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休闲读品·天下(2012年第二辑)
1162000000006

第6章 西北联大为什么被湮没(5)

(一)政府部门

相关的地方政府部门比如汉中市政府、城固县政府等应统一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西北联大遗址保护政策;文物保护部门和文化部门应积极配合、密切联合与西北联大有渊源关系的学校在旧址上建立相关的纪念碑,并适当复原一些标志性的西北联大小型建筑,如教室、照壁、校训等,既可把它们作为地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也可为后续的遗址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宣传部门应做好有关西北联大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创作,使西北联大的历史走进民间,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目前汉中市政府已经发布了《汉中“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在“文化名市”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建设“以西北联大为代表的抗战文化系列”的战略方针。城固县政府也已经做出了在张骞纪念馆西侧建立城固县博物馆并在其中专设西北联大纪念馆的决定。这些都将为西北联大的研究与宣传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高等院校

汉中地区的最高学府陕西理工学院应联合与西北联大有渊源关系的院校,如西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成立“西北联大研究会”,建立“西北联大网站”,在致力于搜求、抢救、整理西北联大史料的同时,为研究者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一些与西北联大有深刻关联的学校,应考虑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研究西北联大的历史及发展经验。有条件的或与西北联大渊源深厚的高校还可以在学报中开设“西北联大研究”专栏,使高水平的西北联大研究成果有更多的发表园地;同时,可以在历史系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开设以西北联大为研究主题的课程,培养西北联大研究的后备力量。

岁月如梭,如今,七十多年前学子芸芸、书声琅琅的西北联大校园已面目全非,另有他用;七十多年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西北联大学子,也都进入了耄耋之年。然而,西北联大那远去的故事、那动人心魄的片断,不应淹没在沧海桑田之中;它一度在秦巴之间奏响的战时教育的弦歌,不应沉寂在缈远的记忆里!Ω

↑◎前往古路坝村的路标

出城固县沿十天高速向西,在盐井口下高速后向天明方向行800米即可看到此路标,沿着这个路标前行一小段就能看到古路坝村和残存的天主教堂。

↑◎城固县原西北联大校本部旧址

图为原城固县考院,此处本是一所小学,抗战时期西北联大迁来后,该小学搬迁至现在的城固考院实验小学所在地。高校回迁之后,此处改作城固师范附属小学。原建筑已经被拆除,只留下了一片空地和新建不久的大楼。

◎国立西北大学校刊

图为本刊记者在采访西北大学姚远教授时所摄。这本校刊一半油印、一半铅印,在右上侧边缘处可以清晰地看到“国立西北大学校刊”几个字。

↑◎黄家坡茶摊喝茶的老人

汉中市汉台区黄家坡曾经是国立西北医学院的所在地,此图是本刊记者在本文作者陈海儒老师的陪同下寻访西北联大遗迹时所摄。图中的老人在黄家坡居住了一辈子,幼年时亲见医学院迁来此处,但因为年事已高,记忆散乱,前后叙述多有出入。现在知道这段历史的多是这样的老人,如不加紧做记录,抢救史料,恐怕这段历史的详细情况以后真的将无人知晓。

↑◎七星寺旧址

七星寺在城固县城西偏北的方向,曾是西北工学院的分校,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在此就读,二年级开始统一转入古路坝上课。在这里,发奋的学子曾经留下“七星夜读”的美好记忆。原建筑在□□中被毁,现存建筑为□□后重建,如今已经被作为城固县良种示范基地和木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