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环境艺术纵横谈
11674200000009

第9章 传统篇(3)

台基:大型古建筑的底座,以承托建筑物,是建筑外观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基四角有角柱石,其上往往有角兽,周围的台墙有格身板柱。台基阶梯两侧三角形基墙名叫“象眼”。台基上多有纹样雕饰。其花纹有蕙草、海石榴花、莲荷花、牡丹花以及化生等内容,多半为缠枝纹样。

天花板:俗称顶棚。古建筑的顶棚多为“平棋”装饰,即以平木条构成方格棋盘状,上面绘以各种图案。

藻井:古建筑顶棚正中的一种装饰手法。有圆形、方形、多边形,多为凹面雕刻、彩绘。

挂落:古建筑的檐枋下的装饰构件。置于柱与枋交接处,垂下的边缘有方、圆、八角等形式。常以透雕手法雕成精美的雕花板。在室内的挂落叫“挂落飞罩”或简称“罩”,用以划分室内空间,并加强建筑物的豪华气氛。挂落飞罩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圆光罩、炕罩、落地罩。

八彩绘艺术

彩绘是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又是保护木作构件的防腐手段。秦汉多绘龙纹、云纹、锦纹。南北朝时期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多用卷草、莲瓣、宝珠、曲水、万字等纹饰。宋代《营造法式》中有九种彩绘制度。元代有旋子彩画。

明清有十分完备的旋子彩画,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彩画制度之一。清代彩画有三大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的图案要求谨严。苏式彩画题材比较自由,图案纹样变化较多。

梁枋彩画:各时代风格不同。唐代多为红土刷饰绘七朱八白;宋、辽多绘几何图案,或飞天、云纹。宋《营造法式》规定,梁两端绘“角叶”,梁中部绘各种花卉、几何纹。金元沿袭此制,但“角叶”加长了。元代旋子彩画的藻头,多为旋花,并已出现“箍头”装饰手法。明代旋子彩画已为固定形制。藻头、箍头与枋心规定有一定比例。明末枋心的长度为梁长的三分之一。清代将这些比例定为规则。

柱子彩画:各代绘制风格有别。唐宋时期的柱头,柱中多绘束莲、卷草。元以后多为油饰。明代的重要建筑或伊斯兰教堂的柱子,多绘莲纹或沥粉贴金。清代多为蟠龙。另有雕刻装饰柱,如宋代晋祠圣母殿有雕龙木柱,清代有雕龙石柱。

斗拱彩画:唐代拱头绘白色燕尾。宋代有三种基本形式:满绘花纹、青绿叠晕、朱土刷饰。元代青绿叠晕的绘法较多。明清多为青绿刷饰。

动物类有坐龙(团龙的一种形式)、鸾凤、狮子、鸳鸯、孔雀、仙鹤、鹦鹉、獬豸、练鹊、山鸡、天鹅、华鸭、麒麟、狻猊(传说中的猛兽)、天马(有翼之马)、海马、仙鹿、羚羊、犀牛、象、熊等等。

九瓦当艺术

瓦当是古代建筑屋顶瓦垄末端的瓦,因为它起着阻挡瓦垄下滑的作用,故称瓦当。瓦当最早起于何时?考古工作者在洛阳王城、侯马晋城、临淄齐城、曲阜鲁城、邯郸赵城、易县燕城、中山王陵发现有许多瓦当,同时也出土有板瓦、筒瓦。这都是战国晚期的文物。关于记载瓦的文字早于此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八年)有“盟于瓦屋”的记述。

瓦当之名也是瓦当铭文中固有的词。有铭文为“都司空瓦”、“兰池宫当”。“瓦当”就是此两块瓦文最末一字的合称。

瓦当上的文字别有特色,形成文字史上的“瓦当文”。瓦当文字体多为小篆,并根据瓦当的形式而随势屈曲,构成雄健之姿,为历代书法家称赞。瓦当文以极简练的文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不仅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考古价值。

从瓦当文不同时代的衍变中可以看出秦汉文字的一斑,秦代通行小篆,晚期隶书流行。

瓦当的图案纹样有动物、植物、几何纹样。战国半圆画像瓦当,以树纹为多,善于利用“以一当十”的艺术手法。例如只画一片树叶,便使人感到如同一株树形。动物纹样和常见的汉画像砖的动物相似,具有概括、简练、富有动势等特点。动物形象以侧视造型为主,强调神情,其中双马、鹿纹、凤纹、虎纹、豹纹、雉鸟等,都各具妙姿,或奔、或腾、或静卧、或追逐,妙趣横生。各种动物的个性都得到恰当的表现,虎的猛烈,鹿的灵巧,鸟的轻捷,马的豪放,皆形神兼备,尤其是虎纹、鹿纹更为出色,在有限的圆形空间里恰到好处地安排了头、尾、身躯的姿态。

瓦当中动物形象的图案化,也是成功的,四鹿瓦当中的四鹿,围绕一圆心旋转如飞。这种艺术形式在汉以后佛教艺术的飞天藻井图案中大量出现,其中有无承继关系,是很值得探讨的。

瓦当中的几何纹有山字纹、曲折纹、云纹等。这些纹样多出自对封建礼仪的崇尚。

十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举例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广,由于各地气候的不同,房屋的结构和布局也各不相同。南方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房屋采用井干式木结构,如傣族的房屋下部是架空的干阑式建筑。

西藏、新疆等地流行密梁平顶结构。

由于历史文化交流的影响,民族地区的重要建筑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汉族传统建筑的因素。

神奇的布达拉宫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后,即“别建宫室,以居公主”,而且“为公主建一城以夸后世”。于是在红山(即布达拉山)上修建了九百九十九间房子,连同山顶红楼共一千间。雄伟的宫堡耸立在拉萨河谷中心突起的红山上,显得十分宏伟壮观。松赞干布时期修建的布达拉宫未能完全保存下来。

现在的布达拉宫早期建筑有曲结竹普和帕巴拉康,曲结竹普是个岩洞式的佛堂,原修在红山之巅。

布达拉宫的其他殿宇为17世纪所建。达赖五世于1645年动工重建布达拉宫,1653年白宫已基本竣工,达赖五世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白宫为达赖起居殿。白宫下边有一个1600平方米的广场,每逢喜庆节日,在这里举行跳神等宗教活动。

由德阳厦西扶梯而上,经过曲折的走廊、楼梯,便是白宫最大的宫殿措厦(东大殿),清朝驻藏大臣常在这里为达赖主持坐床、亲政大典等仪式。从这里再上三楼即到白宫顶层,达赖常住的两套寝宫就修建在这里,由于日光终天普照,故而称其为日光殿。

布达拉宫的红宫主体建筑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萨松南杰是红宫的最高宫殿,殿内供有乾隆皇帝的画像和汉藏满蒙四种文字的皇帝牌位,达赖每逢新年就到这里朝拜,表示达赖与皇帝的臣属关系。

布达拉宫整个建筑群依据山的天然形状蜿蜒修至山顶,主楼13层,高110余米。殿宇重叠,巍峨耸峙,金碧辉煌。红宫居于白宫之中,红白相映,独具风格。

华美的景真八角亭

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的景真山上的八角亭,结构别致,风格独特,驰名中外。它建于1701年(傣历1063年,清康熙四十年),当时为这一地区佛爷议事所用。新中国成立后列为地方重点保护文物。

亭身坐落在三米高的基座上,亭身外表有32个角。亭内的24面墙都有用金粉银粉画成的兽形图案。室内面积可容百余人。亭身以上的八角顶,由四根长达八米的粗大柱子直竖在16根交叉的大梁上,从这四根柱子上又引申出80根小梁,组成80个由琉璃瓦盖成的屋脊,分八个方向,像鱼鳞一样层层覆盖。每个屋脊上装有三个像火鸡形象(傣族人叫“哦”)的陶制涂釉动物。最下面的八个屋脊最大,脊背上竖有小宝塔,屋檐下系有铜铃。亭尖由一根长达两米的钢筋制成,上有金银装饰品。整个亭子,像一朵四瓣莲花,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

八角亭独特的结构和艺术造型,体现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亭高15.42米,宽8.6米,墙面内外抹浅红色泥皮,镶各种彩色玻璃,用金、银粉印出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图案。整个建筑玲珑华丽,是傣族佛教建筑艺术精品。

塔形侗寨鼓楼

在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天柱等县侗族聚居的村寨,由于侗家历来是同姓聚居,一寨一姓建楼一座,一寨有多姓,则建楼多座。所以鼓楼就成了族姓的形象标志。

侗寨鼓楼是一种宝塔形建筑,以杉木为材料,不施一钉一铆,一律采取榫卯结构,牢固而又谨严。第一层为正方形,高出地平线约2~3米,以上各层为多角形,并有飞檐。顶部中央多安琉璃葫芦,脊棱缓缓翻卷成翘角。顶楼常悬“款鼓”。黎平县肇兴纪堂鼓楼、从江县停洞增冲鼓楼,建于清代中叶,气势雄伟,显示了侗族建筑工匠的才能。

马胖鼓楼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5公里处,形似宝塔,高12米,宽11米,9层飞檐,层层相叠,檐下绘有民族图案。楼内有4根大柱,其围二人合抱。正厅板壁绘美丽侗乡风光。整座建筑全用杉木安榫接合,结构严密,气魄雄伟。马胖鼓楼是广西侗族地区最大并最有代表性的一座鼓楼,此楼对研究侗族社会生活和建筑艺术都有重要意义。

别具一格的程阳风雨桥

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0公里处的风雨桥,建于1916年,桥长76米,宽3.4米,高10.6米。全桥有五座青石桥墩,上面建有五座楼阁,各不相同,五楼阁连接起来构成一条长廊式的走道,即桥面。故整个桥就是长廊,廊道两侧设有长凳,以供行人避雨和休息。楼阁和廊檐绘有精美的侗族图案,富有民族色彩,整个桥用大木凿榫接合,大小木条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精密,形式优美,雄伟壮观。

风雨桥是侗族文化在建筑工艺上的体现,反映了侗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的高度水平。

十一中国宗教建筑的装饰艺术

我国宗教建筑物的类型很多,其中有些是我国传统的建筑,有些则受外国建筑的影响。

佛寺、道观、坛祠举要

汉族聚居地区的佛寺、道观、坛祠基本上是汉族传统建筑布局和装饰。

唐代建筑佛光寺是五台山“十大寺”之一。五台山是唐代佛教华严宗的重要基地。此寺位于五台山向西的山坡上,故主要轴线采取了东西向。全寺分三个平台,第一平台较宽阔,北面是文殊殿(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建),对面的南殿(观音殿已毁)第二平台是近代建筑;后面是第三平台,上建佛光寺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殿宽七间,进深四间,庑殿顶,殿内尚存唐代塑像和题字。

佛光寺在创造佛殿建筑艺术方面,表现了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内部木结构安排合理,组成有主有从的若干空间,使人感到高耸而不空旷。

大殿的外貌,下面有低矮的台基,立面每间比例近于方形,正脊屋顶、鸱尾和殿身各间构成和谐的比例。屋檐和缓的起翘,加上鸱尾造型的遒劲,使整个大殿造型呈现出庄重稳定的形象。

斗拱与柱高的比例是1∶2,斗拱出挑四翘,整个屋檐挑出近4米,相当于檐口至台基面高度的二分之一,所以使人感到斗拱非常宏大。因为屋顶有和缓的坡度,站在殿前看不见屋顶面,一排斗拱呈现在人们面前。它在构图上就起着重要作用,这种比例关系,表现出唐代建筑的稳健雄丽的风格。

宋代以后的建筑,柱身加高了,斗拱的比例相对缩小了,所以从外观上看与唐朝建筑有明显的区别。

晋祠圣母庙(山西太原市)是一处具有园林风味的祠庙建筑,建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沿建筑群纵轴线,建有石桥、铁狮子、金人台、献殿、飞梁、圣母殿等建筑物。殿南宽七间,东西深六间,为重檐歇山顶,四周围廊。外檐出挑很宽,但斗拱小了些,显得比唐代轻巧秀丽。献殿是金代建筑(1168年),为三开间的歇山小殿,整个结构显得玲珑而稳定。前面铁铸镇水金人四个(其中两个是宋绍兴四年的原物)。铁狮子一对,刻有宋政和八年的铭文。在两殿之间有“鱼沼飞梁”。此建筑是在水中立石柱,架以木构斗拱,上面跨以十字形的石桥,下为鱼沼,这种形式国内尚无二例。

殿内的圣母(周代叔虞母邑姜)和四十四尊宫女、女官的塑像,是宋代雕塑作品中精美的佳品。每个人物的神情意态都很生动优美。通过塑像微妙的眼神口角表情,可以看到不同的性格、思想感情,有如微笑言谈之间。塑像比例适度,姿态自然,衣纹流畅,都是宫廷仕女打扮,衣纹之间显出轻柔的质感。

北京天坛是明清皇帝祭天、祈祷丰年的地方,系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时所建,现在的规模是明嘉靖九年(1530年)形成的。天坛的围墙平面图接近正方,因为附会“天圆地方”之说,北面两角为圆形,南面则为直角。

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在内围墙里沿南北轴线,南部有祭天的圜丘及有关建筑;北部以祈年殿为主体,并有若干附属建筑;内围墙西门内南侧是皇帝祭祀前斋宿的宫殿--斋宫,外围墙西门以内建有祭祀用的饲养牲畜的处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

在主体建筑祈年殿和圜丘之间筑有长达400米、宽30米、高出地面四米的砖砌大甬道--丹陛桥。

圜丘是一个白石砌成的三层圆形台子,是皇帝每年冬至这一天祭天的地方。这组建筑造型简单庄严而开朗。

皇穹宇内平时供奉“昊天上帝”的牌位。昊天上帝系道教天神名“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

祭祀时牌位移到圜丘上,皇穹宇是一座单檐的圆形小殿,饰以蓝瓦、金顶和朱红的门窗、柱,建立在洁白单层须弥座石基上。内部的梁、柱、藻井和外面的装修及基座石刻都十分精细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