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3
11715100000026

第26章 饮食(5)

清代的箸,由帝妃使用的箸品可见其奢华。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御膳房库存金银玉器皿册》记载了当时宫中所用的餐具,其中筷子有:金两镶牙筷六双、金镶汉玉筷一双;紫檀金镶商丝嵌玉筷一双;紫檀金银商丝嵌玛瑙筷一双;紫檀金银商丝嵌象牙筷十六双;紫檀商丝嵌玉镶牙筷二双;银镀金两镶牙筷一双;包金两镶牙筷二双;铜镀金驼骨筷八双;铜镀金两镶牙筷二双;银镀金筷二双;银两镶牙筷大小三十五双;紫檀商丝嵌玉金筷一双、象牙筷十双;银三镶绿秋角筷十双;银两镶绿秋角筷十双;乌木筷十四双。这些筷子用料珍贵,制作考究。清代箸的款式,与现代箸已少有区别,首方足圆为最流行的样式,箸面还出现了图画题词。工艺考究的箸不仅是实用的食具,也是高雅的艺术品。

到了现代社会,正规的中餐宴会在餐桌上也要同时摆放勺与筷子,食客每人一套,这显然是古代传统的延续。

使用筷子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因为它是世界上所有进食具中最难掌握的一种,两支箸之间没有任何机械性联系,全靠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恰当掌握,辅以无名指的协作,方能运用自如。

华夏民族在历史上拥有过世界各地区常用种类的进食具。在所有以往使用过的进食具中,筷子具有比之刀、叉还要轻巧、灵活、适用的优点。我们的历史曾经淘汰了叉子,现在的许多场合正在淘汰勺子,但筷子的地位依然稳如泰山,一丝也没有动摇。

厨师

在现代人眼中,有人看不起厨师,也有人觉得自己做厨师要低人一等。在古代也会有这样的事,不过厨师的地位却不能一概而论,也有获得崇高地位的时候,甚至还会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商代汤王在伊尹辅佐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奠定了商王朝的根基。商汤之有天下,全仗有了伊尹,伊尹就是一个厨师出身的政治家。商汤召见伊尹,伊尹开口就从饮食滋味说起,以此引起商汤的兴趣。伊尹谈到,凡当政的人,要像厨师调味一样,懂得如何调好甜、酸、苦、辣、咸五味。首先得弄清各人不同的口味,才能满足他们的嗜好。作为一个国君,自然须得体察平民的疾苦,洞悉百姓的心愿,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伊尹以烹饪原理阐述安邦立国的大道,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最伟大的厨师。

古代有这样一个比喻,“说自古有君必有臣。”就像有吃饭的人一定要有厨师一样。古代将以烹调为职业的人称为庖人。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厨师。厨师在古代有时地位较高,受到社会的尊重;有时也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庖人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之一,他们的劳作与成就,理应得到公正的评价。

司马迁作《史记》,此后司马贞补有《三皇本纪》一篇,其所记述传说的人文初祖伏羲,即是一个与庖厨有职业联系的人物。《本纪》说,“太吴伏羲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或又称“伏牺”,获取猎物之谓也。此语出自佚书《帝王世纪》,不是司马氏的杜撰。我们的初祖是厨人出身,而且以这个职业取名,说明在史前时代、在历史初期,这一定还是相当高尚的事情,不至于被人瞧不起。

以庖厨活动喻说安邦治国,在先秦时代较为常见,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便是最好的例子。还有刘向《新序·杂事》也有妙说,他说一个国君好比一个美食家,他的大臣们就是厨师。这些园艺高超的大臣有的善屠宰,有的善火候,有的善调味,因此肴馔不会不美,国家不愁治理不好。商王武丁有名相傅说,他于梦中见到他想得到的这个人,令人四处访求,举以为相。武丁重用傅说,他将傅说比作酿酒的酵母、调羹的盐梅,也是以厨事喻治国。武丁赞美傅说的话是:“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后世也有人因厨艺高超而得高宫厚禄的,尤其在那些喜好滋味享受的帝王在位时。《宋书·毛脩之传》说,毛脩之被北魏擒获,他曾做美味羊羹进献尚书令,尚书“以为绝味,献之武帝”。武帝拓跋焘也觉得美不胜言,十分高兴,于是提升毛惰之为太官令。后来毛氏又以功擢为尚书、封南郡公,但太官令一职仍然兼领。又据《梁书·循吏传》所记,孙谦精于厨艺,常常给朝中显要官员烹制美味,以此密切感情。在谋得供职太官的机会后,皇上的膳食都由他亲自烹调,他不怕劳累,深得赏识,“遂得为列卿、御史中丞、两郡太守”。还有北魏洛阳人侯刚,也是由厨师进入仕途的。侯刚出身贫寒,年轻时“以善于鼎俎,得进膳出入,积官至尝食典御”,后封武阳县侯,进爵为公。

厨师进入仕途的现象,在汉代就曾一度成为普遍的事实。据《后汉书·刘圣公传》说,更始帝刘玄时所授功臣官爵者,不少是商贾乃至仆竖,也有一些是膳夫庖人出身。由于这做法不合常理,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所以当时长安传出讥讽歌谣,所谓“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当时的厨师大都以战功获官的多,这就另当别论了。

历代庖人更多的是服务于达官贵人,能有做官机会的不会太多,而做大官的机会就更少了。庖人立身处世,靠的还是自己的技艺,身怀绝技,在社会上还是比较受尊重的。庄子津津乐道的解牛庖丁,是以纯熟刀法见长。庖人受尊重的程度,也表现在战乱时期。《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说,身为越州观察使的刘汉宏,被追杀时“易服持脍刀”,而且口中高喊他是个厨师,一边喊一边拿着厨刀给追兵看,因此蒙混过关,免于一死。又据《三水小牍》所记,王仙芝起义军逮住郯城县令陆存,陆诈言自己是庖人,起义军不信,让他煎油饼试试真假,结果他半天也没煎出一张饼。不过。陆存硬着头皮献丑,也因此捡回一条性命。这两个事例都说明,厨师在战乱时属于重点保护对象,否则,这两个官员都不会装扮成厨师逃命了。

厨师能否比较广泛受到尊重,名人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据焦竑《玉堂丛语》卷八说,明代宰相张居正父丧归葬,所经之处,地方官都拿出水陆珍馔招待他,可他还说没地方下筷子,他看不上那些食物。可巧有一个叫钱普的无锡人,他虽身为太守,却做得一手好菜,而且是地道的吴馔。张居正吃了,觉得特别鲜美,大加赞赏:“我到了这个地方,才算真正吃饱了肚子。”此语一出,吴馔身份遽升,有钱人家都以有一吴中庖人做饭为荣。这样赶时髦的结果,使“吴中之善为庖者,召募殆尽,皆得善价以归”。吴厨的地位因此提得很高,吴馔也因此传播得很广。厨娘

历史上以烹饪为职业者,大多以男性为主。《周礼》所述周王室配备的庖厨人员近两千人,但直接从事烹调的女性一个也没有。以男子为主从业厨事,不仅中国古今均如此,而且也是世界性通例。不过在唐宋时代,曾出现过较多的女厨,不论在酒肆茶楼,还是在皇宫御厨,都有从业烹调的妇女的身影。有幸为皇上烹调的称为“尚食娘子”;为大小官吏当差的则称为“厨娘”。使用厨娘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浪潮,这浪潮在京都涌起,远远波及了岭南。唐代房千里在岭南做过官,他所写的《投荒杂录》便记述了岭南人争相培养女厨的事。他说:“岭南无论贫富之家,教女都不以针线为基本功,却专意培养她们下厨做饭的本领。”如果一个女子能做得几盘好菜,那便是一个“大好女子”。有时婚聘时讲的条件,也是以厨事为优,尽管是“裁剪补袄一点儿也不会,可是修治水蛇黄鳝却一条必胜一条”,这样的女子是不愁嫁的。

宋代捧物侍女俑《问奇类林》说,宋代太师蔡京有“厨婢数百人,庖子十五人”。《清异录》则说,唐代宰相段文昌,家厨由老婢膳祖掌管,老婢训练过上百名婢女,教给她们厨艺,其中九人学得最精。官僚们的家厨有这么大的规模,饮馔之精,可以想见;从另一方面看,唐宋女厨似乎较受重视,蔡京所用厨婢达数百人之多,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宋代廖莹中的《江行杂录》,记录了宋时京都厨娘的一些情况,与唐时岭南很有些相似。田氏说,京都中下之户,并不看重生男孩子,生了女孩反倒是爱护如捧璧擎珠。待她们要长成人的时候,就随其姿质教以不同的本领,其中的一些便被培养成了厨娘。虽然厨娘被认为是“最为下色”,但是非极富贵之家别想请到她们做饭。

厨娘们的地位虽不高。但她们有绝妙的技艺和超然的风度,引人刮目相看。《江行杂录》说,有一告老还乡的太守,想起在京都某官处吃过晚膳,那一日是厨娘调羹,味道特别适口,留下很深印象。于是也想雇一位厨娘,摆一摆阔气。费了很大劲,才托人在京师物色到一位厨娘,年方二十,能书会算,颇具姿色。不数日厨娘即启程前住老太守府中,未及进府,在五里地以外住下,遣一脚夫先给太守递上一封信。信是她亲笔所写,字迹端正,很体面地要求太守发一四抬暖轿来接她进府,太守毫不迟疑地照办了。待到将厨娘抬进府中,人们发觉她确实不同于一般庸碌女子,红裙翠裳,举止文雅。太守大喜过望,第二天便请厨娘展露本领。厨娘随带着璀璨耀目的白金餐具,至于刀砧杂品,一一精致。厨娘换上围袄围裙,挥刀切肉,惯熟条理,有运斤成风之势。做出的菜品真个是馨香脆美,清新细腻,食者筷子举处,盘中一扫而光,纷纷说好吃好吃。

厨娘的手艺得到来宾交口称赞,太守脸上平添不少光彩。筵宴圆满结束,厨娘还要做一件大事,她对老太守说:“今天是试厨,您也非常满意,但照规矩得给我犒赏。”说着还拿出一个单子给太守看,单子上说每次办宴会,要支赐给厨娘绢帛或至百匹,钱或至二三百千。太守不得已勉强照数支付,但是私下里叹着气说:“像我们这样的人财力单薄,这样的筵宴不宜经常举行,这样的厨娘也不宜经常聘用。”没过两月,太守便找了个理由将厨娘“善遣以还”。

办一次宴会,要讨一次赏,厨娘的要价还特别高,难怪老太守要感叹自己财力不足,最后不得不将厨娘打发走了事。如此看来,宋代厨娘确有些了不得,她们究竟是何等模样呢?我们从出土宋代砖刻上,可以一睹厨娘的风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4块厨事画像砖上,描绘了厨娘从事烹调活动的几个侧面。砖刻所绘厨娘的服饰大体相同,都是乌髻高耸,裙衫齐整,焕发出一种精明干练的气质,甚至透出一副雍容华贵的神态。她们有的在结发,预示厨事即将开始;有的在斫脍;有的在烹茶;有的在涤器;全神贯注之态,跃然眼前。这些画像砖出自宋代墓葬,宋人在墓中葬入厨娘画像砖,表明他们即便生前不曾雇用厨娘,也希求死后能满足这个愿望;或者生前有厨娘烹调,死后也希望依旧有厨娘侍候。看来要想享用美味,还非有厨娘不行。这画像砖可印证《江行杂录》所记的传闻有一定的真实性。看到这人物形象刻画准确生动,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画像砖,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像这样风度翩翩的厨娘,在宋代一般富裕之家大概真的雇用不起。难怪当这批画像砖刚刚公布时,曾迷惑了一些资历很深的研究者,认为画中绝非婢女者之流。但她们确确实实就是厨娘,就是廖莹中描述的体态婀娜、精明洒脱、身怀绝技的宋代厨娘。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烹饪之法,由周代“八珍”开始,已见诸文字,但大多只限于口传身受。虽然也会有一些成文的“食谱”,也多限于家传。到南北朝时,这种情形开始有了改变。

南北朝时,许多官吏潜心钻研烹调术,有些人因有高超的厨艺而受到宠幸,甚至加官进爵,荣耀一时。北魏时曾任高阳(今山东桓台东)太守的贾思勰,是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也是一位少有的精于烹调术的人。由他整理的第一套流传至今的饮馔谱,被收入自撰的伟大著作《齐民要术》中。这本书的写作无疑参考了当时的一些饮食著作。是一部十分珍贵的文献。贾氏的高明之处,是他把烹调术与农、林、牧、渔等有关国计民生的生产技术并列在一起,作为齐民之大术。如若不是这样,这一部分饮馔方面的内容恐怕也很难流传下来。贾思勰有功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隋唐以前,独此一书,独此一人。

《齐民要术》著述了造麯酿酒术、作酱法、醋法、豉法、齑法,还有脯腊法、羹臛法、炙法、饼法、飧饭等烹饪技术,饮食所需技艺,十分完备。

造麯酿酒,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尤其对洁净度要求很高。成功不会是轻而易举得来的,人们常常还得以虔诚的心祈请神灵佑助,这就使得整个酿造过程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如造一种“神麯”,必须使青衣童子在日出前汲水备用,抟麯饼也必须全是童子小儿。抟好的麯饼一个挨一个摆在屋中,还要留出横竖的通道,造麯的小儿就站在通道上,其中五人要假扮麯王;接着主人用酒脯汤饼祭麯王,口中还得连续三遍读“祝麯文”,无非是反复说些请神灵保佑造麯成功之类的话。准备酿酒蒸好的酒饭,人畜均不得食用,甚至不得令鸡狗看见,极求清洁。

酱、醋、豉、齑,都是秦汉以来重要的调味品,《齐民要术》详尽地记述了秦汉以来重要的调味品及制作方法。酱类包括豆酱、肉酱、鱼酱、麦酱、榆子酱、虾酱、鱼肠酱、芥子酱等;醋则有大醋、秫米神醋、大麦醋、烧饼醋、糟糠醋、水苦酒、乌梅苦酒、蜜苦酒等(苦酒为醋的别名)。以酿大麦醋为例,规定必须七月七日作,七日如不得闲,则得收起这日的水,等到十五日时作,除此二日,醋难作成。作醋时,特别要注意不能让人的头发掉进瓮中,否则便会坏醋。不过只要把头发取出来,醋还会变好的。

鱼蚱脯腊,是用不同方法腌制的鱼肉。《齐民要术》记有荷叶裹蚱、长沙蒲鲊、夏月鱼鲊、干鱼鲊、猪肉鲊、五味脯、度夏白脯、浥鱼等制法。以荷叶裹蚱为例,其制法是:鱼块洗净后撒上盐,拌好米粉,用荷叶厚厚包裹,二三日便熟,清香味美,独具风味。蚱鱼即咸鱼,食时洗去盐,可蒸可煮,可酱可煎,比起鲜鱼,更有一番风味。

《齐民要术》自“羹臛法”一节开始,所述都是比较具体的烹饪方法。羹肤类中有芋子酸臛、鸭臛、鳖臛、猪蹄酸羹、羊蹄臛、兔臛、酸羹、胡麻羹、瓠叶羹、鸡羹、羌煮、鲈鱼莼羹、醋菹鹅鸭羹、菰菌鱼羹、鳢鱼臛等。举鳖臛法为例:先把鳖放进沸水内煮一下,剥去甲壳和内脏,用羊肉一斤、葱三升、豉五合、粳米半合、姜五两、木兰一寸、酒二升煮鳖,然后以盐、醋调味。贾思勰在这一节还记有一条治肉羹过咸的奇法:取车辙中干土沫,用绵筛过,用双层布帛作袋装好土沫,系紧袋口,沉入锅底,一会儿汤味就淡了。此法估计是行之有效的,不知有人试用过没有?

蒸菜是中国菜中的一大类,早在商周时就有了很高的蒸技。《齐民要术》所记的蒸菜包括蒸熊、蒸羊、蒸豚、蒸鹅、蒸鸡、蒸猪头、裹蒸生鱼、毛蒸鱼菜、蒸藕等,方法一般都是调好味后,直接放入甑中蒸熟。

其他火熟的菜肴还有五侯鲭(杂碎羹)、腤鸡、腤白肉、腤鱼、蜜纯煎鱼(糖醋鱼)、鸭煎(爆炒鸡丁)等等。蜜纯煎鱼的做法是:取用鲫鱼净置,但不去鳞片;醋、蜜各半,再加盐渍鱼,约摸过一顿饭时间便把鱼漉出,用油煎成红色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