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温泉中学赵润国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我爱我家》。
一、说学情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关爱和教育。可以说,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部分。然而,有些学生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暖。加上成长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智力不成熟,所以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与温暖。因此在重难点的教学上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说出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而感受到作为家庭的一员应当承担责任并确实体验到父母的关爱。
二、说教材
《我爱我家》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框题着重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并真正地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本框在第一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他对今后学生生活圈的扩展教学来说,是一块奠基石。教材编写的意图主要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会父母的爱心与付出,进而孝敬父母和长辈。
本课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知道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在教材处理中,主要是让学生参积极参与所设计的几个活动,活动中采取同伴交流、小组讨论及个人思考发言的形式。
学生这时正处于青春期,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家庭的认识出现错误,对家长产生误解。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并初步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误解,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对于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本节课不仅是情感上的热爱,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难点在于使孩子真正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认识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教材处理中,按照编者的编写顺序进行教学。第一部分的小字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第一个相关链接没有组织学生阅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活动教学。最后一个活动“给父母的寄言”没有在课堂上完成,主要原因是:一是课堂上没有充足的时间;二是学生的书写与表达能力在短时间还难以写一些高质量的寄言来。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知道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能力目标: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养,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里渗透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四、说教学构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大人讲我小时候”,第二部分“无悔的奉献”,第三部分“感受家庭温暖”。这三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部分为下一部分的教学作好铺垫。在整堂课的教学中,重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从自己的体验中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只起点拨指导的作用。第二部分(难点)和第三部分(重点)所需教学时间稍长。在重点问题的处理上,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家庭温暖,就必须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家中的体验,因此我通过一个活动(“家是心灵的寄托处”)来让学生参与,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回忆自己的体验,使学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页的相关链接,进一步体会家的温馨。最后教师再作小结,重点得以突破。在难点的化解上,也是采取活动教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上的活动了解到父母对家庭所做的贡献,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更进一步理解父母为了我们而不辞辛劳。学生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要为父母分担忧愁,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家庭做出自己贡献。在这里教师说出一些学生能够承担的家务让学生回家去完成,这样难点得以解决。
五、说教法
教学方法上,本框主要采取让学生讨论发言的形式来获取知识并达到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从教法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针对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智力不成熟,所以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首先让学生自己讲出小时候受到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感受到父母的关怀,由此而产生对家的一个新的认识。第二部分的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完成并得出结论:家庭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父母,以此来体会到母爱与父爱的伟大。并让学生参与到秀怡的故事中,得出“爱”也是一种责任的结论。第三部分教学,主要采用情景式教学。
2.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只是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重点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上,主要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都争先地起来回答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同伴之间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这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
1.阅读讨论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如对家的认识、家庭中谁的贡献最大、对“家是心灵的寄托处”的亲身体验等。
2.参与学习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从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及作为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
3.活动教学法:通过让回忆小时候美好时光、夸夸自己的父母、对秀怡故事的分析、对“家是心灵的寄托处”以及对父母的寄言等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在记忆、观察、想象、交流能力的发展。
七、说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利用教材上的活动设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对秀怡故事的分析中,设置问题,并将自己与她作比较,看谁更幸福,为第三部分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部分拓展话题。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思想品德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认识到父母对家庭的贡献以及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应当承担的责任。
4课后作业
把对父母的寄言作为课后练习,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写出高质量的寄言,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把自己的寄言读给父母听,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八、说媒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了远程教育及网络技术,制作了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了更多的时间。
以上是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尝试,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