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老年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12001800000003

第3章 中年心理与生理特征(3)

耳聋的老人除了具有老年人的共同心理特点外,还由于听不清别人的话,别人也不愿与他多交谈,从而加深了孤独、抑郁和多疑。这种交际上的困难,使老人内心深处受到沉重的打击,逐步演变成对别人的敌意和攻击。

14.老人爱怀旧

人到老年,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近记忆能力减退,而远记忆容易再现,所以老年人有“回首当年”的心理特点,甚至早已过去的青年时代的某些事件,还栩栩如生地装在脑子里,老友相遇时,也爱在一起叙旧,过于沉湎于往日的喜乐或悲哀之中,于是产生一种怀旧心理。

(1)无限感慨有的老人,对昔日的峥嵘岁月、戎马生涯,尤其那些舍生忘死、南征北战的艰苦战争情景,以及一些感人的生活细节,追思不已,经常挂在嘴边,当做辉煌的历史和生平的骄傲。然而,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满头白发,人老珠黄,如一片秋风里的落叶,于是便产生无限的感慨,甚至生发出许多伤感和悲观的情绪。

(2)耿耿于怀有的老年人,或由于怀才不遇,一生中没能如意地施展自己的宏图大志;或由于身处逆境,遭到不少的打击和折磨;或由于坚持真理,在某些政治运动中,无端遭到他人的陷害,等等,对过去的坎坷经历和心灵的创伤一直耿耿于怀,一提起往事,就气得发抖,甚至骂娘。

(3)深感内疚有的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或犯过错误,或违法被判过徒刑,现在一回忆起来就不寒而栗,感到自责和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老伴和子女,也对不起国家和人民。

(4)自卑情绪有的老年人,一生中忙忙碌碌,事没少于,汗没少流,却成绩平平、碌碌无为,平平淡淡地到了老年,回想起来,深感抑郁和自卑,常常陷入悲观和痛苦之中。

(5)凄凄凉凉有些老年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常将当年风华正茂的情景与眼前相比,于是便产生一种凄凄凉凉的感觉,甚至流下泪来。这种伤感心理,是有害身心健康的。

适当地回忆往事,并不是坏事,但过分沉湎往事,终日生活在往日的悲哀和不幸之中,继而发展成为一种回归心理,就会出现病态思维和负性情绪,就要影响健康,成为延年益寿的一大隐患。老年可以进行积极回忆,多想以往高兴的事情,调整情绪,促进健康。

15.老人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有以下心理需求:

(1)健康长寿需求人到老年,体力下降,机体各种功能逐渐衰退,使老年人产生一种怕病、怕死的心理。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希望社会加强老年医疗保健,做到就医方便,病有所医。

(2)工作与学习需求老人突然离开工作岗位,会感到不适应,仍希望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如果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影响心理健康,使之产生消极情绪。

(3)娱乐需求老年人生活闲适,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娱乐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如果长期不出门,不参加集体娱乐活动,可使老人变得孤僻、焦虑,甚至积郁成疾。

(4)安静需求人到老年大都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嫌吵怕乱。如果环境嘈杂、吵闹,就容易出现烦躁,甚至爱动肝火、发脾气。

(5)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与融洽的环境。不论经济条件如何,家庭人口多少,只要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老年人就会感到幸福。

(6)受尊敬的需求老人在家庭中希望受到子女的尊敬,在社会上希望受到周围人的尊敬和照顾,离退休的老年人还希望受到原单位同志的尊敬。否则,就会产生“老而无用”等自卑感,情绪消沉,容易患病。

(7)求偶需求丧偶老人和子女一起生活,尽管吃喝、看病等没有问题,但有些时候子女仍然不能代替老伴所起的作用。所以,子女们应支持老人的选择。

(8)关照需求人到老年,由于体力、脑力、精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会有“力不从心”之感,有的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希望组织上和子女能够多加照顾。

(9)安全需求老年人常担心会发生意外或车祸,担心患急病时得不到及时抢救和治疗,希望居住环境安全,有一定的医疗保障。

中老年生理特征

1.中老年人群的界定

如何界定中老年人群?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标准。按照我国传统习惯,常把40岁左右的人称为中年,而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根据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的建议,又把中年分为三期:30~40岁称为中年前期;40~50岁称为中年中期;50~60岁称为中年后期。而老年仍以60岁以上为标准。当然,中老年这个界定不是绝对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中老年界定会有所调整。此外,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人年过60仍身强力壮,有的人30岁就感到未老先衰,力不从前。因此,养生保健不仅是中老年的事情,而且是全人类共有的健康意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2.养生保健应从中年抓起

进入中年之后人体的多种功能便开始减退,大体上以每增长1岁减退1%的速率发展。例如男性的心血管和性功能,在青春发育期结束后,很快便到了一生中的顶点,之后就渐渐减退。在安静的情况下,有时还不容易显现出来,但在紧张和情绪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就显出功能的不足,不容易应付环境对身体的挑战,损伤后所需的恢复时间也更长。以上种种都表明中年人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功能,延缓衰老的出现。同时,在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不可骤起骤停,过分猛烈。

“中年发胖”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肥胖又是多种老年性疾病的根源。胖人的死亡率比同年龄的正常人高25%~50%,因循环和泌尿系统疾病而死亡的胖人要比正常人多62%。因此,肥胖已成为使人不能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防止发胖,除了体育锻炼外,适当控制饮食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消化系统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量约从30岁开始明显下降,其中所含的消化酶等有效成分也减少。50岁以后,消化能力可下降2/3之多,因此,中年人若不注意调整饮食,不仅会发胖,还容易患胃肠病。

研究人员发现,人在50~59岁是最容易急剧衰老的阶段。这是因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已度过精力旺盛的中年时期,正处于明显的生理功能退化时期,长期参与社会活动的消耗和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刺激的积累,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重负荷群。这种负荷极易使人体代谢不平衡,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和心理改变。所以,在此期间人们应当格外注意减轻生理和心理上的负荷,更应注意保健。

3.中老年人群生理上的显著变化

中年时期是生理成熟期,心理稳定期,又是人生命过程中由生长、发育、成熟过渡到逐渐衰老的转折期,这个时期各脏器组织开始退化称衰老。人体衰老现象有两种,一种是随年龄的增长,机体素质发生变化,称为生理性衰老。另一种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机体的变化,称为病理性衰老,前者是内在因素,与人的遗传、免疫有关,后者是外在因素,例如,不良情绪、环境污染、噪音、营养失调、疾病、放射线物质等等,都能使人加速衰老或早逝。

最突出的是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20岁和60岁的身体相比,老年人的基础代谢(即一个人在空腹清醒平卧且处于安静状态下,适宜的气温在18℃~25℃环境中,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率下降20%。老年人每增加10岁,肌肉等实体组织要减少6.3%,而脂肪组织却随年龄增多。

消化功能减退是老年人的第二个特点,随着消化系统的各内脏平滑肌纤维萎缩,腺体也萎缩,胃黏膜变薄,常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美国的调查资料显示,全国人口中有8.6%患有胃肠道的慢性疾病,其中45岁以下的4.6%,而年龄大于65岁者占25%。还有,美国65岁的老年人有一半已经牙齿脱落,直接影响消化功能。

第三个特点是老年人常出现循环系统功能改变,这往往是由于血管硬化所致。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能量和胆固醇都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过高的食盐摄取量则促进高血压,它们均损害血管健康。心、脑血管疾病往往构成老年人第一位或第二位的死亡原因。

第四个特点是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脑细胞减少,脑功能衰退。据试验观察,人到中老年脑细胞要减少10%~17%,表现出兴奋与抑制转换速度减慢,灵活性差,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新陈代谢及活动能力降低。

此外,中老年人的运动器官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退步性的变化。如肌肉加速萎缩,肌肉变少、变弱而松弛,随意反射功能减弱;关节硬化无力,骨骼松脆易断,韧带弹性降低。

上述生理变化,是细胞生长的特异性和生物进化的遗传结果,也是产生衰老和中老年易患疾病的基本原因。

4.中老年人心脏的特点

心脏,是生命之泵。无论是身强力壮的小伙,还是白发苍苍的老翁,只要心脏出现问题,将直接威胁生命的安全。一般正常人的心脏重量为300克左右,心脏容积为750毫升,心跳每分钟为72~80次,心脏每次收缩喷射到血管内的血液约为70毫升,也就是说,心脏每分钟喷送血液量约为5000毫升。

那么,人到中老年时,心脏会呈现什么特点呢?

(1)心跳过缓中老年心脏的主要变化是心搏次数减少,医学上称之为心动过缓。一般认为,窦性心律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窦房结对自主神经反应性降低,这是病态的表现。窦房结随年龄增加而变化的主要改变是,P细胞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其窦房结内的弹力纤维、胶元纤维、网状组织等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变粗,有脂肪组织浸润,大约从37岁开始增加并与年龄成正比,这是心跳变慢的根本原因。所以,60岁以上老人的心率每分钟55次以上,只要节律规正,即属正常。如果每分钟50次以下,并伴有心律不齐,经过运动或注射阿托品等药物,心率仍不增加或增加很少,则属病理性变化。

(2)心搏量减少随年龄增加,血管壁逐渐硬化,外周阻力加大而使心脏负荷增加,时间久了,左心室变得肥厚和肥大。同时,心肌的收缩力也随之降低,使心排血量减少,容易使心、脑、肾各器官的相对供血不足,出现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心慌气短、头晕眼花、视物不清、经常疲劳等症状,这说明有脑缺血的情况存在,应及时诊治。

(3)心律不齐老年人心脏的另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心律紊乱,而病人又常无自觉症状,只有在体检时才能发现。然而,严重的心律紊乱可在数分钟内造成死亡,较多见的是房性早搏及心房纤维颤动。这是由于人到老年后,窦房结、结间柬、心房肌退化性变化的原因,另外,也与老年人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有关。轻度心律紊乱不需要治疗,而重度心律紊乱易造成心力衰竭,需及时而妥善地处理,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4)收缩压增高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定情况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当情绪紧张、焦虑、运动量过大时,可使血压升高。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是动脉硬化的标志。此外,收缩压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而舒张压却保持相对稳定。于是有人认为,老年人收缩压升高无关紧要。其实并非如此,收缩压过高也会影响心、脑、肾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促使心力衰竭,加重动脉硬化等。60岁以上老人血压在20/12千帕(150/90毫米汞柱)属正常,超过此值,可采用药物治疗,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因此,人到中老年后,应注意对心脏的保养,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5.中老年人内分泌的变化

人体的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分泌各种激素,直接释放入血,然后分布到全身各相应的组织和器官,维持其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脏器功能、生长发育、免疫机能以及生殖等,并调节体液和物质代谢,使其保持动态平衡,从而达到体内环境的优良,以适应体内外复杂的变化。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而激素对神经活动又起着重要影响。因此,神经一内分泌一体液的协调活动是体内脏器进行正常活动的重要保证。指挥人体内分泌的司令部设在下丘脑。下丘脑位于两大脑半球之间,为间脑的最下部分,重约4克,有32对神经核,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其中,与内分泌关系密切的有视上神经核,分泌抗利尿激素,起着抗利尿、升压作用,如果出现病损,便会发生尿崩症等;宫旁核,分泌催产素,分娩时使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分娩、泌乳;腹内侧核,为脂肪恒定中枢、厌食或饱食中枢,维持正常的体重,如果出现病损,会使人发胖;背内侧核,为食饵及食欲中枢,如果出现病损,会使人消瘦;结节核,分泌下丘脑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生长素的释放激素等十几种激素。还有温感中枢、睡眠中枢、情感中枢等。下丘脑就是通过各种下丘脑激素,控制垂体前叶的分泌功能,垂体前叶的促激素又起着调节周围内分泌的作用。

这样,就形成了与衰老有关的三个系统: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系统、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和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