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中国学人的民族身份焦虑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所由何来,我们有必要来谈谈全球化。
目前国内外学界流行的全球化定义很多,我们暂取两个加以观照。安东尼·吉登斯将全球化视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即此地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反之亦然”。[22]威廉·赫尔德则认为,“全球化指的是社会交往的洲际流动和模式在规模上的扩大、在广度上的增加、在速度上的递增,以及影响力的深入。它指的是人类组织在规模上的变化或变革,这些组织把相距遥远的社会联结起来,并扩大了权力关系在世界各地区和各大洲的影响。”[23]两个定义大同小异,都将“全球化”看作世界各地相互关联空前加强的表现。
作为一个术语,“全球化”的历史很短,[24]但是作为一种现象,它的起始至少要追溯到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在资本扩张热望的驱动下,各民族之间原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壁垒被逐一打破,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5]“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6]
这段经典描述对我们理解“全球化”的起始进程不无裨益:正是资产阶级追逐利润的需要才促成了世界市场的诞生,加强了各民族和各地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这种联系和依赖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体现在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方面。从根本上说,“全球化”只是西方资产阶级单向推行的进程,其他民族和地方只是被动卷入而已。时至今日,市场经济体系在全球所取得的优势使它在世界上获得了更大幅度的蔓延。但是,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仍然只不过是西方跨国资本直接横亘在它们面前的一个事实,不管它们从中得益,还是从中受害,它都会经由强权政治的压力、金融资本的诱惑和现代传媒的输送,冷酷而顽强的进入它们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阿里夫·德里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化作为一种话语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对它的最热情的宣传是来自旧的权力中心,尤其是来自美国,因而实际上更加剧了对霸权企图的怀疑”[27]。中国也有学者指出,在西方跨国资本的操控下,“当代的全球化是不公正、不平衡的全球化”[28],尽管“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但是“她至今仍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配角”[29]。“随着跨国资本的发展,文化也将进入跨国化的过程,形成所谓的全球文化;也可以说跨国资本主义使各种文化更加接近,通过传媒互相交流、渗透乃至融合,改变各种文化原有的特点”[30]。但是,在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文化同样无法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国为最)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媒技术为依托,源源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所谓的先进文化,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和言说方式遭受着强烈的冲击和侵蚀。
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尚因为给第三世界带来了一些发展机遇而被有限度的接受,那么文化全球化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脱色处理‘”[31]则使第三世界感到无法容忍,因为在许多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看来,“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32],为了捍卫自己的民族身份,他们对全球化中的西方文化霸权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尖锐的批判:“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同化世界各地的本土文化……其中之关键就是形象入侵。在许多国家(如同我的祖国)的历史上,我们第一次看到西方或北方的文化同化为一个牢固又散发着诱惑力的他者形象。那是一个自由的形象,一个资本的形象,一个充满物质与性诱惑的市场形象。”[33]“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霸权的一个组成部分。”[34]“美国人自觉不自觉地要把他们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甚至宗教强加于世界其他地区。这是我们要警惕的。”[35]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不仅没有达到世界文化一体化的预期目标,反而激发了其他国家的民族情结和民族意识,使之生发出一种抵制文化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为了抵制文化全球化,避免被西方文化吞并或同化,亚非国家纷纷努力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将弘扬民族文化视为消解西方文化中心地位的利器。具体到我国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与80年代的西化倾向迥异的“国学热”思潮,其核心是反思激进主义,强调民族本位。“对于国学的倡导者来说,中华文化几乎包含了人类精神文明一切精华的源泉……只有中华文化方能克服西方文明固有的缺点,因此,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36]这种对“国学”的推崇,与其说是基于对中国古老传统的热爱之情,不如说是出于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反抗之心。在这种大背景下,尽管“失语症”口号经不起仔细推敲,尽管“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本身就潜藏着困境,但是,仅仅其中所体现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本位意识就足以使众多知识分子引为知音,为之激动不已。
由此可见,“失语症”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运动的轰动效应都是特殊时代背景和特殊学人心态的产物,并不是学界进行深入学理思考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作为历史事件的研究价值也许会远远大于对文论学科的实际建设效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不可能完全排除具体历史语境下的价值判断,但若是完全囿于价值判断,则有可能以情绪化的反应替代真正的学理思考,十余年后的今天,也许已经到了我们冷静审视“失语症”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轰动效应的历史动因,重新思考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时候了。
注释
[1][10][11]钱中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开幕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2]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的未来[J].东方丛刊,2006(1).
[3]转引自叶维廉.中国诗学[M].第103页,三联书店,1992.
[4]吕本中.童蒙训[Z].见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C].下卷第59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
[5]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M].第27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6][8]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第12页,第2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祖保泉.司空图诗品解说[M].第57页,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
[9]叶朗.中国美学史[M].第4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2][13][19]李春青.在审美和意识形态之间[M].第302页,第271页,第26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曹顺庆.文论失语和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
[15]曹顺庆、李思屈.再论重建中国文学理论话语[J].文学评论,1997(4).
[16]顾祖钊.略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J].人文杂志,1997(2).
[17]王钦峰.论处于全球化外围的文学与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2(1).
[18]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
[20]李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C]第10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1]俞可平.全球化:中国学者的争论[Z].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C].第297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1][32]章敬平.文化:失落的身份证[Z].俞可平主编.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C].第256页,第257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2][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第56-57页,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23][英]威廉·赫尔德和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第1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4]根据威廉·赫尔德和安东尼·麦克格鲁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第2页中的论述:“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全球化‘一词才在学术界广泛流行起来。”程光泉主编《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第2页亦有论述:“1985年,经济学家T·莱维提出了’全球化‘一词”。两者说法不同,但都说明“全球化”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25][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第255页,第2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7][美]阿里夫·德里克.全球性的形成与激进政见[Z].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C].第2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8][29]蔡拓.中国全球化的选择与对策[Z].李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C].第299页,第295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0]王逢振.全球化、文化认同和民族主义[Z].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C].第93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3]谢里夫·海塔塔.美元化、解体和上帝[Z].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三好将夫.全球化的文化[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4]田德文.西方文化霸权与冷战后的国际关系[Z].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C].第14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5]刘锡城.全球化与文化研究[J].理论与创作,2002(4).
[36]俞可平.全球化:美国化和西方化,还是中国化和现代化[Z].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C].第15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