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别拿电影说事儿
11642500000008

第8章 撞击心灵的影响(7)

凯特·温丝莱特并不是我心目中的美女,她丰满、粗眉、红唇、有肉感,她的满头金发过分抢眼。但是,她却因为《朗读者》获得那一年的“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成熟了的女人自有成熟的魅力。但11年的时光足以改变任何人,任何一段婚姻,任何人的生活。从当年金童玉女的凯特和莱奥纳多,到如今中年男女的凯特和莱奥纳多,我看到的是,时光和岁月是那么无情。

《人间喜剧》

用电影的方式诉说电影

导演:陈庆嘉/秦小珍

主演:杜汶泽/王祖蓝/薛凯琪

上映日期:2010年7月8日

一个杀手要杀一个白痴易如反掌,但要杀一个影痴,多少有点难度。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的导演陈庆嘉曾执导过1986年版本的《英雄本色》,那是一代影迷对电影的记忆。如今这部《人间喜剧》轻松、诙谐、幽默、无厘头,看上去多少都有点彭浩翔的风格,甚至在内容上让我想起彭大人的《买凶拍人》。杜汶泽饰演的年轻杀手司徒春运与前辈相约在香港某大厦露台碰见,饥寒交迫却身无分文的春运没有等来前辈,却因重感冒晕倒在露台。王祖蓝饰演的小编辑诸葛头揪发现春运,把他抬回家好生照顾,让后来几度想要杀人灭口的春运渐渐心软。

两人就在这块狭小的空间里你来我往,友情日益加深。

诸葛头揪是个婆婆妈妈的小男人,他心地善良可惜头脑不灵光,与女友的爱情浪漫而略带心酸。司徒春运本应是个冷酷的杀手,遇到爱心满满的诸葛头揪之后竟然将早已尘封的心情和感受再次打开。如果一定要说两人有什么共同点,就是对电影的痴迷。头揪身为编剧兼职影评人,家里贴满了各种电影海报,可谓地地道道的影迷。而《人间喜剧》正是在用电影的方式诉说电影,你听杜汶泽用电影讲述自己的身世,处处透露对电影的怀念与致敬。在某个桥段让我们想起《古惑仔》或者《迷失东京》,又会在另一个段落让我们想起《无间道》抑或《伊莎贝拉》,就连冯小刚的《集结号》都被他们运用得风生水起。还有下水道的那场追逐戏简直就是电影史上的经典画面。《人间喜剧》让我不知不觉改变了对港片的传统看法,除了警匪枪战、扫黄贩毒,原来还有另外一种真正温情、有看头的港片。

讽刺、暗指、荒诞,这些手法构成了《人间喜剧》中悲喜交加的调调。也有很多桥段“恶搞”了我们熟悉的电影,但我更愿意说,那些不是恶搞,而是真诚的怀念。杜汶泽用他的成熟、睿智、理性,用“人间喜剧”的方式怀念了那些他爱的电影,以及他爱的热爱电影的年代。我相信,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有着深深的感情诉求的。有些电影可以让我久久回味那些很小的情节,而且都是经典电影里不断出现的情节。但正是这些小情节,让我开始一点点走进香港电影,让我逐渐了解、接受并且喜欢这样有点神经又有点可爱的香港电影。是啊,电影是不会骗人的。所有的感动、回忆、追求,不是用电影全部呈现给我们了吗?

司徒春运对诸葛头揪说:“你记住,做男人要挺起胸膛,如果觉得自己对,有信心,就要坚持到底,卖故事给电影公司,就要大声说出来,让人知道你是全世界最有创意的。如果爱上一个女人,就别管她精神有没有问题,因为爱上一个人时,精神已经是有问题了。你要记住,做个男人要懂得承担,有困难就要自己去面对。”这些话,不仅在说爱情,也在说电影;这些话,不是司徒春运对诸葛头揪说,而是杜汶泽对所有的电影人说。

是啊,一个真正热爱电影、把电影当作艺术来做的创作人,纵然可以有一百一万个理由不去理会那些看上去很美的内地市场或华语大电影。留守香港,拍最熟悉的故事,找最中意的场景,岂不是更好。纽约的导演拍一部纽约黑帮作品,充满对自身城市的情感与隐喻,但同时也可能因好电影自身而得到普世的认同。只要真诚去拍,回应社会或是听从自己的内在声音,哪怕只在西环、湾仔、旺角拍小成本作品,也能记录一股时代与城市的气息。

港式情怀,未必一定是怀旧,也不一定是电车轨,不一定是消失的社区,也未必是菠萝油,最重要的是导演对自身城市生活的感悟。有些怀旧只供人消费,有些现实令人不安。但这就是香港,这就是充满港式情怀的香港电影。

电影说:人间,总有喜剧的角度,总有喜剧的国度。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人间,总有电影的角度,总有电影的国度。

《美国派》

“性喜剧”年代的逝去

导演:乔恩·赫维兹/海登·施拉兹伯格

主演:杰森·比格斯/西恩·威廉·斯科特/艾丽森·汉本尼根/尤金·列维/克里斯·克莱因/艾迪·凯伊·托马斯/托马斯·伊恩·尼古拉斯/米娜·苏瓦丽/塔拉·雷德

上映日期:2012年4月6日

初中那会儿有个好朋友,女孩,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满脑子都是美国观念,开放而大胆。我们之间着实好过一阵:手拉手去厕所,用一个MP3听音乐,一起飚英语、解数学题,好一副“我们是姐妹”的甜蜜样。然而这一切都终结在那年暑假她邀请我看的一部电影。本以为无非是一部用来消遣的、没头没脑的青春片,谁知道开场就是一阵女人的叫床声,紧接着是“Oh,Yes,Baby”的节奏。

我当时因为年轻,口味很轻,实在觉得尴尬,所以电影开始不到五分钟就借口回家了。而我和那女孩的关系,竟也像在此有了分水岭,渐走渐远。

后来还是有意无意间打听到,这电影就是传说中的《美国派》。

其实我自认为也算接受了不少美式的教育和理念,认同新世纪的美国人对于性和情色的看法早就不只开放或保守那么简单,而是变得更加包容和多元化。

《美国派》并非聚集“性”本身,还关于成长和改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友谊、爱情、学业、生活方式。

环球再拍《美国派》,势必会有上纲上线的炒冷饭嫌疑,没有人当真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如此明显的圈钱行为。当年的“破处四人组”已过而立之年。

他们的重聚能够带来什么呢?13年前,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改变这段友谊,但实际上,他们已经8年未曾联系甚至未曾见面。所以当他们一个都不少回到大瀑布高中,荤黄的段子里仍旧有一丝怀旧范儿的感动。

说实话,《美国派》系列诞生13年,我完完整整地看完其中一部竟然也就是在这第13个年头。而因为对这种“青春喜剧片”始终没有耐心,所以如果算上不停拉“快进”,我甚至从未完整看过一部《美国派》。但是说来奇怪,13年前那个夏天体验过的视觉刺激、听觉震撼等观影感受,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啊。

也许正因为在那个“严打”的年代,观看类似这样的“黄色电影”总有一种双重的负罪感和刺激感。而这10年来,有一样东西的尺寸,不,尺度的膨胀速度远远超过《美国派》里演员宽衣解带的速度。就连曾经的AV女优如今也成了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各种“门”更是让人跌破眼镜。一个半裸的女人远没有两个穿衣服的男人站一起有话题性。所以什么R级,什么性喜剧,与我们的现实题材相比,简直相形见绌。难怪《美国派》的4、5、6、7部都选择以DVD的形式自生自灭。否则真的要被喷“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太小儿科”了。

也许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任务,每种电影有每种电影的命运,风光过后,《美国派》式的性喜剧确实日渐式微,紧接着涌现的是《哈利·波特》、《暮光之城》、《歌舞青春》等一系列“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校园电影”。

但有时候我们仍旧觉得老美的性喜剧就像是好莱坞的郭德纲,荤段子的集合体,再和谐的社会也抵挡不住我们那颗“三俗”的心。当然,与青春期的口无遮拦相比,这一部《美国派》的口味轻重程度可谓大打折扣。倒不是因为成年人就得有个大人的样子,而是主角们的生活重心已经不再是泡妞上床。这就像是年轻时把该玩的都玩遍了,长大后就会不自觉地默念“看破红尘、珍惜当下”的成熟宣言。

成长嘛,无非如此。所以,虽说《美国派》看着很欢乐,但归根结底仍旧透露一种无奈。夸张的生理闹剧也许能够带来片刻的快感,但这之后又何尝没有焦虑和隐忧呢?

有人说:“电影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它能跟着影迷一起慢慢变老。一部十年前看过的电影,十年后再看,已是全然不同的感觉。这种每个人都会有的共鸣,正是系列电影得以存在的基础。众所周知,系列电影的首部针对的目标观众往往是青少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中的角色和演员与观众一起长大,而电影的故事也映射了这种成长历程,只是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对这种变化加入不同的理解,说白了,便是把自己的故事带入电影。这也是为什么系列电影的质量一部不如一部,却丝毫不影响它在与之一起长大的观众心目中的地位——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13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原来走过那些青春又青涩的日子,《美国派》仍旧只不过是用来消遣的、没头没脑的青春喜剧片,最多算“性喜剧”。所以“软青涩”和“黄段子”还是有区别的,正所谓一部性喜剧,普通青年看到了“喜”,文艺青年看到了“性”,二逼青年呢?看“剧”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