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执行在于细节
11581500000011

第11章 创新源于细节(1)

抓重点,抓关键,已经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它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在此我并没有贬低之意)。在此影响下,人们往往关注那些能够决定历史或者自己命运的事情,而忽略了很多本不该忽略的细节。孰不知,细节处蕴涵着无限的生机——能为我们打开—个广阔的天地。

1.以小事为突破口

所谓的“小事情”,因其小被人们忽略了,然而它却造成了大问题,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大麻烦,一些聪明人善于从“小事情”做起,从而使局面得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彻底的改观。

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公司领导人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颜色。这一建议引起了公司领导人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板起一副统一的“包公脸儿”了。

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这种小事情,就开发出了一种面貌一新、大大畅销的新产品,竟使整个公司因此而度过了难关。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何等巨大!

而提出这一设想,既不需要渊博的科学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器公司,在以往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竟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它的颜色就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作过这样的规定,而它在漫长的时间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就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这样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成为一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严重地阻碍和束缚了人们在电扇设计和制造上的创新思考。

很多传统观念和做法,不仅它们的产生有客观基础,它们得以长期存在和广泛流传,也往往有其自身的根据和理由。一般来说,它们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积累,值得后人继承、珍视和借鉴。但也不能不注意和警惕:它们有可能妨碍和束缚我们的创新思考。

以小事为突破口,改变思维定势,你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突破“缺口”

足球场上,不时地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甲队高手云集,又在主场作战,按理该稳操胜券;但乙队偏偏在没有“国脚”等大牌明星压阵的情况下,竟出人意料地在客场打败了对方。

这就是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冷门”。

冷门的造成,是对方在防守上出现失误造成的。因这种失误使自己的球门大开,被别人抢占了先机,乘虚而入。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人们所忽略的某个冷门,瞄准知识链条上的某个薄弱环节,抓住前人因种种原因放弃或疏漏的项目,以此为进攻的突破口,乘虚而入,巧作文章,终能取得重要成果的事例很多。

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马洛利公司任职’的卡尔森,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的毕业生。因他常见到公司的同事在复印文件的过程中,时间占用过多,劳动强度很大,本该轻松完成的工作,成了令人头痛的麻烦事,便想改进一下复印方法。他做了很多的实验,但却没有成功。

后来,他改变了做法,暂时停止了实验,而用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钻进纽约的图书馆,专门查阅有关复印方面的发明专利文献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查找,他意外地发现,以往进行的复印,都是利用化学效应来完成的,还没有人涉足到光电领域。利用光电效应比利用化学效应,从理论上讲,效率要高得多。显然,这是复印研究开发中的一大缺陷。

他瞄准这一缺陷开始进行大量的实验,将光的导电性和静电原理相结合,终于取得了成功。

还有一个类似的事例。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一次听演讲后,知道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为了彻底弄清这个问题,找来了几乎所有关于孤子理论的资料,然后这位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关起门来,专心致志地研究了一个多星期,寻找别人在这方面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弱点。

后来他发现,所有的文献都只是研究一维空间中的孤子,而在他所熟知的物理学中,意义更广泛的是三维空间。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和漏洞。

对此,他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并用这套理论处理三维空间的某些亚原子过程,终于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李政道教授深有感触地说:“你们想在研究工作中赶上、超过人家吗?你一定要摸清在别人的工作里,哪些地方是他们的缺陷。看准了这一点,钻下去,一旦有所突破,你就能超过人家,跑到前头去了。”

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予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节,需要有“慧眼”看得更细,需要后来者站得更高,需要的是对己知的不满足和对未知的强烈好奇。

3.灵感来自细微处

灵感产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但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由一些细微的生活小节所引发的。

廖基程在工厂劳动时经常看到,由于大部分零件的精密度都非常高,为了防止零件生锈,工人们都必须戴手套进行操作,而且手套必须套得很紧,手指头才能灵活自如,这样一来,戴上脱下相当麻烦不说,手套还很容易弄坏。

为此,他常想,难道只能戴这样的手套吗?能不能改进一下?

有一天,他在帮妹妹制做纸的手工艺品时,手指上沾满了浆糊。浆糊快干的时候,变成了一层透明的薄膜,紧紧地裹在手指头上,他当时就想:“真像个指头套,要是厂里的橡皮手套也这样方便就好了!”

过了不久,有一天清早醒来,他躺在床上,眼睛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头脑里突然想到:可以设法制成浆糊一样的液体,手往这种液体里一放,一双又柔又软的手套便戴好了,不需要时,手往另一种液体里一浸,手套便消失了,这不比橡皮手套方便多了吗?

他将自己的这一大胆想法向公司做了汇报,公司领导非常重视,马上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把廖基程也从生产车间调到了这个组里。经过大家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这种“液体手套”。

使用这种手套只需将手浸入一种化学药液中,手就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罩住,像真的戴上了一双手套,而且非常柔软舒适,还有弹性。不需要时,把手放进水里一泡,手套便“冰消瓦解”了。

灵感的光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它的不期而至,我们不仅要有一种敏感和警觉,而且还要让潜思维尽量发挥作用,因势利导,使其形成水到渠成之势,不矫揉造作,于平平淡淡中等待它绽放出美丽多姿的倩影来。

由于德、意、日在世界范围内侵略的猖獗,1942年,英、苏、英、中等国开始着手建立反法西斯联盟,为了名正言顺,决定起草一份宣言。这份宣言叫什么名字呢?

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一起研究了多次,也想过不少的名字,都因不恰如其分而放弃。

有一天大清早,罗斯福甚感无聊,随手翻阅了几本杂志,突然文中的一个词语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便不顾身份地大叫道:“上帝!我终于想起来了!”他急匆匆去找邱吉尔。邱吉尔正在洗澡。罗斯福迫不急待地跨到浴室门前,对邱吉尔高声说道“亲爱的温斯顿,我想起来了,你看叫联合国怎么样?”邱吉尔从漂满了肥皂泡的浴缸里钻出来,孩子般拍了拍白白胖胖的肚皮,“啊!太好了!”

就这样,罗斯福的自杂志中的一个语词引发的灵感作出了贡献,最后将这份宣言定名为《联合国宣言》。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也沿用了这一名称。这就是联合国的由来。

现实生活中,对面临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如果我们不急于求成,不焦燥慌乱,而能做到有紧有松,有张有弛,该休息的时候,就停止思考,生活依旧沿着旧有的轨道前进,这样就能为头脑中的潜思维加强活动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时,当你留意到一些能给你带来启发的生活小事时,灵感这位欲语还羞的女神,可能会在瞬时之间,让你一窥她那绝世容颜。

4.小失误有启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或者是对前所未有的开拓性工作来说,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对待它。犯了错误而沮丧、颓废和垂头丧气,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一错再错执迷不悟更是害人害己,必须予以抛弃,要积极地“将错就错”,于细微处发现新奇之处,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才是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最后的成功者而言,错误是攀登成功的阶梯,它能增长正反两方面的知识,也许正因为错误,才使人们发现了某些自然的奥秘。

电影问世后不久,有一天法国巴黎正放映一部叫《拆墙》的电影短片,片中有一堵危墙被众人推倒的镜头。由于放映员普洛米奥的粗心大意,放映的是还没有“洗”的片子,即片子放映完后,应把它再倒转回来。这样一来在银幕上出现了情景相反的图像:一堵被推倒的墙,又从残墙断壁的废墟中慢慢重新竖了起来。

此事立即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和口哨声,普洛米奥羞红着脸马上关掉放映机……

这一失误引起了普洛米奥的思考:这种现象能不能成为拍电影的新技术呢?也许它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呢。

后来,在一部叫《迪安娜在米兰的沐浴》的电影中,他有意识地运用了这种他发明的倒摄方法,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跳水女郎的一双脚先从水里钻出来,然后整个身子倒转180度,最后轻飘飘柳絮般落在高高的跳板上。

这种奇异的倒摄方法,引起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从此,它成了电影拍摄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无独有偶,在德国也发生一件类似的事情。

某造纸厂的一位工程师,由于一时的疏忽大意,在造纸的某道工序中少放了一种原料,结果生产出一大批根本不能书写的“废纸”,这对于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来说,面临着被炒鱿鱼的厄运。因为在德国的公司中,是绝不允许有这样的失误的。

一位朋友向他建议:“事情已经出了,赶快想一下这样的纸有别的用途吗?”

于是这位工程师和他的朋友一起,细致入微地反复观察琢磨,终于发现这种纸的吸水性能很强,洒在这种纸上的水很快被它吸掉,他们根据这一特点,对这种纸加以剪裁装订,做为“吸墨水纸”出售,上市后竟然大受欢迎。后来,这位工程师将这种“吸墨水纸”的制造方法申请了专利。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既不要在错误面前灰心丧气,像只斗败的公鸡;也不要轻易地放过它们,通过深入的发掘和不懈的努力,将错误变成意料不到的成果是非常有可能的。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从错误中寻求发现的眼光,聪明的人则善于利用错误,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闪光点,从而变“坏”为“宝”。

5.歪打可正着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种豆本该得豆,却偏偏抱回一个大西瓜,真是让人惊喜万分。

德国人波兰特文化水平不高,却对提炼黄金非常感兴趣,吃饭时想着炼黄金,睡觉时想着炼黄金。由于对黄金的痴迷,他对一切称得上是黄色的东西都存在敏感。

有一天,他去厕所撒尿,见尿的颜色是黄的,便忙着收住舍不得尿,怕黄澄澄的金子从那小小的下水道里溜走。他紧跑回家,把尿撒在罐里,宝贝似的小心谨慎地放在火炉上冶炼起来。

蓝艳艳的火苗舔着罐底,尿的难闻气味扑鼻而来。波兰特不管不顾,眼前晃动的都是闪闪的金子。

当他累得满头是汗,呛得满眼是泪终于把尿蒸干后,朝罐里一看,哪来的灿灿的金粉呀,而是一种又白又软像蜡一样的怪东西。

波兰特大失所望,一生气把它扔在一边,见鬼去吧!

到了夜里,波兰特想黄金睡不着,到院子里散心,猛地发现罐子里直往外闪亮光,他感到非常惊奇,这种怪怪的光被他称为“冷光”。

后来一位化学家听到了此事,便花二百块银币的天价买下了它。经化学分析才弄清,它原来是一种组成包括人在内的动物骨骼的重要物质,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磷,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15位的那个元素。

波兰特从尿里没有提炼出使他发财的黄金,却误打误撞发现了磷,真是造化弄人。

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为了研究原子的结构,决定用中子去轰击原子“铂”,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意外地得到了另一种铀元素——“超铀元素”。

1939年,法国两位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用化学方法检验费米的“超铀元素”。结果发现,用中子轰击原子“铂”,并没有得到什么“超铀元素”;而是只能得到早已被发现的“钡”。也就是说,只不过把“铂”原子分裂成大致相等的两半罢了。但从费米的实验中却意外地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钡”的重量只有“铂”的一半。

这一结果,为物理学上的新的学说核裂变奠定了基础。

费米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感到非常难堪,经过一番思考,灵光闪现,继而惊喜,马上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通过实验再次证实了那两位法国科学家的核裂变见解,并提出了一整套“链式反应”的基础理论。

后来,震惊世界的原子弹,就是在费米的基础理论上研制成功的!

这就提示我们,在致力于思考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在未得到预期的结果时,需要注意是否出现了其它的什么成果,不要眼睛只盯在一点上,审视的目光应该是灵活机动的。柴没砍着,拎只兔子回来当然也是一种收获。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没有炼出“黄金”固然发不了财,可得到了磷,也值得高兴。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6.抓住瞬间的灵感

灵感会启发人们创造新意念、新发明。要想捕捉到你的“第六感”就必须注意细节,注意常人漠视的小事。

19世纪德国医学家罗伯特·科赫,在进行医学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必须对病原细菌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设法消灭病原细菌,防止人体受到感染。

但是,由于细菌体积极小,又透明无色,在当时条件下,即使使用最精密的显微镜也很难观察和分辨各种细菌的形状和特征,为彻底消灭它带来的重重困难,他陷入苦苦思索之中。

突然有一天阴云密布,天黑得像锅底,紧接着电闪雷鸣,一场大雨片刻即至。望着窗外雨中的闪电,罗伯特·科赫意识到闪电之所以那么明亮耀眼,那是因为有漆黑如墨的天空为底色的反衬。那么,把无色透明的细菌放在一种深色颜料中,不就能观察得清楚了吗?

他先后用了几十种染料做实验,结果都不理想,尤其是染色液很难在玻璃片上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