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北方本)
11651700000014

第14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栽培(6)

(2)选地及整地

苋菜田间杂草容易滋生,给除草和采收带来困难,栽培苋菜时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田块。

春季栽培时,常利用早春收获的蔬菜,如菠菜、青菜等作为前茬。苋菜的后茬多安排夏菜,如果等苋菜收获结束后,再种夏菜,时间太紧,影响夏菜的整地质量,而且夏菜很难做到适期定植,苋菜产量也受影响,所以生产上一般不单独栽种,而是套种在茄子、豇豆、冬瓜等生长期长的蔬菜的行间。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以先播苋菜,在预留的空行中,适时定植主作物。苋菜的收获结束期,以不影响主作物生长为原则。也可以在主作物生长后期,在行间播种夏秋季栽培的苋菜。

苋菜种子很小,整地必须精细。前作收获后浅耕,耙耱,整平后做畦,畦面要求细碎平整。

(3)播种

苋菜一般采取直播,播种量根据不同栽培季节的气温决定。早春温度低,出苗差,播种量要加大,每亩用种量约3千克;晚春播种的用种量减少到2千克左右;夏秋播种的,用种量再减少到1千克左右。

一般采用干籽撒播。播期较早时,因温度较低,出苗慢,播种前需要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装在纱布袋中,放在温水中泡三四小时,取出后去掉过多的水分,置30摄氏度左右温度下催芽,胚根露出种皮后即可播种。温度比较适宜时,如果土壤墒情好,可在均匀撒播种子后,薄薄地盖一层过筛的粪土,然后覆盖地膜保湿,子叶破土时揭去地膜;如果土壤干燥,播前在畦中先灌水,等水渗下后撒播种子,然后盖粪土,厚约0.4厘米。生产上也有采取撒播种子后镇压土壤,然后灌水的办法,其缺点是,当气候干燥时土表容易板结,影响出苗。

(4)田间管理

早春播种由于气温较低,播种后10天左右才能出苗;晚春用干种子播种的,4~5天出苗;催芽后落水播种的,2~3天苗子就可以出齐。幼苗长出2片真叶后,生长加快,进行第一次追肥;长出4~5片真叶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采收一次追一次肥。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浇水进行,宜淡不宜浓。夏季除随追肥浇水外,还应浇几次清水以降低地温。

(二)春季早熟栽培

选择耐寒力较强的红苋或彩苋品种。3~4月份在塑料大棚中直播,4~5月份开始分期分批上市。

冬前深耕22厘米左右,立茬过冬。早春解冻后耙耱保墒。

播前半个月左右,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及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翻匀耙平后做1.3~1.4米宽平畦,播前一周扣棚膜保温。

播前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落水播种。播后覆地膜增温保湿。棚内白天保持30摄氏度左右,夜间20摄氏度左右。出苗后揭去地膜,改搭小拱棚,将地膜盖在小棚上。如棚内温度仍偏低,可再加盖薄膜。后期棚温超过30摄氏度时,拆除小棚并揭开中棚两头通风降温。以后,随外温升高,逐步将中棚四周棚膜向上卷起。

幼苗2~3片真叶时,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5千克。播后45~50天,苗高10厘米左右时,开始间苗采收。以后,每隔2~3天采收一次。中间再追施一次尿素,每亩7~8千克。4~5月份开始采收,6月份结束。

(三)秋延后栽培

为了进一步提早苋菜的上市期,北方地区可于10月份在日光温室中播种,翌年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

选用红苋品种,如重庆大红袍苋菜。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播前半个月左右施腐熟圈肥,每亩3000千克及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翻匀耙平后,做1.3~1.4米宽平畦。播前1周覆盖薄膜保温。

种子经过浸种催芽后,落水播种。播种后,外界温度持续下降,温室管理以增温保温为主。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状况,可以用不同形式的多层覆盖措施。利用北方冬季光热资源较丰富的优点,尽可能使日光温室中白天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上,夜间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水肥管理参见春季早熟栽培。

播种后60~70天,苗高10厘米左右,开始问苗采收,为早春蔬菜市场增添花色品种。

五、茴香

北方地区茴香露地栽培一般为春、秋两季,但由于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产品没有一定的采收标准,结合保护地栽培,基本上可以做到周年生严。

(一)春露地栽培

3~4月份露地直播,5~6月份采收。多选用抽薹晚的小茴香品种。

前作选择冬前收获的、非伞形花科蔬菜或农作物。前作收获后深翻20~25厘米,立茬越冬。土质黏重的地区,冬季浇冻水,使土壤经过反复冻、融交替变得疏松,以利于茴香根系生长。

早春土壤解冻后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圈肥2000~3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浅耕耙耱后做1.2~1.3米宽的平畦。茴香种子发芽慢,出土力弱,畦面必须平整,土粒要细。采用落水播种法播种时,种子最好先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浸种24小时,再放在15~20摄氏度的温度下催芽,待胚根露出后播种。如果是球茎茴香,可用干种子条播,在畦内按15厘米行距开浅沟,沟深约1厘米,播后覆土,镇压,浇水。水流要小,以免将种子冲出土面。每亩播种量2.5~3.0千克。

播后7~10天出苗,幼苗生长缓慢,易滋生杂草,应及时除草。

真叶出现后开始间苗,拔除过密处弱苗,使苗距达到3厘米左右。

球茎茴香的株距保持15厘米左右。多年生栽培的,结合间苗采收,使苗距达13~15厘米见方。

幼苗期生长缓慢,不宜多浇水,一般也不需要追肥。当苗高7~8厘米,生长速度加快时,随浇水施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尿素10千克。苗高10~12厘米时,随浇水施第二次追肥,尿素用量同第一次。

苗高达到20厘米左右时,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采收方法可以采取一次连根挖收,或分次于地表以上2~3厘米处割收。一般当年割收2~3次。作为多年生栽培的,翌年春季开始收割后,每40天左右收割1次,全年收割4~5次。

(二)秋露地栽培

多选用大茴香品种及球茎茴香品种。大、小茴香于7~8月份露地直播;球茎茴香于7~8月份在露地播种育苗,9~10月份定植,10~11月份收获。

秋茴香播种正值高温干旱或高温多雨时期,栽培的关键是育好苗。播前应进行低温浸种催芽,将种子用凉水浸泡24小时,洗去黏液,置15~20摄氏度温度下催芽,胚根露出后及时播种。采取落水撒播,覆土厚约1厘米。播后畦面盖麦秸、稻草或遮阳网,以降温、保湿,防雨打。

子叶顶土时,于傍晚撤掉覆盖物并轻洒一次水,翌日上午再盖上遮阳网,傍晚再撤掉。如此管理,直至苗出齐后,完全撤除覆盖物。苗期生长缓慢,注意清除杂草。第一、第二片真叶展开以前,视天气情况,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促使根系向纵深发展。

天气转凉,苗子生长加快时,用小水勤浇,随水施尿素,每亩10千克左右。苗高20厘米左右时开始收获,可以一次整株收获,也可分次割收。

球茎茴香一般采用育苗移栽。选阴凉处做平畦当育苗床。每10平方米苗床施腐熟圈肥5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与土充分混合后,整平床面。浇足底水后,按行株距各5~6厘米切块。将经过低温浸种催芽的种子置于方块的中央,每处3~4粒,然后撒培养土,厚约1厘米。播种后的管理同前,长出5~6片真叶时定植到大田。

定植前每亩施腐熟圈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70千克,深翻耙耱后做小高垄或平畦。带土块挖苗后,按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栽苗,然后浇水。土壤墒情合适(合墒)时浅中耕保墒。缓苗后浇水,再合墒浅中耕。在此期间,要适当控制浇水,以防止苗子徒长。

叶鞘开始肥大后,对水肥的需要量逐渐增加,可随浇水每亩施尿素15千克左右。隔10天左右用0.2%~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促进球茎肥大。球茎充分肥大后,在平均最低气温降低至1~2摄氏度时一次采收。采收时拔出整株,将球茎上的根、老叶和上部的细叶柄削掉,球茎连上部嫩叶上市销售。

(三)秋延后栽培

大、小茴香于10~11月份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中直播,翌年1~2月份采收。球茎茴香于9月间播种育苗,10~11月份定植到日光温室或大棚中,翌年2~3月份采收。

大、小茴香在日光温室中栽培时,多与其他植株较高大的蔬菜套种,或在温室前沿低矮处或墙边种植。种子经浸种催芽后落水播种。播种后棚(室)内温度保持15~20摄氏度。出苗后,白天15~20摄氏度,超过23摄氏度通风降温;夜间保持10~12摄氏度。苗期少浇水或不浇水。生长加快后,随浇水施尿素,每亩10千克左右,隔15天左右再施1次尿素,用量同前。苗高10厘米以上,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期拔苗销售。

球茎茴香可采用切块育苗(方法参见秋露地栽培),或用营养钵育苗。5~6片真叶时定植到日光温室或大棚中。定植后,棚(室)内白天温度保持18~20摄氏度,夜间13~15摄氏度;缓苗后,白天15~20摄氏度,夜间10~15摄氏度。水肥管理参见秋露地栽培。翌年春节前后上市,经济效益高。

(四)春露地早熟栽培

多选用小茴香品种。2~3月份在塑料小棚或中棚中直播。4~5月份采收嫩株。采收期正值秋延后栽培收获结束以后、春露地栽培收获以前的空当。

选避风向阳地块,冬前深翻,每亩施腐熟圈肥3000千克做基肥。做宽1.2~1.3米(小棚)或1.4~1.5米(中棚)的平畦。上冻前插好拱棚支架,2~3月份盖薄膜增温,促使土壤化冻。当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5摄氏度以上时播种。撒播或按行距10厘米进行宽幅条播,播幅宽5厘米。每亩播种量3千克左右。棚内温度及水肥管理参见秋延后栽培。

苗高10厘米以上,间拔采收上市。在露地春茴香上市后一次采收。

六、茼蒿

茼蒿的主要栽培季节为春、秋两季。采用多种栽培方式相配合,基本上可周年生产。

(一)春露地栽培

3~4月份露地直播,5~6月份采收。

多选用耐寒力较强、生长快、早熟的小叶茼蒿品种。3~4月份当10厘米平均土温上升到7摄氏度以上便可播种。播前3~5天用30摄氏度左右温水浸种24小时,置15~20摄氏度温度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淘洗,防止种子发霉。

土壤解冻后浅耕,耙耱保墒,做1.3~1.4米宽平畦,畦内施腐熟有机肥,每亩3000千克左右。翻匀,耙平后采用落水播种,覆土厚约1.5厘米。每亩播种量3~4千克。也可以采用开沟条播,行距8~10厘米,覆土后浇水。出苗前如表土发干,再轻浇1次水。春季温度偏低的地区可加设风障。播种后6~7天出苗。长出2片真叶后开始间苗,拔去生长过密处苗。当具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4厘米。结合间苗,拔除杂草。

出苗以后,适当控制浇水,使根系下扎,防止徒长。株高10厘米左右进入旺盛生长期,要抓紧浇水和追肥。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5千克。

株高20厘米左右时开始采收。一般采取割收,即在植株基部留2~3片叶割下,使其发生侧枝。割后加强水肥管理,可继续收割,直至抽薹现蕾前,每亩产1000~1500千克。

(二)春露地早熟栽培

2~3月份播种,4~5月份收获。

为了提早春露地栽培茼蒿的上市期,可采用小棚或中棚栽培。

播种期较春露地栽培提早20天左右。整地、播种方法相同。

播种后,如棚内温度低于10摄氏度,应在棚膜上加盖草帘。天晴时,白天揭开草帘使棚内温度上升,傍晚盖上草帘保温。出苗前不用通风。

出苗后,棚温白天保持18~20摄氏度,超过25摄氏度通风,夜间保持12~15摄氏度,适当控制浇水。2片真叶后,间苗1~2次,苗距3~4厘米。10片真叶后生长加快,结合浇水施尿素,每亩约15千克,浇水后注意通风排湿。

株高15厘米左右可一次性齐地面割收或分次收割。采收期较春露地栽培提早15~20天。

(三)秋露地栽培

8~9月份播种,10~11月份收获。

选用耐热力较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大叶茼蒿品种。整地做平畦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约4000千克做基肥。

种子用凉水浸种24小时后播种,也可在浸种后催芽播种。可采用落水撒播或开沟条播。条播时,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沟深约1.5厘米,播种后覆土浇水。如气候干燥,表土发干时,应再轻浇1次水,以免表土板结,妨碍出苗。每亩播种量2.5~3千克,密植软化时,播种量可增加到3~4千克。秋季温度适宜,适当密植,苗子生长快,可起到软化效果。

幼苗具1~2片真叶时间苗,苗距3~4厘米。间苗后结合浇水施速效性氮肥1~2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12千克。

出苗后35~40天,选大株分期分批拔收,最后一次割收。也可以分次割收,每次收割后浇水追肥,加速侧枝生长。每亩约产7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