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家庭生活保健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12007800000012

第12章 胃病预防

胃肠不是牙齿

细嚼慢咽,健康饮食是防治胃病的前提。牙齿对于食物有研磨作用,就是较硬的食物,经过咀嚼也会变得很细,以利于胃肠的进一步消化。如果,暴饮暴食,吃得太快,没有经过仔细咀嚼就将食物咽下,会使粗糙食物反复刺激胃肠黏膜则可造成胃肠的损伤。有人观察到胃内异物刺激可使黏膜发炎,由此推测:进食过快、未能充分咀嚼、食物过分坚硬等均会有一定刺激作用。

人的牙齿除了较为坚硬外,其对冷热和其他刺激如辛辣等也有很强的耐受性。但如果常食过冷过热或辛辣刺激食物,则会导致胃黏膜的损伤。如有人发现浅表性及萎缩性胃炎病人喜喝热茶,所以推测喝热茶与胃炎的发生有关。有人用胃镜观察在吃热胡椒和芥末以后可以发生充血和水肿。过冷过热的食物或饮料或用于治疗目的的冰水洗胃均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病从口入小心胃肠

胃肠疾病常常由饮食因素而引起或加重,也就是病从口入。胃肠内的饮食物是从口而入的。由于食物直接接触胃肠,并在胃肠内停留消化,胃肠经常受到食物的机械的和化学的刺激。

古代医学认为各种饮食因素皆可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

1.饮食不节:饮食过量,暴饮暴食,使宿食停滞于胃肠而壅滞不通,可出现脘腹痞满疼痛,恶闻食气,嗳腐吞酸,泻下臭秽等症。饮食过少,气血生化无源,脾胃运化受纳功能亦随之减弱,出现面黄肌瘦,神疲乏力,食后腹胀等症。

2.饮食不洁:饮食不洁之物,或进食腐烂变质食物,或饮用污水,伤害脾胃,致使纳化腐熟传导失司,可出现呕吐、腹痛、泄泻,或痢下脓血等症。误食沾有虫卵的生冷瓜果、蔬菜、或其他不洁食物,进入胃肠,可罹患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等)。

3.饮食偏嗜:饮食五味偏嗜,过食酸、苦、甘、辛、咸,则会导致某些脏气偏胜,引起脾胃大小肠以至其他脏腑病变。过食五味偏嗜,如过度食用醋、蒜、辣椒、咖啡、香料、调味品等刺激性食物,既可直接损伤刺激食道、胃肠,又可导致胃肠内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或化火,或伤阴,或动血,或耗气,而出现胃痛、腹痛、痞满、便血,甚或噎膈病症。偏嗜肥甘厚味,过食富有脂肪的油腻之物,可壅滞脾胃气机,运化失健,聚湿生痰,而致胃痛、呕吐;化生热毒,可致胃痈、肠痈等病。过食生冷瓜果,或过度饮用冰冻饮料,或脾胃运化不力,复过食生冷,皆可损伤脾胃阳气,化生寒湿,而致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嗜食热食,进食过热、过快,日久亦可灼伤食道与胃,可导致吞咽不顺、疼痛,甚而引起噎膈。

现代医学认为细菌、寄生虫等从口而入,常常引起胃肠疾病的发生。如有些细菌可以直接侵犯胃肠道而引起胃肠疾病。如进食含有细菌毒素的食物,可引起急性胃肠炎。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肺炎球菌等可引起急性蜂窝织炎性胃炎。如进食带有结核杆菌的食物感染肠道可引起肠结核。如棘球虫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丝虫病等可以引起食管感染而出现食管的炎症。进食含有蛔虫卵的食物,则可引起肠道蛔虫症。再如服入DDV、DDT、砷、汞等化学药物后可引起胃炎。其他如强酸、强碱及来苏水等吞服后可引起上消化道烧伤,可引起各种程度的炎症、充血、水肿及糜烂,重者发生溃疡、坏死、腐烂甚至穿孔。

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致癌问题,已受到普遍的重视。目前已知有多种不同结构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可以引起多种动物的胃癌。

劳逸有度好胃肠

人的体能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工作中应该在身体所够承受的限度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身体就会呈现不适应的反应,而感觉“疲劳”。现代研究表明:“疲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除了剧烈的运动引起之外,究其实质,则常与新陈代谢减缓、衰退甚至紊乱,免疫功能失调,引起某些脏器机能退行性变化或功能性故障等等有关。

过度劳累可耗伤脾胃之气,体力劳动过度,是导致脾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脑力劳动过度亦可耗气伤脾,长期伏案工作,用脑过度,夜以继日,亦可使脾胃迟滞,气血运行失畅,出现四肢乏力,精神委顿,食欲减退等症。过度安逸,完全不参加体力劳动或体育活动,亦可损伤脾胃之气,出现病症。

溃疡

不良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是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空袭的居民、被占领国家的人民以及军事人员中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现已普遍认为情绪性应激,如紧张、焦虑、恐惧等在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因学,特别是在溃疡病的复发上起重要作用。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症状的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的出现时常发生在情绪打击以后。胃肠神经官能症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共同特点皆具有不良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心身反应、性格缺陷和存在多种情绪障碍的三大临床特征,具有相似的功能性胃肠道症状。过敏性结肠炎与情绪状态也有相关性,表现在精神应激和情绪波动下促发本病,而且在情绪障碍下加重病情和恶化,呈现慢性化。溃疡性结肠炎亦是一种心身疾病,具有心理因素、性格缺陷和情绪障碍三大基本特征。心理因素不仅促使本病发病,而且对病程、预后亦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