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跟专家学心理分析
11604300000015

第15章 心灵纠葛中的结与解——常见情绪的心理分析(3)

读者互动

1.当你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会向身边的人抱怨吗?

2.你身边的人常向你抱怨生活的不满吗?

3.当你听到有人抱怨时,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对待?

张海迪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张海迪在5岁的时候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不寻常的人生。她无法上学,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没有退缩,而是顽强地接受挑战,她在家自学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在从事文学创作以后,发表了多篇论文,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榜样。

张海迪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不光凭借的是超强的毅力,更多的是她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自信。在她内心中,她相信自己是一定行的,她没有放弃任何机会,当时很多人都劝她放弃,“一个多年瘫痪的人怎么能考取硕士学位,又怎么能克服那么多困难?”但是张海迪却说:“我相信我自己是行的,我不害怕面对痛苦和挫折,我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专·家·分·析

自信是一种能够实现自身愿望的内在动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源泉。它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对自己的悦纳和接受,能够激发人们的潜能。纳撒尼尔·布兰登对自信是这样解释的:自信,首先是一个经验,那就是发现自己能够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也就是相信自己具有思考、学习、选择、决定、适应变化等能力,知道自己应得到幸福。所以人一定要拥有自信。

1.自信是对自我的接纳,接纳自我是成功的基础

在人的心灵世界中,接纳自己要比接纳别人困难得多。我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总是以别人作为参照,对他人的期望和需求也很容易模糊自己内心的感受,当一个人模糊自己心中的感受时,那么这个人可能会看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失去渴望成功的动力,变得甘于平庸,而在他们的内心中,对自己也是不接纳的,那么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怎么会去爱自己呢,又怎么能努力使自己走向成功呢,而自信是接纳自己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当一个人建立起自信的同时,他们就是在接纳自己,也是在接纳成功。

张海迪获得了成功,首先是对自己进行了接纳,当别人都觉得她不行的时候,当别人都没有把她看成正常人的时候,她没有放弃自己,她接纳了自己,即使自己已经瘫痪了,但是她还是学会了爱自己,对自己也充满了自信,所以,自信成就了她美满的人生。

2.自信是进取的动力

当一个人拥有自信的时候,他才会有发展的动力,只有充分相信自己,才能敢于接受成功,也相信自己的价值,看到生活的阳光,获得前进的动力,爱迪生曾说过一句话:“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的确如此,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自信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自信是前进的力量,它能使一个人冲破黑暗。

一个人成功的动力来源就是自信。张海迪的成功也是来源于这种自信。当一个人拥有自信的时候,他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继而想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欲望,她们就把这种欲望化作为一种动力,张海迪就拥有了这种动力,克服了一切困难,最后取得了成功。

分析要点

1.自信是对自我的一种接纳,当一个人接纳自我的时候,便会获得取得成功的动力,继而取得成功。

2.自信是一个人成长的内在动力,当一个人拥有足够自信的时候,他就会冲破一切力量,获得成功。

心·理·建·议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1.接纳自我

建立自信,首先要接纳自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思想,不要逃避现实,更不能自我否定,同时,也要敢于行动,行动是获得自信的最直接方式。

2.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建立自信需要一个过程,首先,选择一些简单的事情,当自己把这些事情做好的时候,就会获得幸福感,觉得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无能,接着设立一些较大的目标,自信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1.给他们一些责任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喜欢推卸责任。把事情做不好的原因都推给他人,这样不但不能建立自信,时间一长,还会养成得过且过的习惯。因此,当你周围有这样的人时,就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明确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的责任,不能推卸,他们就会努力去做,在成功之后,便会获得自信。

2.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

很多时候,不自信的人看不到自身的价值,也看不到自己能够拥有的力量。作为身边的人,就要想办法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使他们相信自己是能够做到的,是一定行的。

读者互动

1.在生活中,你总能接纳你自己吗?

2.你会充满信心去做一件事情吗?

萧萧在一家公司做广告业务,因为自己的努力,很快得到了提升,但是提升之后,办事却不像以前那样有效率了。虽然她工作还是很投入,很卖力,虽然她花了很多时间在自己的工作上,但是在她的案头还是会有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很多需要处理的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她开始变得犹犹豫豫,对很多重要的事情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不得不先放一放,等事态明朗一些再作决定。所以,很多十万火急的问题都被搁置下来,业绩也就明显下滑,大家对她的评价也由之前的赞美变了批评,觉得她办事拖沓、优柔寡断。萧萧心里也很急,但是越急越怕做错,甚至连一些小问题也会前思后想、不知所措。很多时候会为此烦躁不安、夜不能寐,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

专·家·分·析

很多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定,特别是面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人们就会不知所措,害怕做出决定以后又后悔,不决定又害怕失去难得的机会,于是内心就会处于一种激烈斗争的状态,但是这种斗争只会让人烦躁不安,最终还是拿不定主意,把事情耽误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因为自己缺乏果断的决断力,在犹豫不决中饱受折磨。其实这种心理的产生是因为人们的不自信和对责任的逃避。

1.回避冲突和逃避责任让人犹豫不决

很多人面对冲突时,总是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虽然我们经常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当人们不能分清轻重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此,人们本能地就会选择拖延,延迟结局的到来,使得自己获得暂时的安宁。但是这样的态度是消极的,并不能在本质上解决问题。只是对责任和后果的一种逃避,使自己免于某种惩罚。正是因为这种逃避的消极心理的作用,才会使人们在面对冲突和可能需要承担责任时,失去原有的决断力,犹豫不决、不知所措,但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萧萧在面对重大的问题时,因为考虑到一旦发生错误会承担巨大的责任,因此就会过分小心,不敢轻易下结论,害怕自己做出的选择是错误的,所以,在事态没有明朗之前,她就不敢妄下结论,就会选择拖延、回避,虽然这让她减缓了内心的冲突,但是却也因此错过了机会,降低了效率。

2.不自信会使人失去判断力而不知所措

当人们充满自信的时候,就会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做决定也会很果断,相反,丧失自信心就会使人们在行动上表现出优柔寡断和不知所措,因为在此时,人们会因为内心没有把握,对事情缺少控制力而害怕出现意外的结果,判断力就会减弱,做事就会因为有所顾虑而不够果断。

萧萧在升职之前所做的事情应该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因此也就不会有太多的犹豫。但是被提升以后,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重要的问题,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这就使得萧萧开始变得不自信,遇事拿不定主意,甚至为了逃避责任而故意拖延,结果越来越做不好,越来越没有自信,判断力日渐消退,变成了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走向了事业的低谷。

分析要点

1.犹豫不决是对心理冲突的一种回避态度,也是对责任的一种逃避心理。因为内心的消极,才会导致行动上的迟缓和犹疑。

2.缺乏自信直接导致行为上的不果断。人们总是对那些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心存恐惧,进而不敢轻易作出决断。

心·理·建·议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1.主动思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经常开动脑筋,勤学多思,是关键时刻有主见的前提和基础。主动思考,如果你对一件事情很难做出抉择的时候,那么你可以把这件事的利与弊写到纸上,这样能有效地帮助你解决问题。

2.决定取舍

不要追求尽善尽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不要违背大原则就可以决定取舍。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做出取舍,不管这种取舍是对还是错,只要你做出了取舍,那就是一种进步。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1.给他一定的自信

当你周围出现这种不自信的人时,你要学着给他一定的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相信他,能做出最佳的选择,能处理好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害怕失败的心理,当一个拥有自信的时候,那么他也会从犹豫中走出来。

2.教会他有胆有识

人的决策水平与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决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当你身边出现这样的人时候,想要改变,最好能从他的专业水平出发,培养他的胆识,只有他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他才能够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