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品读台江
11681500000023

第23章 --杨鸿斌故居探秘

◎郭功山

一、寻找寻找杨鸿斌的故居,是从登竹梯、翻墙头开始的。跨过墙头的那几兜草,我的脚一下子踩到了故居后花园的阳台上。俯眼而下,鹅卵石铺成的段段小路若隐若现,竟绕出一个月牙形的水池。水池中间,小桥横卧,假山树草,流水滋润。可惜,远处的斜坡上,亭木碎地,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难道,这里就是人们所追寻的消失的神奇吗?

台江,曾是通江达海、商贾云集、人才荟萃之地。在极具古民居特色的意境中,出现了官宦名人黄培松的状元府,经贸一体的咸康宅院,以及濒江吊脚楼侯德榜故居等等。如今,在城区的扩建与改造中,又意外地在这一片树木丛中,山体环抱的大庙山上,发现了它--闹市中显得宁静而神秘的杨鸿斌故居。所谓神奇之处,大都指向它的宅势。而我更愿意把神字理解为杨鸿斌的精神,以及他几十年如一日专注慈善事业背后的奇人奇事。

杨鸿斌是福州籍的马来西亚爱国侨领,发家后于1920年在福州上杭街彩气山置地兴建"采峰别墅"并创立"福州慈善社"。他几十年如一日,资助贫民、孤儿院、平民医院,修桥造路等等。有关他的史料很少。我的寻找从后门开始,向前门延伸。我转向身后的房间。其实,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门,一切都是敞开的。我的眼前却仿佛出现了一张三毛脸的乖巧老人。幻想中的杨老出现了。神奇也随之开始了。转个弯就到了楼下。天井边的墙体上,用砖块拼成一个圆体"寿"字,我还发现周围的每块砖都被嵌上"采峰"二字,这里就是采峰别墅无疑了。史料记载,此楼两层,钢筋混凝土,出挑大跨度,高大且堂皇,东西合璧,消失之神奇。既然神奇就不该消失。既然能消失,又何来神奇?带着这份古怪心理,我找到了它,台江上杭路122号。忽地,我似乎听到了一种声音,从雨中传来。是老人的笑吗?那笑声宽容,豁达,洋溢。杨老,我可找到你了。

二、花与树

如果我们从前门走进故居的话,你就会看到一段宽约5米,长约百米的石板甬道。当年,马蹄声声。赶马车的小伙子耍鞭摆酷弄神气,啪!鞭子在头顶上绕一个圆圈就到了第二道门。拱门的上方是小阁楼,楼边斜式台阶,人下,就没入了洞之中。故居多暗道,也是一大特点。几级石阶而上,就接近了一棵笔直的白玉兰。两杨鸿斌故居杨鸿斌故居人环抱吧,不够。女主人的声音是从那边的石方桌石圆凳传过来的,她像在喊一个男孩的名字。树像听到了。花开时节的白玉兰,色正白,香正馨,味正浓,高大,笔直,气帅,不怕被遗忘。只怕,台江再难寻。这里除了白玉兰,还有紫藤、兰花、黄皮果、龙眼树等等。但能与右侧的白玉兰竞相争宠的唯有左侧的这棵芒果树了。据说这棵芒果树是主人由马来西亚引进的,树高,枝长,果大,色黄,核小,肉厚,味香皮薄。兴奋的枝上,尽挂熟透了的,跌落地面,咚咚如鼓点。中间水泥屏风墙两边柱体上,榕树根须由下而上,狡猾地顽皮拔升,覆盖柱头,让鸟置巢。一阵风吹过,果落,皮裂,汁流,唧唧喳喳如鸟儿便落地而啄了。一颗,两颗,三四颗,忽地被人双手接住,嘴粘上它时整个人都会浸在甜蜜中。看,白玉兰的绿疏中翘出特色一叶,巴掌长,叶面的中间呈红色,叶沿仍保留着绿色线状环过,好是独特,亲昵,抢眼,惹人联想翩翩。据说,女主人嫁过来时才17岁,就读于福州师范,似这片绿叶丛中的一点红,简直可以看作花一朵。门外,她的同学们高举标语牌,扯起红布条,排着队,吹着号,是在替她欢呼?祝福?还是惋惜?忽地,这片从墙外就能瞧见的那一叶化成了红色。从此,每年的花开花落,这一叶,颜色总不变。不信吗?那就走进杨鸿斌的故居瞧一瞧!

三、水与洞

头仰180度,你会发现藤枝蔓过头顶。紫藤紫色,铺天盖地。从厅门两侧缠绕着樟树而上,这一群乖巧的植物,伏在两条钢筋上。疏密之间香紫气,深浅色调采清凉。花、树、画都是爱的象征。那么地洞呢?主人的卧室里就有洞道,离床两米,长方盖,铁把子,掀之,见洞口。几层台阶几步下,左通前门,右通后门。厨房和天井旁边也都有此样的洞,只是方向不同。且为防火灾,水缸也点缀在故居的四周。缸体浅绿,四季图案,手指一弹,声声清脆。有几处还是洞的出口呢。记得当年,萨镇冰拍着杨鸿斌的肩头,问道,你挖这么多洞除了防匪,还干什么?杨答,藏记忆。将来有一天,这房子蹋了,可一旦洞口被人发现,人们也就找到了我的记忆。萨道,洞里什么都没有啊。杨答,有。什么都有。萨问,在哪儿?杨答,你找不到,总有人会找到的。即使消失了,也只是被遗忘。的确,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把杨鸿斌故居给遗忘了。杨鸿斌的脸,慈眉善目,带着顽皮,他一定是一位非常可敬可爱的悠然佬。我轻轻地敲敲门,幻想着出来开门的是他。我问,你住那儿?他手指头顶上的小阁楼,说,我只是个看门人。说完忽地消失了。小阁楼下方,闪出一方洞口,穿过它,能够到庭前的花园,花园里有一口三人环抱的大鱼缸。缸里,水清赏脸当镜照。缸底,彩绘鱼儿龙门跳。水韵中,几条真鱼儿,条条神跃神起。这时,你就会渐渐被这些小精灵所吸引,贴近水面,映出一张脸来,如果你有这种感觉,这说明你与杨老在交流了。旁边块块脚印石道,道边就是如上所述的兰花、春草和绿树。还有远处的石桌、石椅、紫藤架。杨老把他的记忆,藏在了洞里,想亲自体验一下吗?那么,就去杨鸿斌故居吧。

四、狸奴双雀图

花与树之间,是杨鸿斌故居的主体建筑。两层灰色楼,八扇落地门。推开它,就是中央大厅,3盏吊灯,长绳而下。十面屏风,画锦妩媚。左右各有卧室,楼上亦然。环顾细数,共计13屋。门外,大理石台阶两侧,兰花盆景栽,盆壁绘兰花,盒底的垫砖也烤上兰花纹。三位一体,高雅之气,主人最爱。据说,只是据说,抬眼二层右侧,窗里是主人的卧室。杨鸿斌坐在床沿,妻凝望兰花,眉挑目选,她的灵感来自花中精灵。杨老走近她,他知道自己的爱妻不仅学识不一般,心中的艺术细胞也分外活跃,手上十指更是灵巧。在那古老的绢丝上,手中的针线如鱼得水,自由,洒脱,绣出的写意花鸟,虚实兼顾。一幅又一幅,慈善钱款全部捐出,给产妇发"产粮",给赤贫者发"冬赈"。杨问,这幅绣品还捐吗?她点了点头。杨说,这幅就别捐了,留着纪念吧。妻的双眸闪动泪花。之所以留为纪念,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妻柳腰步窗前,手指两黄雀,说,你看,这两只黄雀想在那儿筑窝呢。哎呀,它们,它们有危险。杨伸过手去,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她香肩斜靠。于是两人携眼窗外。当回过头时,忽见桌上的绣图上,刚才的两只黄雀已动情而下,落在绣好的兰花之上,不动了。趋之,仍不动。主人的卧室杨鸿斌故居里,有梳妆台、碧砂床、太师椅、西式花架、中式茶几等,都已尘蒙。唯有墙上的这幅绣品色香味俱全。木框里,几撇兰花倚石,石片的凹凸感也是真实的。兰花绣出的兰气依然有香。兰色由下而上。一边的空白处,两只展翅的黄雀眼跟着你转呢。下方,还有一只什么动物,头朝上,模糊了。但落款的字迹仍清晰可见。现在,绣图上的这两只黄雀就是用真实羽毛制成的,造型还保留着主人初时的情感与慷慨。一切尽显慈善。慈,意为慈祥。善,意为善举。这正是杨鸿斌人生中的最主要词汇,有仁慈之心,才有善意之举。虎留皮,雁留声,人留名,杨鸿斌一生行善好施,常行义举,日积月累,慈善事业堆积如山。所以,百姓记住了他,历史记住了他,台江记住了他。如今他的子孙均学业有成,虽身居海外,仍时刻关注着当年祖辈创立的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