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活用三十六计
11596400000105

第105章 《三十六计》与军事——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周世宗病逝,年仅7岁的恭帝继位。皇帝年幼,不能料理朝政,国家出现了不稳定的局面。

大将赵匡胤多年来随周世宗南征北战,取得了周世宗的信任,此时已是大权在握,在朝廷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想取代周朝,自立天子,建立自家的王朝,只是苦于没有恰当的借口和时机。

960年正月,赵匡胤让镇、定二州谎报军情,说契丹勾结北汉大举南犯,请求朝廷发兵抵御。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伪,立即派赵匡胤率军出征。出征前,开封城就传出“赵匡胤为天子”的谣言。

赵匡胤率军到达离开封城40里的陈桥驿时,天色渐黑,便命部队扎营歇息。夜里,军校苗训仰观天象,他对众人说:“你没看见太阳下面还有一个太阳吗?后一个太阳将取代前一个太阳,这是天命。前一个太阳应验在周,后一个应验在都点检身上。”这种说法很快在军中传开了,众人议论纷纷:现在皇上年幼,国家危在旦夕,不如立都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也不晚。

于是,都押衙李处耘、归德掌书记赵普、赵匡胤之弟赵光义等一起商议立赵匡胤为天子的具体事宜,并派人回开封让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里应外合。这些人都是赵匡胤的亲信。

其实,开封城的谣传、苗训夜观天象以及亲信们商议策立事宜,都是赵匡胤一手安排的。这天晚上,赵匡胤假装万事不知,吃醉了便睡觉了。第二天清早,众将士拿着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黄袍走了进来,对赵匡胤说:“诸将无主,我们愿策立都点检为皇帝。”说完把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赵匡胤装作很不情愿的样子说:“你们服从我的命令还可以,不然我不当这个皇帝。”众将跪拜,表示愿意听从赵匡胤的调遣。

于是,赵匡胤率领大军返回开封。此时正值早朝,消息传来,朝中大乱,众臣束手无策,只有侍卫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一人驰马准备抵抗。刚到正街,韩通就被赵匡胤前部校王彦升一刀劈死。宰相范质不得已率百官迎接赵匡胤,赵匡胤对百官流着眼泪说:“先皇待我恩重如山,我是被众将士逼迫才这样做的。”范质刚要答话,赵匡胤的部将罗彦环厉声说道:“大家共同推举都点检为天子,谁敢反对,我的宝剑不饶他!”范质等人吓得面如土色,带领百官跪拜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早已拟好的禅代诏书,宣布周恭帝退位,将皇位让给赵匡胤。赵匡胤正式即位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活学活用】假痴不癫,实际上是一种以静制动的控制术或操纵术。虽然自己是有相当强大的实力,但故意不露锋芒,显得软弱可欺,用以麻痹敌人,骄纵敌人,然后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赵匡胤想做皇帝,但恐名不正言不顺会落得个乱臣贼子的下场,于是他便暗地里散布谣言,让亲信们出面,自己则假装什么也不知道,待时机成熟之际,稳稳地坐上了皇帝宝座,从而避免了起兵谋反的下策,不废一兵一卒就达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