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别拿电影说事儿
11642500000028

第28章 伍迪·艾伦:天才在内,疯子在外(1)

伍迪·艾伦有一张艺术家的面容和一颗矛盾的心。他的第一部电影剧本《风流绅士》便嘲弄了上流社会的风流男女以偷情排遣生活的空洞无聊。而后,文化、宗教、死亡、性,这些充满戏谑意味的形而上词汇便成为伍迪·艾伦电影的主题词,人们认为他是一位喜剧导演,他却说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那些电影人物之间的对话反复且繁密,犹如现实生活中的琐碎闲谈,但在那些闲谈中却道尽了他要表达的人生态度:大部分人的生活符合中庸之道,我们的欲望不会都得到满足。我们每个人都不满意自己的生活,那么艺术家就更难以达到他对自己的期许——所以仅仅这些电影永远无法让伍迪·艾伦感到满足。

要么成为沉默的天才,要么成为疯狂的话唠。这就是伍迪·艾伦:有一点点的神经质和很多很多点可爱。如果直到最后一部电影,伍迪·艾伦都坚持走在美国主流电影的边缘,让人爱恨交织,那么他的人生也便传奇且圆满了。

《午夜巴塞罗那》

你说我的情欲一无是处

导演:伍迪·艾伦

主演:丽贝卡·豪尔/斯嘉丽·约翰逊/哈维尔·巴登/佩妮洛普·克鲁兹/克里斯·梅西纳

上映日期:2008年9月19日(西班牙)

自1965年至今,伍迪·艾伦不知疲倦地创作剧本、执导电影,《午夜巴塞罗那》是他第38部作品。这是一个夹着忧愁和喜剧元素的浪漫故事,一个男人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爱情转瞬即逝,生活毫无意义,没有人得到真正开心的结局,谁猜得透人生呢?伍迪·艾伦通过电影诉说:“如果可以不去思考爱情和人生的意义,倒是能够轻松快乐一些。”但显然影片处处弥漫着伍迪·艾伦式的悲观与忧愁。尽管如此,他仍旧是聪明的,所以当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也并不会因无解的情欲难题而感觉消沉或沮丧。

继弗洛伊德之后,伍迪·艾伦清醒地指出:爱情带给人矛盾,相爱的两个人是不可能幸福的。这一点在《午夜巴塞罗那》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维姬和未婚夫相爱,胡安和前妻相爱,但伍迪·艾伦完全不屑“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骗人童话。他说:“当我们堕入情网时,我们想从爱人身上找到父母的影子。但同时,我们还要求爱人纠正父母犯下的错,弥补我们的损失。”而且,“性和爱完全矛盾。

性能缓解压力,而爱会激起压力”。所以看到他电影里那么多情侣分离的情节,我们实在不用惊讶。你说我的情欲一无是处,伍迪·艾伦却说他的悲观无处安放。

读懂了伍迪·艾伦哲学,我们将发现他所拍电影的风格就是他自己的人生,所有的主角其实都是伍迪·艾伦自己。在《午夜巴塞罗那》中,他先将自己化作电影中的维姬,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她拒绝和巴登同乘一架小飞机,因为她和克里斯蒂娜刚认识这个男人。而生活中,伍迪·艾伦从未坐过小飞机。他说:“我是一个说话拐弯抹角又胆小的人,待在屋里我甚至会害怕自己的影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都缺乏勇气,对冒险也毫无热情。”维姬的生活不会波澜起伏,但是健全的生活,而克里斯蒂娜,你永远不会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她拥有令人开心愉悦的时刻,因此也会一直品尝痛苦。

随后,我们似乎又在样貌平平的男主角胡安身上发现伍迪·艾伦,他要在巴塞罗那处理与三个风格迥异的女性之关系,看似最终找到了折中一切的办法,无法掩盖的仍旧是伍迪·艾伦对于感情生活的焦虑。还有克里斯蒂娜,她的随性、不拘小节、放荡不羁以及对生活中未知因素近乎执着的追求,简直就是伍迪·艾伦自己。就连胡安的前妻也隐约有伍迪·艾伦的影子,她的焦虑与不安,对艺术创作的天马行空,可不就是才华横溢的现实版伍迪·艾伦。

近年来,斯嘉丽·约翰逊成为伍迪·艾伦的创作源泉和灵感缪斯。他说:“对于《午夜巴塞罗那》,我要展现的就是一个有激情、有野性,而且总是伤透了心的年轻女性。在盛夏的假日里,她爱上了一个西班牙艺术家。我认为斯嘉丽是最佳人选,这个角色给她,肯定会演绎得很完美。”其实不仅斯嘉丽,他镜头里的女性往往风情万种,不讲道理,难以理解,而这就是女人,这就是女人让男人欲罢不能的原因。伍迪·艾伦想要解开女人这个谜题,但实际上他又深深沦陷在女人的怀抱里,不可自拔。

身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伍迪·艾伦却开始去拍伦敦、拍巴黎、拍罗马、拍巴塞罗那,尽管故事仍旧是美国的故事,但他越来越倾向于拍摄欧洲的场景,好像特别中意欧洲的那种文艺调调,连一向苛刻的欧洲人都盛赞他为“最有文化的美国人”。然而他去欧洲并不是为了成为“有文化的美国人”——骨子里的骄傲和自负又怎会在意旁人是不是承认他的才华?他的全部动机仅仅是为了能够在那里拍电影:“我想在巴塞罗那拍电影,因为那里我很容易生活。古老的鹅卵石街道与完全的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风光。那里的灯光不同于纽约,电影里会有的那些颜色。”一如他在电影里加大段旁白,仅仅因为“那些旁白让他感到舒服”。

《午夜巴黎》

生活在别处,但去哪都一样

导演:伍迪·艾伦

主演:欧文·威尔逊/玛丽昂·歌迪亚/瑞秋·迈克亚当斯/汤姆·希德勒斯顿/凯西·贝茨/麦克·辛

上映日期:2011年5月13日(西班牙)/2011年6月10日(美国)

伍迪·艾伦有一张艺术家的面容和一颗纠结的心,因此特别适合拍文艺片儿。

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试图将人生抽丝剥茧,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絮叨。人们喜欢伍迪·艾伦,不再因为他拍的片子有多少价值,而是因为他看起来很怪,他获奖无数,他是文艺青年的典范。他的出现总是带来一点严肃的氛围,但他的电影却可以喜感十足。没错,信奉喜剧的人往往才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比如伍迪·艾伦。

《午夜巴黎》一开场,所有的巴黎式美好就足以美到窒息。这一次,伍迪·艾伦主打“怀旧”风,借男主角小说中的“怀旧商店”推出“美好时代”这个主题。

年岁已高的伍迪·艾伦拍出怀旧主题的电影并不足为奇,况且他的品位一向犀利,巴黎的艺术、建筑及声色犬马的社交活动在他的镜头里展现无遗。“品位展示”本来就是他电影的一大功效,谁让他的电影满是高雅到不可攀的纯粹艺术呢?再也没有什么能匹配这样一封送给巴黎的高品位情书。法国第一夫人布吕尼的参演更使得这部电影让法国人民兴奋。短短几分钟的戏份,要做到光芒四射几乎不可能,要演得很糟糕也有难度。咱们普通百姓若对欧洲的政治宫廷八卦没有兴趣,大可随便看一看就好。倒是第一夫人的出现使得《午夜巴黎》在上映前就带来太多不必要的关注,这实在有点违背伍迪·艾伦的一贯风格。

然而何为“美好时代”?在经历了时空穿梭,辗转反侧之后,伍迪·艾伦终于在幕后回答:“你生活的当下时代就是最美好的时代。”男主角欧文·威尔逊出演一个成功的编剧,话唠,神经质,不合群——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根本就是导演伍迪·艾伦的投影。欧文是这部影片唯一的主角,整个故事都在讲述他在午夜巴黎中的奇遇。他内心迫切想要逃离当下的生活,却在正常的生活轨迹上难以逃脱。直到经历了一场真实的梦境,或者说是一场如梦境般的真实之后,他明白了:生活确实在别处,但说到底,去哪都一样。最难得的是勇气,是海明威口中对抗生活的勇气。没有勇气,任你走到哪也无法充满激情地生活。

喏,这就是伍迪·艾伦的人生哲学。电影用99%的时间追求美好,时而真实,时而梦幻,就在一切即将化为虚空时,奉上一个还算乐观的“雨中漫步”作为电影的结尾。用那句套话形容《午夜巴黎》依旧合适:“它再一次讨论了我们与历史、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没错,因为这就是伍迪·艾伦的主题,也是人生以不变应万变的主题。

《午夜巴黎》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黄金时代”,所有的艺术和伟大的艺术家复活。但凡你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就会跟着电影一起激动。所以,只要你看过《午夜巴黎》,就算有昏昏欲睡的念头,就算偶尔迷迷糊糊一番,也算是经历过艺术的洗礼,可以拿去显摆显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