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11650600000009

第9章 无公害肉鸡的繁殖(3)

种蛋及孵化器在每次孵化前都要进行消毒,设备、房间等在孵化后都要进行冲洗和消毒。可采用熏蒸法进行消毒,即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21克、甲醛溶液42毫升,在温度24摄氏度、湿度75%以上的条件下进行l小时密闭熏蒸,或将用量增加l倍熏蒸30分钟,然后将机门和进出气孔打开通风1小时左右,将甲醛蒸气驱除。

三、种蛋的管理

要使种蛋的质量有保证,必须将种蛋的管理工作做好,种蛋管理的好坏与种蛋的孵化率有直接关系,进而对孵化厂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种蛋管理,即种蛋的选择、种蛋的保存和种蛋的消毒。

1.种蛋的选择

母鸡配种后所产的蛋便是种蛋,主要作用是孵化雏鸡。

(1)种蛋应源于优质鸡群

种蛋应由健康高产的种鸡生产。健康高产的种鸡生产的种蛋也能有较高孵化率,就能有更加健康的幼雏孵化出。有研究表明,种鸡有越高的产蛋率,就会有越高的种蛋孵化率。但是初产母鸡在前半个月内所产的蛋小,有较低受精率,不适合作为种蛋。

(2)种蛋的品质新鲜

要求用于孵化的种蛋越新鲜越好,因为随着保存期的延长,不但会降低孵化率,也将延长孵化期,而且出壳后的雏鸡体质差。通常在室温下有1周的保存期,受精蛋有80%以上的孵化率;2周的保存期,孵化率下降到60%以下;3周保存期,孵化率小于30%;保存期多于4周,则几乎不会有小鸡孵出。

(3)种蛋表面清洁卫生、无裂痕

种蛋要清洁卫生、没有裂痕。若种蛋被污染,不仅会将气孔堵塞,而且细菌容易侵入,造成种蛋腐败变质或死胎。挑选种蛋时,可用转蛋、碰蛋法或照蛋透视法将裂纹蛋挑出。

(4)种蛋的形状及大小合适

种蛋一般为椭圆形,较好的蛋形指数在1.30~1.35。畸形蛋会对孵化率造成影响,如两头尖、过长、过圆、扁形、腰凸等都应剔除。蛋重应符合本品种要求,种蛋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孵化率造成影响。

(5)蛋壳的结构正常

通常较好的种蛋壳厚为0.22~0.34毫米。蛋壳过厚的“钢皮蛋冶,雏鸡在出雏时因破壳困难而闷死;蛋壳过薄或表面粗糙的“沙皮蛋冶,容易在孵化过程中破裂,而且容易因缺钙而造成雏鸡死亡。

2.种蛋的保存

(1)温度

23.9摄氏度是鸡胚发育的临界温度,超过此温度鸡胚就会开始发育,而温度过低则因鸡胚的代谢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较快地死亡。因此,种蛋不能在过低温度下保存,若低于1摄氏度,就会降低孵化率;低于0摄氏度就会因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13~18摄氏度是种蛋保存的最适宜温度。保存时间较长时可取下限温度,保存时间较短时可取上限温度。

(2)湿度

为避免种蛋过分蒸发水分,种蛋蛋库的湿度必须要提高。通常70%~80%是蛋库应该保持的相对湿度。种蛋保存期内每天需将蛋翻1~2次,以避免胚胎和壳膜粘连。

(3)种蛋蛋库

为使种蛋保存所需的温度、湿度有保证,要求有专门的种蛋储存库,要具备清洁卫生、隔热性能好、避免阳光直射和穿堂风吹到种蛋、杜绝蚊蝇和老鼠的条件。

(4)保存时间

如果有良好的保存条件,种蛋有不到2周的保存期,孵化率会有很少下降,2周以上的保存期孵化率会下降得很明显,且会增加弱雏率,所以种蛋最好不要有超过两周的保存时间。如果蛋库不能控温,在夏季保存时间最好在5天之内,冬季不宜超过10天,春、秋季不宜超过7天。

3.种蛋的消毒

种蛋从母体产出时容易受到排泄物的污染,进入产蛋箱时垫料又会被进一步污染,所以必须在保存前和孵化前对种蛋各进行一次消毒。种蛋消毒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甲醛溶液熏蒸消毒法

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熏蒸20~30分钟。应该用瓦质的容器,而且要大容量,避免反应激烈而溅出。在加高锰酸钾前先加少量温水,最后加甲醛溶液,也可将甲醛溶液单独加适量水后直接加热熏蒸。

(2)氯消毒法

将种蛋浸泡在含有活性氯1.5%的漂白粉溶液中3分钟。

(3)紫外线消毒法

在离地约1米高处安装40瓦紫外线灯管辐射10~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4)新洁尔灭消毒法

直接喷洒或将种蛋在40~50摄氏度、0.1%浓度的新洁尔灭水溶液中浸泡3分钟。

四、孵化管理技术

孵化过程的管理工作对种蛋的孵化率、健雏率和育雏早期雏鸡的健康有直接影响。目前,在雏鸡孵化过程中,很多常见问题都是因孵化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给养鸡生产带来了很多损失。孵化技术能否掌握得准确是养好鸡的一个重要条件。

1.入孵位置

蛋的钝端朝上放置是正确的入孵位置。不同的入孵位置有不一样的孵化率,钝端朝上时,只有7.4%的死胎率,横放时为23.1%,倒置(锐端向上)时有高达67.1%的死胎率。

在出雏期钝端就不需要再向上放置,最好平放,便于出壳。

2.温度、湿度的调节

(1)入孵之前的准备工作

温度孵化机必须经过试机、校正温度、预热,运转正常后才能入孵。入孵前先预热种蛋,能使孵化器内温度下降的幅度减小,将蛋表凝水带走,以便入孵后能立刻对种蛋进行消毒。将种蛋在22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下放置4~10小时即可将种蛋预热。预热后码盘入孵,下午4~5点钟为入孵时间,这样可以在白天大量出雏。孵化过程中,门表温度每2小时记录1次,还应经常将胚蛋放在眼皮上测温或用手触摸胚蛋。

另外,若采用分批孵化,插放时应将新蛋孵化盘与老蛋孵化盘交错,相互调温,使孵化器内有均匀的温度。

(2)湿度孵化器观察

将干湿球温度计挂在窗内,在孵化过程中,湿度每2小时记录1次,并将相对湿度换算出。可通过对水的蒸发面积和蒸发速度的调整来实现对相对湿度的调节。

3.翻蛋

一般每天翻蛋6~8次即可。在生产中,翻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前后各倾斜45度。常结合记录温、湿度进行翻蛋,最好是每2小时1次。机器孵化一般到第18天停止翻蛋并进行移盘。也可以在孵化第14天后停止翻蛋,因为孵化第12天以后,鸡胚已有较强的自身温度调节能力,孵化第14天以后,胚胎全身已有绒毛覆盖,不翻蛋也不至于引起胚胎与壳膜粘连。

4.照蛋

照蛋是指透过光源观察鸡胚发育情况和蛋的内部品质。照蛋的主要目的是对鸡胚的发育情况有所掌握以及将无精蛋和中死蛋剔除,将种蛋孵化率和蛋盘的利用率提高。一般在孵化中照蛋2~3次。在孵化后5~6天进行第一次照蛋,称头照。这时胚胎如果正常发育,血管网鲜红,有较大扩散面积,蜘蛛状胚胎。第二次照蛋在孵化后的第10~11天进行,第10天时,除气室外整个蛋布满血管,俗称“合拢冶。在孵化后的第18~19天进行第三次照蛋。这时如果胚胎正常发育,除气室外全部被胎儿占据,尖端呈黑色。不同胚龄的胚胎发育特征口诀如下:

一日起了珠,鱼眼黄中浮;二日樱桃珠,心脏开始动;三日血管成,“蚊子冶在黄中;四日定了位,样似小蜘蛛;五日长软骨,黑眼显单珠;六日胎盘动,头躯成双珠;七日离了壳,沉入卵黄中;八日边发硬,胎在黄中浮;九日嘴爪分,头尾来回动;十日显毛管,血管合了拢;十一见硬骨,头颈腹毛生;十二毛齐全,上下颌已分;十三体躯长,气室更分明;十四蛋白少,胎雏活动慢;十五体躯长,头朝大端伸;十六气室显,绒毛盖全身;十七肺发育,小端已封门;十八口已斜,鸡雏待转身;十九见起影,已行肺呼吸;二十闻雏叫,陆续破开壳;二十一出壳,发育始结束。

5.凉蛋

孵化到17天以后,胚胎加强代谢,自身增加产热,容易有超温现象出现,这时可以进行凉蛋。凉蛋的方法是将蛋架从孵化器中抽出,每天2~4次,每次15分钟。

孵化机设备控温与通风好,只要没有出现超温,可不进行凉蛋。

6.移盘

在孵化到第18~19天进行第三次照蛋后,如果气室边界很弯曲,内有雏鸡的阴影,证明胚胎有良好的发育,即可将胚蛋移入出雏机准备出雏,称为移盘。移盘后应保持出雏机内黑暗和安静,用纸遮住观察窗,这样出壳的雏鸡比较安静。

7.捡雏

孵化满20天后,开始有破壳而出的雏鸡。一般出雏达30%~40%时捡第一批,第二批在出雏60%~70%时捡,将尚未出雏的进行并盘,第三批在出雏结束后捡。

为使出雏时间缩短,可采用“催慢压快冶的控温方法,即温度在出雏前和刚开始出雏时适当调低,对发育快的进行抑制。温度在出雏达到70%以上,经并盘后适当升高,以促进发育慢的出雏。在正常情况下,全部出雏满21天后结束。可人工辅助少数不能自行破壳的雏鸡进行破壳。

五、孵化效果的检查

孵化效果能直接影响孵化厂的效益,孵化厂取得效益的保证是孵化效果优良。同时,孵化技术要改进,孵化效果要认真地记录,也必须针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孵化效果的度量可根据种蛋孵化率和健雏率。

1.种蛋孵化率

种蛋孵化率可将种蛋的质量和孵化技术水平反映出来,其又有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两种计算方法。

(1)入孵蛋孵化率

出雏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入孵蛋数*100%

(2)受精蛋孵化率

出雏数占受精蛋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数*100%

入孵蛋孵化率能够将种鸡品质、种蛋保存效果、饲养水平和孵化技术等综合水平反映出来。而受精蛋孵化率不能将受精率反映出来,反映的是孵化技术和胚胎的生活力。因此,如果有很低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就会很高,但会有入孵蛋孵化率却很低的现象。

2.健雏率

指健康的雏鸡占出雏数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健雏率=健雏数/出雏数*100%

健雏指适时清盘时绒毛蓬松光亮,腹部大小适中,蛋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没有血迹,手握时有饱满和温暖感、有挣扎力,叫声响亮,精神活泼,反应灵敏,并且无畸形的雏鸡。健雏率反映孵化技术、孵化率和种鸡的品质,同时也预示将来育雏成活率的高低。有关报道表明,孵化率越高健雏率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