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礼仪是一种资本:日常礼仪的300个细节
11792600000005

第5章 礼仪是社会立足的资本(5)

·在参观的过程中,要轻声慢语地讲话,这里决不是你展现自己洪亮声调的场所。或许别人正在专注地思考与回味某一件物品的美感,你突然的声音会让人难以接受。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拿着照相机“啪啪”地闪个不停,博物馆和艺术厅是烘托高雅情趣的场所,可以增长知识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不注意而给参观留下抹不去的遗憾。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听交响乐,中途不要大力鼓掌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交响乐是李强最喜欢听的乐曲,一次朋友给了他两张票,他兴奋地叫着女朋友丽丽一起去听了。可是天公不作美,走到半路下起了小雨,他紧赶慢赶,到音乐厅时还是迟到了五分钟,丽丽正在一旁正生气呢。他好不容易哄好了丽丽,又接着“求”守门人,最后终于进了厅,开演已经过了十分钟了。没想到令他尴尬的事情还在后头呢,当他听得入神时,又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这时周围几百双眼光齐刷刷地朝着他看过来,他这才醒过神来,原来交响乐还没演奏完呢,这回丽丽真的生气了,抬腿就走了出去,他也只好放弃下半场,跑出去了……

没听完交响乐固然有些遗憾,但是更重要的是李强根本没有掌握听交响乐的基本的礼仪:

·准时:音乐场所提供的服务具有明显的时效性,迟到一分钟,演奏厅的大门关上,就必须在外面等候恰当的时机才能入内,有时甚至要等到中场休息。

·场内:要对号入座,不携带易发生噪声的物品进场,进场后关闭手机等发声装置;音乐会开始后,不在场内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

·照相:照相时不能使用闪光灯,以免打扰演奏者的尽情发挥。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演奏者有权利选择退场罢演。

·鼓掌:欣赏交响乐作品或组曲时,不要在乐章之间鼓掌,因为对于篇幅较长的作品而言,一个段落的结束,只表明情绪或速度的变换,并不是完全的停止,如果拿不准何时鼓掌,就等别人都鼓掌了再说,或者是等全部作品结束时再鼓掌。

解决了盲目鼓掌的问题,剩下的就是避免乐章间交头接耳、翻看节目单、喝水、嗑瓜子等颇具骚扰性的“小动作”,不管做什么,首先要考虑一下你的举动是否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毕竟这不是一个人在家里聆听音乐的自在环境。

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看电影时,请不要让你的手机铃声响起

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手机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欢迎”它。比如电影院里,当周围的人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你的手机忽然铃声大作,可想而知周围一双双犀利的眼光都会让你抬不起头,因此,你若不想被别人诅咒和谩骂,最好将自己的手机调成静音或是振动,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是看电影礼仪中最重要的一条。

此外,还有一些电影院礼仪我们必须知道:

·电影院一般在放映前十五分钟开始收票入场,最好能够在这期间进入电影院寻找座位。

·如果熄了灯后进入放映厅,要等眼睛适应了之后再进去,或者要求电影院工作人员带你进入。

·如果迟到后进入,应该向周围的人低声询问并表示歉意。

·在通过陌生人时,不要将手提包等东西从前面观众的头上拖过去。

·一般来讲,在电影院内,男士应坐在靠近过道的位置上。

·不要吃用纸或塑料袋包装起来的糖果或精美食品,因为它们会发出让人反感的沙沙声。如果要吃东西,一定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并且要保持电影院的清洁,可准备一个塑料袋等。

·不要移动大衣、拿包、捡东西等,这些都可能分散其他观众的注意力。

·不要不断交头接耳,高声议论,情侣间举止要文明。有些人可能听说或看过正在看的电影,但不宜谈论过多,以免影响别人。情侣借电影院谈恋爱无可厚非,但不要有过分举止。

·如果要离位去入厕而应该向两边的人致歉,带小孩子的观众不要让孩子在走道上乱跑、哭闹。

·电影近尾声时不要“料事如神”地抢先站起离开,应该等剧情完全结束再起立,否则虎头蛇尾的观看是很招人反感的。

不要以为看电影是一件小事情,往往就是这些生活中的细节,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英

飞机升降中,不要展示你的电子仪器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现代社会中,飞机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它不但能载着人们在国内出差、开会、旅行,而且还能载着人们飞到国外探亲、观光和访问,飞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虹娟便享受这便利中的一位。

因为工作的关系,她需要经常乘坐飞机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在别人眼里,虹娟的生活是多么地令人羡慕,可是虹娟却也有自己的烦恼。有一次,她乘坐飞机到加拿大办理业务,在飞机快降落时她的手机响了,一看是老板打来的电话,说不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而五分钟后她就得见客户谈判了,这个电话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可是令她犹豫的是,现在飞机正在降落过程中,任何电子仪器都不能开启,这可急坏了虹娟,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最后,她为了顾全公司的大局,还是接了电话,就在她刚刚按下接听键时,旁边的服务人员走过来对她说:“尊贵的小姐,请您收好您的手机好吗?”虹娟十分尴尬,只听电话那边老板在说着什么,而她却不得不把手机关掉,就因为这事,她回去和老板解释大半天。虽然这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当我们处在规则与利益之间难以权衡时,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飞机礼仪最后告诉虹娟,她的选择是没错的。如果当时她一意孤行地接通手机,那么就会出现她想象不到的后果。

此外,在乘坐飞机时,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上下飞机时,要对空姐点头致意或者问好。

·上机后不要抢座位,应该对号入座,坐卧的姿势以不妨碍别人为好。如果感到闷热可以打开座位上方的通风阀,也可以脱下外衣,切忌打赤膊,如需更衣一定要去洗手间。

·在机上与人交谈时要避开一些可能造成人们心理恐惧的话题,如劫机、坠机等空难事件。

·飞机上的物品不要随意取拿,设备也不要乱摸。如果有特别需要就按座位旁边的按钮去呼叫空中小姐。

·不要在飞机上吐痰、吸烟,享用免费食品时也要量力而行,不要欲壑难填,恨不能一下子吃够半个月的东西。

·遇到飞机误点或改降、迫降时不要紧张,更不能向空姐发火。

·下飞机后万一找不到行李,应立刻请机场管理人员协助寻找,不可大呼小叫。

·当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要系好安全带。在飞机上要遵守“请勿吸烟”的信号,同时禁止使用移动电话、AM/PM收音机、便携式电脑、游戏机等。

·停机后,记得要带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按次序下飞机,不要抢先出门。

乘飞机出行,方便之余别忘了将礼仪记心间。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对人有礼,才不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

·不懂礼就是无礼

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 ——洛克·英

不懂礼就是无礼。礼仪是做人行事,待人接物的规矩。它不是一些简单的形式,而是道德的体现,道德的落实。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就通过他的行为仪表表现出来。不懂礼仪,言谈举止粗鲁,就是不文明的表现,更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某某人缺乏教养、没有内涵,其实这些都是不懂礼的表现,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非没有教养,雍容大度、宠辱不惊、非礼勿视,这些都是有教养的表现,只是经过岁月漫长的洗礼,很多人认为这些只是封建社会的遗毒,并且嘲笑有教养为假惺惺、假道学。曾有一个笑话说,一天孔老夫子在路上遇见大雨,赶快狂奔起来,跑着跑着,忽然想起这样跑有些失态,于是回到原来起跑的地方,开始一步一步地迈起方步来。这个笑话当然是要取笑迂腐的人,但与迂腐形态有点相似的雍容大度、宠辱不惊等待人处世的方式,也跟着随风而去了。礼仪真正的内涵从此便隐没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地形成。作为社会个体,我们每个人只有首先具备了勇于战胜自我,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意识,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动中才可能表现出较强的自律性,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外来的失礼行为,与此同时,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使个人礼仪深植人心,真正成为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成为懂礼的好公民。

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切斯特菲尔德

遇见熟人,不要抱头夹尾巴溜走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你有没有这样经历?当你正处于一种尴尬状态时,对于迎面走来的熟人,你会积极打招呼吗?答案是肯定不会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底线,谁都不愿意让自己最亲近最熟悉的人看到自己最狼狈的一面,有的甚至还会抱头躲避。王刚最近就做了这么一件看见熟人便掉头溜走的事情。他与张磊是多年的好朋友,因为一次小小的误会,两人便“分道扬镳”了。最后等事实真相大白以后,王刚也不好意思和好友张磊道歉,于是两人的关系就一直这么僵持着。有一天,他下楼买烟,正好碰见张磊刚从一家理发店出来,他不知该如何打招呼,于是就急忙避开,等张磊走远了,他才走进店里。其实,张磊已经看见王刚了,他正在想找个合适的话题和王刚重归于好,可没想到王刚却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掉头溜走了。张磊心中更生气了,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一段友情就这样在转头间流走了,谁说这不是一种遗憾呢?

也许你会说,生活中的遗憾很多,但是主像这样可以避免的遗憾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去挽回呢?这样一点小小的误会也只是在弹指一回间便能做到的。如:

·当因为某一个误会而造成短暂的陌生后,见了面要真诚而礼貌地和对方打招呼并说明对以前误会的歉意,不管是不是你的错。

·当你正和某某领导交谈时,也不要刻意回避你的邻居和朋友们。你可能会认为,他们会说你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但身正不怕影子歪。你越是刻意回避,就越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不如坦然面对,心底无私天地宽。

·当你正在和一位美丽漂亮的女性谈话时,如果遇到了你的上司或同事,切记一声不吭,想蒙混过关。你应该知道流言比什么都利害。

做人,不可想得太多,也不可不想。只要问心无愧,碰到熟人又能怎么样呢?所以,还是照常礼貌地打个招呼,或许还能平息一些你想不到的麻烦呢。

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洛克·英

该喊叔叔就不喊舅舅:称呼要用对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洛克·英

称呼被看作是交际的先锋官,是人际关系融洽的晴雨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把握不准称呼的尺度而发愁。

刚上班的林风就曾因此备受尴尬之苦。他到公司报到的那一天,接待他的是公司的一位部长,四十岁左右的人看上去却像二十五六岁。第一次见面,小王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部长,您好!”部长听了,嘿嘿一乐,很随和地说道:“别那么认真,叫我小××好了。”林风心中好笑,可是再遇到部长时,他到底该怎么称呼他呢?

还有一位姓许的先生,他也遇到了称呼方面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整天猫在办公室里不敢出去。生怕碰见一个不知如何称呼的同事,有是还真“屋漏偏遇连阴雨”他越不想碰见这种情况,偏偏就让他赶上了,即使上一趟卫生间,也会碰上无法确定怎么称呼的同事。

在现实生活中,称呼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只要静观别人的称呼,同别人保持一致就可以了,遵循了这一点规则一般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此外,称呼是随交情的递增而逐步、随意化的。初识时可称男性为先生,女性为女士;如果关系近了就称全名全姓,再近了就称小×或老×;再近一点就可以称兄道弟,以姐妹相称了。

除了以上两点,还必须遵循以下几条规则:

·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有三种情况:称职务、在职务前加上姓氏、在职务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

·职称性称呼: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称职称时可以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