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1168400000007

第7章 王室婚礼,人们狂欢的理由

王室婚礼,人们狂欢的理由

王室作为英国国家的公关部门,应该体现不列颠至高无上的三种价值观:贵族,传统家庭生活,乡村生活。王室的婚礼之所以引起轰动,因为那是完全按传统来进行的仪式,其中的繁文缛节已成了活化石。从1981年到2011年,30年里王室举办过21次婚礼,英国人对王子公主结婚怀有莫大的热情。

当新人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或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完结婚典礼,乘坐马车在伦敦最重要的街道上穿行,经过英国的历史地标,这一路最能体现人们对王室的热情。1981年查尔斯和戴安娜的婚礼□□,街头挤着200万人。观众们为了能抢到个好位置,两三天前就来到现场。新人在教堂交换誓言,路线上的人们从便携式收音机听到现场转播,立刻打开了香槟酒。伦敦出动4000名□□沿线维持秩序,很多□□在马车经过时也忍不住回头看。首相大卫·卡梅伦当年也在大林荫道上睡了一晚,抢到了一个看婚礼□□的好位置。

王室婚礼,人人参与,这个意识产生于1919年帕特里夏公主的婚礼。乔治五世希望用堂妹的婚礼来冲喜,吹散一战笼罩在英国上空的阴云,将婚礼安排在规模宏大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仪式结束后,车队回白金汉宫,□□根本没想到这么多人围观,靠肉身奋力开出一条路。

到1923年乔治五世的儿子约克公爵,后来的乔治六世、女王的父亲结婚,王室就有意识地利用公众兴趣,安排新人和王室成员乘坐马车在大街□□,开了先河。王室家族从这时开始认识到,要收获民心,必须主动展示自己。之前,特别是维多利亚时代,王室婚礼属于家庭私事,无须公开庆祝,也不必考虑公众的兴趣。维多利亚女王生了9个子女,被称为“欧洲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孩子,即便是长子,也没有一个举行公开的婚礼。但在1923年,乔治五世整日担心自己成为末代皇帝:战后英国社会动荡,爱尔兰发生□□,工人们在□□,十月革命也让他惊恐——即使在有相当基础的国家,君主制也可能被推翻。乔治五世小心翼翼处理完爱尔兰问题,证明君主制在英国仍然具有最大的实用价值,又赶上儿子结婚,新娘不是德国公主,实在值得庆贺。当时英国还没有“公共假期”的概念,但给中小学生们放了一天假。此后,王室婚礼,不管是精心布局,还是无心插柳,都肩负起一个责任:制造一场娱乐事件,让你忘掉烦恼。

女王结婚的1947年似乎也不宜结婚。11月的清晨,雨刚停,阴冷潮湿。伊丽莎白公主起床后走到白金汉宫三楼她卧室的窗前,看到街上的人群蜷在床垫上,盖着毯子睡了一夜。她惊呆了。当公主坐上金色的马车驶出白金汉宫,当时的全景照片显示,特拉法加广场就是人头攒动的海洋。很多人跟随马车走到威斯敏斯特教堂,仪式结束后,教堂允许人们进来感受尚未消散的气氛。批评家们被婚礼产生的影响惊呆了,他们根本没想到豪门婚礼让伦敦街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让英国人狂欢了一周。当时英国还处于供给制,大婚当日,每个孩子能领到一个面包圈,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孤儿寡母收到了政府寄来的罐头食品和公主亲笔写的慰问卡。王室传记作家汤姆·利文(TomLevine)评价道:“一时间,英国人陷入一种水中望月般的憧憬,尽情编织着未来的梦想。”

女王为王储查尔斯办婚礼时,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保守党政府刚刚承认失业人口达250万,是1930年经济危机以来最高的数字,英国发生多起骚乱。女王清楚地认识到她应该做什么:扩大王储婚礼的国际影响力,举办一场不同凡响的婚礼,既要豪华,又要大众化,尽可能让最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果然,戴安娜7米长的婚纱成功转移了民众的注意力,引发人们空前的热情,为英国财政带来近5亿英镑的收入。为婚礼制作纪念品的瓷器品牌韦奇伍德(Wedgwood)说,世纪大婚挽救了他们。这场婚礼成为社会学家分析的案例。关于王室的婚礼,《卫报》的一篇评论有个观点说,婚礼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兴奋情绪和乐观精神,所以不妨少一些冷嘲热讽,挂起一面米字旗。

英国合法的婚礼有两种,在教堂举行的宗教性质婚礼,在市政厅举行的民间性质婚礼。但自1994年4月1日起,英国开始实施《法律法案》,允许人们在私人拥有的场地上举行婚礼。这样,原本简朴的民间婚礼可以在城堡、豪华酒店、贵族府邸中举行,平民有了王室的派头。

王室重要成员的婚礼当天,很多人聚到街头举办庆祝派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王室家族的看法已不同于伊丽莎白女王结婚的1947年。人们对王室不再有神秘感,参加街头派对更多的是寻求自我陶醉和欢乐。查尔斯和戴安娜结婚,伦敦街头有60万人在开派对,全国有数万个街头派对,畅饮的人中有王子、王妃的粉丝,更多的人并没有坚定的保皇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