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时代,有一位体育选手得了冠军,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乡人想要为他建造一个铜像以作纪念,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个提案,但有一个人很嫉妒那位冠军,就强烈反对为他立铜像。但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人们还是把铜像建好了。
那位反对者,见阻挠不成,就每天晚上偷偷地用铲子去铲铜像的脚跟。直到一天晚上,他的愿望实现了——铜像终于倒下来了,但正好压在他身上,他也就一命呜呼了。
嫉妒是当人感到他人优越而使自己受到威胁时产生的反感、怨恨等情绪体验,它是人们试图缩小和消除彼此之间的差距,使原有关系恢复平衡,维护自我生存发展的一种心理防御反应,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心理分为不同的层次:程度较浅的嫉妒,虽然有些不满,但是深藏于内心,不易被他人察觉。程度较深的嫉妒,则会在言行上有意无意地讽刺、疏远嫉妒对象,耍小手腕等,严重者甚至会攻击、造谣中伤他人。
嫉妒是一种狭隘心理的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具有排他性,只许自己成功,不许他人获胜,对他人持排斥贬毁态度。没有嫉妒心的人,对真善美总是表现出赞赏羡慕,而嫉妒心强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与嫉妒对象对着干。莎士比亚曾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嫉妒的人是可怕的,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快乐、优秀,会采取各种手段去破坏;嫉妒的人又是可怜的,他们自卑、阴暗,享受不到阳光的美好,体会不了人生的乐趣;嫉妒的人又是可悲的,“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损害心情与健康。
嫉妒心理其实是很普遍的,它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能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从事儿童心理和智力发育研究的玛丽亚·莱赫斯特带领的专家小组对50名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4项实验。实验显示,当母亲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人时(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动),3个月大的婴儿通常会蹬腿并发出叫声。
可见,嫉妒是无法自我摒弃的,但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需要,是一种自我提高的动力。如果能把嫉妒转化为动力,那么,嫉妒心越强动力就越大,越可能获得成功。
例如,小李看到一起进公司的大学同学小张进步快,一开始心里很不是滋味,情绪变得低落消沉。后来他调整了心态,把瞄准点从小张的缺点转到长处,发愤图强,一年后小李便因为业绩突出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他在日记里写道:“我特别感谢小张,如果不是他的进步为我领跑,我就不会这么努力,就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
所以嫉妒也不是万恶不赦的,我们要学会把嫉妒转化为动力,这样反而可以走出心理误区,促使我们取得成功。
我们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确立“你行,我也行”的正确竞争观念。把别人的进步看作是对自己的促进,从而把消极的嫉妒变为积极赶超的压力和动力。其次是要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切实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正如培根所说:“每一个埋头深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
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因此,不要轻易地去享有嫉妒,保持一种宽容、豁达、积极的心态,凡事多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而不要总是空羡别人。
不是教你诈
嫉妒长期作祟,容易导致人的人格偏离乃至精神疾病。因嫉妒而采取的卑劣行径换来的只能是悲剧。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嫉妒是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
《圣经·旧约》里面有一个叫“约拿”的人。他是一个虔诚的犹太先知,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终于,他得到了神所赐予的一个光荣的任务: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罪行毁灭的城市——尼尼微城。
不料,约拿却拒绝了这个曾让他朝思暮想的神圣任务,他逃跑了,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神。神的力量到处寻找他,唤醒他,惩戒他,甚至让一条大鱼吞了他。最后,经过反复和犹疑,约拿悔改了,完成了他的使命——宣布尼尼微城的人获得赦免。后来,“约拿”被用来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
神让约拿去宣布赦免尼尼微城,这本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对于一直渴望得到神的差遣的约拿来说,真是可遇不可求的良机,但约拿却又想回避,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称为“约拿情结”。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它反映了一种对自身伟大之处的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它会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不愿发挥自己的潜力。
“约拿情结”会阻碍人们的生命成长和自我实现。有这种情结的人,在对待自己的时候,总是逃避成长、执迷不悟、拒绝承担伟大的使命;而在对待他人的时候,看到别人表现优秀,自己会嫉妒;看到别人受到祝福,他会难受;而看到别人倒霉,则会幸灾乐祸。
在日常生活中,约拿情结可能表现为缺少上进心,或称“伪愚”。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曾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谁希望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谁渴望成为一个圣人?”
“谁将成为伟大的领导者?”
学生们的反应是:咯咯地笑、红着脸、不安地扭动。
马斯洛问:“你们正在悄悄计划写一本伟大的心理学着作吗?”他们大多只是搪塞过去而已。
马斯洛又问:“你难道不打算成为心理学家吗?”有人回答说,“当然想啦。
”
马斯洛说:“你是想成为一位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心理学家吗?那有什么好处?那并不是一条通向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
为什么学生们想成为心理学家,但是却不敢有积极的努力和实践,甚至连自己的理想都不敢承认,这是为什么呢?
马斯洛认为,我们大多数人内心都深藏着“约拿情结”。因为在我们小时候,自身条件的限制会导致产生“我不行”、“我办不到”等消极的念头。这些念头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周围环境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供自己成长的机会。而当成功的机会降临时,“我不行”、“我办不到”等心理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要抓住成功的机会,就意味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面对许多无法预料的变化,并承担可能失败的风险。例如,一位女性,可能会害怕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导致她无法找到一个相匹配的伴侣,最终孤独一生。
人们不是追求卓越,实现自我,反而感觉雄心壮志是幼稚可笑的,坦率是无知的,慷慨是因为缺乏判断力,同情心更是廉价和盲目的。当人们不仅畏惧失败,也害怕成功的心理发展到极致,就会出现自毁心理,以致在面对荣誉、成功、幸福等美好的事物时,脑海中浮现出“我不配”、“我受不了”等念头,最终放弃到手的机会,功败垂成。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成功,而多数人一生碌碌无为。只有认识并克服自己的“约拿情结”,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抓住机会,才可能取得成功。
不是教你诈
人之所以不能成为上帝,并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害怕。人类从来都不曾想要实现完美,而是害怕完美。完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离群带来的孤独,承担更多的责任。
某大学少年班19岁的大四女生马蕾蕾(化名)窃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MN)对同班同学陈馨(化名)的邀请信(offer),并冒名陈馨用E-mail与美国校方联系,拒绝了留学邀请,同时推荐了她自己。而陈馨因为迟迟没有收到明尼苏达大学的正式邀请,就发信询问美国校方,才发现已被人冒名拒绝了邀请。经过陈馨和班级师生的调查、取证,很快发现:是同班的马蕾蕾在捣鬼!
后来,马蕾蕾在该校的BBS上发表了一篇“悔过书”,她写道:“我的心理一度处于狭隘的状态。由于对周围发生的好多事情的极端看法,让我对生活、对人都很失望。我开始怀疑,甚至憎恨周围的人。我便在没有考虑严重后果的情况下,用这种很伤害人的行为做了不该做的事。这种报复的心理真的很可怕。我也憎恨自己的这种行为,并为此感到羞耻。”
最后马蕾蕾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迫离开了学校。一个15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的少年班的天才,却因为狭隘心理导致的错误行为被学校开除,真是令人惋惜。
所谓狭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气量小、心眼小。狭隘心理是许多不良个性的根源,嫉妒、猜疑、孤僻、神经质等不良表现都源于狭隘心理。
很多人都存在心胸狭隘的情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例如,只听得好而听不得坏,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忍受失败,稍遇挫折、坎坷,就出现过激行为,做出害己害人的事情来。有狭隘心理的人,往往只和少数几个与自己想法一致或不如自己的朋友交往,不愿接受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
人为什么会有狭隘心理呢?这是因为,人生来就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往往以自己的心境、态度、价值观和知识经验去看他人、看世界。在从童年到成年的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心理的发展以及外力的作用,人会逐渐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但解脱程度因人而异,并且完全、彻底地解脱是不可能的。
心胸狭隘会使人耐受挫折的能力降低、情绪不佳,无法结交更多的朋友,因此我们需要从各方面多加努力,尽量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宽阔一些,避免使自己陷入狭隘的心理误区。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积极的生活目标。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既不奋斗,又无法容忍别人成功,就更加狭隘了。一个人不应该只想着为自己而活,更要想着能为社会、亲人、朋友留下一些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因此,要把眼光放远一些,确定一个积极的目标,这样才会离狭隘远些,离成功近些。
我们还要学会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和挫折。生活中遇到些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一味焦虑、忧愁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学会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先冷静下来,想一想原因,再制订计划并执行。这样就不会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了。
学会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拓宽心胸。在空闲时,可以走出校园、家庭,去感受大自然,例如广阔的大海、巍峨的高山。可使自己从狭窄的圈子中走出来,不会总是盯着自己一时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扩大自己人际交往面也可以化解狭隘心理。如果只和不如自己的人或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交朋友,只会使自己在小圈子中徘徊,原地踏步,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而只有热情、坦率地交友,扩大人际交往面,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进步,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