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11873500000056

第56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洽(4)

病人由不发热向微发热的转变,反映出阴邪渐化,寒邪渐去,正气奋起抗邪之势;值得注意的是,张仲景特别强调病人发热是微热,认为微热才是转愈佳兆。否则,若见大热,则或为阳复太过,或为虚阳外浮,又都非佳象。

虚寒下利病人,由于寒湿内蕴,口多不渴。如病人由口不渴向口渴转化,乃寒湿渐化,津不及布的表现,与热盛津伤不同,临床较易区分。此外,此处下利口渴与少阴自利而渴亦有较大区别,因少阴自利而渴,多见畏寒肢冷,脉来微细,不似本证手足有转温之趋,精神有转振之势。

脉弱既反映了病程中正气不足,亦表明其时邪气不盛,值此之时,病人才有向愈之机。

【原文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释义】寒利自愈与不解的脉证判别。

本条紧承上条,列出了寒利证自愈的另一种表现及不解的证候特征。条文中“设复紧为未解”句中的“复”字,点出了在脉数出现前,当见“紧脉”,属于虚寒下利之脉。下利同时脉现数象,并见微发热汗出,既是病欲自愈之象,应是反映了患病机体阳气回复、正气渐旺、正能奋起驱邪的机转。其脉数必兼和缓之象,为正能与邪相抗争的反映,而若数而空豁,则虽数亦非欲自愈之候;病程中由原来的不发热转为微发热是正能胜邪的标志,若大热暴现,又当注意其虚阳暴脱的另一端;汗出见于下利欲自愈之证是阳气渐充,津得输布,灌溉全身的佳象,但必微微汗出方为佳兆,否则,若大汗出不止又是津气外泄、阳失外固之候。因此,下利欲自愈的判断不仅要注意四诊的合参,更应注意相关证候表现在不同病理转化中的特征。

下利病程中脉由数而和缓复转为紧者,是邪气复聚,寒邪又盛之象,为病不解。

【原文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①者为顺也。

【词解】①少阴负趺阳:少阴即太溪脉,用以候少阴肾气盛衰;趺阳即冲阳脉,用以候阳明胃气盛衰。少阴负趺阳,即太溪脉小于趺阳脉。

【释义】寒利证运用温灸后的预后判断。

阴盛阳虚,清气不升则下利;真阳耗伤,四末失温故手足厥冷;阳气不足无以鼓动血脉,因见无脉之候。值此之时,治当温补阳气。灸法作为温补阳气的快捷治法对此类证候有确切的疗效,但疗效的是否出现尚取决于病情的轻重。若用灸法后厥冷不回、脉搏不出,往往是阴寒极盛而阳气已绝,病情至为严重,若再加上微喘,则为肺肾之气已绝之象,故主死候。

若于温灸后寸口脉虽未及,但太溪脉有微弱搏动,趺阳脉搏动更为明显的,提示肾阳虽衰而胃气尚存,病虽重而仍可救治,故为顺候。

【原文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释义】热利热壅气滞、血肉腐败出现的病证转变。

热邪内蕴不去,火热上冲故见寸脉浮数之象;热邪下迫,肠腑经络气血阻滞,因见尺脉滞涩不利。热壅气血,血肉腐败,故见大便下脓血之证。

【原文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释义】里虚寒证兼表的治则及治禁。

下利清谷为脾肾阳虚、清气不升、腐熟无力的表现,病人可能还当伴见畏寒肢冷、小便色白、舌淡苔白滑、脉微细等脾肾阳衰的证候表现。值此正气不足之时,机体抵御外邪力下降,极易招致外邪的侵袭,出现里虚寒兼表证的复杂证候。对此类证候的治疗当以“攘外必先安内”为治疗准则,否则,一经发表,不仅外邪不去,更会因汗出阳伤,导致在里虚阳的外散,出现脾阳更耗、寒湿更盛、气机阻滞证之腹部胀满表现。

【原文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①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词解】①下重:肛门部有重滞的感觉。

【释义】从不同脉候来判断下利预后的顺逆。

下利脉见沉弦,沉为在里,弦为气机不畅,故常伴后重之感。下利而脉象现大反映邪气盛实,故病不会转愈,所谓“大则病进”,“大则邪至”。下利脉现微弱数者是邪气渐至衰微,阳气逐渐回复之象,故下利必将自然停止,即或有发热之象,亦是正能抗邪之象,因邪气已衰,病人预后必不至太过凶险。

【原文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①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②,下虚③故也。

【词解】

①郁冒:郁闷眩冒,乃虚阳奋与邪争,邪将从汗解的先兆。

②其面戴阳:疾病过程中,病人出现面部淡红如妆,浮游不定的表现为戴阳。因红色属阳,面色发红犹如阳气戴于上面,故称戴15日。

③下虚:下焦虚寒。

【释义】阴盛阳虚轻证下利可得郁冒而解的机转。

下利,脉沉而迟,面赤,身热,下利清谷等证,一派阴盛阳虚之象,治当温补阳气,破阴回阳,方得生机,应无自愈之理,何以病人可得郁冒汗出而解?几个程度副词点出了缘由所在,病人虽下利清谷,脉沉而迟,但面赤是“少赤”,身热是“微热”,手足厥是“微厥”,“少”与“微”既是对相应症状轻重的描述,更是对病人阳虚程度较轻的判定。正因其阳虚程度较轻,生机之阳未得尽散,患病机体在进行自我充分调养过程中,正气有渐复的可能,随着正气渐趋充盛,正气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必会出现正邪交争激烈的病理生理反应,出现心胸郁闷、头晕目眩、汗出,随之病解的转归。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下焦阳已虚的缘故。

上述阴盛阳虚之证,待其自然恢复自是幸事,但抓住时机,辅以适当调治对促进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化,则更有裨益。

【原文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释义】寒利阳复自愈及阳复太过的转属。

下利属阳虚,脉当现沉紧,今反见脉数且口渴的是阳气有恢复之机,反映正能与邪相争,津液未及得布,随着时间推移,机体将发挥自我调节机制,而疾病自愈。如果阳气来复,疾病不能自愈,说明机体阴阳不能达成平衡,多属阳复太过之证,因为阳热偏盛,必见下利脓血的症状表现。

【原文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啐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释义】下利致阳气垂绝证的预后判断。

下利止后,病人现脉绝、手足厥冷等症,是阳气耗伤、些微欲绝之象,一般预后不良。但由于其利已止,些微之阳尚有渐复之机,故观以时日便可测知其预后如何,如一日一夜后由脉绝转至脉微或细弱和缓、手足亦温,说明患病之体通过自身调节,阳气有渐复之机;相反,如虽经昼夜观察脉仍未见好转,则系机体阳气无回复之望,故为死证。

【原文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①者死。

【词解】①脉反实:实,谓脉来坚实有力,多见于大实证。现虚证而见实脉,故称反。

【释义】证虚脉实者预后不良。

此处的下利概指虚寒下利,因若属邪实之利,则脉见实象自属正常,未必即属死证。与此相对,虚寒下利若见微细、微弱之象,既是正虚,亦示邪微,而若再见实脉之候,则示正虚邪实、正不胜邪之证,极易出现邪势鸱张、正气暴脱的死证。故证虚脉实者其预后不良。

【原文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释义】虚寒下利致阴盛格阳证的辨治。

下利清谷为脾肾阳衰、清气不升、腐熟不能之象,较之一般下利清稀其阳气损伤尤重。里寒外热不是证候性质,而是对证候表现的概括,所谓“里寒”是指由于脾肾阳衰而致的下利清谷、畏寒肢冷、小便色白、舌淡苔白滑、脉细欲绝等;所谓“外热”并非指表热之证,而是指病人由于正阳些微,虚阳被格拒于外而见的一系列证候表现,诸如身大热反欲得衣被、面赤如妆、浮游不定等。汗出是阳气衰微,阳不固阴而致,与表证汗出不同,更与里热证汗出不可同日而语。手足厥冷正是阳气衰微、四末失于温煦的真实反映。正由于阳气衰微明显,已至虚阳被格于外的局面,故治疗不仅应注意温补虚阳,更应使内外格拒得到解除,否则将有阳气外散之虞。

【辨治要点】

主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

成因: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方药:通脉四逆汤(四逆汤加重附子、干姜用量)。

【原文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释义】厥阴肝经热邪迫肠下利的证治。

“热利”二字既指出了该证以下利为特征的证候特点,又揭示了该证热邪下迫大肠的性质,由此亦不难想见该证应具有下利臭秽、肛门灼热、小溲黄赤、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脉数等热邪内蕴之象;“下重”二字点出了该证肝热内迫、气机阻滞的另一侧面,正因为此,气血必为之壅遏,病人自当见腹痛之证。气机壅滞,气血壅遏,加之热邪内蕴,壅遏气血,极易化为脓血,因此常见及利下脓血之证。

肝经热邪,下迫大肠,当以凉肝清热止利为治,方用白头翁汤。方中以白头翁为主药,其味苦性寒,能凉肝舒肝,尤善清下焦热毒,是治肝经下迫大肠下利的要药。黄芩、黄连苦寒,清热坚阴,并厚肠胃;秦皮苦寒,能清肝胆及大肠之热,且能凉血坚阴止利。四药相伍共成凉肝解毒、清肠止利之剂。

同为下利便脓血,本证与少阴病篇桃花汤证性质迥然有别。本证热利下重,下利物臭秽,脓血色泽鲜亮,伴口渴欲饮等热象。桃花汤证性质属虚寒,乃脾肾阳虚,关门不固,不能摄血使然,其下利必滑脱不禁,绝不应见里急后重之证,所下脓血晦暗不泽,腥冷不臭,且口必不渴、舌淡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