨证进行配餐的饮食方法,并非杂乱搭配,毫无原则的,而是以中医五行生克为其理论基础的。例如牛肉、枣、葵等既用于脾病又用于肝病,这是由于甘可入脾补脾,而甘味又可以缓肝之苦急,不致使肝木偏旺而克脾土,从而使脾病得以康复。
此外,历代的劳动人民还在实践中总结了不少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效果的食补方法,如葱白、豆豉驱散风寒,马齿苋治痢疾,鲤鱼、赤小豆利水等,都可以根据病情适当选用。以上所举饮食进补的例子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如能掌握辨证配食这个食补原则,就能灵活变化,应付自如。
(3)性味辨解
食物之所以具有治疗作用,是因为它们与药物一样,本身也有性味的偏胜。我们可以利用食物的不同性味,针对疾病的性质,采用正治、反治等方法,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祛邪扶正,使阴阳平衡,恢复健康。
药有药性,食物有食性,食陛和药性一样,可分为四气(或四性)五味,也就是寒热温凉、辛甘酸咸苦。但是,食物的四性不如药物的四性分得那么清楚,一般只分成温热性和寒凉性两大类,而介乎两大类之间者则归入平性(即不冷不热之类)。食物之温热寒凉,是根据它们对身体所产生的影响来决定的,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食物属寒凉性(如发热时食用的西瓜、梨或荸荠等),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食物一般属于温热性(如阳虚的人食用羊肉、生姜等食物)。
食物之性味必须与疾病的属性相适应,不同的证有其不同的饮食禁忌。如寒证应忌生冷、瓜果等寒冷性食物,而宜食温性、热性食物;热证宜食寒凉、平性食物,忌食温热性食物,应忌辛辣、姜、葱、蒜、烟酒及油炸之类;阳虚宜温补,忌食寒凉;阴虚者宜清补,忌食温热性食物。又如肺结核患者,大多数属于阴虚体质,应禁忌辛辣动火、伤阴伤络的食物,若食之可能引起咳血;水肿病者,必须忌盐,因盐属咸寒之品,可使水肿加重;肝阳上亢之体,应忌进食动风或动火之食物,若食辛辣、温热之物,易致动风升阳,使病情加剧。
食物的五味与治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昧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一般认为:
辛味,具有行气、活血、发散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疗表证及气血阻滞的食物多含有辛味(如葱、姜、薄荷、辣椒、胡椒等),辛而温的食物则兼能散寒。
甘味,具有和中缓急、补益中气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疗虚证及拘急疼痛的食物多为甘味(如蜂蜜、饴糖、甘草等),甘味食物而质润者则兼能润燥(如蜂蜜等)。
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和遗精诸证的食物多含有酸味(如乌梅、山植等)。
苦味,具有宣泄、燥湿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疗热证秘结心烦、肺气上逆喘促,以及寒热湿证的食物多含有苦味(如杏仁、苦瓜、莴苣等)。
成味,具有散结、软坚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疗硬结、瘰疬等的食物多含有成味(如海带、海蜇、海藻等)。
此外,疾病所在的脏腑不同,其所需食物的味也不尽相同,《索问·五脏生成篇》说:“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可见饮食进补与食物的“味”的密切天系,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选择。
(4)责在调和
既然食物有不同之性味,各种性味又各归于不同的脏腑,那么要想保持健康,就必须讲究食物的五味调和、注意食物补养的要求和宜忌,掌握其节制宜忌的规律,这样才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则强身防病,以及延年益寿的目的。
首先,食物的宣忌与正常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以及患病情况下的阴阳调和、机体修复、扶正祛邪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奉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意指人体应使摄入之食物五味比例协调,这样才能使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身体健壮。偏嗜五味中的某一味或几味,五味即失去调和,则可由于五味有所偏胜,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正气受损,病邪易乘虚而入。对于病人而言,五味之调和更要讲究,切忌偏嗜某味,否则将加重病情,变证丛生。这是因为“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烦心”,从而使人发生各种变证。同样,对食物的寒热温凉,也应注意调和,不宜多食偏热偏寒之食物。
饮食禁忌,是指患者在病症过程及其恢复期,应当注意某些与疾病不相宜的食物不可食。尤其在疾病恢复期,由于人体病后邪气甫去、正气未充,肠胃不胜过度负担,如仍贪食厚昧或饮食过饱,则肠胃复损,病邪复侵,病症可能再度复发,中医所谓“食复”、“病遗”即指此而言。如对外科疮疡,民间一般有忌食某些鱼类、海产等“发物”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