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读书很好:一本真正读懂香港的书
1167500000010

第10章 董启章

董启章董启章

作者简介

1967年生于香港,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硕士,专职写作、兼职教学。1992年开始发表文章,以小说创作“V城”故事,实则是一名香港城市书写者。董启章早期作品多以校园为主题,如突破出版的《纪念册》、《家课册》、《练习簿》等书;近期作品则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探讨城市、时间、历史、性别主义等抽象概念,引发读者重新思考。如《安卓珍尼》、《双身》、《V城繁胜录》、《地图集》、《衣鱼简史》、《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时间繁史•哑瓷之光》等。作品中常以他虚构的“V城”作为背景,实则上“V城”说的便是香港。

董启章作品多次获港、台两地的文学奖项肯定。1994年凭《安卓珍尼》及《少年神农》分别获得“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中篇首奖及文学短篇推荐奖,1995年以《双身》获“联合文学奖”长篇小说特别奖,1996年的《小冬校园》获“第四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儿童文学组推荐奖,1997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香港艺术发展奖文学新秀奖”。

2005年及2007年,董启章分别推出长篇小说“自然史三部曲”的首一、二部——《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及《时间繁史•哑瓷之光》共达一百万字。两书分别于2006年及2008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举办的第一届及第二届“红楼梦奖”决审团奖。《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一书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文十大好书”,又被《中国时报》评为“十大好书”,亦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2009年,董启章获“香港艺术发展奖”颁授“年度最佳艺术家奖”。而其作品《小冬校园》、《体育时期》及《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曾被改编为舞台剧。

村上春树《1Q84》:

继续寻找自我

邝:为什么村上春树的新书取名《1Q84》?

董:大家都知道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的《1984》讲的是极权国家的情况,而村上春树书中写的1984年,在日本没有极权主义,但他用来探讨在日本一个常见现象,就是一些邪教,如奥姆真理教。这本书就是关于这类题材。“1Q84”有一种暗喻,书中女主角在一个特殊情况下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空,村上春树称这个时空为“1Q84”。

邝:这本书的叙述手法以村上春树最擅长的双线发展进行。这种双线进行的关系有没有什么代表性?

董:表面上看到的是双线进行,看下去就会发现原来两位主角在中学时代已经认识,是同班同学。年轻男子是作家,而女主角青豆是健身教练,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杀手。他们在中学时代不算是谈过恋爱,两人也没什么交谈,但却在对方心中各自留下深刻印象。自此以后大家没有再碰面,但是在小说描述中,大家在长大后仍然记挂对方。随着小说发展,两个人在某个时刻差一点儿又可以再相会。

邝:很多读者基于村上春树对生活细节的种种狂想,而视他为偶像。当他的视线转投在历史与现实上的时候,究竟是好事还是遗憾?

董:我觉得是好事。其实村上春树并没有放弃他的生活细节。这次作品可以说是一种突破,他在他以前的风格底下,就是对很多生活细节、日常的行为仍有很多描写,但是他丰富了这次的主要人物,也将背景写得较实在了。

邝:大江健三郎是近年取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虽然他跟村上春树的文风很不同,但二人的作品中同样有关于宗教狂热的部分。如果我们要去比较大江健三郎的《燃烧的绿树》与《1Q84》,你觉得两位作家有没有共通点?

董:我觉得大江健三郎一向对社会的题材都很关注,而村上春树是最近才出现这个元素。如果比较起来,我会觉得村上春树处理这种题材是从侧面或作为背景去写,整本书最关心的始终还是一个自我,比较内在的东西,例如“人的情感”、“爱是什么”、“自我想象力是什么”这类东西。但大江健三郎就落实到一个社会文化的层次,去处理这种题材。

董启章作品列表

《纪念册》,突破,1995

《小冬校园》,突破,1995

《家课册》,突破,1996

《安卓珍尼》,台湾联合文学,1996

《说书人》,香江,1996

《讲话文章——访问、阅读十位香港作家》,三人出版,1996

《讲话文章II——香港青年作家访谈与评介》,三人出版,1997

《地图集》,台湾联合文学,1997

《双身》,台湾联经,1997

《名字的玫瑰》,普普工作坊,1997

《同代人》,三人出版,1998

《V城繁胜录》,香港艺术中心,1998

《TheCatalog》,三人出版,1999

《贝贝的文字冒险——植物咒语的奥秘》,进一步,2000

《成长的记忆》,(深圳)海天,2000

《衣鱼简史》,台湾联合文学,2002

《第一千零二夜——说故事的故事》,突破,2003

《练习簿》,突破,2003

《体育时期》,蚁窝出版,2003;台湾高谈文化,2004

《东京•丰饶之海•奥多摩》,台湾高谈文化,2004

《对角艺术》,台湾高谈文化,2005

《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台湾麦田,2005

《时间繁史•哑瓷之光》,台湾麦田,2007

《致同代人》,明报月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