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的智慧
11666600000025

第25章 告子上(2)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①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②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③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④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⑤我与?乡⑥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①辟:同“避”。

②豆:古代盛羹汤的器具。

③呼尔:轻轻地呼喝。

④蹴(cù)尔:以脚践踏。

⑤得:通“德”,这里指以我为德,即感激的意思。

⑥乡:同“向”,向来,一向,从前。

【评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两难选择。

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

小而言之,想读书又想打麻将;想工作又想休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难,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得兼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生于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似乎已没有生与义,生命与爱情与自由的不可得兼了,这是幸事。不过,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洪流,义与利的两难选择却常悬在我们的面前了利,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什么而取什么呢?

至于孟子所说“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则是所谓“不吃嗟来之食”的问题。这有《礼记·檀弓下》的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齐国遭到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饥民。一个人饥饿不堪地走过来了,黔敖连忙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冲那人喊道:“嗟!来食!”那人瞪着眼睛对黔敖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再三向他道歉,那人仍然坚决不吃,直到饿死。

其穷棒子精神如此!因为——

“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这算不算是“舍生而取义”呢?

【原文】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①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注释】

①放:放任,失去。

【评析】

现代人寻找失去的灵魂。

这是二十世纪文学、艺术、哲学所津津乐道的主题之一。

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就已呼声在前,要求我们寻找自己失去的灵魂(本心)——仁爱之心、正义之道了。时过境迁,孟子的呼唤与我们今天文学、艺术、哲学的现代追求还有没有相通之处?他的呼声还能不能响越百代,发聋振聩于当代国人呢?

【原文】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②也。”

【注释】

①信:同“伸”。

②不知类: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评析】

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者、卫道者。我们在孟子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着这个主题。

忧指忘心,当然是不知轻重,舍本逐末。究其原因,则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法);心不若人,抽象无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

二方面,指不若人,标准清清楚楚,无可辩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甚至可以做到自欺欺人。

因此,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又有何秦楚之路可去呢?

【原文】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①,养其樲棘②,则为贱场师焉。养其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③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④为尺寸之肤哉?”

【注释】

①梧:梧桐;槚(jiǎ):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

②樲(èr):酸枣;棘:荆棘。

③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

④适:通“啻”(chì),仅仅,只。

【评析】

那丢掉的“大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呢?孟子在这里没有明说。不过,从他在其他地方所说的来看,我们知道,那就是“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滕文公上》)的“教”,也就是孔子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用心”。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饮食之人”就是“近于禽兽”的人了。

赵岐注《孟子》说:“只晓得吃喝的人之所以受到人们鄙视,是因为他保养口腹而失去道德。如果他不失道德,保养口腹也没有什么不好。因此,一个人吃喝不仅仅是为了长一身细皮肥肉也是为了培养仁义道德啊!”

对我们来说,对于“细皮”的护养已到了登峰造极的时代,不仅自己全心护养,而且还借助于美容师和不断“新登场”的千奇百怪的美容护肤霜。

对“细皮”的追求已如此,而肥肉却是谁都不愿意多长的了。可是,既不愿意长肥肉,又舍不得口腹之乐,于是便有减肥精、减肥茶、减肥霜、减肥操大行其道了。这才真正是“难矣哉!”

与其减肥,不如“养大”,不如有所“用心”。

【原文】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②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注释】

①钧:同“均”。

②我:泛指人类。

【评析】

以上这一章正好可以作为上一章的补充。上一章是从否定的方面表达了“养小失大”的害处,这一章则从正面来说怎样树立“大”的问题。而且,所谓“大”“小”也很清楚了;“心”是体之大者,也是体之贵者;其他器官如眼睛、耳朵等都只是体之小者,体之贱者。所以要树立心的统帅效果,只要心的统帅作用建立起来,其他感官也就不会被外物所蒙蔽而误入歧途了。

单从本章来看,其中最突出的仍然是对心的关注,所谓“心之官则思”成为了后世的名言,“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更是强调了思考对人的重要性。联系到本篇所记载孟子对于人与动物区别的一系列论述来看,这里所说的“此天之所与我者”实际上正是用“心之官则思”这一人类所独有的特点来划分人与动物界限,弘扬心灵的思考对于人类具有的深刻意义。

本章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心与耳目等感官的关系。耳目等感官由于不会思考,所以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心由于会思考,所以不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当然,“思则得之”,思考了就会这样;“不思则不得”,如果你不思考,心也只是一种摆设,不起作用。)所以,只要“先立乎其大者”,把心树立起来了,“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其他次要的部分,比如耳目等感官就不会被外物所夺,所蒙蔽了。我们看到,这实际上已接触到所谓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问题。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孟子的整个学说,具有非常浓厚了心理学色彩。因此,他虽然不可能提出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这些现代性的概念,但他对它们的本质有所把握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论他把“心”作为思考的器官,还是没有发现“大脑”这个新大陆,则是传统性的认识局限,不是他个人所能超越的了。实际上,作为传统性的习惯,我们今天在语言运用中也仍然把“心”作为思想器官的代名词,又何况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时代呢?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