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3
11715100000010

第10章 民俗(9)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在茔地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做“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有烧纸、冥钞、金银箔叠成的元宝等。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画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同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主尚有后人。祭罢,人们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进行娱乐活动,从而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地藏王菩萨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又洋溢着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祭拜先灵的还有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因为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所以又有瓜节之称。“盂兰盆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每年七月十五举行超度历代祖先的仪式。佛经中《盂兰盆经》以鼓励佛家弟子修孝顺的旨意,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民俗信仰,所以在中国流传开来。

盂兰盆节上,信徒们往往设斋饭僧,称盂兰盆斋。设盂兰盆斋始于梁武帝,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载:大同四年(538年)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另据义楚《释氏六帖》四十五载:“宏明云: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自此以后,盂兰盆节逐渐演变为汉族为追忆祖先而举行的传统节日。唐代盂兰盆会很受重视,仪式也极为盛大,《岁华纪丽》曰:中原地区,“释氏盂兰盆盛于此日”。唐代宗好佛,七月望日于内道场设盂兰盆,幡花鼓舞,近呼道路,岁以为常。宋代,这种风俗相沿不改,但是渐渐演变为糅合道、佛及民间信仰,以祭祀祖先、追悼亡灵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在节日里,人们以素食供奉祖先,寺庙宫观大多做法事祭祀亡灵。《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条记载:“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经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这些习俗到明清时代还是大致如此,明代《帝京景物略》载“诸寺建盂兰盆会”。清代《津门纪略》记载,天津等地“祀祖先于祠堂,是夜,放荷灯,烧法船,作盂兰会”。

中元节在民间亦有一定的仪式。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准备丰盛的祭品,有各种素菜,纸做的衣服等等,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共进节日晚餐。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接先人的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为止。现在,大都只保留祭拜的形式缅怀祖先。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拜忏、放焰口、“布田”和“放水灯”等活动。所谓“放焰口”,就是在节日的这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箴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布田”就是各家各户晚上在自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象征五谷丰登。有的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说法,水灯是用来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农历十月初一称为“十月朔”,与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是上坟祭祖的节日。一般说清明节是注重添土扫墓,中元节是注重送食施孤,而十月朔注重给已亡人送冬衣,就是把纸做成冬衣的样子,在坟前烧掉,所以十月朔又称为“寒衣节”。这是因为,过了节,就进入冬天了,要穿棉衣了。由此及彼去推想,阴间的“人”也该过冬了,要穿棉衣了,这是万不能忘的。烧纸、烧香、烧纸衣,这是必有的项目,因此它又有个名字叫“烧衣节”。据文献记载,隋代确以黍臛祭祀祖先的风俗,《玉烛宝典》曰:“秋有黍臛之德,先荐祖祢。”唐代四川夔州等地有做蒸裹、焦糖为节俗食物,杜甫有诗云:“蒸裹如乾室,焦糖幸一盘。”宋时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皇后殿开炉节排当。是月遣使朝陵,如寒食仪。都人亦出郊拜墓,用绵球楮衣之类。”“出郊拜墓”,在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事。十月初一的前一天,要由族长率领族中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节日当天,则由族长带领家族中的男性,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逐个到坟前祭拜,叫“上大坟”,是个相当隆重的祭祀节。及至明清,十月朔仍然保留着祭祖、扫墓和送寒衣的习俗。《万历嘉兴府志》曰:“十月朔,祀祖先、扫墓。”《帝京景物略》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丑色,做男女衣……家家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清嘉录》曰:“人无贫富,皆祭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十月朔的各种仪式到近代已经比较淡化了,但是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意依然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祭奠黄帝

炎帝是传说中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疾病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目中七十次中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形成华夏族。黄帝是我国北方一些氏族部落的祖先,被列为“五帝”之首。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相传黄帝分别与炎帝和东夷作战时,曾训练熊、罴、貔、貅、貙、虎六种野兽参战,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他们共同组成以有熊氏为首的部落。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发展迅速。后来,黄帝与炎帝部落发展成中原地区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并在与东夷的斗争中结为部落联盟,大败蚩尤。黄帝与炎帝、蚩尤三大部落就是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与融合中,最终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局面。其中炎黄部落的联合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而黄帝部落是不断融合周边各地众多部落及其文化的核心力量。

“黄帝崩,葬桥山”,传说黄帝在桥山龙驭升天。后人在陕西省黄陵县(原名中部县)沮水河畔桥山之巅修建了纪念性的黄帝陵墓。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坐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拔、苍劲。

祭奠黄帝的活动很早就有,《国语·鲁语》记载了“有虞氏”、“夏后氏”对黄帝的祭祀。《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郡,祭黄帝”,这是我国史书中对祭祀黄帝的最早明确记载。后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也都亲自写过祭文,祭祀黄陵。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同年3月底派人祭祀黄帝,并写下了“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的祭陵词。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清明节,陕甘宁边区政府也有一次盛大的祭黄陵活动。4月6日,党中央派林伯渠为代表,参加了这次民族扫墓盛典。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黄帝文》,文中盛赞黄帝的功劳:“赫赫始祖,吾华肇(开始的意思)造;胄衍(后代延续)祀绵(国家长存),岳峨(山高)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远近);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祭文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振兴祖国的精神象征。新中国成立以后,除文革期间公祭活动暂时中断外,黄帝陵祭祀活动都在正常进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也纷纷到黄帝故里祭祀拜谒。

炎帝陵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俗称“皇坟”。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炎帝陵、五谷庙的祭祖节,周围的村子,如故关、北营、换马、庄里、口则等要举行盛大的庙会,会期将近一个月。有句民谣“走扬州,下炎黄雕像汉口,不如五谷庙里当社首”,就是形容庙会的盛况,历朝历代,岁时致祭。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亦尝遗祭,禁樵采。过去,每年县府亦派员到庄里炎帝陵祭祀,并且还要为万年灯添油。

每年清明或重阳人们都会到黄帝陵和炎帝陵进行祭奠。祭奠仪式由政府主持,整个仪式的程序为:全体肃立;九响钟鼓;主、陪祭人就位;燃烛、上香、献爵;恭读祭文;敬献三牲;播放颂曲;敬献花篮、敬献功德钱;鸣炮九响;祭祖鞠躬。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之滨的中华炎黄坛是祭拜炎黄二帝的圣坛,是亿万炎黄子孙崇敬始祖,寻根拜祖的圣地,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炎黄二帝巨塑成为体现文明源头的中华文化符号。二帝巨塑前的中华炎黄坛广场衔山接河,汇聚灵气,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寻根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场所。从炎黄二帝巨塑基础同盟山脚到广场南端衔接处是一级广场,名曰露台。台的东、北、西三面有中国56个民族吉祥图腾浮雕环绕。

祭坛坐落在广场正中心,这一祭天享地,拜谒始祖的圣坛为正方形,高9米,边长90米,四周为九层台阶,拾级而上,可登坛顶。礼器位于广场内沿甬道两侧,分置为八只铜鼎和八只铜簋,与广场正中的巨鼎合为九鼎、八簋、九鬲、两壶、一俎、一豆,组成传统最高礼仪的礼器陈列。日月之门是出入广场仪门。分东边日门与西边月门,晶月之门为阙式建筑,南北对称仿坛台外型建筑,下宽上窄呈棱台状,门口正中为一方柱,柱身为浮雕纹饰,日门柱顶日轮上刻阳鸟为标记,月门柱顶月轮上刻玉蟾为标记,寓意中华民族日升月恒,江山永固。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通常讲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是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炎黄二帝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们每个人都有与自己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祖先,而炎黄作为华夏族的祖先则是象征性的血缘关系,它主要是从文化意义上说的。

夏商周三代直至魏晋以来的许多少数民族,也都尊炎黄为始祖,这种始祖认同实际上早巳超出血缘范畴,它是靠传统文化维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兴起和统一的象征,成为维系不同地域人们团结一致的民族意识。炎黄文化也是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炎黄子孙”这一观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形成了民族团结的纽带。炎黄二帝在人们心目中神圣的伟大形象,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分裂的时期,但终归又重新走向统一,其中文化的认同和交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炎黄二帝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缔造者。是华夏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炎黄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根脉文化、源头文化。举办拜祖大典,就是要把我们祖先创造的华夏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

炎黄二帝是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民族感情的支柱,全球华人不分国籍、民族、信仰,都把炎黄二帝尊崇为中华人文始祖,由此而产生的强大的中华民族感情的向心力是坚不可摧的。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能够维护着民族的大团结,国家的统一。这种巨大的凝聚力,正是来源于同宗同根。这个历史潮流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初祖脉延五千载,华魂浩然万古传”,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灾难深重的岁月,中华民族总是凝聚在炎黄周围。祭奠炎黄不是把炎黄当做神灵来供奉,而是在一种肃穆的气氛中追思中华民族先辈们如何创造文明,如何造福子孙。炎黄二帝作为维系中华民族的象征,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奋发图强,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做出了贡献。

祭天地(封禅)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祭天、祭社(由地神发展而来的地域保护神)、祭祖成为中国古代的三大祭礼。

远古先人们有了“天”或“上帝”这一至上神的观念后,就开始祭天了。祭天,是王室的特权,也是国家的第一大礼。因为古人认为坐王位的都是承受天命的真命天子,他们才有权祭天。《汉书》里说:“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古代祭天在南郊,“郊”就成了祭天的代名词)。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较早的祭天仪式,是古人根据“天圆地方”的观念在圆丘上进行的。一年举行四次,即祈谷、雩、明堂报享、南郊四种,以冬至举行的南郊祭天大典最受重视。祭品是人们虔诚心意的表达,对神灵而言也最实惠,用做祭品的种类有食物(肉食为主,五谷、果品、酒次之)、玉帛、人牲、血等。对祭品的处理方式是燔烧,古人看法,“天神在上,非燔烧不足以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