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暗示和自我暗示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许多人容易无条件、非理性地接受。比如,让某人手拿一支铅笔,在暗示环境中告诉他拿的是一支烧红的铁棒,他的手指皮肤很快就会充血、发红,甚至起水泡。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或自身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其心理机制是外界影响不知不觉中深入到个体的内心,在潜意识层面形成一种心理倾向,可转化为心理能量支配个人的行为或心理。
医生的语言和仪表也是一剂安慰剂,如果仪表端庄,态度诚恳,语言亲切,病人就会产生依赖感,同样的药物就会效果倍增。有人觉得一练功病就见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暗示、自我暗示和群体暗示的“安慰剂效应”,也有的是疾病的自然转归。
所以,病情“见好”、“不见好”与练功“心诚”、“心不诚”丝毫没有关系,把科学和迷信邪说联系起来,是极其荒谬的。还是要相信科学。
暗示是一把双刃剑,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战胜困难和挫折,消极的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当人们了解到心理暗示的功能后,就应该相信心理暗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我调控的。大家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的暗示。最简单的就是每天对着镜子向自己微笑,发自内心地肯定自己的优点。
每天一万步,健康第一步
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美国的冠心病死亡率年年下降,而中国是年年上升,我觉得惭愧。医生的责任不仅是治病救人,还要使家庭稳定,社会稳定,家庭健康,社会健康。
中国有13亿人口,老人1亿多,如果大家都来关心科普,关心预防为主这个问题,这个力量就大了。实际上,21世纪的医学,必须走预防为主的道路,如果不从这方面着手,病人会越来越多。糖尿病上升,癌症上升,心血管病上升,这以后就成灾难了,每个人花100万,国家哪能承受得了。所谓科普,就是要普及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的口号。老人的晚年是幸运还是灾难,就看你能不能做到“健康老龄”。如果你是幸运的,就可以享受人生,欣赏人生,品味人生。
100年前,美国哲学家托瑞·亨瑞说:“最愉快的旅行者是步行者,最健康的长寿者也是步行者。”我们不提倡老年人进行举重、百米赛这种无氧代谢运动,而以步行、游泳、登山等有氧运动为好。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关于21世纪的健康箴言: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法国哲学家卢梭就说过:“走,唤起和激励我的思想。”
我国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旷步于庭,就是在院子里散散步,相当于今天的走路。民间又有“百练走为先”、“百练不如一走”之说,都强调了步行是各项运动之首。
在种类繁多的运动项目中,有的不适合于中老年人,有的运动量过小,益处不大;有的易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从安全有效和中老年防病保健角度出发,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最理想的健身运动是步行。慢跑也是很有效的运动,但在中老年人可造成多达40%的骨关节、软组织损伤。一些球类或剧烈运动都有潜在的危险。
我国有一组资料,把老年人分成两组,一组一天平均走4.2公里,一组基本上不走路。结果发现,走4.2公里的这组老年人死亡、冠心病比不走路那组下降60%。这就是走路的好处啊。
雷洁琼九十多岁了,问她有什么爱好,她说唯一的爱好就是天天走路。
北京一个道观里有个道士,民政部门每月给他生活补助。他有个习惯,每天早上起来,拄着拐棍,从东华门走到建国门,再从建国门绕回来,两个小时,一年四季天天走。那个道观旁边有很多房子,住着一些名人,几十年下来,很多人不知道哪儿去了,可这个道士耄耋之年生活得好好的。他并没有什么很好的营养品或灵丹妙药,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拐棍一拿走了。一天两个小时,就这么简单,但一直坚持,到现在身体非常好。时而跑跑步,抽空做做操。可见,坚持运动,可以代替很多保健品。
另外,太极拳和气功,也是老年人适合的健身方法。美国老年协会对太极拳做了研究,分两组老人,一组练健身房的器械,天天练肌肉;另外一组一分钱不花,练太极拳。结果练下来一对比,练拳的这组,平衡功能好,脑子反应快,走路不摔跤,骨折减少50%。最后美国人得出一个结论,非常佩服中国人的智慧,不花一分钱的太极拳比现代化的器械效果好得多。
还有气功。大量的科学研究已充分证实,气功(不包括属于伪科学的所谓“能发外力治病”的各种功能)可以调节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使神经稳定,血压、心率、新陈代谢、白细胞吞噬功能得到良性变化,和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血管病人,仲夏时节保健最重要仲夏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时节,按“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点,这自然是一个容易患病的时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数九隆冬和仲夏酷暑,这在医学气象学中属“气象综合症”中的常见现象。
仲夏时,心血管病人,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病人有三高即:中暑发病高,脑卒中发病高,冠心病事件发病高。
正常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能,天冷时通过肌肉张力增加使产热增多,体表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天热时,通过出汗蒸发散热,又通过心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使体表血液循环加快,辐射散热增多,因此不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人体体温是恒定的,当然还需要配合衣帽的增减。
老人,尤其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由于体温中枢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心脏功能,肌肉张力,毛细血管及汗腺功能的调节减慢,在外界温度变化过大过快时,难以及时调整到位,故当外界气温高热或过高热时,体温随之升高,很易发生中暑。在高温伴高湿情况下即天气闷热时,由于空气湿度大,汗液的蒸发散热作用受限,体温升高更快,不仅人体感觉胸闷不适而且更容易发生中暑。这种中暑的预防主要在于减少外出,减少体力活动和调控好室内的小气候。
热天出汗多,一身微汗失水可达300~500毫升,一身中汗可达1000毫升以上,如不及时补充水分或淡盐水,盐浓度0.3%,会导致血液浓缩,血黏度上升,并可使血压稍稍下降。据对5888名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餐后1~2小时,收缩压平均下降3.8%,舒张压平均下降2.3%,这种情况在饱餐后尤为明显。血压下降和血黏度上升是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重要诱因,因而老人充足饮水对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极为重要。晨起一杯水,睡前一杯水应作为保健常规,特别要注意清晨醒来时的第一次尿色,如淡黄清亮表示体内水分充足,如量少深黄表示体内水分不足,应及时补充。
饮食的清淡、少油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少量多餐,生活规律等也很重要。
酷暑季节人们心情容易烦躁,更需注意保持好心情,即好心加好情,好心是爱心、善心、真心;好情是友情、亲情、爱情。有了好心情,会感到阳光更明媚,天空更湛蓝,什么病都少,一切更美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人生都是好季节”,好心情胜过保健品。夏日防暑降温时,可用冷饮,但切忌豪饮冰啤、冰水,这是常被忽略的急性心肌梗死诱因。因为食道位于心脏后壁,胃底位于心脏下壁,豪饮大量冰水可诱使心脏表面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曾见有一些年轻人一时高兴,豪饮冰啤而突发急性心梗而遗憾终生。
“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养心八珍汤,健体八段锦,无病八十八,有寿百零八。”祖国医学有冬病夏治之说,仲夏保健好,冬至发病少。
步行是一种投入少,收效大的运动项目,应该成为老人良好的保健运动方式。”
孩子是块宝,成长最重要
为了保障孩子的健康,父母应该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应给孩子建立健康档案。不断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碰到的健康问题。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句俗语出自明代医书《万密斋》,是孩子日常保健的常识,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孩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老古话流传至今自有它的大道理。温饱是每个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我们难道不去尽量满足我们最爱的宝贝吗?
孩子处于一种稍稍的欠缺状态,他身体的机能就会呈现一种向上状态,生机勃勃,反之,身体的机能就会倦怠。
凡是一个小孩子不知道什么叫饿,只是饱食终日,他就不会聪明。
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钱多了,鸡鸭鱼肉都成了孩子们的家常便饭。做父母的总是恨不得把自己的心头肉也端出来给孩子,胖了?瘦了?宝贝的一滴泪在父母那里也成了汪洋大海,何况是事关孩子身体发育的营养问题!但是,毕竟孩子们不懂,就知道什么好吃,吃什么,不会节制,结果因为不注意饮食,一个个得了“肥胖症”。但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营养补充时却往往不得要领。这不怪孩子,完全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其实只要全面了解了,均衡营养也很简单。
我们应该督促孩子,一定要改变膳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类的食物,鱼、肉之类的蛋白质一定要适当,油炸食品要少吃。
父母还要控制孩子的食量。现在日本人让中小学生下雪天穿着小裤衩在雪地里走,定期有意不让吃饱,适当地冻他、饿他之后,这些孩子的抵抗力、生命机能都极大地增强,人也变得聪明了。凡是一个小孩儿不知道什么叫饿,只是饱食终日,他就不会聪明。你要让孩子变聪明,简单极了,你饿着他,孩子一饿,他就到处找吃的,实在找不到吃的,他就自己做,这样他很快就学会做饭了,很快就聪明了。
戏团里训练小狗、小熊,就得饿着它,它表演一个动作给一块吃的,如果你给它吃饱了,那小狗、小熊就不表演了。
“三分饥和寒”,不但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还能增强他的抵抗力。
这里,做父母的也要注意自我控制,因为合理膳食往往是全家人的事。如果一家人都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那么得到帮助的就不止是一个人了。
父母也要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能让孩子在电视和电脑前面一呆就是几个钟头。
好孩子多喝奶
一个工厂,一共养了两只鳖,做了三百多箱鳖精,完了这两只鳖还活着。
很多家长对独生子女疼爱有加,但疼得不得法。怎么疼孩子呢?有的家长给孩子买燕窝、买鳖精,还有什么西洋参、蜂王浆,各种各样的补品,生怕孩子营养不良。其实哪有那么多燕窝,一看燕窝,里面全是猪皮。鳖精呢,说得更好,电视台曾报道了一个工厂,一共养了两只鳖,做了三百多箱鳖精,完了这两只鳖还活着。最后一些生产鳖精厂家的秘密彻底被揭露,是因为生产鳖精的厂家生产的竟是没有鳖的鳖精。其实花那么多钱买补品干啥,你给孩子喝牛奶加维生素B就足够了。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喝好呢?睡觉前,因为孩子长个子不在白天,生长激素要在夜里分泌,所以睡觉前喝奶加一片维生素C和一片复合维生素B,这个孩子不但长得高,体重正常,抵抗力强,感冒、扁桃腺炎、肺炎、发烧什么也没有,很健康,一路健康,一生健康。一袋奶加上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不到一块钱就够了。
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和长期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很多人都是在成年期才开始喝奶;可在很多国家,奶制品是人们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喝奶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终生喝奶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在中国,我们常常能看到,人们打开冰箱往往是喝甜饮料;而在国外很多人都是拿起一大瓶牛奶喝。我们的传统早餐是粥、馒头、油条等,而在国外则是牛奶加面包。这是一个饮食习惯问题,它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奶摄入量。
没有养成从小喝奶的习惯,对健康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父母带着身体发育不是很好的孩子去看病,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能够坚持喝牛奶。牛奶内含有很多对身体发育有益的物质,能促进人体生长。幼儿对牛奶中钙的吸收率可达30%~40%以上,而成年人只有20%~30%,到了老年,由于肠道功能衰退,则降为10%左右。所以,35岁以前是骨质储存期,而其中一半的存储是学龄期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养成从小喝奶的习惯。
一杯牛奶强健一个民族,坚持喝奶要从小做起。很多父母在幼儿断奶以后就忽视了让孩子天天喝奶,而中国人乳糖不耐受比较普遍与此密切相关。因为断奶后没有奶制品摄入,到6、7岁时,就会有10%的孩子出现不耐受现象,到30岁以后,就有40%左右的人出现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