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虚拟财富
11652100000013

第13章 时间就是金钱(1)

一、追求效率,就是追求金钱

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直有成为富翁的构想,但始终没有动手开始,而另外一个人对自己理想人生模式的构想与他相同,且抓紧时间亲自动手去做了。那么你会做出一种判断:后者是有创造欲望且容易成功的人,而前者只是有创造欲望的说者,并非有创造欲望的做者。前者因错过机会注定要失败。

出人头地的人,常常不是那些有伟大的构想和潜能的人,而是用他们的构想和潜能在做事的人。这种人实践他们的构想,而且主动利用他们的潜能。反观失败者,他们往往是行动的观察者,而不是实践者。

对自己理想的人生模式一旦有了构想,就应当脚踏实地去做。种子变成花朵,蝌蚪变成青蛙,这是大自然的现象,对于人来说,要周详地将构想化为行动,需要有持续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变通性。也就是说,需要一种真正富有创意的努力。

香港“洋参丸大王”庄文竞事业的成功,足以证明了注重效率、想做就做是成功的关键。

1974年秋,庄文竞只身从大陆到香港谋生,在工厂打过工,在药店当过学徒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在香港,靠打工是绝对不行的,为他人作嫁衣,没有前途可言,要干就得自己干。即使当个小老板,资本再少也总是为自己干,总会有发财的希望。

1976年初,他筹了1000元钱,跟一位朋友一起租了间小房,做起了药材生意。才1000多元的本钱,实在寒伧。那时候,他全靠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无人帮助,只能用这点钱起步了。幸亏前两年先后当了两个药店的学徒,对这一行业不算生疏。因此一开张就盈利,稳赚不蚀。

小本生意比较灵活,但讲求效率,时间就是金钱。他不贪多,不求大,赚多赚少都干。瞄准市场上哪种药材俏销,他就闻风而动,紧急购进,快速脱手。资金一出来,就赶忙盯住下一个目标。起早贪黑,四处奔波,又当老板又当学徒,一揽子事全由他包了。再苦再累,都是为自己干活,也就认了。他毕竟做上了小老板。靠天主保佑,生意兴隆,没有亏损过。到了年底,除房租工资外,万元本钱翻了十倍,本钱多了,生意发展了,他开始搞药材批发。

后来他又租下北角英皇道128号的门面,办起“四海通参茸药材鱼翅公司”,专营高档营养补身药材。

七十年代后期,随着香港经济高度发展,市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的问题考虑得很多,因此高级营养补品倍受青睐。他看准这一行情,推出中国传统的营养滋补品,如人参、鹿茸、鱼翅、海参等等,来吸引顾客。请了3个伙计,帮忙照顾生意。他自己事必躬亲,动脑动手。白天忙着四处推销,游说,晚上在灯下加工鱼翅,分检洋参,包装药材,以备次日出售。吃在药店,睡在药店,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眼睛一睁就想着生意经,翻下床就干活,浑身都是劲,从不知疲劳。

靠着朋友的帮助,顾客的照顾,自己的勤勉,“四海通参茸药材鱼翅公司”的生意日益兴隆,经商才一年多,他的财产激增10多倍,达到6位数。他终于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小老板。

1979年7月1日,他在湾仔庄士敦道151号找了一个气派的门面,在繁华闹市挂出“四海通国产参茸药材公司”的霓虹灯大招牌。开张庆典过后,他背上了四十多万元债务。他想,做生意就是钱生钱,利滚利,本大利大,借的钱多,意味着赚的钱也可能多。

一段时间,他老是失眠,怎么也睡不着。他老在想,就这么搞零售业,赚钱毕竟很有限。真正的亿万富翁都不是专做零售发家的,而是实业贸易并举,以实业为基础。但是目前不能办大企业,能不能就药材方面想些点子,拿出独家产品,打向世界,占领市场,一枝独秀?

庄文竞透过五光十色的香港市场,发现了全世界中国人都喜欢中成药。如果能制作质高价廉的中成药投放市场,并使之形成拳头产品,这将对人类保健事业作出贡献。这时他想到了洋参的加工,兴奋得“啊”一声从床上跳起来。在中国传统的滋补品中,参类占极重要地位。人们食用洋参一般通过敦、煮、煲、煎等方法,比较麻烦。如果有办法将洋参加工,做成随身携带,方便易食的洋参丸,就可打破时空限制,为洋参的销售开辟一个新天地。他比较熟悉药材加工这一行,采用秘方制作,既不破坏洋参的营养成分,又便于携带食用,销路肯定好。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1979年7月,他到朋友的药厂加工出2000盒洋参丸,取名“一洲洋参丸”,投入市场。

在他的努力下,一洲洋参丸销量日趋上升,以致供不应求。

小生产线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须换成大生产线,机械化生产,登记专利,才有前途。于是,他又租下一间工厂,买了一条生产线,机器从国外进口,两班生产,日产2万盒一洲洋参丸,经济效益大增。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一洲洋参丸的名声传遍海内外,可以说饮誉全球。特别是在港澳、东南亚和内地,有着良好的市场。随着市场需求量进一步扩大,他又陆续买下两条生产线。这样,他在香港的厂房里,有了三条生产线在日夜工作。源源不断的一洲洋参丸,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他终于获得了“一洲洋参丸大王”的美誉。

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模式都有构想,但是很多人在实践构想的过程中都心存疑虑。有勇气相信自己的构想,而且又能正视疑虑并能马上行动的人,是比较开放而具有弹性和创造性的人,如庄文竞这类人成功的机会就会多。

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世界发明家研讨会的主席福勒也曾说过:“得到一个发明的好构想,正如怀孕一样容易,而实行构想却像生孩子而须加以适当教养一样的困难。”前者的话说明人类常常有灵感似的构想,但大部分有创造力的天才都消失无踪了,因为他们富有创造性的构想,像落叶一样离枝而腐烂。而后者的话则说明,至少在天才以下的智力程度,成功靠行动胜过于思考。换句话说,成功有赖于如何将思考化为追求效率的行动。

二、有产者的思维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的思维形式也是一样的。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也是万万不能的。”事实正是如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金钱对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钱是有益和有用的,个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对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但对真正财富创造者而言,他看重的并不是金钱,而是能够创造金钱的思维方式。钱永远是死的,而思维方式是活的,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好的思维方式能够改变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创造出不同的命运。在知识经济的今天,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懂得运用何种思维方式去赚钱。

让我们来看一下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小约翰·F·韦尔奇的思维方式,他作为一个成功的有产者的思维也许会对那些期望成功与财富的年轻人打开一扇思维的窗户。作为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小约翰·F·韦尔奇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通用电气公司。

今天的通用电气公司与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手时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目前,通用电气公司集中精力于14个不同的事业领域,其中包括航空引擎、医疗设备、工程塑料、大型设备、全国广播电视网以及金融服务等部门,所有这些事业领域都反映了韦尔奇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提出的积极进取的战略调整思路。

如今,通用电气公司事业发展的故事已经妇孺皆知。1981年,韦尔奇宣布公司把经营重点集中于三个“战略循环”——核心制造企业,如照明设备和火车机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业——并且要求公司的每一个产业都能够成为全球市场上的老大或老二。事实上,通用电气公司几乎在14个事业领域的每一个领域中都取得了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1988年,全公司300,000雇员创造了超过500亿美元的收入以及34亿美元的净利润。

通用电气公司的战略调整于1986年基本成形。紧接着,韦尔奇开始着手于发起一项更具挑战性的运动:建立可再生的“人类引擎”以激发通用电气公司庞大的“企业引擎”。

韦尔奇的计划有两个核心目标。第一,他亲自着手推动了一个波及全公司的浪潮,来发现和取缔无生产力的工作,以便使通用电气的员工重新焕发活力。韦尔奇强烈地认为,在一家极其乏味的公司中,希望员工在更宽松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已经形成标准程序的工作——如填制报告、回顾、展望以及预算等——既不现实,也无意义。相反,他致力于建立这样的程序,既加快决策循环速度、促进组织内的信息流动,提供迅速而有效的反馈,以及按照开放、坦率和自信等素质评价管理人员并给予相应的回报。

第二个目标更为重要,韦尔奇正在引导人们改变对通用电气公司的态度,用他的话说就是力争释放出组织每一阶层的“情感能量”,同时激励员工创造性地发挥使其具有作为企业主人和自我实现的感觉。他的终极目标是建成这样一家公司,它能够享有全球规模以及多元化经营的好处,而同时又不带来官僚主义控制和等级森严的权力所引起的隐藏成本,它的管理人员也不至于眼睛盯着个人的权力和自我满足感不放。韦尔奇强调,所有这些不仅需要制度和程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需要改变人的思维。

韦尔奇认为,优秀的商业领袖能够提出一个前景展望,并对这一展望加以清晰的阐述,并且用自己的热情支持这一展望,不屈不挠地促使它的实现。然而,最为重要的是,优秀的领导者拥有开放的胸怀和性格,他们马不停蹄地在企业中走动,和人们接触,他们不局限于已有的通常的渠道,他们并不道貌岸然,他们直接和人们交往,他们把被人接受作为信条而从不厌倦于向人们讲述自己的想法。

真正的沟通需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面对面的交流,这意味着多听胜于多讲。沟通既不是录相带上的公告,也不是报纸上的声明,而是人们为了达成共识而进行的经常性的互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来了解事物的真相,并且彼此接受。这种沟通必须做到坚持不懈,这是真正考验。

无论何人若想成功都必须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有些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市场不景气、竞争加剧以及更苛刻的顾客需求时,却不可避免地会把前景估计得过于乐观。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抓住转变通常所带来的机遇。市场的变化并不可怕,相反,它是洗掉旧牌重新玩游戏的良机。坦率的经理人——商业领袖——不会为组织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脆弱性”而感到沮丧,他们将向人们坦诚事实,这对他们不会造成什么损害,因为他们知道,人们早晚会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