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跟专家学心理分析
11604300000014

第14章 心灵纠葛中的结与解——常见情绪的心理分析(2)

读者互动

1.你是否总是心里发慌,担心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2.你会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情而整日难安吗?

3.如果你的朋友总是杞人忧天,你会怎么劝慰他?

洛洛的好友因交通事故突然离去,在殡仪馆参加葬礼时,她十分悲痛,觉得口干、胸闷、心慌,甚至几度昏厥过去。她始终无法相信,自己昔日的好友会这么快离开人世。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心中的悲痛已慢慢淡化,但殡仪馆的那些场景却一直残存在她的脑海中。从此以后,不管在哪儿只要看到有人胸带白花,臂缠黑纱,就会感到胸闷心慌、头晕目眩,有时路过殡仪馆门口,也会感到头晕恶心。后来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洛洛才明白这是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好友的葬礼是导致恐惧的刺激条件,经过那场葬礼,心理上产生了对事件严重性的想象,如担心自己也会像好友那样突然死去,再加上有意回避,拒绝看白花、黑纱等。一想到这些事物就感到恐惧,时间越长,这种感觉就越重,最后导致无法以正确心态面对葬礼。

专·家·分·析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当人们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是会产生恐惧心理,对葬礼的恐惧就反映了人害怕面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当人面对葬礼的时候,不但有悲伤,还有恐惧自己会突然死去或者亲人离去的心理,当这种心理成为一种模式的时候,就会产生葬礼恐惧症。

1.条件反射刺激了人们对葬礼的恐惧

条件反射学说认为,当患者受到某一事件的恐惧性刺激时,当时情景中的另一些并非恐惧甚至无关的刺激,会同时作用于患者的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是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而类似的白花、黑纱等则属于无关刺激。由于恐惧情景的延伸,白花、黑纱甚至殡仪馆、陵园、哀乐声等也成了恐惧物。人们对葬礼的恐惧实际上是害怕面对死亡,看到葬礼上的各种场景不由自主会联想到自己,进而产生恐惧心理。

洛洛在看心理医生时,医生也是这么给洛洛解释的。因为好友的突然离世,让洛洛的心理一下子难以接受,继而也想到了自己,想着自己会不会像好友那样突然就走了,内心产生一种恐惧感,当她看到白花或者黑纱等有关事物时,内心受到一定的刺激,继而产生恐惧死亡的反应。

2.害怕死亡加深了人们对葬礼的恐惧

很多人在参加葬礼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生命无常的感觉。尤其是面对一些英年早逝的人。他们会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其实死亡离自己并不遥远,因此,他们会联想到自己,也会联想到家人。继而会有一种对生命的恐惧感,害怕这样的死亡会突然降到自己和家人身上,这种紧张的情绪会持续很长时间,有些人过后会慢慢淡忘,走出这种恐惧之中,但是有些人会把这些恐惧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刻在心里,而且这种恐惧感会慢慢地加强,而后遇到和葬礼有关的事物,内心就会受到刺激,产生恐惧,害怕面对死亡,继而诱发葬礼恐惧症。

洛洛就是因为好友突然的离去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震撼,进而对死亡产生惧拍。

分析要点

1.当一个受到强烈的刺激时,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当一个人对葬礼恐惧时,那么和葬礼有关的一切都会让他感到害怕。

2.对死亡的回避使人们很难面对葬礼和葬礼有关的一切,有些人面对葬礼,情绪就会出现波动,进而出现晕厥现象。

心·理·建·议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1.给自己一定的安全感

死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对于死者的哀思可以表现出来,相信死者在天之灵也会保佑着自己,给自己一定的安全感,尽量平复自己的心态。

2.认识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因为它和日落月初一样,都是自然的规律,因此,无论参加同辈还是长辈的葬礼,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他们只不过是去了美丽的天堂。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1.多和他交流

让他自己把对死亡的感受和态度说出来,这样有助于缓解他对死亡的恐惧,让他把忧伤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这样,在葬礼上的恐惧情绪自然会得到释放,从而能够从容面对死亡。

2.不要回避死亡的话题

死亡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它会连带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甚至给人心理上带来伤害,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是,有生就会有死,回避这一话题是无济于事的,与其回避,还不如面对,这样有助于走出对葬礼的恐惧。

读者互动

1.在生活中,你是否对葬礼以及死亡充满着极大的恐惧呢?

2.你会如何劝慰那些对葬礼充满恐惧的亲人和朋友?

蓉蓉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孩,也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她却有一个毛病,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就会没完没了的抱怨,让身边的人都难以忍受。上一个星期,经理让蓉蓉和另一个女孩合作做一个项目。蓉蓉接受任务之后,便开始向另一个女孩抱怨,任务这么重,这么复杂,给的时间又少,材料也不够??一直在那里唠唠叨叨,让人很烦。其实,她的抱怨并不是故意针对谁,只是想发泄心中的不满,有的时候想追求的东西而得不到,蓉蓉也会抱怨。

专·家·分·析

抱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绪。当人们在生活中感到不如意、不顺利的时候,总是会选择把这种不满发泄出来,会抱怨上司、同事、生活等。抱怨者因为追求遭受挫败,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失望,人们为了发泄心中失望的情绪就会通过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别人或者客观环境,而使自己的内心恢复平衡。

1.抱怨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求之而不得的失望

对别人的抱怨,实则是自己心中无法解脱的欲望和烦恼。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好一些、开心一些,但是生活却不能处处满足你,总会有些让你失望。生活让你失望了,而你心有不甘,一般人不会把这种不满压到心里,而是想办法把它发泄出来,抱怨则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式,抱怨直接从嘴里发泄出来,毫不费力,也没有什么损失,抱怨之后心里似乎平静了许多。通过嘴上的诉说,内心也会获得极大的安慰。

蓉蓉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女孩子,但是生活不能处处满足她。因此,当生活不能满足她的时候,她对生活就会有一种失望感,当这种失望感使她感到压抑和困惑的时候,她就会通过口头上的抱怨来进行发泄。

2.抱怨是关系欲求不能得到满足的表现

喜欢听抱怨的人和喜欢抱怨的人都是关系欲求不能得到满足的表现。在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之中的。当某种关系欲求没有建立起来,或者遭受失败,人们就会心存不满,就会通过抱怨的方式来发泄不良的情绪。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同经历的人之间抱怨与倾听往往会是一种平衡的关系。这也就解释了人们总喜欢在自己信赖、亲密的人面前大发牢骚的原因,因为你们生活在共同的圈子里,情感体验基本相同,你的抱怨很可能获得共鸣,达成一致,大家一块发泄,发泄后觉得大家都一样,心理上就会找到一个平衡点,曾有的不愉快也就悄然而退。抱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溶解我们心中的怨恨,但是也要知道“牢骚太多防肠断”,抱怨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蓉蓉就是因为抱怨太多而使人感到厌烦。

蓉蓉喜欢在同事面前抱怨,因为同事和她比较熟悉,向熟悉的人抱怨能得到理解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蓉蓉愿意把自己的牢骚发泄给身边的人,但是蓉蓉没有想过身边的人是否愿意听这种抱怨?

分析要点

1.生活的不如意总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失望,而发泄这种失望情绪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抱怨。

2.关系欲求得不到满足的就会表现出抱怨,通过这种抱怨寻找出生活的平衡点,恢复平静的生活。

心·理·建·议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1.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要钻生活的“牛角尖”,有时候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要求太完美,可以退而求其次,当退一步后,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既然没有损失什么,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2.脚踏实地,远离抱怨

抱怨是一种失衡的心理,是一种浮躁的表现,其实,抱怨并不能解决生活之中的任何问题,与其空有抱怨,还不如脚踏实地地去作一番事业,把抱怨抛在脑后。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1.学会倾听他们的抱怨

有人能向你抱怨,说明他对你有一种信任感,她觉得你是他的依赖。因此,当有人向你抱怨的时候,你最好能学会倾听,倾听能有效地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尊重和重视,使其内心恢复平静。

2.让他们学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遇到复杂的问题,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告诉他们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把生活想得简单一些,简单的思维才少有烦恼,这样抱怨也会随之减少,生活中快乐就会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