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11713200000023

第23章 思考比知识更重要(1)

教育需要反思

几年前,比尔·盖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他作为微软公司的总裁,再也没有编写软件的时间了。但是无论多么忙,他每周总会抽两天时间,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待一待。为什么呢?他说,面对繁重的工作和竞争激烈的IT市场,作为管理者,他必须有专门的时间去思考,以作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教师当是人类中最具思考力的人群之一。教育的哀伤正在于,教育传播的主体——教师——严重缺失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索的精神。人云亦云,把教育沦为机械的类似于体力活的工种,将使教育陷入空洞的浩劫之中。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天深夜走进实验室,发现实验室里有个学生还在工作台上忙碌。当卢瑟福了解到学生从早晨一直到深夜不间断地工作后,他沉吟片刻问道:“亲爱的,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在卢瑟福看来,动手实践之于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不静心思考同样不可取。而对于班主任来说,做好教育反思就是最好的思考。

反思是现代教育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反思能力也是现代教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所谓反思,就是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以便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及时的调整。或者说,所谓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效能。

反思的本质是教师“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的一种心灵的对话与沟通。他是教师自我超越、自我创新活动和能力的一种表现。这种活动和能力,就其发生的过程而言,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实践前的反思,所谓“以史为鉴”,即注重对以前的或现存的经验的反思,它具有审视、怀疑、批判、否定、超越、创新的性质;二是属于实践中的反思,即过程性反思,它对自己当前的动作行为实施“实时监控”,保持一种“警觉”,它具有自知、自觉、监控、防范、调整的性质;三是实践后的反思,即回顾性反思,它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或获得的经验进行一种“反刍式”加工,具有回溯、反馈、评价、自审、反省、升华的性质。就其性质而言,也可以将教师反思分为学习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所谓批判性反思,就是运用更合理、更理想、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反思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教育弊端,在批判中开拓新的思路,创造新的经验,形成新的模式,在否定中前进,在创造中进步。

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现代中小学班主任,应该把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师,作为提升个人经验与智慧内涵的重要途径。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在我的抽屉里至今还保留着几个学生的作文,而这些学生早已毕业,我为什么还要保留它呢?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那是2000年的上学期。有一次,我在下午第三节的班会课上宣布了学校有关爱护公共财产的规定,反复向同学们强调了要注意的事项。可是晚自习当我走进教室时,就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破了。一问,是学生陈萍建打破的。这个学生平时很调皮,曾因违反校纪和班规受过批评和处分。这次在我刚刚宣布了有关规定后,他就干出了这件损坏公物的事,我想他一定是对我不满,故意和我过不去,是在向我这个年轻的班主任示威,想损害我在班上的威信,我决不能轻易地放过他。想到这里,我没有对事情的缘由作进一步了解,凭着自己的想像,在教室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将陈萍建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要他马上交钱赔偿玻璃。但意想不到的是,陈萍建当场就站了起来,用手指着我,说我乱讲,他决不会赔偿玻璃。看到他竟敢当着全班同学顶撞我,我气极了。于是当场就责令他双倍赔玻璃款,并写出检查贴在教室后面,还得罚扫三天教室。一宣布这个决定,全班同学都瞪着眼睛看着我,立刻又转入小声的议论。而陈萍建也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随手甩出赔款,就不做声了。当时我的目的是要杀一杀他的“邪气”,并以此来警告其他妄图“犯上作乱”的学生。

这件事才过了三天,想不到教室窗户的玻璃又打破了一块。这次我气得火冒三丈,没做任何调查,就对全班同学电闪雷鸣地轰一顿,言辞非常尖刻,骂得全班同学脑袋低垂,谁也不吭一声。“玻璃事件”处理完了,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玻璃没有再被打破,可损坏凳子、电灯、讲台的事情却发生了好几次。而每次去查问班上的同学,都查不出是谁干的,问班干部,他们也推说不知道。师生之间似乎总是格格不入,尤其是陈萍建,走在路上见到我就赶快把头扭开,装作没看见,对我避而远之。面对这种尴尬境况,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期中考试过后不久,语文教师拿着几篇学生的作文给我,说是与我有关,要我看看。我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翻开了学生的作文,题目是《我的老师》这几个同学在作文中都写到了对于我处理“玻璃事件”的看法。他们分别写道:“老师,陈萍建同学是搞卫生时不小心碰破了玻璃,而且他的手还被玻璃划破了。他赔玻璃是冤枉的,您这样处分他,他伤心极了。”“老师,您是我们心中的偶像,可老师发怒时的样子真难看。我知道您是想维护您的面子,树立自己的威信,可恰恰相反,这样做,却破坏了您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敬爱的班主任,即使是我们有错,可我们毕竟是您的学生,您能否用另一种方式来批评、教育我们?……”“老师,生活在阳光下,我们感到温暖。置身于冷酷的寒风中,我们全身都在发抖。我们真希望老师永远是阳光。”……

我明白了陈萍建打破玻璃的缘由。看到同学们这些肺腑之言,我此时脸发热,心不安,沉思起来。是啊!一个好的班主任,应当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班主任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学生都关注着、评判着。班主任用什么方法施教,用什么态度与学生相处,既影响老师的形象和威信,又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当老师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时,给学生心里投下的是一团阴影,学生就会怕和你亲近,甚至与你相对抗。这样,就等于把自己的教育对象拒之门外,工作就会处于被动。

我对“玻璃事件”的处理,方法不妥,最终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在同学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究其根源,是因为自己没有具备一个班主任应有的良好素质而造成的。如何挽回这不良的影响,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呢?我请教了其他几位同事。其中有的人认为:老师应该和学生坦诚相待,碰到这样的事情,要向同学们做个诚恳的自我批评。可大多数教师,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轻的班主任认为:向学生作检查,太丢老师的面子了,这样做只会更加破坏老师的威信,助长学生的“邪气”上升。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前者。我放下班主任的架子,首先与陈萍建个别交换了意见,向他承认:由于自己工作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给他心灵造成了伤害。然后,在班会课上就此事向全班同学作了一次深刻的自我剖析和诚恳的反省,恳请陈萍建和其他同学原谅。由于我的态度很诚恳,语言恳切,说完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从这掌声中,我听出了同学们对我的理解、鼓励和鞭策,从他们的眼神中,也看到了一颗颗跳动的、纯洁的心。经过这次班会和以后一段时间的努力,全班同学的心又回到了我的身边,师生的感情在诚挚的谅解中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之间团结友好的气氛更浓了。我用自己的行动终于换回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

事情尽管过去了好几年,可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正是借鉴了这件事留给我的教训和经验,使我在以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能够积极努力,不断进取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就是我要永远保留这几篇文章的原因。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千姿百态的人,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难度,也为教育出错“埋下了伏笔”。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但不能因为难以避免就不避免,一如交通复杂容易出车祸,我们不能一任车祸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失误发生以后,我们以什么态度对待它。

这就需要反思。上述案例就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反思。反思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一个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刷新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欢乐的,但过程是痛苦的。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首先教师必须具有积极向上、完善自我的个人需要;其次要有承担问题、改正错误的勇气;第三是需要诚实和真诚。其中诚实、真诚、勇敢是最重要的。案例中的班主任教师从学生的批评中得知自己工作的简单粗暴对学生造成了伤害,最后他选择了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向学生检讨。这位老师最终选择的是诚实、真诚和勇敢。

总之,反思是班主任提升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个人反思是各种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使每一位班主任自觉修正错误、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提高技能、智慧和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使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实现自我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

没有反思,就会固步自封,停止不前;有了反思,才会促使新时代的中小学班主任自己去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反思既是新时代的中小学班主任解决问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更是新时代的中小学班主任奋进的动力和阶梯。

反思帮助我们成长

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他的得意高徒曾子则说:“吾日三省吾身。”

内省反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精彩的部分,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

懂得反思的人,才能不断成长。应经常在反思中扪心自问: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东西对自己最为重要?自己能否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更好?这将会成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质疑自己的思路和锻炼自己的判断力的最好方法。经过了这种方法的考验,一个人会变得更强大、更自信,他的人生目标也会更加明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过深刻内省经验的人是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的身心接受了一次智慧与道德的洗礼——在一系列类似的洗礼之后,他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促使他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成功,也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演讲时,有学生问他:“外面有许多抗议你的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克林顿回答说:“作为美国总统,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有反对我的人。我把反对我的人当作我的好朋友。当他们反对我的时候,其实是在批评我,而敢于批评我的人都是我的好朋友。”

比尔·盖茨对微软公司的所有员工说:“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于1976年在父母的车库中组装了第一台苹果电脑。很快,苹果成为了风靡全球的电脑品牌,年仅25岁的乔布斯则成为了信息产业里的第一位新贵。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公司陆续推出了appleⅠ、appleⅡ、macintosh等家喻户晓的电脑产品。

但是,当年的乔布斯听不进别人的劝谏,一心想独揽大权。在公司里,除了一批“死党”以外,其他员工都无法容忍他那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态度。终于,1985年,他被自己请来的首席执行官史考利打入了冷宫,董事会宣布,他永远不会被苹果公司委以决策者的重任。

那一年,乔布斯刚满30岁,大多数人都认为他的事业已经走到了终点。连他自己都说:“我那时是一个最知名的失败者,我曾经考虑从硅谷消失。”但乔布斯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经过痛苦地自省,他意识到是自己在某些地方出了问题,于是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后来,当他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他说:“被苹果放逐是非常苦的,但是良药苦口,我这个病人正需要这剂良药。”

20年后,乔布斯不但创立了著名的pixar公司(大部分卖座的三维动画影片都是由pixar制作的),还成功地重返苹果公司的领导岗位,让苹果公司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并重新推出了imac、ipod等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在他的领导下,苹果公司的股票上涨了12倍。这件事被一名传记作家称为“商业舞台上最伟大的第二幕”。

我想,乔布斯之所以能够成功演出这出“商业舞台上最伟大的第二幕”,与他善于内省反思是绝对分不开的。

有一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叫做“一叶障目”。一叶何以障目?只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或者不知道怎么把这片叶子移开、拿掉,让它抓住了我们的弱点。

让反思成为我们每个人良好的习惯。

作为一名班主任,仅有观察是不够的,只知道一味“低头拉车”,而不懂得“抬头看路”也是不行的,而只知道看前面的路不懂得回头看一下自己的脚印更是不够完整的。仅仅能够捕捉到问题是不够的,还要有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思路。许多教师都有写教育随笔或教育日记的习惯,教师在记录教育活动的同时,更要分析透过这些教育现象的本质,思考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法,即使最终没有得出结论,思考的过程也是极有意义的。

教师每天无论是听课、上课,还是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都要及时反馈校正:

这节课的预设是否有问题?

最出彩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情绪调动如何?

课堂气氛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

今天有没有哪一点比昨天做得更好?

有没有解决一个新问题?

技能有没有新的提高?

有没有学到新东西?

能不能做得比别人更好?

我的工作或专业对别人有没有帮助?

周围的人有没有夸奖自己?

……

这些都是老师可以思考的。反思得越多,经验就越多。

想办法就会有办法

在大饥荒的年代,一个人好不容易在河里捉到了一条大鱼,高兴地把鱼带回家,对妻子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妻子说:“没有油啊。”丈夫说:“那就煮!”妻子说:“没锅。”丈夫说:“烤鱼!”妻子说:“没柴。”丈夫听罢,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