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坦克
11943600000026

第26章 战后冷幕(3)

以色列人在付出了一定代价的情况下,赢得了“赎罪日”战争。在战争中,以色列共损失了超过832辆作战坦克,许多西方评论家认为这是一场“坦克死亡”的战争考验,事实证明反坦克武器对坦克有极大的威胁。被这些武器击毁的坦克,大约占以色列在运河周围损失的全部坦克的三分之一。而事实上以色列人正是利用坦克夺回了战争的主动权,坦克帮助以色列打败了埃及与叙利亚,以色列的军事专家们没有任何在未来降低坦克地位的想法。相反他们还加紧了新式的“梅卡瓦”主战坦克的设计工作,并在设计中吸取了很多的战争经验。

以色列决心生产出一种能够更好地保护坦克乘员的新型坦克,所以“梅卡瓦”主战坦克优先考虑的就是防护性,传统坦克考虑的装甲防护问题主要是防护坦克工作系统,然而以色列人重新给防护下了定义,使防护让位于机动。这使得坦克能够在更加靠近敌人的距离上开火,而且,为坦克乘员所提供的防护比为整个坦克工作系统所提供的防护要多许多倍。驾驶者的生存力始终是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驾驶者被安置在了车体的中央位置,引擎在坦克乘员的前面为其提供额外的保护。在传统的坦克上,50%的重量是与坦克乘员的防护有关的,在“梅卡瓦”主战坦克上,这一比例提高到了75%。根据以色列国防军的统计,战斗中受伤的士兵26%是由于烧伤,因此“梅卡瓦”主战坦克在设计上突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战斗室是完全防火的,并且是用电力操纵的,驾驶员不会接触到燃油甚至是液压油,同时坦克的装甲也被大大地改进。

在黎巴嫩战争中,大约50名“梅卡瓦”主战坦克乘员受伤,但是没有一个人是因坦克起火而受伤。虽然以色列坦克在黎巴嫩多次被反坦克武器击中,但却没有被击穿过。“梅卡瓦”主战坦克在1982年的战争中充当先锋,并且重创了叙利亚的第一装甲师。

7.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挑起的两次局部战争。由于朝鲜和越南的地形限制,以及战争的具体条件,这两次战争中,坦克并非是主角,在书中我们暂时不讨论战争的正义与否以及朝鲜和越南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痛苦,而是要就事论事地探讨一些坦克的战例。

朝鲜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是一场局部战争,战争中投入的兵力和武器都有所限制,但是美国制造的坦克与苏联制造的坦克的第一次交锋就发生在朝鲜战场上,虽然朝鲜半岛的山地并不适合装甲作战。1950年6月,由10万人组成的朝鲜军队向南朝鲜进发,并且在6月28日占领了汉城,朝鲜人民军继续向南挺进,想要将残余的敌军赶出朝鲜半岛。其中,打头阵的是苏联所提供的150辆T-34/85型坦克,正是利用这支装甲部队,北朝鲜军队成功地击溃了南朝鲜军队。这时,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援助南朝鲜军队,北朝鲜的坦克遭遇了美国的坦克。为了对抗北朝鲜的T-34/85型坦克,美军配备了装有一门90毫米口径火炮的M26型“潘兴”式坦克和二战中的“谢尔曼”坦克。最初,由于南朝鲜军队的装备很差,北朝鲜的装甲部队所向披靡。最先与北朝鲜T-34坦克交锋的是美军第24步兵师的M24型“霞飞”轻型坦克。1950年7月,3辆M24坦克对T-34/85型坦克发动了阻击战,美军损失了两辆M24坦克,朝鲜方面没有任何损失。由于朝鲜半岛的地形多山,美军的坦克显得动力不足,但是美军不断地对坦克进行改进,使它们逐渐具有了一定的优势,在山脊处与大丘附近的战斗中,美军的飞机、M26型“潘兴”式坦克和火箭弹摧毁了大量的T-34坦克。

和朝鲜半岛一样,越南的地形也不适合进行坦克作战。在1946年到1956年的10年期间,法国的装甲部队在越南的战斗中收效甚微。在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中,法国军队投入了大量“霞飞”轻型坦克,最终法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一些机动作战行动同样也没有取得成果。美国迫于此种情况,于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对越南的军事介入,但是美军对坦克在越南战场上的作用则持怀疑态度。1956年,两个美军陆战队营被派往越南时并没有编制内的装甲部队与之同行,由于越南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森林战争,这就排除了大量使用坦克部队的可能性。美军的巴顿型坦克被证明在某些特定战场环境下,是一种比较有益的补充。在诸如顺化之战等一些城市作战中,巴顿型坦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火力支援。1969年,一种新型的M551型“谢里登”坦克被投入了战争,虽然该坦克火力很强大,但可靠性较差,一旦被击穿就很容易燃烧,而且也比较容易受到地雷的攻击,所以很不受欢迎。相反,澳大利亚的第一装甲团装备的“百人队长”坦克,几乎可以抵挡北越军队所有反坦克武器的袭击。1969年,美国及其盟国军队在越南部署了超过600辆坦克,但是并没有发生过坦克对坦克的决战。

8.海湾长叹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经验教训促使其反思自己的战争理念,在摒弃了原先采用的消耗策略之后,美国人开始采用以“机降作战”为主要特点的机动作战理论,这是为了让美国军队在政治家们所提出的限定条件下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理论。1990年8月2日,萨达姆率领的伊拉克军队公然入侵科威特,美国决心插手此事,于是美国联合西方盟国、赞同出兵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组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部队,准备将机动作战理论付诸实践。

伊拉克拥有一支规模庞大而且至少在理论上非常强大的军队,总人数为95.5万人,有5500辆主战坦克。第一批美军部队在8月9日抵达沙特阿拉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多国部队就在这里集结了66.5万人与3600辆坦克。萨达姆并没有选择在多国部队集结完成前发动进攻,也没有选择撤离科威特,他继续向科威特增兵,在科威特总共部署了大约43个师的兵力,并且沿边境构筑了防御工事。在这条防线内,伊拉克军队将许多老式的坦克埋进土里形成加固火力点,并且派遣其最精锐的部队——共和国卫队向多国部队反击。

多国部队最终决定用精锐装甲部队突破伊拉克军队边境防线中最薄弱的部分,穿插到敌军背后把伊拉克军队包围。1991年1月16日夜间,多国部队发起了一次长时间的、有针对性的空中轰炸行动,多国部队快速夺取制空权,开始瓦解伊拉克军队的战斗能力。伊拉克指挥系统被精确制导导弹摧毁,伊军阵地遭到美军轰炸机一连几夜的地毯式轰炸,多国部队重创伊拉克军队的主力部队。

1991年2月24日,地面作战行动开始,美军陆战队与阿拉伯盟国部队联合发起对科威特南部的进攻,美军第7军团发起了主攻,摧毁了所有有价值的目标。美国的第1步兵师突破了伊拉克军队的防线。英国的第1装甲师的作战行动带有明显的机动作战风格,他们穿过伊拉克防线上的缺口,并向两翼扩大出口,然后与美国部队相互协同向北推进,再转向东面并与大批伊拉克军队发生激战。

此时,伊拉克军队的抵抗已经名存实亡,多国部队的猛烈空袭使得士气低落的军队土崩瓦解,伊拉克军队大批投降,打入科威特南部的多国部队几乎没有遇到一点儿抵抗就征服了已经崩溃的伊拉克军队。最终,伊拉克共有42个师被消灭,阵亡近10万人,8万人沦为战俘,3700辆坦克被摧毁和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战争证明,西方国家的坦克在与伊拉克军队使用的苏制坦克的对抗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中西方坦克有效的夜战能力显得尤为突出。海湾战争中所进行的机降作战不但给伊拉克军队造成了大量损耗,而且也使西方的装甲技术得到有效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