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愿你如初,温暖如昨
11572700000003

第3章 感谢遇见,锦瑟华年(3)

关歆的话,如一缕清风,拂去她心中的抑郁,让她恍然感觉到自己真傻,竟一度沉迷于情感的泥淖里,而忘了自己还只是一个高中生,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关歆还随信寄来了他写的几首诗歌,其中有一首《走过从前》,仿佛是专门为她写的,让她感到一股特别的温暖。

再开学时,她已从那段伤感的往事中走出,开始埋头复习功课。她和关歆相约每两个月通一次信,互相汇报自己的收获,彼此竞赛,看谁进步得快。

本来基础就不弱的她,突然增加了一股动力,又采纳了关歆介绍的一些学习方法,成绩很快就提了上来。看到老师和父母满意的目光,她在心底十分感激关歆,她写信告诉他,她很想见见他,当面向他表示感谢。

他却在信中告诉她——要感谢的是你自己,因为这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打败你,除非你自己先倒下了。

渐渐地,关歆成了她崇拜的青春偶像,她越来越迫切地想见到他了。有一次,她甚至在信中说,他若是不能来,她就请三天假,去长春看望他。他慌忙写信叮嘱她——千万不要去,如果她不听话,他就不认她这个笔友了。他又给她讲了钱钟书关于母鸡和鸡蛋的故事,告诉她只要知道朋友在远方关心着自己,去努力不让朋友失望就足够了……

虽说关歆的话不无道理,可她在内心里却真的想早日见到他,哪怕只是短暂地一次会面呢。就在她准备给他突然来一个惊喜时,他的信翩然而至——他说他要和她定一个美丽的约会,等她们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亲自来看她,还要送她一份特别的礼物,而现在她们暂时中断任何联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高考备战中去……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约会,她听从了关歆的安排,盼望着高考早日结束。

7月,她又一次走进班主任郑老师的办公室,询问录取通知书是否到了。他微笑着问她:“还在等那个美丽的约会吗?”

“老师,你怎么知道?”她惊讶地望着郑老师。

“告诉你吧,你已经进入重点大学录取分数段,而你的笔友关歆现在要如约送你一份礼物,那上面有真诚的祝愿……”

“你?郑老师……”接过郑老师递过来的一个精致的蓝封皮的日记本,她恍然大悟。

原来,近在咫尺的郑老师,就是她一直在心中感激的笔友关歆,他曾为她那段日子莫名的精神抑郁而焦急,为了让她早日走出那片情感的沼泽,他委托自己在长春一所中学教学的大学同学,帮他寄给她一封封署名关歆的信件,帮她拂去心灵上的阴影,让她重新拥有了青春的梦想和激情……

那今生没有赶赴的约会啊,将永远的美丽深深地写在了她青春斑斓的记忆中。

有些爱,只能揉成云

王国军

那时,他还小,父亲托了很多关系,才把他弄进这所学校,他深知来之不易,所以拼命地学习,直到遇上她,但他知道他是配不上她的,个子不高,家里又穷,而她是高干子弟,最要紧的是,她说,她喜欢有钱人,恰巧追她的人都是些富贵子弟,他自觉没有任何竞争力。

也就远远地看着,或许,这就是暗恋吧。

她去过的地方,他也会去,深呼吸,似乎还能闻到她的味道,有时候,他还会远远地跟在她的后面,不为别的,只为保护她,怕她出事。

还真的有了意外,那一次,一个男生约她去公园玩,走到密林处,突然要非礼她,她大叫,他像流星一般飞奔过来,一拳就击到了男生,等她安定下来,他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好几次,她问他,那次是不是他出手相救,他一张脸憋得通红,慌忙夺路而逃。

后来,她去了北京的一所学校,他也跟着去了。

大学四年里,他一直都默默无闻地关心着她,她管他叫哥。心虽然像刀割一样疼,但还是强颜欢笑地答应了。

再后来,她出国了。临行的前一天,她请他吃饭,她说,谢谢你,这么多年的照顾。而他羞涩地说,是我做得还不够好。分别的时候,他忽然说,我可以牵你的手吗?也不等她回答,就伸出了他强有力的大手。

然而,他却只是礼节性地牵了手,然后分道扬镳。他知道,他的爱,只能揉成云,美丽过,灿烂过,也就够了。

后来她就再没回来过。

再次见到她是在学校的五十周年校庆上,他已为人父,有自己的事业,家庭也幸福美满,而她却已离婚多年,带着八岁大的孩子四处飘零。

两个人远远地望着,彼此不言,泪花颤动。

这些年,其实彼此都没有忘记对方,只是那些关心和祝福变成了花,只在自己的心里默默绽放。

那晚,他们都喝了很多酒。聚会结束后,他送她回宾馆,又一次走了当年熟悉的小路。

她忽然说,还记得当年的那次牵手吗?

他的心一震,怎么会忘记呢,她却笑得心酸,你是个好男人,我当年是错过了。她本还想说,如果能重来,她一定会好好珍惜,只是心里也明白,有些爱很难回到当初那种境地了。

他低着头,一如当年的胆怯。良久,他才说,还是找个老实可靠的人吧,这样,我才能真正安心。

忽然间,她的手,软软地拽着他的手,柔和而从容。

十年之后,他们再次牵手,但此时只剩下了祝福和牵挂。她明白,有他的祝福,她将来一定能走得从容而美丽。而那份年少的爱,就让它种在心里吧,发芽,成长,最后揉成一朵云,那样的美丽,就算远在天涯,他和她,都能看到。

相遇在井边

侯拥华

遇见他,正是十三四岁情窦初开的年纪。

那天她帮母亲到井边打水,忽地一失手,装满水的木桶如一只高空坠落的石头,直线下坠,然后就是扑通一声沉闷的响声。

她吓了一跳,急切地把头探进井里张望,眼睁睁看着深井里的木桶一点一点沉没而束手无策。她急得眼泪汪汪,抬起头时,便看见了他。

清瘦的他站在井栏边咧嘴冲她一笑,将一只同样粗大的木桶扑通一声甩进井里,一桶灌满水的桶提了上来,一把甩在她的面前。

“把它担回家吧。”

望着他微笑的脸庞,她内心全是感激。

那次应该是他们第一次相遇,彼此间都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甜蜜感。后来,她打听知道他住在村的另一头,是刚刚落户的外乡人,年龄长她几岁,内心就生出无限憧憬。

再后来,他们常常在井台边相遇。可是,彼此只是笑笑,再也没有只言片语。

一年后的一个午后,她忽然从旁人口中知道入伍新兵的名字里有他,内心陡然间落满尘土,灰蒙蒙的。再到井台边打水的时候,那颗突突跳动的心总是无法平静。她想对他说些什么,可是,最终还是三缄其口,无功而返。

他参军后,她那颗心便无法安置了。再后来,到了婚嫁的年龄,见他依旧没有回来,她一狠心就嫁了他人。只是在出嫁前夜,她跑到井栏边狠狠地痛哭一场,再无他念。

“文革”时期,他却从部队转业回来了,因为身份的问题很快被打成右派,再后来,又被关到村子的牛棚里受苦。夜里,她偷偷跑去看他,给他送去热饭热菜,跟他说说宽心话。

那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而他还是孑然一身。

村里的风言风语很快将她淹没。虽然她不在乎,可是他在乎。每次见她来总要劝上一番。不久,他还是牵连上了她,她也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关入牛棚。那段时间,应该是她今生最美的时光吧。一墙之隔的他和她,却因此有了说悄悄话的机会。

夜晚,他们就会唱歌来庆祝,并用最温暖的话语鼓励对方继续活下来。

可是,有一次,他被人揪出来,后来他再也没有回来。事后,她才知道他不堪折磨,投井了。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死活都不相信,哭得死去活来。再后来,想想两个未成人的孩子,她的心终于软下来,不再寻死觅活了。

“文革”结束后,她平反昭雪,重获新生。出来后,她去看那口老井,却发现井口周围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原来,因为这里死过人,再也没人愿意来提水,那口老井便废弃不用了。

之后,村里开始用自来水,高高的水塔在村头竖起来。这时有人建议把那口水井填平了,因为村里不时生出谁家的鸡狗掉进井里淹死的传闻,甚至有一次,村里一个小孩在井栏边玩耍,差一点失足落入井里。

村里经过研究,决定采纳大家的建议。

村长带人填井那天,她疯跑着过来,横在井栏边死活不让大伙动手。她哭着喊着说,不要填,不要填,我愿意用钱买下来。经过一番争执,村长终于答应了,可是村民不答应。最后她只好硬着头皮应允下来,为这口井建一座院子——把井围起来,不让他人靠近半步。

那时她家里异常拮据,她先是用荆棘在井栏边扎起一个带刺的篱笆,然后东拼西借才建起一个土院子,还在院子里建了一座土屋。

那段时间,家里人都说她疯了,鬼迷心窍,丈夫和她闹翻离了婚,子女和亲戚也不愿意和她来往,她干脆就搬进这座院子住下来,直到白发苍苍。

住在这座院子里。每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她都要坐在井栏边对着那口水井说一会儿悄悄话。那时,她目光安详,神情安然,阳光洒落在她的脸上,一脸金灿灿的笑容。

右手牵左手的爱

刘代领

恋爱着的时候,每次周末一块儿散步,他喜欢用右手牵着她的左手,尽管他是个左撇子,习惯用左手拿东西。

她也不止一次对他说,“散步的时候你怎么总习惯用右手牵着我的左手啊?”他总是微笑着对她说,“用我的右手牵着你的左手时我总是走在外面,这样可以保护你啊。”听了后,她的心湖里漾起朵朵幸福的小浪花,她知道那是因为他很在意她和爱着她。

她特别喜欢和他一起散步,相恋的两个人,牵着手,说着情话,那种温馨和浪漫一直幸福着她的生活。有几次她说,“让我的右手牵着你的左手吧,我也可以保护你的。”他笑着对她说,“我一个男子汉不需要你的保护,你一个小女子怎么能保护我呢?再说我爱你愿意保护你一辈子,你也愿意爱我保护我一辈子吗?”她说,“会的,会保护和爱你一辈子的,我也渴望你保护和爱我一辈子。”

结婚三年了,她一直沉浸在被他牵着手的幸福的爱恋里。可是,他却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别的女孩子,不再喜欢牵着她的手散步了。

周末,他总是有各种理由避开和她一起散步。当他和那个妖冶的女子调笑的时候,他不知道深爱着他的她正沉浸在那些被他牵着手的幸福和温暖的回忆里。