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很多时候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因为某种诱惑而走进心理误区。在生活中常会听到人们说:“我这是怎么了?”“我为什么不能容忍别人?”“我为什么总是这么虚荣?”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看看自己是否掉进了某些心理误区。心理误区是人性本身固有的弱点,而我们只有科学地认识它,克服它,才会避开陷阱,走向成功。
1998年,法国的一份报纸上刊出一份遗嘱:谁若能准确答出“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就可得到100万法郎奖金。立遗嘱的这位富翁是法国传媒大亨巴拉昂,曾靠推销装饰肖像画白手起家,在十年内跻身法国50大富豪之列。
遗嘱刊出之后,有50多万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金钱、机会、技能、帮助、关爱、漂亮、勇气、行动??
后来,富翁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他在银行的私人保险箱,公布了致富的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在所有的答案中,只有一位9岁的女孩猜对了。她在接受奖金时说:“姐姐总是警告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穷人之所以为穷人,是因为缺乏成为富人的“野心”。凡人之所以为凡人,也是因为缺乏成为卓越人物的“野心”。人与人的差别其实并不大,看别人比自己高,只是因为你是跪着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野心”?我们的“野心”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野心”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有野心才会相信自己具备成功的要素,即心理学中所说的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与判断。
它由结果期待与效能期待构成。
结果期待是指对自己行为与行为结果关系的推测。如果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被选择。例如,某学生认为上课注意听讲就能得到好成绩,那么他就会认真听讲。
效能期待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判断,也就是说,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预期行为,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便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有没有“野心”,其实只是一种主观推测,它不一定与自己客观上所拥有的能力是完全一致。有时候,我们很有野心,但是能力不够,目标还是无法实现。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培训和努力来提高自身的能力,或者可以寻找其他途径来释放自己的热忱。例如,我们不一定非要做运动员,做教练可能更合适你。
此外,坚持在实现自己的野心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假如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第12家出版社拒绝后就放弃了,那么她就不会拥有今天的辉煌。所以,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有野心,有坚持的精神,如果没有“野心”,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敢尝试,不能坚持,那又何谈成功呢?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多人起初是很有“野心”的,想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慢慢地,随着挫折的增多,越来越多本想站起来的人,却又蹲了下来,跪了下来,甚至躺了下来。这样的人则会变得“真的不行”了。
在心理学上,个体因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被称为“习得性无助感”,它是自我效能感低下的极致状态。
当我们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后就会产生消极心理暗示和心理压力,觉得自己不行。正是这种心理影响了我们的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能力、意志力等个性品质产生了怀疑,从而使我们的“野心”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所以,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以此避免习得性无助感带来的消极情绪。
不是教你诈
自卑感的产生不是来自各种“事实”或者“经验”,而是来自对这些事实和经验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应时时告诉自己:我能行!否则对自己越怀疑,就越会没有野心,也越难获得成功。
有两只小猫,一只叫汤姆,另一只叫托比,它们整天在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
有一天,它们俩都发现经常有个和自己外形很像的黑黑的东西跟着自己。听人说,那叫“影子”。汤姆和托比都想:“影子真讨厌!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它们开始跑啊跳啊,想把影子给甩掉。还到处乱走,好让影子“迷路”,再也找不到自己。然而,汤姆和托比沮丧地发现:无论它们怎样做,无论它们走到哪里,只要阳光一出现,它们的影子就出现了。这简直让它们抓狂了。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从这个寓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的心理问题可以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令人痛苦的负性事件。而且一旦发生,就成了事实,无可更改。而我们所能做的,顶多是尽量压抑,把它们移到一个叫“忘记”的“回收站”里。
但是,这些令人痛苦的体验仍然存在着,甚至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仍会让我们伤心、郁闷。彻底忘记是做不到的,那就逃避,逃得远些、再远些。于是,我们开始对事实进行扭曲,而这恰恰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源。
小猫的做法代表了两种逃避的方式:
1.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
2.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糟——既然一切都很糟,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就不算什么了。
例如,有些成年人之所以酗酒,是因为他们有过一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并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对他们来说,酗酒是忘记这种痛苦的一种方式。更严重的是,痛苦的遭遇往往会导致有些人吸毒,这一比例占吸毒者的99%。吸毒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明了无数种逃避痛苦的方式,弗洛伊德称这些方式为心理防御机制。而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其实是具有两面性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减轻人们的痛苦,但是,如果人们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则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心理问题,如强迫症、社交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遭受痛苦,而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的人,往往会形成逃避型人格,而这种人格会对其正常的交际活动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比如,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不愿卷入他人的事务中;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不语,怕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等。这样的心理必然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很多事情我们是逃避不了的,与其压抑自己的感情,使自己倍感紧张和害怕,消极地应对周围的人和事,还不如直面痛苦,经过自身的奋斗,从痛苦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样才可以得到意外的收获,找到人生的乐趣。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有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接受这个事实并原谅父母后,他成了治疗此类问题的专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
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直面痛苦的力量,可以寻找来自亲人、朋友或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会增加自己直面痛苦时的勇气和力量。不过,问题的关键还得靠自己,努力地锻炼和培养自己坚韧的品质。
不是教你诈
有光明就会有阴影,因此,即使遭受挫折,经受痛苦,也要学会勇敢地面对,而不是消极地逃避。因为,你越是逃避,越是很难逃避开。只有直面痛苦的人,才能不再受它的控制和折磨。
啄木鸟正在“叮叮当当”给大树治病。蝉儿飞过来大叫:“知了??”啄木鸟制止说:“我正在给病人做手术,需要安静,请你离我远一点好吗?”
蝉儿闹了个大红脸,悻悻地飞走了。没飞多远,它看见蚂蚁在搬家,就蹲下来高唱:“知了??”蚂蚁不客气地说:“天要下雨了,我正忙着搬家哩,你一边玩儿去吧。”
蝉儿又碰了一鼻子灰,一抬头,看见喜鹊正在筑巢,又张嘴叫道:“知了??”喜鹊扑打着翅膀,不耐烦地说:“小东西,离我远一点儿,我的宝宝们正在睡觉呢!”
蝉儿连着碰了几次壁,顿时伤心地哭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自己不受欢迎,大家都不愿意理自己,因此会产生一种孤独的心理感受。心理学上认为,孤独是由于自己与他人的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而感到交流困难时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严重者将最终导致抑郁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网络、电子邮件等的出现,人们交往起来既方便又快捷。这些使得空间距离已不成为问题,我们的心灵本应更充实。然而,现实中人们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生活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人们,反而患上了“都市孤独症”。
这说明,导致孤独的原因不在于空间距离,而在于心理距离。最可怕的孤独是人群中的孤独,即身处茫茫人海之中,却没有一个可以交流、倾诉的对象。就像上面的故事中的蝉儿,它的周围有啄木鸟、蚂蚁和喜鹊,但它还是孤独的,以致伤心地哭泣。
现在的很多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陷入孤独心理的误区。其实,孤独心理是一种不良心理,会给人们的正常交际带来不便。有孤独心理的人,即使在欢快的场合,也很难被当时的气氛感染,仍然认为自己很孤单;他们总是认为人们都各怀鬼胎,不值得信任,有什么心事也不愿意向别人倾诉;即使心理很希望别人来接近你,但是自己却不采取主动。
为什么我们身处熙熙攘攘的都市中却总是觉得孤独呢?一般来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意识,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意识中,渴望自己的内心被他人理解,又发现很难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便产生了精神上的孤独。
这与自我认知的偏差有很大关系,人不能长期忍受孤独,但有的人却总是把自己推到孤独的境地。例如,有的人很自卑,觉得别人不愿与自己交流,为了维护自己、保全自尊,就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有的人很自傲,认为身边的人都过于平庸而不配与自己交往。只有改变这种自我认知的偏差,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理性、公正地看待他人,才可以跳出孤独的泥沼。
还有,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模式也是产生孤独心理的重要原因。都市生活和工作节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渐浅层化。虽然从数量上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增无减,但是那种传统的熟人式的交往方式却减少了。因此,交际应该回归到重交心,不要总是逢场作戏,要真诚与人交往,加深感情,这样才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关心和照顾。
在职场中,人们也经常会感到孤独,这是人们的职位、角色、立场的不同造成的。例如,由于组织结构上的等级制度,下属都对上司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许多高层主管也会体味到“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如果主管、上级、老板不想孤独,那么就需要有明辨是非的眼力和善于包容的胸怀,并增加自我开放度,使别人乐意接近自己。
不是教你诈
导致孤独的原因不在于空间距离,而在于心理距离,在于有些人自己把自己推向了孤独的境地。学会真心地与人进行交往,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才能走进对方的心里。
有一位农夫嫌自己的房子太小,于是跑去找神父求助。他对神父抱怨说:“我们全家五口人要挤在一个房间里,真是拥挤不堪啊。”神父听完后,说道:“我愿意帮你,但你会按照我所说的去做吗?”农夫点头同意。
于是,神父让农夫回家后把养在户外的鸡鸭全部赶到房子里。农夫很纳闷:我是因为房子太小才来找你的,你竟然让我把鸡鸭赶进房里凑热闹?但农夫还是按神父所吩咐的去做了。
第二天,农夫气急败坏地去找神父,抱怨道:“房子现在更拥挤了。”神父不仅没有解释,还让农夫回家把拉车的牛也赶到房子里。农夫更不明白神父的意思了,只得不情愿地回家,并把牛也赶到房子里。
第三天,农夫疲惫地去找神父,大发牢骚:“房子里挤得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你不帮我就算了,干吗如此折磨我呢?”神父笑了,未作任何解释,只是让农夫回家把鸡禽牲畜全部赶出去。
第四天,农夫高兴地去找神父,激动地叫道:“房子现在够大了!”
在这个故事中,房子还是原来那么大,但农夫前后的感觉完全不同了。刚开始,他觉得房子实在太小了。而在神父的指导下,他懂得了满足。而这种满足源自珍惜。如果不是把鸡、鸭、牛赶到房子里,占去一部分的室内空间,农夫也就不会发现房子其实“够大”。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持续听一种声音,观察人的脑电波,发现人对这种声音刺激的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脑电波的起伏也越来越小,而突然停止声音刺激,人的脑电波就会产生剧烈的反应。
其实,我们对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不懂得珍惜,甚至忽略它的存在,而总是在企盼没有得到的东西,直到有一天自己拥有的东西失去了,我们才会发现原来它其实是很珍贵的,对自己是很重要的,而此时,可能已经晚了,自己将会永远地失去它。
例如,当一个人追求你时,你可能没有感觉,和他(她)在一起时,感受不到激情,甚至觉得他(她)很烦人,可一旦他(她)主动离开你,你就会觉得原来他(她)是如此的好,你早已深陷其中。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现在所拥有的不加重视,而是企盼没有得到的东西呢?
一般来说,人们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并具有永不满足的特征。当某个需要被满足后,立即就会有新的需要出现。从积极的一面来讲,它能催人奋进,在宏观上还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从消极的一面来说,它又会导致人的心态失衡,使人不珍惜所拥有的东西,贪得无厌。
此外,在“潘多拉效应”的影响下,人们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喜欢,越想得到。而与此相反,对现在拥有的东西,则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或是理所当然的,而不去珍惜。
另外,人类生来就具有征服欲。很多时候我们追求某种东西,其实并不是真正需要它,而只是为了在追求-奋斗-拥有的过程中享受征服的快感。所以,在现实中,几乎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于现状,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欲望,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如果陷进了这样一个生存怪圈,既无法快乐,也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
聪明的人知道现有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他们会认真工作而不抱怨。即使有所不满,也会把握现在,积极积累经验,为自己今后的进步积累资本,而不是在抱怨中错失机会。
不是教你诈
未得到的尚未得到,失去的已经失去。聪明的人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他们还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分不清哪是熊掌、哪是鱼的情况下,先牢牢抓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