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11596800000006

第6章 标准化教育,家长,你让孩子变得平庸(1)

当家长们深爱着的、寄予厚望的孩子一天天变得普通,家长们是否意识到,也许就是你的一句话、一种说法,造成了孩子的平庸?

孩子被谁关进了牢笼

孩子的成长总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现实中,父母总是拿一个理想的目标来衡量不断成长中的孩子,希望孩子按照他们设想的目标前进。中国的孩子按照父母的标准和设想接受教育,有如关进牢笼的小动物一般,在标准化教育中失去了自己的本性。

中国绝大部分孩子正在被现在的育才机制和社会风气逼着走高考“独木桥”,无数的孩子在题海中奋斗。但孩子们是怎样看待父母为他们设计的这条“阳光大道”的呢?

《书摘》杂志2004年曾经刊载过一组中学生的画,每幅画之下都有作者自己写的一段话,请看看孩子们内心世界:

——学习越来越忙,睡得自然就很晚,每日除了面对老师和同学,就是窗外一大片漆黑的夜幕,桌子上的课本早已看不清楚,虽然窗外的黑暗被一堵墙隔绝在外,但我感觉时时刻刻都处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望着明亮的星星和月亮,总是想,那里应该充满光明吧……

——学生、学生,要“学”还得要“生”,可现在我们是生不如死!我实在不明白这种教育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感到快要崩溃,身体快要四分五裂……唉,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不能就此倒下。呜呜呜……谁能救救我!

——看了这幅画,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人只要进了大学,太阳都绕着你转……这人啊,就是这样!活着太痛苦了,生不如死,但又没办法,你死了,父母怎么办,还等着你养活他们呢?唉,好死不如赖活着吧!

这就是我们中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未来的国家栋梁,竟在那里“以泪洗面”,感到“生不如死”,哭叫着“谁能救救我”!而让孩子产生这种心态的,恰恰就是他们的父母。

没有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孩子的,但父母为什么却要如此“折磨”孩子呢,心理学家归纳出几种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父母把子女视为自己的延伸,子女的成就也就是父母的成就;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补偿心理的作祟。有的父母自己本身没办法自我实现,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盼望子女完成自己未达的心愿。第三个原因是为了符合社会期望。社会上认为好的,父母就会尽力让孩子达到,以符合社会的期望,为社会所认可。然而,孩子即使按照父母的理想一路学业有成又能怎样呢?

一位教育家讲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有一位男孩五岁时就喜欢捏小泥人,大拇指大的小人,他能连盔甲上的钉、扣都捏出来。小学时参加比赛,他几分钟就捏出一个“牧童短笛”,得了一等奖。但父母一定逼他学数学,最后他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考上了一所大学数学系。可是他对数学毫无兴趣,而儿时的特长也丢掉了,变得一无所长。

教育专家讲述的事情,可能对父母对孩子都还算“幸运”的,为什么?从父母角度来看,孩子“成才”了;从孩子角度来看,终于熬出来了。可是现在更多的是中小学生早晨六点半出门上学,晚上十一点还未做完作业;不许看电视,不许读闲书,不许玩电脑,乃至放学回家就不许出门。这种生活对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他们习惯了,他们麻木了,父母也习惯了,也麻木了。可是,当一个人八九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承受这种高压生活,一旦心理崩溃,他们会怎样呢?厌学、逃学、出现精神障碍、离家出走乃至于想到自杀;更重的还出现了逆伦凶杀。这就是高压下的反抗!

父母总是想把孩子当机械一样,按照自己设定的轨道运行,可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感情、独一无二的人。一旦他们觉得难以达到父母的目标,或者自暴自弃,或者暴虐反抗,以至引发无数的家庭悲剧。但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实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的家长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必须端正成才的观念,孩子只要能够在社会自立,就是有所成就。

其次,要端正自己的观念。父母、孩子是两代人,每一代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有着自己的追求。如果因为自身成就不大,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既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给孩子施加无形的压力。

第三,要认识到当前社会既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的社会,社会既需要激烈的竞争,也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社会是一个金字塔,你可以不站在最高层,你甚至在最下层,仍是一个宽广的舞台。

一切为了孩子就是爱孩子吗

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无数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祖国的花朵,是无数家庭的未来,是父母的精神寄托,因此,一切为了孩子这本身没有错。

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在这个理由下,犯下了许多难以挽回的错误。

案例一:号称国内首个全盘复制国际领先幼教模式的某幼儿园年费高达1万美元。据投资者介绍,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每班约15个孩子,一个班一幢别墅。每个班都配有一台42英寸等离子壁挂式彩电、一架钢琴、一台电脑、3名老师。幼儿园室外的清扫要求达到五星级宾馆水平;幼儿园厨房,甚至孩子们的洗澡水都会使用纯净水。如此好的条件,让有经济实力的家长心动不已,据说生源非常火爆。

案例二:家住北京丰台的一位13岁的中学生,从读小学开始,总是由父母接送。初中仍是如此,一日早晨儿子准备骑自行车去上学时,外面下雨,其父执意去送,孩子说自己可以穿雨衣去上学,但父亲怕不安全还是去送了。可是到下午放学,天早已放晴,这位学生把电话打给正在工作岗位忙碌的父亲:“你什么时候来接我?”这位父亲一时惊讶不小:才1里路,13岁的儿子却不会自己走回来。

案例三:一位母亲给自己娇纵任性、唯我独尊的女儿买了一个电子宠物,一个月后这位母亲问女儿:“妈妈有一天老了、病了,你能不能照顾妈妈?”女儿想了一下,她的回答差点让这位母亲晕过去:“妈妈,你还是安乐死吧!”

这些都是中国的父母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下做的我们非常熟悉的事情,也是在当前中国社会非常普遍的事情。在五星级宾馆的环境中培养的孩子,是否能够一辈子都不走出幼儿园呢?这样的孩子将来还能够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吗?

我们总是责备如今的独生子女缺乏爱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竞争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差,但这些问题不正是我们家长自己过于呵护照顾子女造成的?

孩子一贯被照顾,无形之中把家长的关爱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家长对孩子百般关爱唯恐不周,无疑就阻断孩子对日常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

一位考中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适应不了新的生活,不得不退学返回北京。一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到了考点居然找不到考场,更为离奇的是她只会打电话给母亲,最后延误了考试。爱女心切的母亲声称要到法庭打官司,结果人们发现按照考点出示的平面图,三分钟就可以找到该考生的考场。读得万卷书,行不得万里路,难道我们为孩子付出了一切的家长,希望的是这样的结局?

“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花朵,往往难以承受住风雨。”父母不可能一辈子跟着儿女,要使子女真正成长,必须学会放手,让他们自己经受磨难,人生总是难免会遇到某些挫折,但不经历风雨又怎能有彩虹。

事实已经证明,孩子并不是家长们所想像的那么不堪一击。在某种意义上,孩子比成年人动作灵敏、反应快,心理学有“防御反射”之说,灵敏地避开危险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家长却抓住孩子不肯放手,恰恰扼杀了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造成可悲的“天然能力退化”。

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在竞争为核心的社会里的基础。

培养孩子在挫折中磨炼自己,适应社会的竞争,最终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家长不要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下,培养出“垮掉的一代”,否则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会被拖累。

为何大部分孩子都是失败者

人人都渴望成功,对家长们来说,孩子的成功比他们自己的成功更让他们喜悦。在家长们看来,成功就好像奥运冠军一样,只有一个,别的都是铺垫。在这种成功观念的支配下,大部分孩子都成为失败者。

长期以来,读书考大学是家长追求、舆论倡导、社会鼓励的一条成功之路。但这条路却越走越窄,成为成功的唯一途径。众多的莘莘学子就在这一条路上“摔”得头破血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案例一:一家三口原本非常幸福。儿子小明学习成绩一向很好,认识的人都说他上个好大学肯定没问题。但是从高一开始,随着学习压力增大,小明在班级排名逐渐落后,他努力学习,希望成为恢复到年级前几名,但一直没有成功。情绪越来越烦躁,学习之余开始通过网络“解压”。慢慢地,他开始经常泡在网吧里,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高考后,小明没有考上大学,整日泡在网吧里麻醉自己。

案例二:北京一个女孩秋儿,漂亮灵秀,能歌善舞,外语能力也很强。但数理化是她的弱项。人人都说秋儿凭她的任何一种才艺今后在社会上都能过得很好。但秋儿的父母一心要她考上大学,说她的种种特长都不是专业,说白了也就是不能化成分数。在临近高三时,化学和数学不及格的打击、老师的苛责、家长的不理解、对留级的恐惧和怕失去男友好感的担心,使秋儿最终选择了自杀。

一个孩子失败,就意味着一个家庭陷入痛苦之中,孩子的过早离去,更会让家庭陷入无穷的哀悼之中,这样的家庭中国也不在少数。

然而,血的教训并没有唤醒多少家长,一年一度的高考仍然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

据统计,中国95%的父母希望孩子能读大学,44.5%父母希望孩子读博士。但是中国的现实是只有15%的同龄人可以进入大学。这注定了85%的孩子大学梦是要破灭的。而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认为没考上大学的孩子就是失败者,众多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断经历失败和迷失。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们调查,94%的少年犯罪,首要原因是学业失败。他们首先是感到学习困难,然后失败,然后厌学、离开学校,加上家庭失于管理,慢慢成为犯罪者。

为什么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让大部分孩子成为失败者?家长们脱离不了干系。

有人把目前中国家长分成以下三类人:第一类家长是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的,因为他们能够真正帮助孩子,所以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是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的,他们不会帮助孩子,也不会“摧残”孩子,所以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这类家长占据大多数,而教育失败的孩子往往就出自这些家庭。

中国的孩子在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家长的督促下,从进幼儿园起,在父母的鼓励下,一直在竞争,就一直在争第一,然而任何场合下的第一都只有一个。无数的孩子就在这第一的打击下成为了失败者。

如果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父母改变追求第一的方向,只要求孩不做倒数“第一”,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改变达不到目标就批评的方式;改变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那无疑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是成功者,我们的社会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悲剧。

改变家长的观念,就能改变社会教育价值的取向过于单一化,就能让大部分孩子成为成功者,就能改变无数孩子的命运。

“精英”为什么变成“平常人”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权利的主体,与成人具有同样的独立人格,儿童拥有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为主的几十种权利。

然而,我国许多家长,在补偿和攀比心理驱使下,采用高压方法,强迫孩子学习,眼睛死盯住分数。孩子如果成绩优秀,家长似乎特别有面子,孩子的分数稍不如意,则贬低孩子无能。

家长摆不正期望的天平,对孩子过于苛求。然而,孩子就是孩子,并不是为了大人而存在,孩子有孩子自身的欢乐与理想。攀比和苛求都会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受到很大的挫折,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会引发悲观和厌学的情绪。

案例一:一对公务员自述,他们的女儿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很听家长的话,很少和父母顶嘴。可自从升入初中后,成绩开始下降,父母反复叮嘱,却不见成效,女儿反而追求梳妆打扮,成为追星一族,让父母伤透了心。

女儿萍萍却向他人倾诉:“爸爸妈妈很关心我的学习成绩,如果我考得好,他们就会很开心;如果我考得差一点,他们总是在背后叹气。这让我觉得压力很大。升入中学后,由于成绩不再像小学那么“优秀”,我很想以优异的成绩博得父母的欢心,谁知越紧张就越没考好,对自己都快失去信心了,于是用打扮、追星来放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