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是西汉时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风流才子。他与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千古流传的动人佳话。
司马相如原是梁王刘武的门客。刘武死后,他回到家乡成都。有一次,他到临邛的财主卓王孙家做客,偶遇卓财主在家守寡的女儿卓文君。两个人一见钟情。卓文君不顾父亲反对,乘夜与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卓财主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
他俩到成都后,日子窘迫,不得不回到临邛,硬着头皮请求卓王孙接济。卓财主余气未消,哪里肯给钱司马夫妇经过商量,很快想出了一条“苦肉计”。
他俩把身边的车、马、琴、剑和首饰变卖,用得来的钱在距卓府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房,开了一家小酒铺。只见司马相如穿着伙计的衣服,又是擦桌椅,又是端酒菜。卓文君也是粗布衣裙,忙里忙外,招待客人。酒铺刚开张,就吸引来不少人。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酒菜物美价廉,而是人们都想目睹这两个远近闻名的落难夫妇。司马夫妇一点也不觉得难堪,相反内心里十分高兴,因为他们达到了办酒铺的目的——给顽固不化的老爷子丢人现眼。
很快,临邛城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大多数人对司马夫妇表示同情,责备卓财主刻薄。卓财主是一个讲究脸面的人,他过了几天便受不住这些风言风语,答应资助女儿和女婿。卓财主送给他们100个奴仆,100万贯钱。司马夫妇得到了这些财物,谢过了卓财主,关闭了酒铺,双双回到成都,成了那里知名的富户。
若干年后,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大为赞赏,于是召见了司马相如,并留他在宫中当官。司马相如没有辜负卓文君的一片苦心,终于在官场上飞黄腾达。
【活学活用】要成就一番事业或完成一个计划,自己必须能吃得起苦,下够足够的功夫,想“一口吃个胖子”或“一锄挖个金娃娃”,这样的事不太可能发生。生活中的“苦肉计”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毅力。像街头假装肢残用以骗钱的把戏,终究没什么收益。当然,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偶尔一用“苦肉计”倒未尝不可。
【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注释】 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见《易经·师》。这里意思是:军中的主帅英明正确,就像有天神救助一般。
【译文】 敌人兵力强大时,就不要去硬拼。应当运用计谋使他们自我牵制,借以削弱它的力量。主帅如能巧妙地运用计谋,克敌制胜就如同有天神相助一般。
【计名出处】 此计语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回标题“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又见四十七回标题“庞统巧授连环计”。
【讲解】 连环计,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无攻不破。此计正文的意思是如果敌方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使其自相钳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巧妙地运用谋略,就如有天神相助。
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钳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动不自由。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战场形势复杂多变,对敌作战时,使用计谋,是每个优秀指挥员的本领,而双方指挥员都是经验的老手,只用一计,往往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一计套一计,计计连环,作用就会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