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1168400000004

第4章 登基60年,她从未踏错过一只脚(2)

1952年至今英国内阁已换过11位首相,起初是她听丘吉尔、艾德礼等年长者的建议,后来换了她给年轻的布莱尔、布朗、卡梅伦建议。没有一个人泄露过女王对他们说过什么,会见时发生过什么。女王也从未接受过采访,她和首相们都谈了些什么,全部封存为秘密。1997年女王的金婚纪念午宴上,时任首相布莱尔——女王继位时他甚至还没有出生——说,这世上他只能向两个人说他喜欢哪个内阁成员,一个是老婆,一个是女王。

女王很有技巧地处理了至高无上的君主和首相之间微妙的关系。维多利亚女王固执己见,曾因为干涉政务受挫,就宣布要搬到澳大利亚去。从她之后,英国君主的政治权力体现在“向首相提出建议”,对首相的方案、部署,保有讨论、建议、警告的权利,仅此而已。她父亲对艾德礼首相的一些做法私下表示担忧,但公开仍支持他。女王和撒切尔夫人的关系,众说纷纭。撒切尔夫人强硬,决不妥协,对煤矿工会的斗争实行严酷□□。她从媒体上得知女王不支持她,难过得以至绝望。女王是不是真的这么想,很难说。不过撒切尔夫人下台后,女王对她非常友善。自认为激进的撒切尔夫人坚定地拥护君主制,有人讽刺她行屈膝礼时脚后跟都支到澳大利亚去了。

1953年6月,伊丽莎白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女王登基时的英国,尚未从二战阴影下走出来,伦敦等大城市遍布弹坑,食物匮乏,阶级对立严重。那时候的政治人物还深得民众爱戴,公众对政治家没有后来那么多的批评。丘吉尔带领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第一任首相艾德礼(任期1945-1951年)开始创建福利制度。大英帝国雄风尚存,女王环游世界可以不出帝国的疆土。

传媒也尚在起步阶段,只有BBC一个电视频道,为数不多的家庭才有电视机。BBC转播了女王的加冕典礼。加冕仪式被视为国家团结的象征,涂圣油、宣誓,完全按照基督教教义的规定进行。而不列颠还是一个绝对的白人基督教社会,外来移民只有3.6万名加勒比群岛人。1/3的英国人认可女王的君主地位,认为君权神授,那些不相信上帝的孩子在学校会遭到公开的批评。

那个时代的道德观非常强调责任和服务意识,提倡节俭、性克制,男孩子还要服兵役。这也是女王自小受到的教育。《观察家报》评论员玛丽·里德尔说,伊丽莎白公主从生下来就很乖,她来到人间后吃的第一口食物除了牛奶还有“责任”。那个年代英国的等级观念还很严重,但属于特权阶层的王室成员已经具备“服务民众”的思想。女王的祖父乔治五世得知英国最大的煤矿主达勒姆男爵克扣矿工工资,咆哮道:“换了你拿他们的工资生活试试看!”她的父母也教育她,社会给你的越多,对你的要求就越多。10岁,伊丽莎白公主收听祖父登基银禧纪念的广播后,说:“我要献身于为民众服务。”1年后,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逊位,目睹到父母的焦虑,伊丽莎白公主后来一直认为这位登基一年的国王缺乏对国民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