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家庭生活保健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12007800000034

第34章 女性四季健身

适合女性的健身运动

女子健身活动有其特殊性。因女性受生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身体不如男性强壮,肌肉力量差,呼吸系统和其他内脏器官均较男子轻。又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过程。但女性耐力条件比较好,可以进行跑步、轻器械的耐力方面的练习。女性的身体协调性较好,所以适合进行诸如体操、健身操、舞蹈等以协调性为主的练习。此外,女性应特别注意经期健身卫生,避免大运动量训练、剧烈活动或对抗性强的运动以及冷热刺激,因此女性健身运动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来选择。

散步

散步是一项有益而简便的体育活动,对中老年人和经常坐在室内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散步是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运动健身形式,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可不拘形式,闲散,从容行走。

其健身作用非常显著。散步运动可以使四肢自然而协调地运动,全身筋骨都得到适当的活动,从而流通气血,畅达经络,通利关节,活络筋骨,调畅情志,益养脏腑。

散步首先使全身血液、骨骼、肌肉、韧带活动起来,继而使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调动到活跃状态。使全身器官和各系统协调运动。虽然强度不大,但全身肌肉骨骼脏器都得到锻炼,作用显著。

倒行

经常坐在室内的人和老年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姿势性驼背”。这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躯体向前的活动量超过向后的活动量,加上躯体俯仰活动不平衡,背伸活动较少,而逐渐形成的。

矫治“姿势性驼背”的好方法是倒行锻炼。它能使腰部肌肉有规律地收缩和松弛,有利于腹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加强腰部组织的新陈代谢。长期坚持倒行锻炼,不但能治愈腰肌劳损,而且能提高脊柱关节及四肢关节的功能,矫正姿势性驼背。倒行的锻炼方法是:预备姿势:立正、挺胸、抬头、平视、双手叉腰、拇指向后,按腰部的“肾俞”穴位,其余四指向前。

倒行时,左脚开始,左大腿尽量向后抬,然后向后迈出,身体重心后移,前脚掌着地,随后脚跟着地,重心移至左脚,再换右脚,左右脚交替进行。为了安全,退步走应选择场地平坦、周围无障碍物的地方进行。患有肿瘤和结核病的人不宜采用此法锻炼。

倒行的锻炼时间与次数:一般老人每天1~2次,每次20。体质弱者,可相应减少时间和次数。

体操

体操是最经常开展的一项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操对于身体的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作用:

体操运动的肌肉收缩极其复杂,既有保持肢体平衡的静力成分,又有进行运动的动力成分。而且二者相互关系密切,有时既要保持身体的相对平衡又要完成一定的运动。因此,既要建立对抗肌中枢之间兴奋和抑制交替活动的动力定型,又要建立对抗肌中枢之间处于同一神经过程的动力定型。两者根据动作技能编排组合的需要,按一定节奏交替进行。同时,要求动作具有严格的准确性,因此各肌群的运动中枢之间,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建立精确的协调关系和精密的分化,这样才能精确地协调完成各种动作和感知自己肢体在空间移动的位置或时间。长时间从事体操练习可以提高人体的协调性和空间定向能力。长期从事体操练习,可使肌肉的力量、静力耐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得到改善。本体感受器敏感度也不断发展。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体操中体位改变幅度很大,倒立或空翻时血液向头部聚集,回环时血液又向下肢聚集。对一般人,可能导致头晕等现象。而对于经常参加体操的人由于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增强,调节能力改善,就会适应这些变化。

健美操

健美操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健身运动。深受青少年的热爱。健美操是练习者随着节奏强劲的音乐,作出各种舞蹈性的肢体运动以达到健身目的。其节奏、幅度动作难度和动作编排上都有一定的要求。充分迎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对于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的功能有很大的作用。

女性四季健身注意事项

春季运动的注意事项

春季运动应以全身性的调养为主。不能消耗体力过度。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暖。春季正是由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向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过渡的特殊季节,寒热交替,气候多变。乍寒乍暖,天气变化往往出乎意料。因此不可因为运动后身体发热而减衣。因为冬季过后大地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来消融冰雪。春季阳光虽然明媚但气温仍偏低。早晚温差大,且北方多风,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运动时出汗蒸发很快,热量散失也快,骤热骤寒则人体无法适应,就会感冒。

祖国医学指出:春天阳气生发,是培养人体阳气的季节。如果衣着不能保暖,阳气耗散,则对一年的健康都会有影响。

2.防止外伤。春天人们从冬季的寒冷中解脱出来,都想活动筋骨,舒展四肢,投身于自然的怀抱。但冬季人体阳气内敛,筋骨僵硬。特别是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四肢关节的敏感性和灵活性更差,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快速反应的能力不够。因此,偶尔运动,稍有疏忽就容易受伤。

3.注意防病。春季随着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埋藏在冰雪中的病菌也开始活动。加上气温变化,人体的抵抗力下降,非常容易造成传染病特别是流感的蔓延。

夏季运动的注意事项

夏季是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万物繁荣的季节,正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但酷热多雨,所以夏季运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暑热。夏季气温高,多雨水。高温高湿度容易中暑。运动大量出汗,体内水分和盐分散失量大,容易脱水,或导致水盐平衡障碍。热量散失不利就会郁积在体内,成为致病因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夏伤于暑,冬必咳疟”,暑热致病还会引起五脏内部相互的影响,以至于冬季出现疾病。

2.运动后不宜大量冷饮。运动后,不宜大量冷饮。因为夏季运动出汗较多,身体毛细血管大量开放,突然大量饮用凉水,对体内脏器刺激较大,使毛细血管突然关闭。造成大量瘀血存于内脏,而不能进入有效循环。循环血量减少,细胞供氧不足致代谢产物堆积,加重各组织器官的负担,严重的还会造成损伤。此外,冷饮对胃肠遭刺激引起消化道痉挛。大量饮水会冲淡血液,加重心脏的负担。祖国医学指出:夏季在五行属火,在脏腑与之相对应的为肺,“肺为娇脏”,“伤湿饮冷必伤肺”。任何寒冷刺激都会对肺造成损害。出现咳嗽、气管炎症反应。因此,运动后可适量饮用温水。

3.不可过量运动。夏季为阳气升发的季节,人体阳气外溢,阴气内守。运动过量则阳气散失过多。阳气耗散则阴气无以依附,阴阳平衡失调,人体就会得病。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夏季气温高,运动产热只能靠大量排汗来散热。运动过量则体内水分和盐分消耗过多,体液电解质紊乱,引起机体发病。

4.运动后不可凉水洗浴。运动后毛孔开张,散发人体产生的热量。突然以冷水洗浴使毛孔受激关闭,内热郁积,以至伤身。

秋季运动的注意事项

秋季万物成熟,气候干燥,由暑转凉,生物的代谢机能由盛转衰,开始进入低潮。人体的阳气也开始收敛。由于气候凉燥,肺与皮毛首当其冲。如不注意保健,则易伤肺气。

秋季干燥,运动后汗出不多。但水分蒸发快。因此汗出临风,身体虽发热,但皮肤有凉意,汗出不畅。内热外寒易于生病。

冬季运动的注意事项

冬季气候寒冷,阴气极盛,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应潜伏起来,以免耗散。所以冬季运动应避免过于激烈,以免阳气耗散致病;避免强对抗,以免受伤;应遵循冬季气候的特点,顺应自然规律;应注意保健,寒温适当,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