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11873500000055

第55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洽(3)

由于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不足不仅不能温煦四末,更不能推动血行,载气以温四末,甚至出现血行凝滞之象,因此,该类病人除可见及阳气不足、阴血亏虚的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症外,更当见及血虚及寒凝的相应表现。由于血虚,病人常有面色萎黄不华、头晕心悸、爪甲少华、唇色淡白等症;因于寒凝,病人多见及手足遇冷青紫、舌有紫气紫斑等象。妇人多伴月经衍期,经来腹痛,经色黑而有血块等。

针对上述阳虚不足,温煦不力,阴血因寒而凝、因虚失濡的复杂病机,治疗中既应注意温经散寒以治手足厥寒,更应在温经的同时益养阴血、复脉通经,用当归四逆汤。

本方是桂枝汤去生姜,增大枣用量,并伍入当归、细辛、通草组成。方中以桂枝、细辛温阳通脉;当归辛温,为血中气药,既能与芍药相伍以养血和血,更能助桂枝温通之力;桂、辛、归、芍相伍,温通而不嫌其燥,甘润而不虑其腻。方中更以通草助桂枝、细辛、当归通血脉之力,甘草、大枣甘温补中,滋气血之源。诸药相配,共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剂。

【辨治要点】

主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成因:营血不足,寒凝经脉。

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方药: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

【原文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释义】血虚寒凝兼肝胃陈寒证的证治。

本条是在血虚寒凝的基础上又兼久寒的证治。病情仍以血虚寒凝为主,故仍当见及前条所述的症状表现。兼有久寒,从方中用吴萸、生姜分析,二药入肝胃二经,因知其寒为肝胃之寒无疑。正因肝胃有寒,结合前述吴茱萸汤证的相关表现,不难推知病人可见及干呕、吐涎沫、头痛、不能食等寒在肝胃的证候表现。

与当归四逆汤相比较,本方加入了温降肝胃的吴萸、生姜,对肝胃虚寒,气机上逆者更属对证。方中以清酒和水煎药,更能增强其通阳散寒之力。

【辨治要点】

主症:在营血不足,寒凝经脉,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基础上,兼有沉寒痼疾,并与肝、胃有关。

成因:血虚寒凝,兼有肝胃陈寒。

治法:养血温经,暖肝温胃。

方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

【原文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①,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王之。

【词解】①内拘急:腹中挛急不舒。

【释义】阳虚阴盛寒厥证兼有表邪不去的证治。

本证虽列于厥阴,但其性质实属少阴阳衰,因其出现厥逆,为了与厥阴之“厥”鉴别,才连类提出。也有医家认为本条所述之证不仅少阴阳气内虚,更有表证未除。还有医家认为本条所述之证为厥阴寒盛于内,格阳于外的重证。

“少阴阳气内虚兼表证未除”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条文所述证候的性质,如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都与本条有相似之处。少阴阳虚为急,虽然夹有表证,亦当以治里为先。

【原文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释义】误治伤阳后阳衰阴盛厥证的辨治。

误治后伤阳,阳虚阴盛而致厥。后世医家对误治种类的认识有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本条是缘于误汗,因大汗而致阳伤,阳气耗散,而见大下利、手足厥冷等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汗”及“大下利”皆属误治方法,病因一误再误,导致阳气耗散,因见厥冷之候。征之临床,上述两种情况皆有可能存在,只要手足厥冷的性质属于阳虚寒盛,便可用回阳救逆的四逆汤。

【原文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①结在胸中②,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词解】

①邪:这里指停痰食积等致病因素。

②胸中:概括胸胃而言。

【释义】痰阻胸中致厥的证治。

病人手足厥冷,若属阳虚阴盛,必脉来微细无力,此则脉现紧象,从其证候分析,还应紧而有力,是邪(痰)结于胸中使然。正因痰阻胸中,胸阳阻隔,气机不畅,阳气不达四末,因见手足厥冷之候,其“阴阳气不相顺接”的主因是“痰”;正因痰阻胸中,胸脘气机不畅,中焦升降失司,因见心下痞满、烦闷不舒及脘中饥嘈但又不能食等症,根据其痰阻的病机本质,病人还应见及头目昏眩、舌苔厚腻等痰阻之象。

正因痰阻胸脘,病位偏上,遵循《内经》“其在上者,引而越之”的治疗思想,当用吐法,俾痰浊去,阳气通,而手足厥冷自除。

关于本条所述的病位,因其列于厥阴病篇,且以手足厥冷为主症,故多以为其病在厥阴,实际从其本质来讲,其与肝经心包经并无太大关联,所以放在厥阴病篇,仍然是连类而及使然。

《伤寒论》中述及瓜蒂散证3条,一为166条,出于太阳病篇,以“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为主证;二为324条,出于少阴病篇,以“饮食人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为主证;三为本条,见于厥阴病篇,以手足厥冷,脉紧等为主证,虽然表现各有侧重,但病性则一,即同为痰阻胸脘之候,故其治法方药相同,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学思想。

【原文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①治其厥;不尔②,水渍入胃③,必作利也。

茯苓二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二两,去皮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词解】

①却:然后。

②:不尔:不这样。指不先治水。

③水渍入胃:这里指水饮渗入肠中。胃实指肠而言。

【释义】胃阳不足、水饮内停致厥的证治及其延误治疗后的转归。

手足厥冷同时见有心下悸动不安,从“宜先治水”分析,是水饮内停所致。厥是阴阳气不相顺接致成,水饮亦是重要原因之一。津液在局部不正常堆积,留而为饮,阻碍阳气的运行及阴阳之气的相互交接,最终形成以手足厥冷为特征的厥证。

水饮内停的具体部位,从病人症见“心下悸”及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水渍人胃”而见下利的转归分析,其水饮显然是停于胃肠。何以知之,首先从“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分析,其“下利”的病机是水饮迫肠、肠失传导所致。文中的“胃”包括胃肠。

由于证属水饮内停胃肠,而其根本在于脾胃阳气不足,因此本证除厥、心下悸,或见下利外,还可能出现不能食,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等寒饮内停的表现。

证属胃阳不足、寒饮内停,治当温化以散其水,水散则阳气得通,阴阳交接,不治厥、悸,而厥、悸自除。水饮得化,不致下迫,肠不受累,则不会出现下利的变证。

方中茯苓甘淡以渗利水湿;桂枝辛温,既可温阳化气以助茯苓利水除湿,更可与甘草合用辛甘化阳以通血脉,并除厥逆;生姜辛散,功擅温胃散水,与茯苓同用,更增化饮通阳之力。

【辨治要点】

主症:肢厥,心下悸,或背寒冷如掌大,脉弦,苔白腻或白滑。

成因:阳虚饮停

治法:温化水饮。

方药: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生姜、桂枝)。

【原文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①不至,喉咽不利②,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词解】

①下部脉:指尺脉而言。亦有认为指足部脉。

②喉咽不利:咽喉疼痛,吞咽困难。

【释义】邪热陷肺,正伤脾寒,虚实夹杂证的证治。

本条虽列于厥阴病篇,同为厥证,与乌梅丸证亦有上热下寒的相似病机表现,但其病位却属肺与脾,是肺热脾寒之候。

“喉咽不利,唾脓血”,是因伤寒误用大下,邪不外泄,反陷入里,而肺合皮毛,邪气内陷最易内归于肺,壅遏化热而成肺热之证。喉咽乃肺与外界相通的要冲,肺热上冲,壅聚于喉,发为喉咽不利;肺热内闭,壅遏气血,化为脓血,因见唾脓血之证。正因肺热内闭,阳气内郁,因见手足厥逆之候,故其手足冷更多属之阳郁肺热的热厥证。肺位最高,上以候上,肺热内闭,气血阻遏,寸脉因见沉而迟之象。

“大下后”的“泄利不止”,即反映了脾寒的病机,结合麻黄升麻汤中所用的桂、姜、苓、术、草等味,则不难理解这一病机是存在的。

“下部脉不至”既有认为是“尺脉不至”者,亦有认为是“足部脉不至”,但却反映了或为在上的阳郁导致阳气不得下达,或为在下的脾气内虚导致推动无力。

证属肺热脾寒,清上热有碍脾气,温脾阳又恐助上热,温清两难,故属难治。针对如此复杂证候,张仲景选择了温清并用、补泻并投的复合治法。

方中重用麻黄,与石膏、甘草相伍,发越郁阳,清泄肺热,有越婢汤意;升麻升提散郁,既能助麻黄升散之力,亦可引黄芩、知母等苦寒之味直趋肺之高位以清肺热,更有增甘温之剂以举脾气下陷之能,一药而兼三用,可谓用功精巧;当归、天冬、芍药、萎蕤四味养阴血而滋肺燥,因脓血乃热壅肺络后气血腐败之物,唾后必致阴血耗伤,故在清解肺热同时,配用甘润之品以滋其燥,有标本兼顾之义。上述几组配伍主要针对肺热上壅。与之相对,方中更以桂枝、茯苓、白术、干姜、炙草等甘温之品温中祛寒、运脾通阳,只是方中药量殊少,只有六铢,足见其脾虚之轻。因此,合方虽日清上(肺)温下(脾)、温清并用、补泻并投,实际是侧重于清上热,其温脾之力较弱,藉此亦反映出麻黄升麻汤证是肺热上壅较重、脾气虚寒较轻的证候。

【辨治要点】

主症:手足厥逆,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

成因:阳气内郁,肺热脾寒。

治法:发越阳郁,清肺温脾。

方药:麻黄升麻汤(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葳蕤、芍药、天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

【原文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①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词解】①下趣:转气向下迫近少腹。趣一作趋,又同促,迫也。

【释义】伤寒病程中欲作下利的先兆。

伤寒病经四、五日,病人出现腹痛,并觉腹中有气自上向下冲迫,直至少腹,这些都是将要发生下利的先兆。

由于本条出现在厥阴病篇,故而历代医家多以为是厥阴阳虚寒盛下利,从临床实际分析,出现此等证候既有病属厥阴者,更有尚在太阴者,即使病人厥阴,亦有因阳虚寒盛或肝热内迫者,更有肠道湿热内蕴或寒热错杂者,临床应结合其他证候仔细分辨。

【原文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①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方十。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词解】①寒格:这里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其证以饮食入口即吐为特征。

【释义】上热下寒相格拒的证治。

伤寒病程中如出现肠腑结实之证,自当采用寒下之法,但因寒下乃祛邪攻击之剂,极易引发证情变化,故需据下后情况,对治疗方案作相应调整。如果不察病情变化,恣意再以吐、下之法治之,则病情会进一步发生变化,因误吐不仅具升散动火之性,更有伤津化热之变,而误下则易致脾阳耗伤,形成胃热内蕴脾阳耗伤的脾寒与胃热格拒的寒格证。值此之时,如医者一误再误,再以吐、下之法治之,则寒热格拒之象更形加重,出现脾升胃降逆乱、饮食入口即吐的重证。

根据本证脾寒上格、胃热气逆的病机特征,方中用芩、连清泄胃热,俾胃热得清、胃气得降、呕吐自止;干姜辛温祛寒,寒去则脾气得升,下利可停;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以复中焦升降斡旋之职,更利寒热诸药各行其道,以解胃热脾寒之阻格。方中苦寒味重之芩、连与甘温之姜、参同用至三两,足见该方以苦寒降泄为主的配伍用意,显示了该方攻补兼施之中以清泄胃热、降胃止呕为主的治疗学思想。

本证与前述黄连汤证、栀子干姜汤证虽皆属胃热脾寒,但其间病机、证候表现又有细微差异。概括而言,本证以脾寒胃热相格拒的胃热气逆、食人即吐为主;黄连汤证虽亦可见及胃热上逆,但“欲呕吐”的一个“欲”字反映其呕吐表现未至太甚、或仅有泛恶之感,而以脾寒络阻的腹中痛更加明显,这可能正是方中用桂枝以通阳和络止痛之目的所在;与上二证不同,栀子干姜汤证的上热较轻,未至胃热气逆,而仅见胃热的“微烦”之候,脾寒则存在较多的相似。

【辨治要点】

主症:食入即吐,下利便溏,可见口渴,口臭,食少乏力,腹胀腹痛,喜暖喜按。舌边尖红,舌苔黄白。

成因:胃热脾寒,寒热格拒。

治法:清胃温脾。

方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

【原文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释义】虚寒下利自愈的预兆。

虚寒下利病人,病程中见微微发热,且口中作渴,脉现弱象是欲自愈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