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时,孔镛任田州知府。上任后的第三天,州内的军队到别处执行任务去了,只留下一座空城。当地的山民得到这个消息,马上聚集在一起拿着刀枪包围了田州城。
众人惊慌失措地关起城门,下决心死守几天。可孔镛却说:“把城门打开!”有人劝他说:“大人,山民是十足的野人,他们不知道什么空城计,你只要一开城门,他们就会杀进来。”孔镛不慌不忙地说:“把门打开,我要出去和他们谈,我要以皇上的恩威与孔孟之道来劝导他们。”众人一听全都哭笑不得,心想这个迂腐的知府老爷怕是死定了。
城门打开了,孔镛带着几个随从骑马走了出来。山民首领喝道:“你是什么人,还不下马受死!”孔镛镇定中带着威严:“我是新来的知府,我正要到你们的山寨视察,还不前头带路。”
以前的知府不关心偏僻山民的生活疾苦,从来没去过山寨。山民首领听说孔镛要去山寨,便欣然应允了。
来到山寨,孔镛一屁股坐在中间的座位上,厉声喝道:“无礼之辈,还不跪下!”首领不服气地说:“区区知府,竟敢向我们发号施令!”孔镛说:“我是你们的父母官孔知府,有责任管教你们。”有人问:“您可是孔圣人的后代?”孔镛回答:“敝人正是孔圣人的子孙。”众人一听,对孔镛肃然起敬。孔镛接着说:“我知道你们本是良民,因饥饿所致入城抢夺。现在我来做你们的父母官把粮食和布匹分发给你们。如果你们不听我的话,一意孤行,我就派官兵兴师问罪了!”
山民聚众闹事目的就是为抢粮食和布匹,现在听说知府大人可以无偿供给他们,纷纷表示不再造反,诚心悔过。山民首领安排孔镛在山寨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孔镛带领他们来到田州城下,叫城上的士兵丢下粮食和布匹。山民扛着粮帛,兴高采烈地返回山寨。
【活学活用】在现实生活中,“空城计”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应用技巧。当自己处于劣势、竞争能力远远不如对方时,不妨以大胆的计划、新奇的想法、令人意想不到的行动,使对方判断失误,或对方惊愕之际给他当头一棒,这样往往能扭转乾坤,取得最佳效果。
【原文】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注释】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见《易经·比》。比,原意是相亲相辅。
【译文】 在敌人给我方布置的疑阵中再反设一层疑阵。如果利用敌人内部的策应去争取胜利,那么我方就不会遭受损失。
【计名出处】 此计出自孙子《用间》篇:“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又有“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实也。乡间者,因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同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固其敌间而用之。……”
【讲解】 “反间计”是间谍战中的一种谋略,指的是利用敌方内部的间谍为我方所用,反而去刺探敌方的情报,从而使自己不受损失,争取主动的思想。行“反间计”的办法千变万化,关键在于:用厚礼重贿收买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或装疯卖傻,故意供给对方假的情报,使之间接为我服务。
此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用敌间,二是分化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